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O_3型钙钛矿结构的可见光光催化剂LaCo_(0.5)Ti_(0.5)O_3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立滨 井立强 +3 位作者 李姝丹 蒋保江 付薇 付宏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5-418,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具有ABO3型钙钛矿结构的三元金属复合氧化物LaCo0.5Ti0.5O3.通过TG-DTA,XRD,XPS,UV-VisDRS等测试技术和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LaCoO3和La2Ti2O7相比,LaCo0.5T...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具有ABO3型钙钛矿结构的三元金属复合氧化物LaCo0.5Ti0.5O3.通过TG-DTA,XRD,XPS,UV-VisDRS等测试技术和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测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LaCoO3和La2Ti2O7相比,LaCo0.5Ti0.5O3样品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并且合成温度较低.这是由于原料中的Co2+和Ti4+离子通过电荷补偿作用使产物B位的两种金属均以+3价氧化态分布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LaCo0.5Ti0.5O3 溶胶-凝胶法 可见光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钙钛矿LaB_xMn_(1-x)O_3/堇青石(B=Co,Fe,Ni,Cu)催化燃烧苯的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兵 徐校良 +4 位作者 牛茜 王小军 陈英文 祝社民 沈树宝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柠檬酸盐法制备了LaBxMn1-xO3/堇青石(B=Co,Fe,Ni,Cu)催化燃烧催化剂,并用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催化燃烧苯的活性和抗水性能。结果表明:LaCo0.5Mn0.5O3/堇青石... 采用柠檬酸盐法制备了LaBxMn1-xO3/堇青石(B=Co,Fe,Ni,Cu)催化燃烧催化剂,并用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其催化燃烧苯的活性和抗水性能。结果表明:LaCo0.5Mn0.5O3/堇青石催化剂能形成完善的钙钛矿晶相,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氧化苯的性能;载体经CeO2涂覆改性,起到协同催化和稳定剂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催化剂催化燃烧活性的提高和热稳定性能的发挥,在水蒸气存在下,催化剂亦可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o0.5mn0.5o3钙钛矿 催化燃烧 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导体包覆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熊利芝 刘文萍 +1 位作者 吴玉先 何则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1-1919,共9页
采用原位包覆法制备表面包覆Li1.3Al0.3Ti1.7(PO4)3(LATP)的Li Ni0.5Mn1.5O4(LNMO),即LNMO@LATP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原位包覆法制备表面包覆Li1.3Al0.3Ti1.7(PO4)3(LATP)的Li Ni0.5Mn1.5O4(LNMO),即LNMO@LATP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其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ATP以无定型态紧密包覆于Li Ni0.5Mn1.5O4的表面,包覆层厚度约为5 nm。由于LATP包覆层具有保护电极材料表面和提高锂离子导电的双重作用,减少了电极过程的副反应,降低了电化学极化,提供了更多的锂离子扩散通道,导致LNMO@LATP具有比LNMO更稳定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特别是在高温的情况下。室温下在0.2C放电时,LNMO@LATP和LNMO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41.5和142.6m A·h/g,经80次循环后,二者放电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9.2%和98.0%;而在10.0C放电时,LNMO@LATP和LNMO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93.5和70.6 m A·h/g,经80次循环后,二者放电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66.1%和49.5%。当循环温度提高到55℃时,LNMO@LATP和LNMO在0.2C循环80次后的放电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5%和79.2%;而在10.0C放电循环80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0%和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Ni0.5Mn1.5O4 Li1.3Al0.3Ti1.7(PO4)3 高电压正极 表面包覆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La_(0.75)Sr_(0.25)Cr_(0.5)Mn_(0.5)O_(3-δ)薄膜及其阻抗谱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印林 戴磊 +5 位作者 刘永光 王岭 赵英娜 李福燊 刘志丹 许广利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9-163,共5页
