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合赋权法和脆弱性指数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梅 赵建飞 +5 位作者 邵振东 张伟强 郑妍 尹心雨 盖贵超 韩昭帝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8,共9页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中主控因素赋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DAHP)、熵权法(EWM)与偏差平方和法(SSD)组合赋权的脆弱性指数模型。以良庄井田15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选取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水压、... 针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中主控因素赋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DAHP)、熵权法(EWM)与偏差平方和法(SSD)组合赋权的脆弱性指数模型。以良庄井田15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为例,选取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水压、隔水层厚度、脆塑性岩石厚度比、断层交点和尖灭点密度、断层强度指数等6个主控因素。采用FDAHP法和EWM法分别确定主控因素的主、客观权重,并利用SSD法有效融合主、客观权重构建最优组合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脆弱性指数模型对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4大区域:安全区、过渡区、危险区、强危险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将主控因素主观、客观权重有效融合,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工程实践相吻合,预测效果较好,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指数 煤层底板突水 模糊层次分析 熵权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梅罗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修正探讨与实践效果
2
作者 王斌 曾兆荷 +1 位作者 董璐 岳林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1,共9页
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在评价过程中未考虑权重,过分强调污染因子中的最大值,从而导致评价结果脱离实际。同时,针对火山岩下伏复式含水层系统的研究,海南省琼北地区比例尺多集中在1꞉200000-1꞉100000之间,中大比例尺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空白... 传统的内梅罗指数法在评价过程中未考虑权重,过分强调污染因子中的最大值,从而导致评价结果脱离实际。同时,针对火山岩下伏复式含水层系统的研究,海南省琼北地区比例尺多集中在1꞉200000-1꞉100000之间,中大比例尺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空白。以1꞉50000白莲市幅第2承压含水层(组)(海口组一段)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研究为基础,对8个点位地下水样品进行采集并分析其水质污染特征和污染成因;运用修正前、后4种内梅罗指数法,选取Fe、As、Hg、Cd、Pb等5个重金属污染因子,对其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修正后的3种内梅罗指数法弥补了传统内梅罗指数法的不足。水质主要受Fe的影响最大,占权重的85%;其次是Cd和Pb,占10%;As和Hg影响最小,占5%。该方法充分考虑污染因子最大值的权重和评分均值,可以对最大污染因子数值进行修正,弥补过于突出最大值,而忽略浓度较小因子贡献值的缺陷,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研究区第2承压水水质整体较好,局部有Fe、As等因子超标,但呈零星点状分布;研究区处于集中补给区,玄武岩出露地表,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差,若污染源量大,且有持续性,必将引发区域性地下水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 地下水水质评价 大比例尺 重金属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河南烤烟新品种抗旱性
3
作者 孙计平 李雪君 +3 位作者 李丽华 赵世民 孙焕 周俊学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以中烟100、云烟87和NC89为对照品种,采用PEG(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试验,结合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河南省烤烟新品种的影响,采用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新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河洛1号抗旱性最强;其次是豫浓香201,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 以中烟100、云烟87和NC89为对照品种,采用PEG(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试验,结合盆栽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河南省烤烟新品种的影响,采用干旱指数法综合评价新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河洛1号抗旱性最强;其次是豫浓香201,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较强,重度干旱则影响烟叶正常生长;渠首1号抗旱性与对照品种NC89、中烟100和云烟87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PEG(聚乙二醇) 干旱指数 抗旱性 综合评价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HP的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适宜性评价方法
4
作者 高建章 齐建波 +3 位作者 西敬军 李增材 王宇 曹宇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61,共9页
准确评估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适宜性是利旧原有隧道敷设新管道的核心。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问题,将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引入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利旧前、利旧后2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 准确评估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适宜性是利旧原有隧道敷设新管道的核心。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适宜性评价方法的问题,将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引入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利旧前、利旧后2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九分位标度法和三分位标度法的不足,采用指数标度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各指标定量或定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山岭隧道内已建设施适宜性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实际工程山岭隧道利旧评价中。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工程情况的结论一致,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利旧 适宜性评价 指标体系 改进层次分析 指数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评价:指数构建与实证研究
5
作者 苗艳青 吴佩林 +1 位作者 陈文晶 诸宏明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5,共8页
