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2Zr_2O_7∶Eu发光材料的共沉淀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巴学巍 李东锋 米晓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9-132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2Zr2O7∶Eu纳米粉体。采用热分析和XRD研究了前驱沉淀物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所制备纳米粉体的显微形貌。使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1200℃热处理2 h制备的La2Zr...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a2Zr2O7∶Eu纳米粉体。采用热分析和XRD研究了前驱沉淀物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物相组成。采用SEM观察所制备纳米粉体的显微形貌。使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1200℃热处理2 h制备的La2Zr2O7∶Eu纳米粉体颗粒基本上呈球状,分散性较好,粒径分布在30-50 nm。光谱分析表明,La2Zr2O7∶Eu纳米粉体的激发光谱属于Eu^3+的特征谱带,其中强度最大的峰值位于285 nm的谱带,属于O2--Eu^3+的电荷迁移带。样品的发射光谱分布于570~650 nm之间,主发射峰位于585 nm。Eu^3+的最佳掺杂量为5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eu 共沉淀法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0.7Ce0.3)_2O_7——新型高温热障涂层 被引量:18
2
作者 牟仁德 许振华 +2 位作者 贺世美 何利民 曹学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71,78,共6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新型La2(Zr0.7Ce0.3)2O7(LZ7C3)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分、显微结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以及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涂层中La2O3/ZrO2/CeO2的相对含量偏离了化学计量比,但X射线衍射(XRD)相...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新型La2(Zr0.7Ce0.3)2O7(LZ7C3)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分、显微结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以及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涂层中La2O3/ZrO2/CeO2的相对含量偏离了化学计量比,但X射线衍射(XRD)相结构与靶材非常相似。通过CeO2掺杂后,LZ7C3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La2Zr2O7(LZ)大;在1100℃恒温氧化890h的条件下,LZ7C3涂层的抗氧化增重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Y2O3部分稳定化的ZrO2(8YSZ)涂层。此外,热膨胀不匹配、黏结层氧化和陶瓷涂层内部微观裂纹的出现可能是导致LZ7C3涂层恒温氧化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EB-PVD 等温氧化 la2(zr0.7Ce0.3)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Dy和Ce共掺杂La2Zr2O7新型热障涂层用陶瓷材料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宏明 易丹青 钟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7-572,共6页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稀土Dy和Ce共掺杂La_2Zr_2O_7新型热障涂层用陶瓷粉末La_(1.7)Dy_(0.3)(Zr_(0.8)CeZr_(0.2))_2- O_7(LDCZ).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温膨胀仪、DSC和激光热导仪对粉末相结构、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相组成、微观结构... 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稀土Dy和Ce共掺杂La_2Zr_2O_7新型热障涂层用陶瓷粉末La_(1.7)Dy_(0.3)(Zr_(0.8)CeZr_(0.2))_2- O_7(LDCZ).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高温膨胀仪、DSC和激光热导仪对粉末相结构、不同煅烧温度下的相组成、微观结构、高温相稳定性、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共掺杂的La_(1.7)Dy_(0.3)(Zr_(0.8)CeZr_(0.2))_2O_7保持了烧绿石结构,120℃时粉末为无定形的混合氧化物,900℃时转化为复合氧化物,1200℃时转变为单一的烧绿石相;高温下LDCZ无明显相变;添加Dy和Ce不仅可提高锆酸镧的热膨胀系数,使其高于8YSZ的热膨胀系数,并可使其导热系数较La_2Zr_2O_7降低25%以上,达到1.28~1.07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 热物性能 热障涂层 稀土共掺杂 化学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绿石(La_(1-y)Nd_y)_2Zr_2O_7模拟固化^(241)Am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谢华 王烈林 +3 位作者 江阔 米国源 龙勇 邓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4-729,共6页