以La(NO3)3、Cr(NO3)3.9H2O、Sr(NO3)2、Mn(NO3)2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0.75Sr0.25Cr0.5Mn0.5O3-δ凝胶,在700℃下焙烧2 h得到La0.75Sr0.25Cr0.5Mn0.5O3-δ(LSCM)纯相纳米粉,颗粒呈球形,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在28 nm左... 以La(NO3)3、Cr(NO3)3.9H2O、Sr(NO3)2、Mn(NO3)2为原料,用柠檬酸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0.75Sr0.25Cr0.5Mn0.5O3-δ凝胶,在700℃下焙烧2 h得到La0.75Sr0.25Cr0.5Mn0.5O3-δ(LSCM)纯相纳米粉,颗粒呈球形,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在28 nm左右。将上述粉体、乙基纤维素及松油醇按比例混合,经球磨、加乙醇研磨后制备成具有一定粘稠度的LSCM浆料。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YSZ片上制成不同厚度的LSCM膜,经1400℃煅烧,制备成厚膜型LSCM质NO2传感器。采用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膜层厚度、工作温度对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传感器电阻与NO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600℃下,刷涂了7层LSCM的传感器线性最佳,灵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0.75Sr0.25Cr0.5Mn0.5O3-δ 柠檬酸 溶胶-凝胶法 阻抗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3PO_4掺杂的Li(Ni_(0.5)Co_(0.2)Mn_(0.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流变相法合成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睿 吴元欣 +1 位作者 何云蔚 艾常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77-3182,共6页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Ni0.5Co0.2Mn0.3)(OH)2,并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Li3PO4掺杂的Li(Ni0.5Co0.2Mn0.3)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恒电流充放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Ni0.5Co0.2Mn0.3)(OH)2,并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Li3PO4掺杂的Li(Ni0.5Co0.2Mn0.3)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恒电流充放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Li3PO4掺杂的Li(Ni0.5Co0.2Mn0.3)O2具有标准的层状α-NaFeO2结构,样品为1μm左右的片状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类球形二次颗粒。掺杂1%(质量分数)Li3PO4的 Li(Ni0.5Co0.2Mn0.3)O2锂离子电池在0.1C的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88.6 mA·h·g-1(2.2~4.6 Vvs Li+/Li),3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2.9%。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测试表明Li3PO4的掺杂可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和电极之间的电荷传递电阻和锂离子扩散电阻,减小极化作用,从而提升了Li(Ni0.5Co0.2Mn0.3)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相反应 合成 Li3PO4 掺杂 Li(Ni0.5Co0.2Mn0.3)O2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Y_2O_3表面包覆 被引量:2
6
作者 程琥 梁妹芳 +2 位作者 向黔新 周朝毅 丁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1-684,共4页
采用沉淀法对层状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进行Y_2O_3表面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及恒流充放电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Y_2O_3均匀包覆在Li... 采用沉淀法对层状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进行Y_2O_3表面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及恒流充放电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Y_2O_3均匀包覆在LiNi_(0.5)Co_(0.2)Mn_(0.3)O_2材料的表面,并没有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且Y_2O_3包覆的正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2.5~4.5 V电压范围和20 mA/g电流密度下,包覆0.5%Y_2O_3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190.5 mAh/g,5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9.9%,而未包覆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略低(187.0 mAh/g),且容量衰减较快,50次循环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仅有92.7%。此外,包覆0.5%Y_2O_3的材料在400 mA/g下放电容量仍有150 mAh/g,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 Y2O3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的γ-Al_2O_3包覆及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建文 叶璟 +3 位作者 何世丽 颜波 刘彦生 张灵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以氢氧化铝溶胶为前驱体在LiNi0.5Mn1.504正极材料表面制备尖晶石结构γ-A1203包覆层,借助XRD、SEM、TEM及电化学方法对电极材料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Ni0.5Mn1.504表面γ-A1203包覆层形成条件为600。C下煅烧0.5h,较佳... 以氢氧化铝溶胶为前驱体在LiNi0.5Mn1.504正极材料表面制备尖晶石结构γ-A1203包覆层,借助XRD、SEM、TEM及电化学方法对电极材料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Ni0.5Mn1.504表面γ-A1203包覆层形成条件为600。C下煅烧0.5h,较佳包覆量约为3%(摩尔比);γ-A1203包覆层形貌完整,厚度约为5~10nlTl,(311)晶面间距约0.24mm;γ-A1203包覆的LiNi0.5Mn1.5。正极材料30周充放电循环(0.2C)后的比容量为112.1mAh/g,4C倍率下的比容量为82.0mAh/g,容量保持率较基体分别提高了约10%和17.2%。