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学校体育治理的政策扩散机制与模式研究——基于事件史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张文鹏 栗千惠 +1 位作者 高厦飞 李渊昊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6,共15页
强化县域学校体育治理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采用比较分析、事件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政策扩散理论,通过K-M生存函数、离散时间事件史和时间序列事件史计量... 强化县域学校体育治理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采用比较分析、事件史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政策扩散理论,通过K-M生存函数、离散时间事件史和时间序列事件史计量模型,分析了国家战略类学校体育政策在县域学校体育治理中的扩散样态、扩散机制和扩散模式。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在县域学校体育治理中的政策扩散样态:在时间轴上经历了关键性临界点的契机推动和阶段性规划期的议程驱动;在空间域上表现出从局部扩散到全局扩散和从率先扩散到跟进扩散的差序性格局。从离散时间事件史看,整体性视角下国家政策在县域学校体育治理中的政策扩散受行政指令机制和横向跟进机制的双重影响,异质性视角下国家政策在县域学校体育治理中的政策扩散受行政指令机制、纵向传导机制、横向跟进机制及社会建构机制的多重影响。从时间序列事件史看,在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家政策在县域学校体育治理中的政策扩散呈现出以纵向传导机制和横向跟进机制为核心要素,以行政指令机制和社会建构机制为主要手段的府际区域跟进模式。基于此,研究提出了加强预期管理,降低政策扩散成本;借助数智技术,提高政策扩散效率;聚合有限资源,推动政策落地生根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县域治理 扩散机制 扩散模式 事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条件下水玻璃在原状黄土中的扩散模式及固化效果
2
作者 王雪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对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进行了水玻璃注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现场试验数据及观察结石体情况,研究经水玻璃加压渗透加固后的黄土体形态分布,并分析加固体中部空腔及局部水玻璃富集现象的形成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加压条件下,水玻璃在黄... 对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进行了水玻璃注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现场试验数据及观察结石体情况,研究经水玻璃加压渗透加固后的黄土体形态分布,并分析加固体中部空腔及局部水玻璃富集现象的形成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加压条件下,水玻璃在黄土中的扩散模式主要是渗透扩散;当注浆压力进一步增大时,可能会导致局部土体出现劈裂破坏。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得出了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在不同注浆压力下水玻璃注浆量与有效时间的相关关系,总结了有效注浆时间随注浆压力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了水玻璃注浆加固体半径与注浆压力的关系式。通过分析水玻璃固化黄土半径、有效注浆时间和注浆量的相关关系,对水玻璃浆液在黄土中的压力渗透扩散过程、分布情况和加固效果进行科学预测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 注浆 原状黄土 扩散模式 固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省会”战略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模式——基于全国省域面板数据的混合研究
3
作者 顾爽 刘进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202,共13页
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扩散,对于宏观层面既非层级推广、也非吸纳辐射扩散、更非邻近区域扩散的政策过程,缺乏系统的观察与讨论。基于“外部条件-行动舞台-行为结果”的分析框架,结合事件史分析和动态QCA方法,利用2010—2023... 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扩散,对于宏观层面既非层级推广、也非吸纳辐射扩散、更非邻近区域扩散的政策过程,缺乏系统的观察与讨论。基于“外部条件-行动舞台-行为结果”的分析框架,结合事件史分析和动态QCA方法,利用2010—2023年全国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剖析“强省会”政策扩散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模式。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是否采纳某一新政策的行为动机是复杂的,受制度结构、社会经济特征等内外部多因素的影响。“强省会”战略的扩散是自身发展压力和同侪竞争压力等构成的“拉力”与来自中央政治规范压力的“推力”的交织;(2)对“强省会”战略的采纳存在区域空间差异,中西部地区更倾向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经济发展;(3)“强省会”战略可分为“单一强省会”“强省会+省域副中心”“强省会+双核心”以及“强省会+双省域副中心”等模式,不同政策扩散模式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4)组态分析结果显示,六种条件要素的组合可以促成“强省会”战略的政策扩散,其中国家战略引导和对外开放是大多数省份采纳该战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省会”战略 政策扩散 事件史分析 驱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移位扩散模型的数值模式温度预报空间降尺度方法
4
作者 王兴 叶威良 +2 位作者 张通 苗子书 吴其亮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881,共13页
