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人口流动何以影响宅基地流转?
1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8-65,共8页
为探究农村人口流动下如何规范管理宅基地流转问题,文章基于2019年全国31288个行政村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IV-2SLS模型及PSM模型等实证分析农村人口流动对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人口流动可显著促进... 为探究农村人口流动下如何规范管理宅基地流转问题,文章基于2019年全国31288个行政村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IV-Probit模型、IV-2SLS模型及PSM模型等实证分析农村人口流动对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人口流动可显著促进宅基地流转;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村人口流动对宅基地出租的促进效应强于转让,且对宅基地村内转让的促进效应强于村外转让;编制村庄规划、完善村级管理规定及开展宅基地确权可增强农村人口流动对宅基地流转的促进效应。未来,应通过完善宅基地流转激励机制、建立差异化支持体系、搭建数字化交易平台、强化规划管理及确权赋能等系统性措施,推动宅基地规范流转和权益保障,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乡村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口流动 宅基地流转 促进效应 人口净流入 人口净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蓝田县耕地进出平衡实施路径研究与探讨
2
作者 杜佩 王小辉 +2 位作者 贺丹 陈燕 秦玉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96-102,共7页
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国家提出耕地“进出平衡”,这是继“占补平衡”后对耕地用途管制的另一重大举措。目前,全国及各地方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和实施细则,针对耕地“进出平衡”现实中落地的指... 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耕地“非粮化”,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国家提出耕地“进出平衡”,这是继“占补平衡”后对耕地用途管制的另一重大举措。目前,全国及各地方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和实施细则,针对耕地“进出平衡”现实中落地的指导性不足。为此在阐述耕地“进出平衡”的相关政策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以陕西省蓝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从研究内容、现状基础、科学测算转进转出规模,以及进出平衡分析等方面探讨其具体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该实施路径实现了与现有耕地集中连片,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优化了耕地空间分布。同时,发现存在实施困境,包括农户积极性不高且自发改变种植结构;政府各部门管理职责未落实到位;补充耕地后期管护难度大。因此,提出相应建议,如多渠道完善种植粮食作物补贴政策,提高农户积极性;厘清政府各部门分工职责,协同办公形成合力;加强日常监督监管,切实有效保护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进出平衡 实施路径 实施困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出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鄢淇爱 谢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1-246,共6页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O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出是否显著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其对健康影响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1)土地流出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其心理健康有消极...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O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出是否显著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其对健康影响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1)土地流出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其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2)子女经济支持在土地流出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有显著负作用。(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出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对东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应进一步规范土地流出制度,加大对土地流出市场的培育和完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障制度;加大对公共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重点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加强对老年人的情感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出 Ologit回归模型 农村老年人 健康水平 子女经济支持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土地流出影响分析——以安徽省肥东县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丁凡琳 席爱华 赵文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47-150,共4页
以安徽省肥东县为例,对农户土地流转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对现今农户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劳动力转移对该地区土地流出意愿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流出 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安徽省肥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人口外流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未来展望
5
作者 吴圣 王美玲 +1 位作者 杨浏洋 李志强 《农业展望》 2016年第11期21-26,41,共7页
人口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贵州省土地资源稀缺,粮食生产能力脆弱,长期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省开始出现大规模人口外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距逐步扩大。基于人口外流背景,对贵州省人均粮... 人口是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贵州省土地资源稀缺,粮食生产能力脆弱,长期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省开始出现大规模人口外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距逐步扩大。基于人口外流背景,对贵州省人均粮食和耕地压力研究发现,人口流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贵州省粮食安全水平。未来随着流动人口规模减少,粮食安全压力将逐步增大,贵州省需要树立"食物安全"的观念、加大耕地保护、充分利用国内粮食市场,来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粮食安全 人口外流 耕地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市域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及其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晶 胡振琪 李立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为了揭示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状况及其影响,引起各方对这一特殊区域的重视,以济宁市为例,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采用实地调查法、万吨塌陷率预测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至2020年,采煤累计塌陷耕地数量约为25 934 hm2,矸石... 