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玉米根际促生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LN01促生效果研究及其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婷 万雨欣 +3 位作者 徐伟慧 王志刚 陈文晶 胡云龙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75,共13页
【目的】有益植物根际微生物通过加强土壤与农作物间互作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菌株LN01是一株玉米根际促生菌,探究菌株LN01对玉米植株生长的促进机制。【方法】采用16S rRNA和全基因组学测序,明确菌株LN01分类学地位;其次,通过盆栽实验验... 【目的】有益植物根际微生物通过加强土壤与农作物间互作以促进农作物生长。菌株LN01是一株玉米根际促生菌,探究菌株LN01对玉米植株生长的促进机制。【方法】采用16S rRNA和全基因组学测序,明确菌株LN01分类学地位;其次,通过盆栽实验验证菌株LN01对玉米的促生效果,通过全基因组数据挖掘与促生特性相关基因信息并借助碳氮分析仪、钼锑抗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计、Salkowski比色法、Chrome Azurol Sulfonate(CAS)蓝色定性检测平板研究菌株LN01固氮、溶磷、解钾、产吲哚乙酸(IAA)和铁载体能力。【结果】菌株LN01促进玉米植株生物量累积并有效提高土壤营养成分。经鉴定菌株LN01为Leclercia adecarboxylata,菌株LN01基因组中存在参与铁获取(fhuBCDEF、afuABC、efeOBU和fepCDG)、磷酸盐溶解(pstABCS、phoABER、phnACDEFGHIJKLP和ugpABCE)、生物固氮(nirBCD、nasA、glnA、gltBD和nrtABC)、解钾(kdpABC、kefBCFG、trkAH和kup)的基因簇和IAA生物合成基因簇(trpABSCFRGD)。通过antiSMASH分析,在整个基因组中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4种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基因合成簇,包括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萜烯、硫肽和芳基多烯。菌株LN01固氮量、磷酸盐溶解活性、解钾能力、IAA产量分别为15.14、58.33、15.6和42.2 mg/L,并具有产生铁载体能力。【结论】菌株LN01具有固氮溶磷、解钾作用、铁载体生产及IAA分泌相关基因,帮助玉米植株固定营养成分,促进玉米植株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ln01 根际促生菌 全基因组测序 促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LN和Inconel625+10%WC复合增材制造过程中的裂纹控制及组织性能研究
2
作者 金俊希 温雪龙 +3 位作者 王志国 赵宇辉 贺晨 赵吉宾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202,共11页
目的采用激光增材工艺对304LN和Inconel625+10%(质量分数)WC进行整体同步打印,制备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研究裂纹产生原因并测试零件的性能。方法通过优化打印策略以减少乃至避免裂纹产生,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 目的采用激光增材工艺对304LN和Inconel625+10%(质量分数)WC进行整体同步打印,制备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研究裂纹产生原因并测试零件的性能。方法通过优化打印策略以减少乃至避免裂纹产生,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等手段,分析各打印策略对应试件界面处的显微组织、元素过渡等情况,探究裂纹形成机理。采用维氏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双金属材料零件的硬度及弯曲强度。结果有宏观和微观2种原因可能导致裂纹的产生:宏观上,304LN和Inconel625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熔覆后冷却收缩速度存在差异,当2种材料在同一熔覆层的混合交融程度较高时,这种收缩速度的差异会使熔覆层拉伸并产生较大热应力,从而导致裂纹产生;微观上,Nb、Mo等固溶体强化元素的偏析导致碳化物等次生相在晶界处聚集形成低熔点共晶相,降低了晶界的结合强度,削弱了固溶体强化效应,使力学性能减弱,裂纹敏感性提高,这些低熔点共晶相在后续层的加热中液化成液膜,然后被残余应力拉开。无裂纹双金属材料零件的弯曲强度为1300 MPa左右,304LN区域硬度约为180HV,Inconel625/WC区域硬度约为350HV。结论通过优化打印策略,采用从下至上依次熔覆材料的方式,可以降低熔化的Inconel625+10%WC材料对304LN熔覆区域的稀释作用,实现无裂纹双金属材料的制备。制备的整体梯度结构硬度转变区短,硬度过渡快,并且在弯曲过程中,在界面位置未发现裂纹,且整体性能优于单一304LN结构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304ln/Inconel625 双金属材料 策略优化 裂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3+)功能化碳点双发射荧光凝胶球的制备及其防伪应用
3
作者 陆佳桢 徐陈 +2 位作者 郑瑜 尚奕辰 李颖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3,共10页
以海藻酸钠(alginate,Alg)为基质,引入镧系元素(lanthanides,Ln)和碳点(carbon dots,CDs)为发射中心,采用注射法成功制备了两种双发射凝胶球(Ln@CDs@Alg,Ln=Eu、Tb),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n@CDs@Alg凝胶球在254 nm... 以海藻酸钠(alginate,Alg)为基质,引入镧系元素(lanthanides,Ln)和碳点(carbon dots,CDs)为发射中心,采用注射法成功制备了两种双发射凝胶球(Ln@CDs@Alg,Ln=Eu、Tb),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n@CDs@Alg凝胶球在254 nm紫外光(ultraviolet,UV)激发下分别发射红色、绿色荧光,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蓝色荧光.基于该特性,设计了一种防伪阵列,即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显示的蓝色荧光用于信息保护,254 nm紫外光激发下显示由红色、绿色荧光组成的信息“MY”.该凝胶球阵列展现的双波双色多级保护特性,在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离子 碳点 凝胶球 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树脂对溶液中钐和钆的静态吸附和色层柱分离 被引量:1