数值模式预报在气象预测中占据核心地位,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升预报的空间精度是空间降尺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传统生成式模型存在计算效率低、空间纹理精度不足以及模式坍塌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移位扩... 数值模式预报在气象预测中占据核心地位,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升预报的空间精度是空间降尺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传统生成式模型存在计算效率低、空间纹理精度不足以及模式坍塌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移位扩散模型的数值模式预报空间降尺度方法。具体而言,将残差引入扩散模型的扩散过程中,帮助模型快速收敛,减少采样步骤,相比潜空间扩散模型,推理时间缩短到四十分之一,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扩散模型逐步去噪的过程,生成高质量和细节丰富的降尺度图像,显著提升了空间细节表现力。此外,设计了一个噪声灵活控制机制,有效缓解了模式坍塌问题,保证了生成图像的多样性。在与生成对抗模型的对比试验中,本方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和图像感知相似度(LPIPS)等指标上分别实现了6%、12%和16%的显著提升。通过这一方法,有望为气象敏感行业提供更准确、更精细的天气信息,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预报 空间降尺度 扩散模型 噪声控制 残差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粉岩地层水平旋喷注浆扩散加固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杨磊 杨洋 +4 位作者 张童 李梦天 李召峰 林春金 孙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7-1488,共12页
水平旋喷注浆是实现细小颗粒结构致密软弱地层有效加固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旋喷注浆扩散模式、加固强度特征及被注介质力学响应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揭露的碎粉岩作为介质对象,基于自主研发的旋喷注... 水平旋喷注浆是实现细小颗粒结构致密软弱地层有效加固的重要手段,目前关于旋喷注浆扩散模式、加固强度特征及被注介质力学响应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以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揭露的碎粉岩作为介质对象,基于自主研发的旋喷注浆模拟试验系统,研究注浆加固体的空间形态与强度特征,分析注浆压力、旋转速度和提升速度这3个关键因素对浆液扩散范围及加固强度的影响,探究旋喷注浆过程中被注介质压力动态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旋喷注浆加固体呈正面面积大、背面面积小的类圆台状不规则形态,断面直径随注浆管提升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小,可分为快速减小和缓慢减小2个阶段;旋喷注浆关键控制参数对浆液扩散范围和加固强度具有显著影响,扩散范围和加固体强度与注浆压力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注浆管旋转速度和提升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注浆压力对加固强度的提升作用明显,在1~3MPa范围内增大时,加固体强度可提升3.8%~46.2%,而旋转速度对加固体强度的削弱作用较小;旋喷注浆过程中被注介质土压力呈波动变化规律,波动频率与旋转速度密切相关,土压力均值变化具有“前期波动上升、后期逐渐平稳”的两阶段特征,表明旋喷注浆对碎粉岩的切削、冲击和挤密作用逐渐增强,有利于加固效果提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致密软弱地层水平旋喷注浆方案设计、控制参数优化与加固效果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粉岩 水平旋喷注浆 扩散模式 加固体强度 关键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模式对高阶相互作用物种共存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博中 郭小龙 杨颖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92-3501,共10页
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以成对物种间直接相互作用为主的传统共存理论,并未在实际群落中得到普遍证实。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阶相互作用,即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直接作用强度受到其他物种的间接影响,在群落竞... 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以成对物种间直接相互作用为主的传统共存理论,并未在实际群落中得到普遍证实。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阶相互作用,即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直接作用强度受到其他物种的间接影响,在群落竞争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对高阶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非空间理论模型。事实上,群落中个体的空间分布和扩散模式等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均至关重要。故考虑空间因素,以三物种为例构建空间显式的群落动态模拟,通过引入不同的物种扩散模式,研究高阶相互作用对群落物种共存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阶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也可能抑制物种共存,具体共存结果取决于高阶相互作用的方向、强度和分类;(2)当全部高阶相互作用都存在,且取值为正时,物种共存位置会发生偏移,原本生态位分化下共存的区域不再共存,而在生态位重叠度较高的区域,物种可以在更大范围的适合度差异下共存;(3)扩散模式对高阶相互作用的上述调节机制有一定的影响,且无论正高阶还是负高阶,当种群趋于局部扩散时,高阶相互作用的正向及负向调节效果均有所减弱。以上结论强调了在理论模型和实际保护工作中考虑相互作用网络的重要性,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物种共存机制,能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相互作用 扩散模式 种群空间动态 物种共存 生态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压力扩散模式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白云 戴志仁 +1 位作者 张莎莎 彭芳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5,共8页
