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STM算法的玉米籽粒储藏温度预测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思羽 徐爱迪 +4 位作者 王贞旭 于添 宋婉欣 乔睿 吴文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减少储粮损失和虫霉等的发生,该文利用自制试验仓及检测系统检测储藏玉米籽粒不同位置的粮温,分析粮堆温度变化及整个粮堆热量的传递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仓外环境温度对粮温影响较大,仓内粮食温度变化与仓外环境温度变化相比较为滞后... 为减少储粮损失和虫霉等的发生,该文利用自制试验仓及检测系统检测储藏玉米籽粒不同位置的粮温,分析粮堆温度变化及整个粮堆热量的传递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仓外环境温度对粮温影响较大,仓内粮食温度变化与仓外环境温度变化相比较为滞后,粮堆第一层2号位置温度在检测周期中一直处于较低状态,温度最高位置出现在第四层12号位置。基于粮堆温度变化分析,该文开展了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算法的玉米籽粒储藏粮温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预测值与试验值可知,粮堆第一、二、三、四层测试集的粮温准确率分别为0.62、0.89、0.83、0.79;(2)位于粮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试验仓粮堆底层和顶层温度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粮堆热量交换速度快,温度变化迅速,导致第一层和第四层预测结果精度偏低。该研究可为粮食储藏温度预测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 储藏 lstm算法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算法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掘进姿态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毅 吴嘉敏 +3 位作者 卞跃威 唐嘉佑 闫涛 沈水龙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9-2148,共10页
为保障盾构施工安全并提升掘进效率,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算法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掘进姿态预测方法。选取泥水平衡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参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盾构姿态的关联因素进行分析,获取影响盾构姿态的主要因素... 为保障盾构施工安全并提升掘进效率,提出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算法的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掘进姿态预测方法。选取泥水平衡盾构掘进过程中的参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盾构姿态的关联因素进行分析,获取影响盾构姿态的主要因素,以此构建盾构姿态预测数据集;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建立盾构姿态预测模型,并利用自适应估计(Adam)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以获取最优的盾构姿态预测结果。盾构姿态的预测参数主要包括:盾头水平偏差(HDSH)、盾头垂直偏差(VDSH)、盾尾水平偏差(HDST)、盾尾垂直偏差(VDST)、俯仰角(R)、滚动角(P)。影响盾构姿态预测结果的主要因素为盾构参数和地层参数,其中,盾构分组油缸压力和地层平均抗压/抗剪强度对盾构姿态的影响最大。经过优化的Adam-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盾构角度的预测效果最优,均方差在0.1以下;对盾构姿态各项参数预测的平均误差小于5%的占比超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隧道 泥水平衡盾构 姿态预测 lst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算法的智能节水灌溉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学军 程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7,32,共7页
针对当前农田灌溉缺乏科学技术指导、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为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在智慧农业灌溉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算法的智慧农业灌溉预测模型,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生长环境和种植土壤等数据实现精准灌溉... 针对当前农田灌溉缺乏科学技术指导、水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为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在智慧农业灌溉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算法的智慧农业灌溉预测模型,可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生长环境和种植土壤等数据实现精准灌溉,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通过实验对LSTM灌溉预测模型与传统灌溉预测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STM模型预测结果更为接近实际值,性能优良,可为实现智能节水灌溉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灌溉 智能节水 预测模型 lstm算法 精准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胥佳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23-228,共6页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率偏高,而人工参与故障诊断工作量大、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实验台采集振动故障原始数据,统一进行EEMD数据预处理,利用云模型进行故障特征数据提取,输入LSTM神经...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率偏高,而人工参与故障诊断工作量大、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实验台采集振动故障原始数据,统一进行EEMD数据预处理,利用云模型进行故障特征数据提取,输入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通过云模型和能量法进行特征提取,分别输入支持向量机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诊断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云模型与LSTM算法的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达到98.75%,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应用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lstm算法 旋转机械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残差修正LSTM算法的突发型滑坡位移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宇峰 胡光忠 周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116,共8页
