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下的碳减排对策研究——基于LSTR模型的二氧化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维国 孟军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4期31-37,共7页
通过建立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LSTR模型,分别以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强度为转换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的关系在不同经济环境下有所不同。为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之双赢,必须在降低能源... 通过建立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LSTR模型,分别以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强度为转换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和人均GDP的关系在不同经济环境下有所不同。为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增长之双赢,必须在降低能源强度上下功夫。由能源强度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的脉冲响应分析得知,短期内,能源价格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成为"迅速"降低能源强度的关键;长期而言,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彻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 人均GDP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lstr模型 能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R模型的变结构面板单位根检验
2
作者 陈海燕 杨宝臣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39,共7页
针对结构变化的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函数修正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提出LSTR-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通过模拟研究表明,LSTR-IPS比传统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具有更高的功效,并且当样本量越大时,LSTR-IPS检验的功效越高,特别是随... 针对结构变化的面板数据,利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函数修正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提出LSTR-IPS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通过模拟研究表明,LSTR-IPS比传统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具有更高的功效,并且当样本量越大时,LSTR-IPS检验的功效越高,特别是随着时间T的增大,检验功效呈上升趋势。最后,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平稳性检验,表明经济增长为带结构变化的趋势平稳过程而非一阶单整过程,说明LSTR-IPS检验能更准确地判断面板数据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数据 结构变化 单位根检验 lst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通货膨胀率动态波动路径研究——基于LSTR2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春华 许涤龙 路芸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期98-101,共4页
文章应用非线性的LSTR2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非线性以及动态波动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经常在三区制间快速转移,并具有持续可扩散的传导效应,相应地,我国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三转移区制。通货... 文章应用非线性的LSTR2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非线性以及动态波动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经常在三区制间快速转移,并具有持续可扩散的传导效应,相应地,我国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三转移区制。通货膨胀率的转移速度较快和我国大多处于低通胀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敏性、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路径 非线性 lstr2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非线性STR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夏杰长 徐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3,共9页
运用非线性STR(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模型分析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动态依从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频繁。在1981~1993年... 运用非线性STR(smooth transition regression)模型分析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动态依从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频繁。在1981~1993年和2004年以来两个阶段,两者之间关系表现为线性特征,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而在1994~2003年,两者之间关系则呈现非线性形式,表明此阶段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lstr1模型 非线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牛羊肉价格波动非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9-28,共10页
我国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的现状长期存在,且走势基本一致,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14年牛羊肉价格季度数据,利用LST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牛羊肉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消费效应&... 我国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的现状长期存在,且走势基本一致,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5—2014年牛羊肉价格季度数据,利用LST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牛羊肉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传达,其具有非线性特征,牛羊肉价格波动幅度临界值分别为0.061 2和0.032 5,当价格波幅超过临界值时,价格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在线性制度下,牛肉价格波动对羊肉价格的影响更大,而在非线性制度下则相反,这与VAR模型研究结果不同;牛羊肉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1996—2006年底主要表现为线性特征,2007年之后更多地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建议根据牛羊肉价格波动的不同临界值和制度区间,把握两者相互影响程度,出台覆盖两个品种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价格 羊肉价格 相互关系 非线性 lst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影响通胀的非对称性效应研究——基于预期通胀率不同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任琇卿 朱鸿粟 封思贤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7,128,共11页
采用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下治理通胀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当预期通胀率低于2.1%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通胀水平;当预期通胀率在2.1%... 采用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不同通胀预期环境下治理通胀的效果。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对通胀水平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当预期通胀率低于2.1%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比提高利率更容易有效控制通胀水平;当预期通胀率在2.1%~4.2%之间时,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种工具都能有效治理通胀;当预期通胀率大于4.2%时,利率工具治理通胀的效果好于货币供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非对称效应 lst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汇率因素的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成晓 朱培金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7,共4页
文章运用对数平滑转换回归模型(LSTR)研究了包含汇率因素、多个资产价格因素的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实证结论表明:(1)利率规则是关于其滞后一期为转换变量的非线性函数;(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率平滑程度较高,为0... 文章运用对数平滑转换回归模型(LSTR)研究了包含汇率因素、多个资产价格因素的非线性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实证结论表明:(1)利率规则是关于其滞后一期为转换变量的非线性函数;(2)中国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利率平滑程度较高,为0.83;(3)在样本期间,非线性转换函数具有四个较为显著的阶段;(4)无论线性还是非线性的泰勒规则,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均不足,因此具有内在不稳定性;(5)在先前的泰勒规则实证文献中,对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关注极少。结论认为,如果解释变量的波动性较大时,多重共线性问题就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波动 资产价格 通货膨胀 泰勒规则 lstr模型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国CO_(2)排放绩效的最优FDI规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谢品杰 谭婷婷 王绵斌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4,共8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CO_(2)排放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采用中国1983—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以FDI依存度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模型),实证检验是否存在一个最优FDI规模,能显著提升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CO_(2)排放绩效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采用中国1983—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以FDI依存度为转换变量的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模型),实证检验是否存在一个最优FDI规模,能显著提升以人均CO_(2)排放量和CO_(2)排放强度衡量的CO_(2)排放绩效。结果表明:FDI对中国CO_(2)排放绩效的影响效应呈现非线性,且确实存在最优FDI规模,占当年GDP的3.048%;当FDI依存度低于此值时,FDI依存度与人均CO_(2)排放量和CO_(2)排放强度显著负向相关,即提高FDI依存度可有效提升CO_(2)排放绩效;当FDI依存度高于此值时,FDI依存度与人均CO_(2)排放量和CO_(2)排放强度显著正向相关。目前中国FDI规模并未达到最优,因此,加大引资力度、积极吸收高水平FDI是改善中国CO_(2)排放绩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最优规模 CO_(2)排放绩效 lst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城镇化与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怡维 杨树旺 +1 位作者 田梦 刘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探究推进新型土地城镇化与碳生产率提高是否存在双赢局面,基于中国1980—2015年相关数据,运用非线性模型研究了土地城镇化与碳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城镇化对碳生产率存在单向非线性影响,说明城市土地开发效率... 为探究推进新型土地城镇化与碳生产率提高是否存在双赢局面,基于中国1980—2015年相关数据,运用非线性模型研究了土地城镇化与碳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城镇化对碳生产率存在单向非线性影响,说明城市土地开发效率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并非保持固定不变;(2)NARDL模型显示,土地城镇化对碳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滞后影响,但负向滞后冲击程度较之更强,说明传统土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效率过低的问题;(3)LSTR2模型显示,土地城镇化对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具体表现为从低区制到高区制再到低区制的两个区制平滑转换的特征,且在高区制的影响强度大于低区制,因此,土地城镇化应尽快实现转型以避免在低区制中受到负效应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碳生产率 非线性 lstr2模型 NARD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