为研究241 Am在La2Zr2O7烧绿石中的固化行为及其对烧绿石晶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选用Nd作为241 Am的模拟物,采用Sol-喷雾热解法合成了(La1-yNdy)2Zr2O7(0.0≤y≤1.0)系列样品,并借助X射线衍射和振动光谱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 为研究241 Am在La2Zr2O7烧绿石中的固化行为及其对烧绿石晶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选用Nd作为241 Am的模拟物,采用Sol-喷雾热解法合成了(La1-yNdy)2Zr2O7(0.0≤y≤1.0)系列样品,并借助X射线衍射和振动光谱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d掺杂量的增加,O48f位置参数x48f和I(111)/I(222)均呈规律性增大,Raman谱逐渐展宽,IR谱发生蓝移,所有结果均证实用Nd不断替换La将导致烧绿石晶体结构有序化程度逐渐降低。另外,实验发现掺杂量y≈0.8是烧绿石晶体结构发生几何相变的逾渗阈值,超过该阈值有序的烧绿石结构将发生突变进而加速向无序萤石结构转变,该实验结果可为(La1-yAmy)2Zr2O7固溶体的结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yNdy)2zr2o7 烧绿石 晶体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La2Zr2O7热障涂层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牟仁德 许振华 +1 位作者 贺世美 何利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克服传统热障涂层材料YSZ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不足,以ZrO2和La2O3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合成了烧绿石结构化合物La2Zr2O7,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法在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La2Zr2O7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并对其显微... 为克服传统热障涂层材料YSZ耐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不足,以ZrO2和La2O3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法合成了烧绿石结构化合物La2Zr2O7,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法在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La2Zr2O7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并对其显微结构、热物理性能与传统YSZ热障涂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2Zr2O7涂层成分处于P结构范围内,呈典型的柱状晶结构,柱状晶头部呈明显的金字塔形状。与传统YSZ柱状晶相比,La2Zr2O7涂层的柱状晶紊乱度更大,尺寸更加细小,并且柱状晶上的树枝状亚晶更多。在25~1200℃范围内,La2Zr2O7涂层的热导率最大为0.985W/(m·K),最小为0.796w/(m·K),大大低于同条件下的YSZ涂层。低本征热导率、小柱状晶直径、大紊乱度、密度轻及高孔隙率是造成La2Zr2O7涂层低热导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 热障涂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_2O_7弹性常数及最低热导率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4
6
作者 项建英 黄继华 +3 位作者 陈树海 梁文建 赵兴科 张华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法计算了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La2Zr2O7的弹性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a2Zr2O7的晶格常数为1.0934 nm,当O(48f)的位置参数为0.329时其晶胞总能量最低;由计算得到的三个弹性刚度张量C11,...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法计算了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La2Zr2O7的弹性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La2Zr2O7的晶格常数为1.0934 nm,当O(48f)的位置参数为0.329时其晶胞总能量最低;由计算得到的三个弹性刚度张量C11,C12,C44、体弹性模量B和剪切模量G可知La2Zr2O7的结构非常稳定;La2Zr2O7的杨氏模量E=201.50GPa,泊松比为0.274,同性系数为0.733,具有一定的脆性;计算得到的La2Zr2O7德拜温度为619.4K,等容比热为274.3J.mol-1.K-1,最低热导率为1.31W.m-1.K-1,与利用激光脉冲法在1473K测得的热导率1.55 W.m-1.K-1相比,相差15.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la2zr2o7 弹性常数 最低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用La_2Zr_2O_7粉末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璟 白书欣 +1 位作者 张虹 张长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5,共7页
介绍了La2Zr2O7的结构及作为热障涂层材料的热力学性能;综述了国内外制备La2Zr2O7粉末的方法及其工艺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论述了La2Zr2O7用作热障涂层的优缺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la2zr2o7 热障涂层 热物理性能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Zr_2O_7:Eu^(3+)纳米微粒的合成与变温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殿元 王庆凯 +2 位作者 常章用 郭艳艳 吴杏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28nm发射(5D0→7F2)最强,与5D0→7F1磁偶跃迁相对发光强度较体相材料增强60%,且随着温度的降低,Eu3+离子5D0→7FJ(J=1,2,3,4)跃迁发光强度均有变化.另外,采用盐酸"浸蚀"技术对Y2Zr2O7∶Eu3+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处理,室温发射光谱测试表明:5D0→7F2,3,4电偶跃迁与5D0→7F1磁偶跃迁的相对强度较表面处理前减小约15%.对观测到的结果通过纳米微粒的表面效应和激活离子所处局域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zr2o7∶eu3+纳米晶 燃烧合成 变温发光特性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M_2O_7(M=Ti,Zr)多晶粉末的低温水热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代荣 焦秀玲 徐如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78-1380,共3页