因此,γ-A1203包覆层减小了LiNi0.5Mn1.504与电解液的接触,有效抑制了基体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其电化学反应可逆性、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得到了提高,有望用作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Γ-AL2O3 包覆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掺杂的Na_xCoO_2多晶制备与电输运性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虞澜 晏国文 +3 位作者 刘玉坤 邵太平 张鹏翔 孙加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0-263,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沿(00l)面高度择优取向的γ相NaxCoO2(x=0.5+δ,0.7)和Na0.5+δCo0.95Mn0.05O2系列多晶,且微量Mn掺杂阻碍了晶粒的长大。77~300K电阻率-温度曲线表明,NaxCoO2为金属的电输运行为,在相同烧结工艺下,Mn掺杂导致Na0.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沿(00l)面高度择优取向的γ相NaxCoO2(x=0.5+δ,0.7)和Na0.5+δCo0.95Mn0.05O2系列多晶,且微量Mn掺杂阻碍了晶粒的长大。77~300K电阻率-温度曲线表明,NaxCoO2为金属的电输运行为,在相同烧结工艺下,Mn掺杂导致Na0.5+δCo0.95Mn0.05O2电阻率有很大提高且为绝缘体行为,但经920℃/10h进一步烧结后,转变为电阻率大大降低的金属行为。分析认为,Mn4+的3d轨道交叠能带e′g+a1g的电子数比Co3.5+少,使得载流子数量降低;并且Mn4+的t2g轨道的电子最高占据能级比Co3.5+低,使电子在Mn4+和Co3+/Co4+之间跃迁时存在能隙,从而电子跃迁几率降低,载流子局域化。晶界增多导致的晶界散射,也增加了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xCoO2 Na0.5+δCo0.95Mn0.05O2 X射线衍射 电阻率-温度曲线 3d电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正极材料0.5Li_2MnO_3·0.5Li(Ni_(1/3)Co_(1/3)Mn_(1/3))O_2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程磊 王志兴 +2 位作者 贺振江 李新海 郭华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分别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碳酸盐共沉淀、喷雾干燥的方法合成了层状α-Na Fe O2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合成方法所得的样品... 分别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碳酸盐共沉淀、喷雾干燥的方法合成了层状α-Na Fe O2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合成方法所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共沉淀合成的前驱体所制备的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Ni1/3Co1/3Mn1/3)O2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0.05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47.1 m A·h/g,0.2C倍率条件下经过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0.5Li2MnO3·0.5Li(Ni1/3Co1/3Mn1/3)O2 共沉淀 电化学性能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实密度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漾 唐朝辉 +2 位作者 熊学 李碧平 刘志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97-3403,共7页
将Ni_(0.5)Co_(0.2)Mn_(0.3)(OH)_2前驱体、碳酸锂与H_3BO_3按一定配比高效混合,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高压实密度LiNi_(0.5)Co_(0.2)Mn_(0.3)O_2粉体正极材料,探讨H_3BO_3添加量对正极材料物理性能、极片压实密度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使用... 将Ni_(0.5)Co_(0.2)Mn_(0.3)(OH)_2前驱体、碳酸锂与H_3BO_3按一定配比高效混合,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高压实密度LiNi_(0.5)Co_(0.2)Mn_(0.3)O_2粉体正极材料,探讨H_3BO_3添加量对正极材料物理性能、极片压实密度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材料的物理性能,将正极材料制作成软包装全电池,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H_3BO_3具有助熔作用;能增加一次粉体正极材料颗粒的粒径,并提高颗粒致密度,对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但对正极材料粒径、pH、比表面积及振实密度等产生影响。将H_3BO_3添加量为0.6%(质量分数)时制备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制成正极片后,其极限压实密度最高达到3.9 g/cm^3;与采用常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制成的正极片(压实密度≤3.5 g/cm^3)相比,其体积能量密度提高约11.4%;0.5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3.64(mA·h)/g,1C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2.22(mA.h)/g,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99%,其综合电化学性能优于常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5)Co(0.2)Mn(0.3)O2 压实密度 H3BO3 助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微纳结构LiNi_(0.5)Mn_(1.5)O_4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刚炎 李宇杰 +1 位作者 郑春满 盖新璐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2,37,共4页