基于典型的四孔注浆,将盾构隧道同步注浆中的浆液看作惰性浆液,以单位时间内形成的盾尾空隙为浆液充填的横断面,以横断面内浆液压力的扩散过程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牛顿流体模型,运用流体力学与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盾尾空隙横断面... 基于典型的四孔注浆,将盾构隧道同步注浆中的浆液看作惰性浆液,以单位时间内形成的盾尾空隙为浆液充填的横断面,以横断面内浆液压力的扩散过程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牛顿流体模型,运用流体力学与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出盾尾空隙横断面内浆液压力的分布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推导的浆液压力分布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在浆液刚注入盾尾空隙时,浆液重度对浆液压力初值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后期浆液黏度(时间)的增长将导致浆液压力急剧降低;四孔注浆宜用于半径约为3 m的地铁盾构隧道;浆液压力随着盾尾空隙厚度的增大先呈抛物线形式增大,后逐步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盾尾空隙 浆液压力 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气体在煤层中的扩散机理及模式 被引量:51
8
作者 聂百胜 何学秋 王恩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4-28,共5页
根据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模式 ,结合煤结构的实际特点 ,分析了瓦斯气体在煤孔隙中的扩散机理 ,得出瓦斯在煤体中几种扩散模式 :菲克型扩散、诺森扩散、过渡型扩散、表面扩散和晶体扩散。从微观上看 ,影响瓦斯气体在煤层中扩散的主要... 根据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模式 ,结合煤结构的实际特点 ,分析了瓦斯气体在煤孔隙中的扩散机理 ,得出瓦斯在煤体中几种扩散模式 :菲克型扩散、诺森扩散、过渡型扩散、表面扩散和晶体扩散。从微观上看 ,影响瓦斯气体在煤层中扩散的主要因素是瓦斯气体的平均自由程和煤不同尺寸微孔隙的分布情况。根据不同孔隙分布的煤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层 扩散机理 扩散模式 分子平均自由程 诺森数 孔隙分布 煤矿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气体在煤孔隙中的扩散模式 被引量:34
9
作者 聂百胜 何学秋 王恩元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16,共3页
根据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模式,结合煤结构的实际特点,分析了瓦斯气体在煤孔隙中的扩散机理,得出瓦斯在煤体中有以下几种扩散模式:菲克型扩散、诺森扩散、过渡扩散、表面扩散和晶体扩散,并分析了煤层中影响瓦斯扩散的因素和各种... 根据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模式,结合煤结构的实际特点,分析了瓦斯气体在煤孔隙中的扩散机理,得出瓦斯在煤体中有以下几种扩散模式:菲克型扩散、诺森扩散、过渡扩散、表面扩散和晶体扩散,并分析了煤层中影响瓦斯扩散的因素和各种扩散模式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诺森数 扩散机理 扩散模式 煤孔隙 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模式对住舱人员咳嗽液珠扩散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立捷 许建 +2 位作者 吴方良 徐文涛 龙正伟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0,共9页
针对邮轮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及缺乏相关定量研究的现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了游客在密闭住舱内因为咳嗽产生的液珠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过程,对空气流动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求解,对液珠扩散采用欧拉模型求解,计... 针对邮轮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及缺乏相关定量研究的现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了游客在密闭住舱内因为咳嗽产生的液珠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过程,对空气流动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求解,对液珠扩散采用欧拉模型求解,计算工况考察了改变通风模式和加大通风量等方式降低液珠浓度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大通风量在置换通风模式比混合通风模式下可更好地控制液珠的扩散,混合通风模式需要3次换气才能把住舱内的液珠基本排空,而置换通风模式仅需2次换气,且住舱内液珠平均浓度的下降服从指数分布。此外,游客睡姿对呼吸区域内液珠浓度峰值和吸入剂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住舱 液珠扩散 通风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Roads模式在上海市典型道路CO扩散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莉 陈长虹 +3 位作者 黄成 景启国 潘汉生 黄海英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1,20,共6页