低温水热合成是水热化学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在氧化物粉末的合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La2M2O7(M=Ti,Zr)陶瓷材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多晶粉末的合成倍受关注[1,2].传统的固相反应需在高温(>1773K)下才能... 低温水热合成是水热化学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在氧化物粉末的合成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La2M2O7(M=Ti,Zr)陶瓷材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多晶粉末的合成倍受关注[1,2].传统的固相反应需在高温(>1773K)下才能合成La2M2O7[3],S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水热合成 la2Ti2o7 la2zr2o7 多晶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La_2Zr_2O_7制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璟 白书欣 张长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4,88,共4页
分别采用氨水和草酸铵作沉淀剂,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单相La2Zr2O7粉末。利用DSC-TGA和XRD等方法对LZ前驱体的煅烧分解过程、产物物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前驱体在400~750℃分解得到无定型的复合氧化物,800℃保温2... 分别采用氨水和草酸铵作沉淀剂,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单相La2Zr2O7粉末。利用DSC-TGA和XRD等方法对LZ前驱体的煅烧分解过程、产物物相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前驱体在400~750℃分解得到无定型的复合氧化物,800℃保温2.5h即完成相转变形成单相组分的La2Zr2O7;而草酸盐前驱体在400~650℃草酸盐发生分解得到无定型氧化镧、氧化锆的混合物;700℃以后,La(OH)3的分解、无定型氧化物晶化得到六方结构氧化镧与单斜相氧化锆、Zr^4+扩散到La2O3晶界生成La2Zr2O7等三个反应同时进行。获得单相组分La2Zr2O7的煅烧条件至少要1450℃,保温2.5h。草酸盐前驱体中镧和锆两种成分局部的分布不均匀是造成其处理温度比氨水法要高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zr2o7 化学共沉淀法 氨水 草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_(0.7)Ce_(0.3))_2O_7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方丽 白宇 +4 位作者 张霞 韩朋德 管浩 倪澍 张长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3-1217,共5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高性能热障涂层用La2(Zr0.7Ce0.3)2O7陶瓷粉体。通过TG-DSC、XRD、SEM及TEM对前驱体的烧结温度、粉体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粉体为纳米级,且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大约30-50 nm;La2(Zr0.7Ce0.3...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高性能热障涂层用La2(Zr0.7Ce0.3)2O7陶瓷粉体。通过TG-DSC、XRD、SEM及TEM对前驱体的烧结温度、粉体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粉体为纳米级,且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大约30-50 nm;La2(Zr0.7Ce0.3)2O7是由烧绿石结构的La2Zr2O7固溶体和萤石结构的La2Ce2O7固溶体复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化学沉淀法 固溶体 la2(zr0.7Ce0.3)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的制备及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柳红东 胡忠利 阮海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1-75,共5页
无机固体电解质由于其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等特点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其中Garnet型锂离子无机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较低的界面电阻,优良的稳定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在未来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 无机固体电解质由于其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大等特点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其中Garnet型锂离子无机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较低的界面电阻,优良的稳定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在未来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从Li_7La_3Zr_2O_(12)的晶体结构、制备工艺和掺杂改性等方面详细阐述无机固态电解质Li_7La_3Zr_2O_(12)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固体电解质 Li7la3zr2o12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7O_6(BO_3)(PO_4)_2∶Eu(Ln=La,Gd,Y)的VUV-UV激发和辐射发光 被引量:3