目的:构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指数(PHDI),测度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绩效。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框架,以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莫兰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衡量PHDI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和区域差异。结果:(1)PHDI分为公共责... 目的:构建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指数(PHDI),测度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绩效。方法: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体系框架,以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莫兰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衡量PHDI的空间自相关关系和区域差异。结果:(1)PHDI分为公共责任、卫生资源和综合服务3个维度,涵盖14个指标。(2)我国PHDI呈持续递增趋势,由2018年的70.46提升至2022年的83.02,年均增幅4.19%。(3)2018—2022年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集聚效应,指数得分高(低)的省份,相邻省份得分也高(低),但这一空间正相关关系在减弱。(4)我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区域内部差异主导了区域发展差异,且内部差异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结论与建议: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均等可及态势逐渐显现,但区域内仍存在差异;应将基层卫生发展指标监测与评估工作常规化和制度化,并强化结果运用,加强区域内省份间的发展合作,促进基层卫生健康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健康发展指数 综合评价 综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形貌评价方法研究
6
作者 耿雷 田博文 郭艳玲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2,120,共6页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放电过程存在随机性,工件表面凹坑、裂纹的分布无规律可循,传统的粗糙度测量手段难以准确地对工件表面形貌做出评价,因此使用更为合理与准确的参数表征工件的表面形貌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基于面粗糙度测量原理及...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放电过程存在随机性,工件表面凹坑、裂纹的分布无规律可循,传统的粗糙度测量手段难以准确地对工件表面形貌做出评价,因此使用更为合理与准确的参数表征工件的表面形貌十分重要。在研究过程中,基于面粗糙度测量原理及统计学相关研究方法,提出利用面粗糙度在卡方分布模型中期望的值E(Sa)以及表面陡度Sku,并利用最小二乘法以及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直线的斜率a,综合表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表面形成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三个参数的系数矩阵,并提出采用表面形貌评价指数S对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表面形貌评价指数S能合理、直观地表征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件的表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表面形貌 表面形貌评价指数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类岩石试样材料相似度定量评价方法及其脆性特征
7
作者 余宸 田威 +1 位作者 云伟 贾祎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9-1980,共12页
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岩石力学领域,但提高3D打印材料与天然岩石材料之间的相似度仍然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通过π值评价法与应力-应变曲线评价法,定量表征不同打印参数下的3D打印类岩石材料与原岩材料相似度;其次,建立... 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岩石力学领域,但提高3D打印材料与天然岩石材料之间的相似度仍然是一个挑战。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通过π值评价法与应力-应变曲线评价法,定量表征不同打印参数下的3D打印类岩石材料与原岩材料相似度;其次,建立同时考虑峰前弹性能储存比例与峰后能量释放速度的脆性指数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打印参数下3D打印类岩石试样的脆性特征;最后,基于相似度与脆性指数综合评价,获得最优打印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3D打印类岩石试样的重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单轴抗压强度均随固化剂与树脂添加量升高而增大,其中树脂添加量对重度、内摩擦角和单轴抗压强度的主导影响更显著,固化剂添加量对弹性模量影响更突出,两者对黏聚力均具有明显影响;适中的树脂和固化剂添加量能够有效提高3D打印类岩石试样与理论相似材料的相似度,相似度呈现“中间较优、边缘较低”的响应特征;当固化剂和树脂添加量分别为0.26%和3.0%时,3D打印类岩石试样的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行为与理论相似材料的最接近。在该配比下制备的3D打印类岩石试样的脆性指数与原岩的脆性指数最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3D打印 相似材料 相似性评价 脆性指数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方法的农村水体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8
作者 吴珂 张瑞敏 +3 位作者 周永艳 汤鹏 杜昌文 干方群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171-173,共3页
农村水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农村水体环境质量对水体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分别选取南京市浦口区A村和B村、江宁区C村和D村作为研究区域,将氨氮(NH_(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Mn))、溶解... 农村水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农村水体环境质量对水体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分别选取南京市浦口区A村和B村、江宁区C村和D村作为研究区域,将氨氮(NH_(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Mn))、溶解氧(DO)作为4个村的主要水质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的水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以上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中,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最优,A村、B村和D村的水质类别为Ⅲ级,C村的水质类别为Ⅰ级,水质总体状况较好。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客观,可用于农村水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体环境 质量综合评价 单因子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隔水性指数法对古风化壳隔水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鑫 武强 +3 位作者 曾一凡 庞振忠 周子博 涂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142,共7页