4
作者 葛芮彤 李斌 +2 位作者 李峰峰 徐纪塘 李俊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探究LN树脂对Sm(Ⅲ)和Gd(Ⅲ)的吸附效果,考察了时间、酸度和温度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对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相关热力学参数ΔH、ΔS以及ΔG。结果表明,LN树脂在298 K下对Sm(Ⅲ)和Gd(Ⅲ)的吸附可在2 mi... 探究LN树脂对Sm(Ⅲ)和Gd(Ⅲ)的吸附效果,考察了时间、酸度和温度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对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相关热力学参数ΔH、ΔS以及ΔG。结果表明,LN树脂在298 K下对Sm(Ⅲ)和Gd(Ⅲ)的吸附可在2 min后达到平衡,酸度越小平衡吸附量越大,且随温度升高平衡吸附量也逐渐升高。使用LN树脂色层柱进行了钐和钆的分离试验,Sm(Ⅲ)在0.75 mol/L HNO_(3)酸度下洗脱,Gd(Ⅲ)在1.0 mol/L HNO_(3)酸度下洗脱,不同洗脱液流速对柱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为0.53 mL/min时分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树脂 吸附 色层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发射Ln-MOFs的比率荧光传感器检测UO22+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洪波 李世琪 +1 位作者 曹小红 刘云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6-1634,共9页
铀作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在水体中具有高流动性以及对生物体的高毒性,开发一种能够快速、灵敏检测水体中痕量UO_(2)^(2+)的分析方法显得极其重要。该研究采用双金属策略成功制备具有双发射中心的Eu/ZrUiO-66-NH_(2),并以此构建比率荧光传... 铀作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在水体中具有高流动性以及对生物体的高毒性,开发一种能够快速、灵敏检测水体中痕量UO_(2)^(2+)的分析方法显得极其重要。该研究采用双金属策略成功制备具有双发射中心的Eu/ZrUiO-66-NH_(2),并以此构建比率荧光传感器实现了对UO_(2)^(2+)的可视化检测。以Eu^(3+)为第二金属源部分取代Zr4+,有机配体通过“天线效应”敏化Eu^(3+)的禁阻跃迁,可使Eu/Zr-UiO-66-NH_(2)呈现双发射中心。同时,因Eu^(3+)和Zr4+的竞争配位而产生的晶格缺陷增大了MOFs的孔径尺寸,有利于UO_(2)^(2+)在孔道内的富集,进一步提高荧光传感的灵敏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N2吸脱附曲线和荧光光谱等对Eu/Zr-UiO-66-NH_(2)的缺陷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考察了Eu^(3+)的掺入量、溶剂、荧光探针用量、时间等因素对传感器检测效果的影响。在99%乙醇-水溶液中预先富集30 min,加入UO_(2)^(2+)后,Eu/Zr-UiO-66-NH_(2)发生明显的荧光增强,IF450/IF620与UO_(2)^(2+)浓度在100~900 n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1 nmol/L。紫红色到蓝色的荧光色调转变更有利于现场半定量检测,20倍浓度的各种干扰离子不会影响Eu/Zr-UiO-66-NH_(2)对UO_(2)^(2+)的荧光响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实验证明Eu/Zr-UiO-66-NH_(2)的荧光增强为动态的电子转移过程。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自来水样品中UO_(2)^(2+)含量的测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策略 ln-MOFs 比率荧光传感器 铀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氮型不锈钢316LN在含氯介质中的点蚀行为
6
作者 华晓春 黄国辉 +2 位作者 左竞成 赵丽 饶思贤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4-1091,共8页
针对N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抗点蚀能力的影响与其机理尚不明确的现状,以控氮型不锈钢316LN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316LN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均比不含氮的316L优越,但随着温度与... 针对N元素对奥氏体不锈钢抗点蚀能力的影响与其机理尚不明确的现状,以控氮型不锈钢316LN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316LN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均比不含氮的316L优越,但随着温度与介质浓度的提升,316LN的抗腐蚀性能存在明显的劣化;在室温和低介质浓度下,316LN的钝化膜阻抗普遍高于316L,显示在N元素和Cr、Mo等合金元素的协同下,316LN的表层钝化膜稳定性高于316L;同时N元素的转化产物NH_(4)^(+)或NO_(3)^(-)可有效抑制点蚀内部二次点蚀坑的形成,避免点蚀坑向纵深快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不锈钢 N元素 点蚀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主管道316LN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侍克献 王延峰 +2 位作者 张作贵 王苗苗 田根起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为了掌握实心锻造加深孔套料技术制造的CAP1400核电主管道材料316LN不锈钢的性能,对采用该技术生产的两个主管道材料开展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试验。