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与微波处理对海带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何传波 魏好程 +2 位作者 熊何健 汤凤霞 吴国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1-55,共5页
采用纤维素酶解和微波辅助方法从海带中提取多糖组分,以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抗氧化活性的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海带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微波萃取温度和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酶... 采用纤维素酶解和微波辅助方法从海带中提取多糖组分,以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抗氧化活性的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海带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微波萃取温度和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酶解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用量1.5%、温度40℃、pH5、时间2.5h,多糖提取率为3.46%。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海带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较好地清除效果,其清除能力与多糖质量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酶解和微波处理得到的海带多糖样品比常规水浴浸提的样品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随着酶用量的增加和微波萃取时间的延长,抗氧化活性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多糖 酶解 微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工艺优化 被引量:28
2
作者 翟为 张美双 +3 位作者 张莉霞 赵岩 吴鹏 张连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6-9,共4页
以海带为原料,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的最佳条件:纤维素酶0.5%、果胶酶1.0%、木瓜蛋白酶1.0%、木聚糖酶1.0%、温度30℃、时间3h、pH 5.0。在此条件下,海带中多糖... 以海带为原料,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确定复合酶法提取海带多糖的最佳条件:纤维素酶0.5%、果胶酶1.0%、木瓜蛋白酶1.0%、木聚糖酶1.0%、温度30℃、时间3h、pH 5.0。在此条件下,海带中多糖的提取率为78.9%。使用复合酶前处理工艺,海带多糖产率较传统工艺提高了近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复合酶 海带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GC-MS分析不同甲酯化条件下的海带脂肪酸 被引量:7
3
作者 何芝洲 曾峻龙 +4 位作者 梁少敏 林志隆 陈志雄 袁观富 樊亚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83-86,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带脂肪酸,并利用酸、碱两种不同酯化法对其进行甲酯化,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酸化甲酯化法检测出17种,碱化甲酯化法检测出13种,其中不饱和脂...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海带脂肪酸,并利用酸、碱两种不同酯化法对其进行甲酯化,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酸化甲酯化法检测出17种,碱化甲酯化法检测出13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3.60%和54.87%,主要为ω-6族和ω-3族的亚油酸(16.57%~19.95%)、花生四烯酸(3.57%~3.81%)、γ-亚麻酸(2.12%~2.40%)、十八烷四烯酸(2.45%~3.38%)和二十烷五烯酸(1.99%~2.39%)。棕榈酸是主要的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46%和22.19%。与文献报道相比,运用微波辅助提取,结合酸、碱两种甲酯化法的GC-MS分析方法更能全面分析海带中所含脂肪酸成分。所得结果可为海带这一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提取 海带 脂肪酸 甲酯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和海带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夏静芬 汪财生 钱国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共4页
用GC-MS法测定浙江洞头羊栖菜和海带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两者都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其中羊栖菜饱和脂肪酸总量为51.46%,低于海带74.50%的饱和脂肪酸量;羊栖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9.09%,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26.40%,而海带的分别为25.51%和... 用GC-MS法测定浙江洞头羊栖菜和海带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两者都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其中羊栖菜饱和脂肪酸总量为51.46%,低于海带74.50%的饱和脂肪酸量;羊栖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9.09%,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26.40%,而海带的分别为25.51%和13.08%,比羊栖菜低约两倍;羊栖菜中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为9.18%,二十碳五烯酸C20:5n-3含量为5.39%,比海带高得多。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海域羊栖菜和海带的脂肪酸测定结果,发现不同的提取和测定方法下,不同海域的羊栖菜和海带的特征脂肪酸都为C16:0和C18:1n-9;同一海域羊栖菜脂肪酸组成基本接近,不同海域羊栖菜和海带脂肪酸的测定结果则有较大差异,分析认为海藻的生长环境对脂肪酸的组成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海带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岩藻多糖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娄翠 汤顺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8,共4页
用稀酸浸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海带岩藻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fucoidan,LJF)。采用体外实验研究LJF-2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以此来评价LJF-2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L... 用稀酸浸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海带岩藻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fucoidan,LJF)。采用体外实验研究LJF-2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以此来评价LJF-2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效果;结果表明,LJF-2对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以及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为0.54g/L时,对H2O2诱导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率为50.32%,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自发性过氧化的抑制率为28.24%。表明LJF-2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岩藻多糖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生物质酸水解条件优化及其乙醇发酵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锋 潘诗翰 +3 位作者 温顺华 黄庶冰 吴卫红 黄庶识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39,共5页
采用稀硫酸对海带进行预处理,对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底物浓度4个单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再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酸浓度2%(v/v)、水解时间60 min、水解温度121℃、底物浓度5%... 采用稀硫酸对海带进行预处理,对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底物浓度4个单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再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酸浓度2%(v/v)、水解时间60 min、水解温度121℃、底物浓度5%,还原糖得率为22.7%±0.27%。接入毕赤酵母(Pichia angophoraeATCC22304)发酵,乙醇的最大产量为1.58 g/L,乙醇得率为0.415 g乙醇/g还原糖,是理论得率的81.3%。试验结果表明,毕赤酵母可以有效水解海带液中的还原糖以进行细胞生长和乙醇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乙醇发酵 酸水解 条件优化 生物质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岩藻聚糖的蛋白质稳定及抗油脂酸败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慧 张大艳 +1 位作者 梁嘉茵 刘华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海带岩藻聚糖(fucoidan from Laminaria japonica,FL)对蛋白质稳定性及油脂抗氧化酸败的作用。方法以小牛血清白蛋白和牛奶为对象,评价FL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以花生油和猪油为材料,评估FL对油脂氧化与酸败的抑制效果。结果 F... 目的探讨海带岩藻聚糖(fucoidan from Laminaria japonica,FL)对蛋白质稳定性及油脂抗氧化酸败的作用。方法以小牛血清白蛋白和牛奶为对象,评价FL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以花生油和猪油为材料,评估FL对油脂氧化与酸败的抑制效果。结果 FL能有效增强牛血清白蛋白和牛奶蛋白质稳定性,并呈剂量依赖关系。FL对油脂氧化与酸败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当初始浓度为4 g/L,氧化最佳抑制率为(65.17±1.33)%(花生油)和(63.32±1.46)%(猪油);初始浓度为6 g/L,酸价降低最大值分别为0.0895±0.005(花生油)和0.0857±0.005(猪油)。结论 FL能有效维持蛋白质稳定和抑制油脂氧化酸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岩藻聚糖 蛋白质稳定性 油脂氧化 油脂酸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综合提取海带中褐藻糖胶与海藻酸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学前 张艳敏 +3 位作者 张永刚 赵林 王伟 刘建军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176,共6页
利用复合酶法综合提取海带中的褐藻糖胶和海藻酸,以提高海带资源利用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复合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60∶20∶10∶15∶1.6,复合酶的作用条件... 利用复合酶法综合提取海带中的褐藻糖胶和海藻酸,以提高海带资源利用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复合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佳配比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淀粉酶=60∶20∶10∶15∶1.6,复合酶的作用条件为:料液比1∶30、加酶量6.05%(以海带干重计)、p H4.8、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8h。采用优化的提取方法获得的褐藻糖胶得率为2.30%,硫酸基含量22.9%,一次提取率92.1%,海藻酸得率26.12%,一次提取率87.1%,显著高于其他的相关研究报道。由以上结果可知,复合酶酶解提取是一种提高海带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并为海带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复合酶 褐藻糖胶 海藻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