针对华北型煤田复杂构造区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害威胁问题,目前采用的突水系数评价方法和注浆改造(加固)治理技术均未考虑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隔水性能。基于此,研究了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物性特征,在“隔水性指数法”思想指导下,提出了... 针对华北型煤田复杂构造区底板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害威胁问题,目前采用的突水系数评价方法和注浆改造(加固)治理技术均未考虑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隔水性能。基于此,研究了奥灰顶部古风化壳的物性特征,在“隔水性指数法”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隔水性指数法评价古风化壳隔水性,创建了评价流程,并以峰峰矿区南部研究区为例开展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古风化壳弱和较弱隔水性区呈条带状分布于井田中部和西南部,强和较强隔水性区分布于井田北部和南部边界,其他区域为中等隔水性。该方法有效减少了传统评价方法中构造要素描述的数量,更能够对断裂网络的复杂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于华北型煤田古风化壳隔水性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特征 分形理论 隔水性指数 古风化壳 隔水性评价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merow法的土壤肥力诊断与评价
10
作者 祝怛均 赵乐康 +2 位作者 欧克芳 王硕 刘妍君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3期59-63,共5页
以武汉市江夏区种苗试验中心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肥力指标,并运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园林绿化苗圃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种植... 以武汉市江夏区种苗试验中心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肥力指标,并运用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园林绿化苗圃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种植区土壤pH值呈微酸性,速效钾、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布在Ⅲ、Ⅳ级,属于中等偏下;有效磷分布在Ⅴ级,属于低水平;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为0.75,肥力指数最低0.45,最高为1.11,表明区域内土壤肥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是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内梅罗指数 土壤肥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维标度评价法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3-77,共5页
文章构建多种形式的高维标度评价法(MDSEM),该系列方法从评价对象间距离矩阵出发,更适用于小样本。当采用欧氏距离时,MDSEM等价于第一主成分评价法,基于熵权Minkowski距离的MDSEM可提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基于MDSEM对2013—2020年中国... 文章构建多种形式的高维标度评价法(MDSEM),该系列方法从评价对象间距离矩阵出发,更适用于小样本。当采用欧氏距离时,MDSEM等价于第一主成分评价法,基于熵权Minkowski距离的MDSEM可提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基于MDSEM对2013—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东部地区省份相互促进、高水平运转,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省份则处于低-低弱集聚状态;区域差异较大,总体Gini系数先下降后略有上升,区间Gini系数贡献率在高位震荡下降,主要取决于东-中部、东-西部差异;从省份排名来看,2013—2020年,贵州、湖南、河北、江西等进步较大,而宁夏、新疆、黑龙江、山西等退步较大;5种数字经济发展状态较为稳定,跃级转移几乎不可能发生,稳态分布呈现橄榄球形状,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标度评价 数字经济 地区差异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比较 被引量:129
12
作者 曾永 樊引琴 +2 位作者 王丽伟 刁立芳 李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5,65,共2页
以黄河三门峡—花园口河段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体现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各评价因子超标接近的情况;单因子指数评价法体现单... 以黄河三门峡—花园口河段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体现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各评价因子超标接近的情况;单因子指数评价法体现单因子否决权,适用于个别评价因子超标过大,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监测数据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满足管理需要,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单因子指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4
13
作者 刘琰 郑丙辉 +2 位作者 付青 罗岳平 王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5,共7页
为满足我国水质评价与管理的需要,针对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污染指数法。采用该方法对湘江干流2009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 为满足我国水质评价与管理的需要,针对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在水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污染指数法。采用该方法对湘江干流2009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试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在水质类别评价、水质定量评价、主要污染指标识别、劣Ⅴ类水体水质比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掌握,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水污染指数 定量评价 主要污染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 被引量:210
14
作者 武强 张志龙 +1 位作者 张生元 马积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21-1126,共6页
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的难题,在煤层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应用多源信息集成理论,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法或证据权法或Logistic回归法或层次分析法的耦合方法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工作程序,提出了煤层... 为解决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的难题,在煤层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应用多源信息集成理论,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法或证据权法或Logistic回归法或层次分析法的耦合方法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工作程序,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的脆弱性指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评价 脆弱性指数 多源信息集成 耦合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杨柳 宋健飞 +2 位作者 宋波 王汝舵 王晓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9-245,共7页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整体水质恶化严重的河流,现有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无法显示河流水质空间差异性的缺陷...