分析固溶工艺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对不同取向的拉伸性能及其在系... 为了掌握实心锻造加深孔套料技术制造的CAP1400核电主管道材料316LN不锈钢的性能,对采用该技术生产的两个主管道材料开展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试验。分析固溶工艺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对不同取向的拉伸性能及其在系列温度下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评估350℃热老化处理对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合ASME规范对316LN不锈钢的疲劳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固溶工艺不同,所生产的316LN主管道材料的晶粒度存在差异;但材料在室温和350℃时的拉伸性能都符合NB/T 20007.33—2015的要求,系列温度下的拉伸性能显示材料的强度差别和晶粒度之间存在相关性;350℃条件下,1000,3000,5000 h实际热老化和模拟20000 h热老化后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与原始态接近。采用ASME最佳拟合疲劳曲线和设计疲劳曲线对疲劳性能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两种316LN不锈钢的低周疲劳性能均满足ASME规范的要求。该试验结果可为三代核电主管道的设计、在役检查及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n 主管道 拉伸性能 热老化 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纳米晶体中Ln^(3+)(Ln=Tb,Tm,Eu)发光浓度猝灭及能量传递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孟庆裕 陈宝玖 +4 位作者 许武 赵晓霞 杨艳民 狄卫华 王晓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Tb,Tm,Eu)掺杂浓度和不同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样品,并通过高温退火获得了相应掺杂浓度的体材料样品。测量了纳米和体材料样品的发射光谱、XRD谱并拍摄了不同粒径样品的TEM照片。研究了纳米Y2O3∶Ln...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Ln3+(Ln=Tb,Tm,Eu)掺杂浓度和不同粒径的Y2O3∶Ln纳米晶体粉末样品,并通过高温退火获得了相应掺杂浓度的体材料样品。测量了纳米和体材料样品的发射光谱、XRD谱并拍摄了不同粒径样品的TEM照片。研究了纳米Y2O3∶Ln晶体粉末中发光中心的浓度猝灭现象和不同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行为。研究发现,在Y2O3纳米晶体粉末中,Tb3:5D4→7F5和Eu3+:5D0→7F2发光的浓度猝灭与体材料中相似,而Tb3+:5D3→7F5和Tm3+:1D2→3H4发光的猝灭浓度明显高于体材料。这是因为纳米微晶的界面会阻止能量传递的进行,产生较强的尺寸限制效应,抑制发光材料中发光中心之间能量传递的进行,但不同类型的能量传递对粒径尺寸变化的依赖关系不同。尺寸限制效应对长程相互作用类型的能量传递(如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的抑制作用明显,对短程相互作用类型的能量传递(如交换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ln(ln=Tb Tm Eu)纳米晶体 浓度猝灭 能量传递 尺寸限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胶囊及其拆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TGF-β1FNL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汤水福 郭珊珊 洪钦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观察尿毒清胶囊及其拆方对5/6肾切除法制作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肾组织TGF-β1、FN、LN表达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分为黄芪组、丹参组、大黄组、黄芪丹参大黄组、尿毒清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尿毒清胶囊及其拆方对5/6肾切除法制作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肾组织TGF-β1、FN、LN表达的影响。方法: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分为黄芪组、丹参组、大黄组、黄芪丹参大黄组、尿毒清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以蒸馏水灌胃,其他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煎剂灌胃干预6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FN、L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GF-β1、FN、LN在各组均有表达,上述指标在空白组表达最为强烈,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尿毒清组表达最轻,黄芪大黄丹参组次之。尿毒清组与黄芪组、丹参组、大黄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其中,尿毒清组TGF-β1表达量低于黄芪大黄丹参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CRF的分子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通过下调TGF-β1、FN、L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减少ECM的聚集,减轻或延缓肾脏纤维化,保护肾功能有关。