以Na_2CO_3、NaHCO_3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锰碳酸盐前驱体,结合固相法合成高电压尖晶石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等对前驱体和LiNi_(0.5)Mn_(1.5)O_4材料... 以Na_2CO_3、NaHCO_3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锰碳酸盐前驱体,结合固相法合成高电压尖晶石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等对前驱体和LiNi_(0.5)Mn_(1.5)O_4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组成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共沉淀法可制备比例精确和元素分布均匀的Ni_(0.25)Mn_(0.75)CO_3前驱体,以Na2CO_3为沉淀剂制备的前驱体微球更加完整,有利于保证烧结过程中材料的结构稳定,经高温处理后所得的尖晶石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是具有微纳结构的多孔材料,基元颗粒和二次颗粒尺寸分别为800 nm和4μm左右,这种结构有利于改善材料的高倍率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以Na2CO_3为沉淀剂制备的尖晶石LiNi_(0.5)Mn_(1.5)O_4正极材料以0.2 C充放电,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18.5 m Ah/g,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62%,20 C下仍能保持初始放电容量的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共沉淀 微纳结构 NA2CO3 NAH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处理对0.5Li_2MnO_3-LiNi_(0.5)Mn_(0.5)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卓洪 叶乃清 马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以LiNO3、Ni(NO3)2.6H2O、Mn(NO3)2和尿素为原料,用低温燃烧法合成正极材料0.5Li2MnO3-LiNi0.5Mn0.5O2,研究回火处理对产物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回火处理提高了产物的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回火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在850℃下回火... 以LiNO3、Ni(NO3)2.6H2O、Mn(NO3)2和尿素为原料,用低温燃烧法合成正极材料0.5Li2MnO3-LiNi0.5Mn0.5O2,研究回火处理对产物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回火处理提高了产物的结晶度和电化学性能。回火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在850℃下回火20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0.5Li2MnO3-LiNi0.5Mn0.5O2的电化学性能良好,以0.1C在2.5~4.6 V循环,放电比容量最高达217.1 mAh/g,第50次循环仍有191.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低温燃烧合成 0.5Li2MnO3-LiNi0.5Mn0.5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掺杂对LiNi0.5Mn1.5O4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健铭 谭毅 +2 位作者 王凯 李鹏廷 薛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0-506,共7页
制备了不同Al^3+掺杂量(x)的Li1+xAlxNi0.5Mn1.5–xO4(LNMO)材料,通过XRD、SEM等对LNMO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CV测试、交流阻抗谱测试等方法测定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讨论了Al^3+的掺杂量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Al... 制备了不同Al^3+掺杂量(x)的Li1+xAlxNi0.5Mn1.5–xO4(LNMO)材料,通过XRD、SEM等对LNMO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CV测试、交流阻抗谱测试等方法测定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讨论了Al^3+的掺杂量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Al^3+掺杂会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循环、倍率性能。当x=0.06时改性效果最好,在0.5和2.0 C下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5.2%和90.0%。而且氧化还原峰的电势差较小,循环可逆性能最好。在该基础上,通过聚合物辅助法制备的样品由于{111}晶面族取向性更强,进一步提升了循环性能,0.5和2.0 C下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97.1%和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掺杂Al^3+ LINI0.5MN1.5O4 聚合物辅助法 循环性能 电子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o0.5Cu0.5O3型钙钛矿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AO7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劼 陈家斌 +4 位作者 卢建 狄鑫 丁聪 王柯晴 黄天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3-1131,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Co1-xMxO3(M=Cu、Fe、Mn)型钙钛矿并用来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AO7.选取效果最好的LaCo 0.5Cu 0.5O 3型钙钛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钙钛矿投加量、PMS浓度、pH和染料废水中常见Cl-对LaCo0.5Cu 0.5O 3/PM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Co1-xMxO3(M=Cu、Fe、Mn)型钙钛矿并用来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AO7.选取效果最好的LaCo 0.5Cu 0.5O 3型钙钛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钙钛矿投加量、PMS浓度、pH和染料废水中常见Cl-对LaCo0.5Cu 0.5O 3/PMS体系降解AO7的影响,分析了体系的反应过程并考察了矿化能力.