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_(1-x)Sr_xFeO_3薄膜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
1
作者 燕克兰 付兴华 崔永涛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选取乙酸锶、硝酸镧和硝酸铁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冰醋酸为催化剂,配制La1-xSrxFeO3溶胶(按摩尔比(1-x)∶x∶1,x=0,0.2,0.4),分别在Si/SiO2/Pt衬底上制备成膜,研究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当Sr掺入量为x=0.4时...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选取乙酸锶、硝酸镧和硝酸铁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冰醋酸为催化剂,配制La1-xSrxFeO3溶胶(按摩尔比(1-x)∶x∶1,x=0,0.2,0.4),分别在Si/SiO2/Pt衬底上制备成膜,研究其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当Sr掺入量为x=0.4时,La1-xSrxFeO3介电常数ε最大可达1 089,增大的趋势明显。XRD和SEM测试结果表明,锶元素完全进入了钙钛矿晶格,La1-xSrxFeO3仍为单一的钙钛矿结构;薄膜较为致密均匀,无裂纹和空洞缺陷,显微结构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srxfeo3薄膜 溶胶-凝胶法 钙钛矿 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Ca_xMnO_3外延薄膜的制备、结构及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蕊 冯明 +1 位作者 苟喜成 李海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85-238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单晶LaAlO3(100)基片上生长了La1-xCaxMnO3(x=0,0.05,0.1,0.2)外延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聚焦离子束系统(FIB)、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磁性测量系统(MPMS)...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在单晶LaAlO3(100)基片上生长了La1-xCaxMnO3(x=0,0.05,0.1,0.2)外延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聚焦离子束系统(FIB)、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磁性测量系统(MPMS)对样品的结构、形貌、价态、居里温度和磁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具有明显的(100)外延生长取向和平整的表面.在居里温度附近,样品发生铁磁-顺磁转变.随着Ca2+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居里温度升高,La0.8Ca0.2MnO3的居里温度为264 K.随温度的变化,样品发生了金属-绝缘体转变.样品还具有较大的磁电阻效应,在H=2.0 T,T=210 K时,La0.95Ca0.05MnO3的磁电阻达到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CaxMnO3外延薄膜 溶胶-凝胶旋涂法 居里温度 巨磁电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的La_(2/3)Sr_(1/3)MnO_3多晶薄膜输运性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晓龙 徐庆宇 +1 位作者 桑海 都有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1-231,233,共2页
运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表面氧化的Si(100)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La2/3Sr1/3MnO3多晶薄膜。根据对输运的研究,发现存在一个厚度73nm.当t>73nm的时候,薄膜呈现出与块材类似的输运特点,而当t<73nm的时候,薄膜的电阻太大以至... 运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表面氧化的Si(100)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厚度的La2/3Sr1/3MnO3多晶薄膜。根据对输运的研究,发现存在一个厚度73nm.当t>73nm的时候,薄膜呈现出与块材类似的输运特点,而当t<73nm的时候,薄膜的电阻太大以至于薄膜的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Tp)变得不可测量。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在t=73nm附近存在一个结构的转变。这表明La2/3Sr1/3MnO3 不同厚度多晶薄膜的输运性质的不同或许来自结构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3Sr1/3MnO3多晶薄膜 输运性质 磁控溅射 厚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Sr_xFeO_(3-δ)系钙钛矿材料的表征和性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永红 魏亦军 +1 位作者 刘杏芹 孟广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6,共6页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xSrxFeO3-δ(x=0.0 ̄0.6)系列粉体。用FTIR、TG-DTA、XRD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结晶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合成样品与Sm0.2Ce0.8O1.9(SDC)的化学相容性;利用碘滴定法...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1-xSrxFeO3-δ(x=0.0 ̄0.6)系列粉体。