而中药复方尿毒清胶囊在下调TGF-β1、FN、L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作用要比单味中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连接蛋白 层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肾片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LNFN局部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伟 曾安平 +4 位作者 王钢 易岚 盛梅笑 何伟明 周恩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探讨健肾片治疗IgA肾病的机理。方法 :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感染的复合方法 ,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 ,并分别给予健肾片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 ,根据染色程度半定量分析各组肾组织内LN、FN的含量。结果 :健肾片对IgA... 目的 :探讨健肾片治疗IgA肾病的机理。方法 :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感染的复合方法 ,复制大鼠IgA肾病模型 ,并分别给予健肾片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 ,根据染色程度半定量分析各组肾组织内LN、FN的含量。结果 :健肾片对IgA肾病模型肾组织中LN、FN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健肾片可明显抑制IgA模型肾组织中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肾片 IGA肾病 ln FN 动物模型 肾组织 局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VEGF、CoⅣ、LN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锐 李天星 杨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213,共2页
目的 讨论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Ⅳ型胶原 (TypeⅣcollage ,CoⅣ )、层粘蛋白 (Laminin ,LN)水平变化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 34例肺癌患者及对照组 30例静脉血 ,采用酶联... 目的 讨论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Ⅳ型胶原 (TypeⅣcollage ,CoⅣ )、层粘蛋白 (Laminin ,LN)水平变化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 34例肺癌患者及对照组 30例静脉血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血清中VEGF、CoⅣ、LN浓度。结果 肺癌组Ⅱ期以上患者血清VEGF、CoⅣ、LN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在肺癌组随着分期进展 ,VEGF、CoⅣ、LN水平逐渐升高 ,Ⅱ、Ⅲ、Ⅳ期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VEGF、CoⅣ、LN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 ,可作为评价肿瘤患者疗效、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Ⅳ型胶原 层粘蛋白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素LN及其受体LN-R在胆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大江 王曙光 +2 位作者 陈长宏 陈莉 王小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人胆管癌细胞中LN和LN—R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 S—P免疫组化法 对52例人胆管癌细胞中LN和 LN-R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LN及 LN-R高表达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至明显 相关, LN... 目的:探讨人胆管癌细胞中LN和LN—R的表达水平与胆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 S—P免疫组化法 对52例人胆管癌细胞中LN和 LN-R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LN及 LN-R高表达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至明显 相关, LN及 LN—R阳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83%,55%)明显高于LN—R阴性肿瘤(15%,20%,P<0.05),且LN及 LN—R 的表达与胆管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亦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LN及LN—R的表达在胆管癌淋巴结转移中 的关系起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层粘素 层粘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转移 ln/l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与Ln(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玉华 邹彦娜 +4 位作者 毕彩丰 薛尧森 马少华 孙冲 言亮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98,共5页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C16H15N3O2,以L表示)的3种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分析技术,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3-(CH3OH)].H2O(Ln为La、Pr、Eu)。