13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4 位作者 王晓君 金伟华 陶冶 王渭 侯雪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Eu3 + O2 -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Gd7O6(BO3) (PO4 ) 2 ∶Eu和Y7O6(BO3) (PO4 ) 2 ∶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 -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 (PO4 ) 2 ∶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 ,传递给激活剂离子 ,得到Eu3 +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 (PO4 ) 2 ∶Eu中 ,5D0 →7F1的发射强度较强 ,在Y7O6(BO3) (PO4 ) 2 ∶Eu中 ,5D0→7F2 和5D0 →7F3的跃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UV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eu^3+离子 Ln7o6(Bo3)(Po4)2:eu(Ln=la Gd Y) 荧光材料 辐射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_2Zr_2O_7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烧结致密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雷 李强 +3 位作者 曹江涛 吴超 张鹏瑞 马伟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58-2163,共6页
以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合成了Eu2Zr2O7纳米晶,在真空烧结条件下分别制备出Eu2Zr2O7陶瓷。用XRD和SEM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用Archimedes法获得样品的相对密度。分析了两种方法得到Eu2Zr2O7粉体的物相变化、合成条件、微观形貌及烧结致... 以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合成了Eu2Zr2O7纳米晶,在真空烧结条件下分别制备出Eu2Zr2O7陶瓷。用XRD和SEM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用Archimedes法获得样品的相对密度。分析了两种方法得到Eu2Zr2O7粉体的物相变化、合成条件、微观形貌及烧结致密化,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合成粉体粒径约80 nm,分散性较好,水热法合成粉体粒径约30 nm;经烧结前者样品的相对密度94.6%,烧结后为97%,提高了2.4%,且后者烧结温度比前者低100℃,可见水热法合成的粉体晶粒细小并活性较高对烧结致密化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2zr2o7纳米晶 共沉淀法 水热法 真空烧结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La2Zr2O7粉及其光谱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小珍 张骋 +3 位作者 陈捷 沈钦伟 郭玲玲 谢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63-4066,共4页
以La_2O_3,Zr(NO_3)_4和甘氨酸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La_2Zr_2O_7粉。分别用发射光谱法(ICPAES)、能谱法(EDAX)、X衍射法(XRD)、红外光谱法(IR)和热重-差热法(TG-DTA)等对La_2Zr_2O_7粉进行表征。分别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La_... 以La_2O_3,Zr(NO_3)_4和甘氨酸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La_2Zr_2O_7粉。分别用发射光谱法(ICPAES)、能谱法(EDAX)、X衍射法(XRD)、红外光谱法(IR)和热重-差热法(TG-DTA)等对La_2Zr_2O_7粉进行表征。分别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La_2Zr_2O_7粉的X衍射谱和红外光谱的影响。La_2Zr_2O_7粉的ICP-AES和EDAX分析结果表明,用燃烧法可合成出La_2Zr_2O_7粉。不同温度热处理后La_2Zr_2O_7粉的XRD分析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600℃时,出现一个衍射峰,且衍射峰较宽,该结构为半晶型结构;提高热处理温度,衍射峰逐渐尖锐,峰形变窄,衍射峰逐渐增多;热处理温度在750~800℃范围,可得到烧绿石结构的La_2Zr_2O_7粉。在650~750℃热处理后La_2Zr_2O_7粉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与XRD分析结果相同,热处理温度为750℃时,可得到烧绿石结构的La_2Zr_2O_7粉。La_2Zr_2O_7粉的TG-DTG分析结果表明,在120~1 600℃范围,La_2Zr_2O_7粉的结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la2zr2o7 X衍射谱 能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盐法在Ni5W织构基带上外延生长La2Zr2O7过渡层的研究
16
作者 程艳玲 索红莉 +2 位作者 刘敏 马麟 张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1-485,共5页
采用硝酸盐为前驱盐制备涂层导体结构中的LaB2BZr2BBOB7B(LZO)过渡层.实验通过对前驱盐粉体热分解行为的分析,以及前驱盐溶液在铝酸镧(LAO)单晶和Ni5W合金基底上外延生长LZO膜层工艺的比较研究,经优化获得了采用硝酸盐为前驱盐,适用于N... 采用硝酸盐为前驱盐制备涂层导体结构中的LaB2BZr2BBOB7B(LZO)过渡层.实验通过对前驱盐粉体热分解行为的分析,以及前驱盐溶液在铝酸镧(LAO)单晶和Ni5W合金基底上外延生长LZO膜层工艺的比较研究,经优化获得了采用硝酸盐为前驱盐,适用于Ni5W合金基底的低温两步热处理结合高温快速热处理制备LZO的工艺路线.研究发现,硝酸盐热分解过程及中间产物分解对外延织构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取向分析显示LZO膜层(222)phi扫描和(400)ω扫描的半高宽分别为8.5°和8.1°,这表明LZO膜层形成了较好的立方织构.SEM分析显示该工艺制备的膜层均匀致密,没有裂纹和孔洞.以上研究表明硝酸盐法可以应用于LZO过渡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外延生长 la2zr2o7 Ni5W基带 立方织构 涂层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合成烧绿石结构La_2Zr_2O_7粉体
17
作者 黄仲 李赛赛 +4 位作者 谭操 刘江昊 鲁礼林 张少伟 张海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8,共4页