针对突发型滑坡存在位移趋势突变性,传统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方法存在位移预测精度不足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残差修正LSTM算法的突发型滑坡位移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动态流转训练,将由累计位移得到的变形速率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 针对突发型滑坡存在位移趋势突变性,传统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方法存在位移预测精度不足的困难,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残差修正LSTM算法的突发型滑坡位移预测方法。首先,采用动态流转训练,将由累计位移得到的变形速率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得到周期项及趋势项;其次,通过多项式预测趋势项、动态LSTM预测周期项,并由2项之和得到主预测变形速率;随后,通过对比实测速率与主预测变形速率,得到残差项,并建立动态流转训练的残差LSTM网络预测残差速率;然后,由主预测变形速率与残差预测变形速率之和得到最终预测速率,并进一步得到累计位移预测值;最后,以某突发型滑坡为例,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预测精度和优势。结果表明:将变形速率序列作为预测对象并进一步得到累计位移预测值,比直接预测累计位移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而基于动态残差修正LSTM算法预测的MAE、MAPE、RMSE及R 2指标分别为43.843、1.901%、79.394和0.960,相比于传统LSTM预测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残差修正 长短时记忆(lstm)算法 突发型滑坡 位移预测 流转训练 经验模态分解(E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地磁定位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勇 崔丽珍 +1 位作者 郭倩倩 薛中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6,77,78,共7页
针对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对井下人员定位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地磁定位算法。利用矿用智能手机以路径连续采集方式获取井下地磁数据,通过分析井下巷道地磁信号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和时间稳定性,建立面向井下... 针对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对井下人员定位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地磁定位算法。利用矿用智能手机以路径连续采集方式获取井下地磁数据,通过分析井下巷道地磁信号变化的空间差异性和时间稳定性,建立面向井下拓扑结构的地磁指纹数据库;在LSTM模型中引入Attention机制,使其能够根据地磁序列与位置的相关性进行训练且给予不同的权重;将井下实时采集的地磁数据输入模型后进行位置估计。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神经网络LSTM学习地磁序列与相应位置的映射关系,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定位 注意力机制 lstm算法 煤矿井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NN-LSTM负荷预测算法的5G基站节能系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建斌 王淑春 +1 位作者 廖尚金 施淑媛 《电信科学》 2023年第4期133-141,共9页
伴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快速建设,运营商乃至整体通信行业的能耗压力在同步凸显。通过节能降耗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5G网络发展的新研究方向。以小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为负荷评估指标,对小区指标进行... 伴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快速建设,运营商乃至整体通信行业的能耗压力在同步凸显。通过节能降耗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5G网络发展的新研究方向。以小区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为负荷评估指标,对小区指标进行深度特征提取,提出了一套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DCNN-LSTM)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实现PRB利用率未来值预测,进一步结合小区瞬时任务中大小包比例,对各种基站设定动态化的节能策略。并引入网络能耗管理网元,对整体5G接入网络的能耗进行动态化统一管理,在保障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5G基站的智能化节能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节能 改进型lstm算法 5G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LSTM的能量预测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沈露露 梁嘉乐 周雯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150-156,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运行往往受限于能量供给。对太阳能进行采集并转换成电能存储,可以延长节点的使用寿命。对太阳能进行能量预测,可以更好地规划和使用采集到的能量,这有助于节省能源、避免浪费,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针对...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运行往往受限于能量供给。对太阳能进行采集并转换成电能存储,可以延长节点的使用寿命。对太阳能进行能量预测,可以更好地规划和使用采集到的能量,这有助于节省能源、避免浪费,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针对太阳能预测,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长短期记忆(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Long Short Term Memory,ARIMA-LSTM)组合模型的能量预测方法。首先,采用ARIMA模型来对太阳辐照数据进行预测,提取数据中的线性分量;然后将过滤后的残差代入LSTM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非线性分量的预测;最后将二者进行相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仿真实验显示,组合模型比起现有的单一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算法 lstm算法 能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STM优化算法在高校学生学业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成浩 欧阳宁 林乐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0期142-147,共6页