根据上海市市区、郊区典型主干道的气象条件、车流量、车型比例,以及CO小时质量浓度的监测资料,采用CALRoads模式中CALINE4和CAL3QHC模块,对郊区主干道和市区典型路口的适用条件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稳定的气象条件下,CALINE4模... 根据上海市市区、郊区典型主干道的气象条件、车流量、车型比例,以及CO小时质量浓度的监测资料,采用CALRoads模式中CALINE4和CAL3QHC模块,对郊区主干道和市区典型路口的适用条件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稳定的气象条件下,CALINE4模式在模拟周围相对空旷主干道附近的CO质量浓度时,具有较好的结果,将CAL3QHC模式应用于市区典型交叉口,可以得到同监测值相对吻合的模拟结果,但准确性低于郊区。应用CALRoads模型对未来城郊典型道路附近CO高峰小时质量浓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基于情景分析给出了减少交通污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大气扩散 线源模式 CALRoads 预测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源模式反扩散参数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谷清 汤大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56,共3页
笔者对我国大气环境界普遍采用的面源模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面源反扩散参数。采用反扩散参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各种不同的扩散参数反演 ,准确模拟面源模式计算。文中给出了计算的范例和计算机程序。
关键词 扩散参数 面源模式 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 软件 大气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3
作者 迟妍妍 张惠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6-381,共6页
应用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可以模拟不同尺度、气象、地形条件下工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与扩散特征,为大气监测、城市环境规划和空气质量预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归纳了目前广泛应用于模拟工业污染物扩散的模式,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 应用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可以模拟不同尺度、气象、地形条件下工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与扩散特征,为大气监测、城市环境规划和空气质量预报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归纳了目前广泛应用于模拟工业污染物扩散的模式,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些模式的主要应用研究进展,比较了各模式在应用上的优缺点,并对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点源 污染物 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及扩散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庆普 李沃源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3,共12页
创意在创意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扩散是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动创意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创新扩散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内涵,分析了创意扩散的特点,并进一步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 创意在创意产业集群内部和外部的扩散是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推动创意产业规模化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创新扩散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内涵,分析了创意扩散的特点,并进一步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过程模型".该模型刻画了创意扩散的一般过程规律,反映了创意扩散主体、扩散影响因素以及扩散环境等各扩散要素的交互作用和扩散机制,并提炼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的三种模式.本研究拓展和丰富了创意扩散的理论分析框架,且对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创意扩散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集群 创意扩散模型 创意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大庆 李庆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7-83,共7页
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从区域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两大主要模式及4... 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是企业赢得市场主动权的关键。从区域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模式及扩散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两大主要模式及4种扩散路径,从政府主导、市场自发两方面对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技术标准扩散4个主要路径以及企业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结论对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技术标准扩散的理论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标准 扩散模式 扩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武汉市热环境格局演化机制及扩散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池腾龙 曾坚 刘晨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7-204,共8页