为了揭示煤粮复合区耕地损毁状况及其影响,引起各方对这一特殊区域的重视,以济宁市为例,基于开采沉陷学理论,采用实地调查法、万吨塌陷率预测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至2020年,采煤累计塌陷耕地数量约为25 934 hm2,矸石压占及矿区建设占用耕地约1 096 hm2,塌陷区土壤质量、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地利用方式、粮食生产、社会稳定都将受到极大影响。研究结果将为同类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保护指标分配、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粮复合主产区 煤粮复合区 采煤塌陷地 耕地损毁及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嵌入视域下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研究与实证分析
7
作者 王文奇 梅运田 +2 位作者 陈稼瑜 邹全程 苏杨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8,共12页
农户林地流转行为是一个综合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决策过程,是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的交互与融合,是一种经济-社会行为。基于社会嵌入视角,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全国10省30个县、市1 544份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 农户林地流转行为是一个综合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决策过程,是经济动机与非经济动机的交互与融合,是一种经济-社会行为。基于社会嵌入视角,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全国10省30个县、市1 544份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林地流转行为既受农户自主因素影响,也深受社会认知、社会文化、社会网络、政治制度等社会嵌入因素影响,农户林地流转行为是典型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显示,林业经营经验、林业政策认知、市场信息认知、从众模仿行为、网络关系强度、网络关系交流频率、政府服务意识等7项指标对农户林地流入和流出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基本符合预期。林业补贴发放对农户林地流入行为具有促进作用,林木采伐指标申请难易程度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具有促进作用,恋土惜地情节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前两个指标的显著性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业生产经营中实际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建议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秩序、强化林业补贴政策、提高林业政策稳定性,以促进林地流转政策优化,实现农户、林地、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最优配置,促进林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社会嵌入 林地流转 流入行为 流出行为 LOG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劳动力外流的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8
作者 周密 葛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727-3729,共3页
为探讨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外流引发的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规律,选取农村宅基地、耕地、林地等3类在农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地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宅基地的使用向多样化发展,其居住性功能有所减弱,但资产性功能得到... 为探讨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外流引发的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规律,选取农村宅基地、耕地、林地等3类在农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地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宅基地的使用向多样化发展,其居住性功能有所减弱,但资产性功能得到了强化;耕地的利用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其保障功能有所减弱;林地利用方式则逐渐减少,林地在农民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3种主要地类在部分功能有所减弱的同时其他功能却得到了强化。并据此提出了从农户和社会角度出发,合理引导农村土地利用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利用方式 劳动力外流 宅基地 耕地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理论探讨
9
作者 张万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89年第1期75-80,共6页
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力有效运转并取得最佳的规模效益。其适度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和动态性。规模经营与劳动生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在确保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来提高劳动生产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土地... 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力有效运转并取得最佳的规模效益。其适度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和动态性。规模经营与劳动生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在确保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来提高劳动生产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土地适当集中、土地经营主体的总人数尽量精简和劳动组合的优化是优化土地经营规模的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对现有土地经营形式要做具体分析,其调整应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出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稳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地 经营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边防洪保收与涵洞泄量的关系
10
作者 许国平 郭文元 +3 位作者 卫元太 刘正魁 聂兴山 赵海仙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21,共3页
在以往的淤地坝设计中,考虑工程安全方面问题偏多,而对坝地利用及其防洪保收考虑甚少,致使坝地的保收率普遍较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近年来坝地防洪保收的部分研究成果对坝地防烘保收前提下的涵洞泄量进行了探讨,... 在以往的淤地坝设计中,考虑工程安全方面问题偏多,而对坝地利用及其防洪保收考虑甚少,致使坝地的保收率普遍较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近年来坝地防洪保收的部分研究成果对坝地防烘保收前提下的涵洞泄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二者的定量关系,以供设计淤地坝放水建筑物和采取坝地防洪保收措施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坝地 防洪保收 涵洞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