用FTIR、TG-DTA、XRD等对产物形成过程及结晶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合成样品与Sm0.2Ce0.8O1.9(SDC)的化学相容性;利用碘滴定法测定了该系列产物中Fe元素的平均表观化合价和氧的非化学计量值。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系列样品均形成具有ABO3型结构的钙钛矿固溶体。随A位取代Sr含量的增加,IR谱图上560cm-1附近B-O键伸缩振动的红外吸收峰蓝移,意味着钙钛矿产物中Fe-O键的共价性成分增强。实验还发现,Fe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先随样品中Sr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以La0.6Sr0.4FeO3-δ样品达最高,而后降低;样品中氧的非化学计量值则随掺Sr量的增加单调增大。四探针法电导测量结果表明,在x≤0.4时,La1-xSrxFeO3-δ系列陶瓷烧结体在中温(450 ̄800℃)区的电导率,随Sr掺入量的增大而增大,La0.6Sr0.4FeO3-δ样品的电导率最高,进一步增大Sr含量导电性能变差。在低温段,样品的导电行为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制。该系列材料与SDC电解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srxfeo3 非化学计量 阴极材料 电导率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Sr_xFeO_3纳米微粉的微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寇昕莉 秦勇 +1 位作者 何海英 李建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为了研究La1-xSrxFeO3纳米微粉的成分及颗粒尺寸对其微结构及磁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颗粒尺寸、不同Sr含量的钙钛矿型La1-xSrxFeO3(x=0~0 3)纳米微粉,采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结构与磁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 为了研究La1-xSrxFeO3纳米微粉的成分及颗粒尺寸对其微结构及磁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颗粒尺寸、不同Sr含量的钙钛矿型La1-xSrxFeO3(x=0~0 3)纳米微粉,采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结构与磁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所制样品均具有正交钙钛矿结构;对于颗粒尺寸相近、Sr含量不同的样品,随Sr含量增加,晶格收缩;在具有不同颗粒尺寸的La1-xSrxFeO3(x=0 3)纳米微粉中,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晶格膨胀;La1-xSrxFeO3(x=0~0 3)纳米微粒具有弱铁磁性,Sr含量的增加导致自发磁化强度下降,且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La1-xSrxFeO3(x=0 3)纳米微粉的自发磁化强度增大;由Sr的替代以及颗粒尺寸减小引起的结构变化导致磁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铁氧体 溶胶-凝胶法 磁性 la1-xsrxfeo3纳米微粉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Sr_xFeO_3的导电及感湿机理研究
6
作者 李标荣 张靖漓 +1 位作者 唐超群 卢跃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研究了La_(1-x)Sr_xFeO_3的导电特性和湿阻特性.通过正电子湮没谱的研究和导电特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La_(1-x)Sr_xFeO_3的体导电属“跳跃式”机制,电导率的大小由[Fe^(4+)]决定;吸附水分子的作用类似施主,它使表面Fe^(4+)/Fe^(3+... 本文研究了La_(1-x)Sr_xFeO_3的导电特性和湿阻特性.通过正电子湮没谱的研究和导电特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La_(1-x)Sr_xFeO_3的体导电属“跳跃式”机制,电导率的大小由[Fe^(4+)]决定;吸附水分子的作用类似施主,它使表面Fe^(4+)/Fe^(3+)净比率降低,造成表面载流子浓度减少,使得La_(1-x)Sr_xFeO_3的表面电阻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srxfeo3 导电性 正湿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BiFeO_3薄膜的铁电性能分析
7
作者 张妍 石玉君 +1 位作者 王守宇 竺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了研究La掺杂BiFeO_3(BLFO)薄膜的铁电性能与频率的相关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通量组合材料技术快速制备了不同La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5%、10%、15%、20%和25%)的BiFeO_3铁电薄膜.利用X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La掺杂BiFeO_3(BLFO)薄膜的铁电性能与频率的相关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通量组合材料技术快速制备了不同La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5%、10%、15%、20%和25%)的BiFeO_3铁电薄膜.利用X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并测量掺杂样品的电滞回线(P-E)和漏电流特性(J-V),通过改变测试频率研究Bi_(1-x)La_xFeO_(3±δ)薄膜电学性能的频率依赖性.结果表明:560℃时所有样品均为纯相;在频率为10 k Hz的条件下,La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15%的样品具有最大的剩余极化值Pr,约为42.2μC/cm^2;电压为1.5 V时,漏电流密度最小,约为0.010A/cm^2;频率为100 Hz时,样品的剩余极化值远小于10k Hz和100k Hz,10 k Hz频率下样品的剩余极化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1-xlaxFeO3±δ薄膜 la掺杂 铁电性能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