结果表明,LaCo 0.5Cu 0.5O 3可以有效活化PMS降解AO7,反应随着材料投加量和PMS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在中性条件下反应速度最快,过酸过碱均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在优化条件为LaCo 0.5Cu 0.5O 3投加量20mg/L、PMS浓度0.50mmol/L、AO7浓度0.05mmol/L时,AO7可在20min内完全降解.该反应主要发生在材料表面并且主要活性物种为OH,对AO7具有优异的脱色能力和较好的矿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o0.5Cu0.5O3 钙钛矿 过一硫酸盐(PMS) 金橙Ⅱ(AO7) ·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_(0.5)Mn_(1.5)O_4-Li_(1.3)Al_(0.3)Ti_(1.7)(PO_4)_3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韩迪 梁兴华 +2 位作者 常清泉 王云婷 吴秋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8-20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LNMO),并利用高速球磨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LiNi0.5Mn1.5O4-Li1.3Al0.3Ti1.7(PO4)3。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其物相、形貌进行表征...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高电压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LNMO),并利用高速球磨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LiNi0.5Mn1.5O4-Li1.3Al0.3Ti1.7(PO4)3。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其物相、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和充放电测试对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结果表明:LNMO-LATP复合材料具有比LNMO更稳定的循环性能和更好的倍率性能,室温下在0.05C放电时,LNMO包覆20%(wt,质量分数,下同)LATP、LNMO包覆40%LATP和LNMO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20mAh/g、78mAh/g和100mAh/g。LNMO包覆20%LATP显示出更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1.3Al0.3Ti1.7(PO4)3 LINI0.5MN1.5O4 电化学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镍锰酸锂在不同离子电解液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民 魏超 +2 位作者 姚寿广 程杰 申亚举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6,32,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正极材料单斜镍锰酸锂(Li_2Mn_(0.5)Ni_(0.5)O_3),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电极材料晶型结构,以循环伏安法及恒流充放电法测试了该材料在中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探讨了电解液中不同离子组合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正极材料单斜镍锰酸锂(Li_2Mn_(0.5)Ni_(0.5)O_3),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电极材料晶型结构,以循环伏安法及恒流充放电法测试了该材料在中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探讨了电解液中不同离子组合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在硫酸锂+硫酸锌+硫酸锰电解液中,该电极材料具有更加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峰型更尖锐,峰电流更高;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该电极材料在硫酸锂+硫酸锌+硫酸锰电解液中具有较为明显的放电平台,放电中值电压为1.3 V。首次放电比容量达287.4 mA·h/g,库伦效率为94.8%,循环50次一直稳定在300 mA·h/g左右,并且库伦效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水系锂离子电池 Li2Mn0.5Ni0.5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O_3/Al_2O_3复合包覆对LiNi_(0.5)Co_(0.2)Mn_(0.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许军娜 朱健 +2 位作者 周友元 习小明 陈晓青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6-1269,共4页
以Y_2O_3和Al_2O_3溶胶为包覆前驱物,对LiNi_(0.5)Co_(0.2)Mn_(0.3)O_2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测试表明,Y_2O_3/Al_2O_3包覆并未影响LiNi_(0.5)Co_(0.2)Mn_(0.3)O_2的晶体结构,仍为良好的a-NaFeO_2层状结构。扫描电... 以Y_2O_3和Al_2O_3溶胶为包覆前驱物,对LiNi_(0.5)Co_(0.2)Mn_(0.3)O_2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测试表明,Y_2O_3/Al_2O_3包覆并未影响LiNi_(0.5)Co_(0.2)Mn_(0.3)O_2的晶体结构,仍为良好的a-NaFeO_2层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测试表明,氧化物在正极材料表面均匀分布。与未包覆LiNi_(0.5)Co_(0.2)Mn_(0.3)O_2相比,3.0~4.4 V测试电压下,Y_2O_3/Al_2O_3包覆后的容量保持率提高了约15%。CV和EIS测试表明,Y_2O_3/Al_2O_3包覆后LiNi_(0.5)Co_(0.2)Mn_(0.3)O_2的极化和电荷转移电阻明显减小,有效降低了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副反应,提高了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Co0.2Mn0.3O2 表面包覆 Y2O3/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