高校现有学业预警系统对学生行为数据要求齐整、预测准确率低、可推广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LSTM优化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数据处理、特征提取、优化训练三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处理是通过RBF核函数对学生信息... 高校现有学业预警系统对学生行为数据要求齐整、预测准确率低、可推广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LSTM优化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该模型主要由数据处理、特征提取、优化训练三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处理是通过RBF核函数对学生信息数据进行从低维到高维的空间映射,从而保留完整的学生数据信息,降低数据缺失对预警系统的干扰;特征提取是指通过多维正态分布的前馈特征提取对学生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不同类别进行学习运算,提高预测正确率;优化训练则是将数据输入至自适应激励函数优化后的LSTM神经网络训练,通过概率拟合得到毕业概率及弱项特征,从而输出学业预测报告。将收集的G大学2017—2019年三届毕业生共15211人的第一学年必修课成绩、消费信息、图书借阅频率等数据作为数据训练集,将2020届5301名毕业生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预测准确率稳定在94.21%,最高可达到98.17%,平均准确率较现有预警模型提升2个百分点,尤其是负召回率有明显提升,数据依赖性和结果稳定性也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预警 lstm优化算法 预警建模 特征提取 数据分类 优化训练 学业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LSTM深度学习和模糊推理控制的巷道掘进机智能联合截割策略与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鹏江 沈阳 +3 位作者 宗凯 王东杰 吉晓冬 吴淼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195-1207,共13页
煤矿巷道掘进作业是井下最危险、工作环境最为恶劣的前端生产环节。与智能综采工作面相比,巷道掘进智能化进展缓慢,“采掘失衡”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实现高效、智能开采。悬臂式掘进机是我国井下掘进工作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机电设备,能否... 煤矿巷道掘进作业是井下最危险、工作环境最为恶劣的前端生产环节。与智能综采工作面相比,巷道掘进智能化进展缓慢,“采掘失衡”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实现高效、智能开采。悬臂式掘进机是我国井下掘进工作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机电设备,能否快速精准截割煤岩直接影响巷道的掘进效率和掘进质量。为此,提出一种结合LSTM深度学习和模糊推理控制的巷道掘进机智能联合截割策略与方法,以提高掘进机的掘进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首先,通过综合分析掘进机联合截割工况,提出联合截割载荷分级标准,并依此提出一种掘进机联合控制策略。其次,根据此策略提出联合截割控制方法,通过设计LSTM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对截割煤岩载荷等级的精确识别;同时设计模糊推理控制器实现掘进机截割头和截割臂的联合智能调速。最后,基于Sim-ulink软件建立了仿真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常规工况和复杂工况下掘进机截割头转速和截割臂摆速的联合智能调节,控制过程响应时间在0.6s内,且基本无超调量,控制准确度高,效果好。此外,与单一控制的先进方法对比表明,提出的联合截割控制方法在缩短了响应时间的同时保证了控制方法的稳定性。通过搭建的掘进机远程测控平台设计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掘进机器人快速智能掘进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参考,为之后进一步的优化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掘进机 智能截割 lstm神经网络算法 模糊控制 联合截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布矿区竖井稳定性现场监测与风险预测
11
作者 张庆 徐晓冬 +4 位作者 关凯 刘滨 黎红平 朱兆文 鲁鑫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8-647,共10页
新城金矿红布矿区3#竖井是矿山的主提升井,其稳定性与矿山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亟需对其开展竖井稳定性的动态评价与风险超前预测。首先,采用深孔测斜仪开展了竖井围岩变形的监测;其次,构建了基于LSTM算法的围岩变形超前预测算法以及基于... 新城金矿红布矿区3#竖井是矿山的主提升井,其稳定性与矿山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亟需对其开展竖井稳定性的动态评价与风险超前预测。首先,采用深孔测斜仪开展了竖井围岩变形的监测;其次,构建了基于LSTM算法的围岩变形超前预测算法以及基于切线角、累计变形量等指标的竖井稳定性四色预警指标体系;最后,基于D-S(Dempster-Shafer)理论,建立了多源预警指标融合的竖井稳定性动态评价与风险超前预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3#竖井整体稳定性良好,但在-160m中段出现局部收敛变形异常。建议加强该区段的实时监测频率,经风险评估模型测算,未来30天内发生稳定性问题的概率较低,需持续关注围岩—支护体系协同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 监测预警 风险预测 lstm算法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TTE网络速率约束流量预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史亚菲 李峭 熊华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2-829,共8页