以氧化锆和氧化镧为反应原料,以氯化钾-氯化锂为熔盐介质,采用熔盐法制备了烧绿石结构锆酸镧(La2Zr2O7)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熔盐含量对该粉体纯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La2Zr2O7粉体除了由原料直接反应合成外,还有... 以氧化锆和氧化镧为反应原料,以氯化钾-氯化锂为熔盐介质,采用熔盐法制备了烧绿石结构锆酸镧(La2Zr2O7)粉体,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熔盐含量对该粉体纯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La2Zr2O7粉体除了由原料直接反应合成外,还有部分是由La2O3与熔盐先生成中间产物LaOCl,该中间产物再与ZrO2反应而生成;La2Zr2O7相的生成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熔盐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当熔盐与反应原料的质量比为3∶1时,在1 200℃下反应3h后可以合成纯La2Zr2O7相的粉体,其形貌与原料ZrO2粉体的基本相似,呈无规则颗粒状,晶粒大小为80~2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绿石结构 la2zr2o7 熔盐法 反应温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0.75)Sm_(0.25))_2Zr_2O_7纳米粉体的高温动态XRD研究
18
作者 蔡辉 张锦化 +2 位作者 柯昌明 吴红丹 于吉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7-179,183,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高温煅烧技术制备的具有烧绿石结构的(La0.75Sm0.25)2Zr2O7纳米粉体,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7 nm,其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空间群为F d-3m,晶胞参数a0=1.075 nm。采用高温动态XRD技术研究了(La0.75Sm0.25)2Zr2O7纳米粉体的热... 采用化学共沉淀-高温煅烧技术制备的具有烧绿石结构的(La0.75Sm0.25)2Zr2O7纳米粉体,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7 nm,其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空间群为F d-3m,晶胞参数a0=1.075 nm。采用高温动态XRD技术研究了(La0.75Sm0.25)2Zr2O7纳米粉体的热稳定性、热膨胀性及抗烧结性能。结果表明:(La0.75Sm0.25)2Zr2O7纳米粉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温下晶体结构仍保持稳定,1 400℃的热膨胀系数为9.7×10-6K-1;具有优异的抗高温烧结性能,1 250℃以上纳米晶粒才开始快速生长,1 400℃时,晶粒尺寸为132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la0 75 SM0 25 )2zr2o7纳米粉体 高温动态XRD分析 热稳定性 热膨胀性 抗烧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快淬对La_(0.75-x)Zr_xMg_(0.25)Ni_(3.2)Co_(0.2)Al_(0.1)(x=0~0.2)电极合金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张羊换 赵栋梁 +3 位作者 任慧平 郭世海 祁焱 王新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33-1337,共5页
为了改善La-Mg-Ni系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用Zr部分替代合金中的La,并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5-xZrxMg0.25Ni3.2Co0.2Al0.1(x=0、0.05、0.1、0.15、0.2)电极合金。用XRD、SEM、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 为了改善La-Mg-Ni系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用Zr部分替代合金中的La,并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5-xZrxMg0.25Ni3.2Co0.2Al0.1(x=0、0.05、0.1、0.15、0.2)电极合金。用XRD、SEM、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研究了快淬工艺及Zr替代La对合金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电极合金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两个主相(La,Mg)Ni3及LaNi5和一个残余相LaNi2。快淬处理及Zr替代La可以显著的改善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导致合金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电极表面被电解液剧烈腐蚀以及合金电极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B7型电极合金 zr替代la 熔体快淬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_2Zr_2O_7纳米晶的硬脂酸法制备
20
作者 仝玉萍 盖占方 王静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6-98,共3页
以硝酸锆和硝酸铕作为原材料,硬脂酸作为溶剂和分散剂,通过硬脂酸燃烧法制备了具有立方晶系的萤石型Eu2Zr2O7纳米晶.通过热重和红外光谱对其反应过程进行跟踪.产物经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能谱以及荧光光谱进行... 以硝酸锆和硝酸铕作为原材料,硬脂酸作为溶剂和分散剂,通过硬脂酸燃烧法制备了具有立方晶系的萤石型Eu2Zr2O7纳米晶.通过热重和红外光谱对其反应过程进行跟踪.产物经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能谱以及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热处理温度对产物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在800℃单一相的Eu2Zr2O7纳米晶已完全形成.所制得的纳米晶由平均粒径为5~20 nm的球状粒子组成.从透射电镜上(222)面的晶面距分别为0.307 nm,与理论值一致.实验检测到Eu2Zr2O7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2zr2o7纳米晶 硬脂酸法 透射电镜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