用非等温热重分...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C16H15N3O2,以L表示)的3种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等分析技术,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3-(CH3OH)].H2O(Ln为La、Pr、Eu)。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方法研究了La(Ⅲ)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第3步热分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3/2[(1-α)-1/3-1]-1,并计算出了该步热分解的活化熵ΔS≠和活化吉布斯自由能ΔG≠分别为-79.84 J/(mo.lK)和120.6 kJ/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Ⅲ)配合物 希夫碱 合成 表征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布喇格反射层谐振器带内横模抑制结构设计
14
作者 李磊 帅垚 +5 位作者 李金晔 范维 吴达豪 罗文博 吴传贵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67,共6页
研究了基于X切铌酸锂材料且具有布喇格反射层结构的谐振器,通过有限元(FEM)仿真模拟计算了面内旋转角和Al电极厚度对机电耦合系数、相速度和阻抗比的影响。搭建三维有限元(3D FEM)结构探究了谐振器带内的横向模式与半周期的关系,并对比... 研究了基于X切铌酸锂材料且具有布喇格反射层结构的谐振器,通过有限元(FEM)仿真模拟计算了面内旋转角和Al电极厚度对机电耦合系数、相速度和阻抗比的影响。搭建三维有限元(3D FEM)结构探究了谐振器带内的横向模式与半周期的关系,并对比了两种小锤结构对横向模式的抑制作用,小锤结构无法对SMR谐振器的横向模式进行有效抑制。设计了3种加权谐振器结构,分别是加权无假指、加权有假指和加权有小锤。实验对比了普通谐振器与3种加权谐振器的性能。结果表明,3种加权谐振器的机电耦合系数(K^(2))都超过了15%,阻抗比约为60 dB,均对带内横向模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谐振器 S_(0)模态 X切ln 横向模式抑制 加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胶原和Laminin在人体慢性肝病和肝癌中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捷 周晓军 +2 位作者 张太和 孙桂勤 孟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 :观察基膜中Ⅳ型胶原 (CoⅣ )及Laminin(LM )在人体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 (HCC)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 11例慢性肝炎、2 6例肝硬化和 30例人体HCC组织进行了CoⅣ和LM的免疫组化检测 ,系统地观察基膜成分... 目的 :观察基膜中Ⅳ型胶原 (CoⅣ )及Laminin(LM )在人体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 (HCC)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 11例慢性肝炎、2 6例肝硬化和 30例人体HCC组织进行了CoⅣ和LM的免疫组化检测 ,系统地观察基膜成分在正常、慢性肝病和肝癌中的形态和数量的改变 ,行半定量计数 ,对其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正常肝窦无LM的表达 ,CoⅣ沿窦壁呈断续弱阳性表达 ,慢性肝病时可有少量LM弱阳性 ,肝硬化时CoⅣ阳性增强 ,沿窦壁呈均匀的连续线状阳性。HCC时窦壁CoⅣ及LM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强 ,在低分化癌及有门静脉癌栓的癌组织中基膜表达有所减少 ,易见断裂及缺失。LM和CoⅣ在癌组织与非癌性肝组织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显示 ,CoⅣ的表达在HCC低分化组明显减少 ,有门静脉癌栓组CoⅣ和LM表达均有减少。结论 :CoⅣ和LM是鉴别肝癌与非癌性肝组织的参考指标。肝癌中基膜的断裂、缺失及减少可能参与癌细胞的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疾病 层粘连蛋白 Ⅳ型胶原 lami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inin在大白鼠胚脑的分布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慧君 武义鸣 冯家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大白鼠胚脑中Laminin的分布。结果发现12天胚鼠脑泡全层神经上皮细胞均呈Laminin阳性反应,以内、外界膜处较深染。在15天以后的胚鼠,仅室周区神经上皮细胞深染,其它部分可见细胞外基质中淡染的Laminin阳性物质... 本文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大白鼠胚脑中Laminin的分布。结果发现12天胚鼠脑泡全层神经上皮细胞均呈Laminin阳性反应,以内、外界膜处较深染。在15天以后的胚鼠,仅室周区神经上皮细胞深染,其它部分可见细胞外基质中淡染的Laminin阳性物质;还可见血管从软膜面伸入神经细胞之间分支成网状,其基膜呈Laminin阳性反应。从室腔面向软膜面见有Laminin阳性反应的放射胶质纤维,在中脑尤以中线处为密集,并向腹外侧放射。19天以后的胚鼠脑则未见放射胶质纤维。正常羊血清孵育的对照片上未见上述结构。实验表明Laminin在胚脑中主要存在于神经上皮细胞以及放射胶质纤维中。