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整体水质恶化严重的河流,现有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无法显示河流水质空间差异性的缺陷,对水环境管理布局无指导作用。因此,论文提出了一种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Primary Pollutant-Water Quality Identity,PP-WQI),并基于2010年春、夏、秋、冬4季的水质实地采样数据,对北京市温榆河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水质标识指数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更适合水质较差的河流水质综合评价,能够定量体现河流水质差异性;(2)温榆河综合水质空间异质性规律为上游最好(年均PP-WQI=6.70(TN))、下游次之(年均PP-WQI=10.16(TN))、中游最差(年均PP-WQI=9.85(TN));(3)温榆河水质年均水质处于劣Ⅴ类(年均PP-WQI=8.31(TN)),其水体主要污染物为TN,有机污染突出,57.89%的河段水质超标且黑臭;(4)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冬2季河流水质较差,夏、秋2季水质相对较好。论文研究结果实现了水质恶化严重河流水质的定量评价,能够为流域水环境研究、管理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基础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综合水质评价 主要污染物 水质标识指数 温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度指数法在寒地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思冲 张雪萍 廖永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6-419,共4页
针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问题 ,采用营养度指数法 ,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定量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阐述了参数因子选择、因子权重确定、参数物理量标准归一化等三方面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并选择了二龙山水库具有代表性... 针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评价问题 ,采用营养度指数法 ,对北方寒地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定量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阐述了参数因子选择、因子权重确定、参数物理量标准归一化等三方面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并选择了二龙山水库具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对寒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际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度指数 寒地湖泊 富营养化评价 主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的土壤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卢铁光 杨广林 王立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6-59,共4页
土壤质量是揭示农业生产条件下土壤动态变化的最敏感的指标 ,是土壤综合特性的反映。以富锦市为例 ,通过建立土壤质量变化评价模式 ,来计算该市主要耕作土壤 ,表层耕作层的土壤质量矩阵 ,利用耕作层土壤质量指数的变化来定量分析该市 5 ... 土壤质量是揭示农业生产条件下土壤动态变化的最敏感的指标 ,是土壤综合特性的反映。以富锦市为例 ,通过建立土壤质量变化评价模式 ,来计算该市主要耕作土壤 ,表层耕作层的土壤质量矩阵 ,利用耕作层土壤质量指数的变化来定量分析该市 5 0年农业生产以来土壤质量的变化趋势。其计算结果为土壤质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 ,土壤发生了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 土壤质量 变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新疆棉区土壤质量 被引量:15
18
作者 茹思博 杨乐 +3 位作者 钱文东 聂彦平 刘艳强 王开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3-66,共4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新疆棉区9个典型棉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是影响新疆棉田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速效磷是其中的限制因子。高产和中产棉田土壤利用强度大,可加强土壤施肥管理,提高...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新疆棉区9个典型棉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是影响新疆棉田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速效磷是其中的限制因子。高产和中产棉田土壤利用强度大,可加强土壤施肥管理,提高土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田 土壤质量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广西某蔗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72
19
作者 何东明 王晓飞 +1 位作者 陈丽君 苏荣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广西某蔗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Zn>Pb>Cu,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d>Pb>Cu>Zn,其中Zn的影响程度发生了变化。2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蔗田土壤的地积累指数污染程度处于无污染情况,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污染程度处于低度危害程度。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考虑外源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和不同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的影响,使其评价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几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2
20
作者 刘硕 朱建平 蒋火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37,共5页
从《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出发,探讨了多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应用。利用具体数据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在目前报告书中宜采用最大值法和算术平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全国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国外环境评价方法的发... 从《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写出发,探讨了多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应用。利用具体数据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进而提出在目前报告书中宜采用最大值法和算术平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全国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国外环境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报告书的评价模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综合指数 最大值 算术平均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