基于1987—2015年间Landsat TM/TIRS数据反演主城区的地表温度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武汉市热环境格局的演化机制,并探讨了其扩散模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在近30 a间城市热环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 基于1987—2015年间Landsat TM/TIRS数据反演主城区的地表温度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武汉市热环境格局的演化机制,并探讨了其扩散模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在近30 a间城市热环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热环境格局的扩散模式由起初的点状分布向条状、带状和面状分布演变;武汉市热环境格局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性质等自然因素以及城市建设与发展阶段、规划政策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演化机制 扩散模式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产品扩散的理论模式及其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磊 李一军 闫相斌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35,共8页
创新产品扩散理论是现代市场营销学的重要领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数学等多门学科,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视角多样,难以统一.以S型扩散曲线的形成机理和特征为切入点,将现有研究从同质和异质环境下的单一产品扩散、多类别多世代产... 创新产品扩散理论是现代市场营销学的重要领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数学等多门学科,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视角多样,难以统一.以S型扩散曲线的形成机理和特征为切入点,将现有研究从同质和异质环境下的单一产品扩散、多类别多世代产品扩散和参数估算与预测四个维度建立一个统一的创新产品扩散研究框架,并就各维度的研究主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做了总体性的概括和评价.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产品 扩散模式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事故条件下的大气扩散模式及应用 被引量:35
18
作者 蔡旭晖 陈家宜 康凌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299,共7页
本文介绍一个适用于核事故条件的大气扩散模式 (粒子 烟团模式 )的建立与调试。模式在模拟大气扩散的粒子随机游走方法中引入类似于扩散烟团的核函数概念 ,用以反映单个随机游走粒子所代表的污染物质的空间影响范围。模式解决了随机游... 本文介绍一个适用于核事故条件的大气扩散模式 (粒子 烟团模式 )的建立与调试。模式在模拟大气扩散的粒子随机游走方法中引入类似于扩散烟团的核函数概念 ,用以反映单个随机游走粒子所代表的污染物质的空间影响范围。模式解决了随机游走粒子与核函数“烟团”耦合后反映扩散物理真实过程的一致性问题 ,在约 2 0 0km的范围内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一致。与代表实际大气典型扩散状况的高斯烟羽模式的结果进行定量比较 ,表明本模式结果在 1 0km的范围内总体合理 ,但在近源处有系统偏小。模式瞬时浓度的涨落相对于平均轴线浓度大体控制在 2 0 %~ 3 0 %的范围内。将模式应用于秦山地区的实际地形和气象条件进行实例测试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 大气扩散模式 核函数 耦合 实时环境后果评估 安全 RPPM 放射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规大气扩散模式及其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体健 孙照渤 +1 位作者 李宗恺 金龙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12,共4页
介绍了中国法规性大气扩散模式(CRADM),分析了CRADM和西方一些模式(如HPDM,AMS)的差别。采用同样条件作为输入,比较并讨论了CRADM,HPDM和AMS在各方面的性能差异。分析了中国大气扩散模式在环境影... 介绍了中国法规性大气扩散模式(CRADM),分析了CRADM和西方一些模式(如HPDM,AMS)的差别。采用同样条件作为输入,比较并讨论了CRADM,HPDM和AMS在各方面的性能差异。分析了中国大气扩散模式在环境影响评价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特别地,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Briggs烟气抬升公式对实际抬升有过高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扩散 法规模式 烟气抬升 中国 环境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初期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汤长安 曹兴 徐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4,共5页
产业集群初期是生产某一类产品的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集群创新能力较弱,技术的外部引进和内部扩散是其提升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首先,分析了集群内部企业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指出了阻碍新技术向集群内部扩散的主要因素;然后... 产业集群初期是生产某一类产品的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集群创新能力较弱,技术的外部引进和内部扩散是其提升技术水平的主要途径。首先,分析了集群内部企业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指出了阻碍新技术向集群内部扩散的主要因素;然后,基于集群内部的企业网络,对新技术向集群内部的扩散和新技术在集群内部企业间的扩散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提出了初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扩散 企业网络 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