本文还探讨了Laminin与发育中神经细胞迁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in 放射胶质纤维 胚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油田2井区三叠系储层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瞿建华 王新海 +1 位作者 秦可 江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LN油田2井区三叠系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小层对比与划分、流动单元划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完善的储层地质知识库为支撑,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确定等时地质界面,利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以LN油田2井区三叠系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小层对比与划分、流动单元划分、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完善的储层地质知识库为支撑,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确定等时地质界面,利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分层、分段储量计算,其结果与原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实现了油藏精细描述—油藏精细数字模拟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建模 三维地质模型 沉积微相 ln油田2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Ⅲ)与糠醛缩-L-酪氨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9
18
作者 范玉华 毕彩丰 李金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5,共4页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 L 酪氨酸盐 (以KL表示 )的 5种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L (NO3) (H2 O) 2 ) ] (NO3) (H2 O) x(x为 0~2 ,Ln =La、Nd、Sm、Gd、Er;L ... 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希夫碱糠醛缩 L 酪氨酸盐 (以KL表示 )的 5种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 ,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 ,[Ln(L (NO3) (H2 O) 2 ) ] (NO3) (H2 O) x(x为 0~2 ,Ln =La、Nd、Sm、Gd、Er;L =C1 4H1 2 NO4 ) ,并用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Er(Ⅲ )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推断出第 1步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 :dα/dt=A·e-E/RT·(1-α)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Ⅲ)配合物 糠醛缩-L-酪氨酸席夫碱 席夫碱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inin促进胚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生长发育的体外培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璐 徐慧君 +1 位作者 武义鸣 田美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2-45,共4页
在体外培养中研究了Laminin(LN)对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胚胎(E15天)腹侧中脑细胞悬液接种于底部涂有LN的24孔培养板中,培养2—6天后取出。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多巴胺神经元的生长情况。培养48小时后... 在体外培养中研究了Laminin(LN)对大鼠胚胎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胚胎(E15天)腹侧中脑细胞悬液接种于底部涂有LN的24孔培养板中,培养2—6天后取出。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多巴胺神经元的生长情况。培养48小时后见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均有突起伸出,以双极细胞为主;有些突起分枝末端有活跃的生长锥,后者又司发出多根丝状伪足。在培养3到6天的标本中除见有单极和双极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外,每孔均见有多极阳性细胞。这些阳性细胞的突起具有较丰富的分枝,突起长度多数长于胞体直径的6倍,最长的可达400μm以上。每孔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数可达20到50个,并能见到群聚存在,与不含LN的对照组相比,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突起的数量、长度及分枝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实验表明LN可促进体外培养胚胎中脑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及轴突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in 多巴胺神经元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闪烁晶体Ln_2SiO_5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娟 华王祥 徐家跃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05-1111,共7页
作为新型无机闪烁晶体材料,稀土硅酸盐系列晶体Ln2SiO5(Ln-Gd3+,Y3+,Lu3+)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Ln2SiO5系列晶体的结构,Ce3+荧光机制及晶体生长研究的进展,总结了它们的闪烁性能,应用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ln2siO5 闪烁晶体 掺杂 稀土硅酸盐 荧光机制 晶体生长 闪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