时间触发以太网(TTE)中的速率约束(RC)流量为事件触发流量,在RC流量动态调度的应用场景下,若能预测未来短时间内数条RC流量到达交换节点的序列,使交换节点提前进行调度决策,以减小RC流量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对RC流量到达序列预测问题... 时间触发以太网(TTE)中的速率约束(RC)流量为事件触发流量,在RC流量动态调度的应用场景下,若能预测未来短时间内数条RC流量到达交换节点的序列,使交换节点提前进行调度决策,以减小RC流量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对RC流量到达序列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RC流量的到达序列模型,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的RC流量预测算法。利用OMNET++工具进行TTE网络仿真,得到多组混合关键性配置下RC流量的传输数据;以此作为输入样本对预测算法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LSTM算法在RC流量预测问题的准确率达到了70%以上。通过对比实验说明所提算法适用于RC流量预测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触发以太网(TTE)网络 速率约束(RC)流量 流量预测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LSTM模型的数据驱动需求预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聪 徐敏 +3 位作者 洪德华 王海鑫 刘翠玲 薛晓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200,共8页
电力用户参与电网调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灵活性,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限制了需求响应的发展。针对此问题,文中首先构建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实现框架,阐述负荷聚合商(LA)如何整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业务,并将用户随激励政策进行响应的行为... 电力用户参与电网调度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灵活性,但其行为的不确定性限制了需求响应的发展。针对此问题,文中首先构建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实现框架,阐述负荷聚合商(LA)如何整合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业务,并将用户随激励政策进行响应的行为转换为需求弹性。然后,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算法,提出一种集成LSTM的数据驱动的需求弹性预测方法,同时为提升预测模型性能,对源数据进行平滑与缩放处理,并增加损失函数权重系数。算例结果表明,与传统LSTM算法及k近邻预测法相比,文中所提预测方法用于用户需求弹性预测时平均预测误差分别降低了5.33%和28.8%,用于总负荷预测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降低了2.06%和3.09%。同时文中基于集成LSTM分析了平滑、缩放数据预处理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可有效提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长短时记忆(lstm)算法 需求弹性 数据预处理 电力市场 激励型需求响应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终端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艳 席兵 张治中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1-857,共7页
针对物联网终端设备类型复杂、数量繁多,传统的识别方法难以对终端进行精准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ZMap工具在网络中进行扫描,对扫描出的主机发送“get”请求以获取终端的登录页面,并根据超文本标记语... 针对物联网终端设备类型复杂、数量繁多,传统的识别方法难以对终端进行精准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终端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ZMap工具在网络中进行扫描,对扫描出的主机发送“get”请求以获取终端的登录页面,并根据超文本标记语言源代码、超文本传输协议中响应头字段和导航栏信息构建终端特征数据库,并利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算法生成三级分类器,实现对终端进行类型、品牌及版本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F1-score上表现出优异的结果,最高可达98.4%,对于具体品牌“TP-Link”交换机识别的准确率最高为99%,召回率最高为98.7%。由此可见,该方法具有精准识别终端属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终端 自动识别 lstm算法 三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机械手移动轨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唐翠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6-90,共5页
针对现有机械手移动偏差控制技术存在的轨迹控制不连续、复杂度高、综合效率低等问题,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基础提出一种混合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分析机械手各关节、连杆的空间坐标转换关系,以RBF为基础构建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选用逆多... 针对现有机械手移动偏差控制技术存在的轨迹控制不连续、复杂度高、综合效率低等问题,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基础提出一种混合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分析机械手各关节、连杆的空间坐标转换关系,以RBF为基础构建混合神经网络模型,选用逆多二次函数作为模型的激活函数,分别确定中间隐层和输出层的权值;引入LSTM长短记忆算法,利用LSTM算法的输入门、遗忘门和输出门结构设计,抑制坐标数据训练时出现的梯度膨胀问题,并给出精确的轨迹修正指令。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神经网络算法采样点轨迹偏差均值为0.02 mm, VARP值趋近于0,具有更好的自动控制稳定性和更高的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神经网络 机械手 自动控制 RBF神经网络 lst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子电流特性分析的渣浆泵故障预测
16
作者 杨天皓 宋涛 +3 位作者 余刚 王庆凯 邹国斌 李康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204-208,共5页
磨矿分级流程使用渣浆泵输送矿浆并为旋流器提供分级所需的入口压力。渣浆泵输送的矿浆颗粒较大、矿浆浓度与粒度未知,易引发堵转、短路等事故,且事故难以预测。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定子电流中所反映的渣浆泵运行信息,结合EMD自适应分解... 磨矿分级流程使用渣浆泵输送矿浆并为旋流器提供分级所需的入口压力。渣浆泵输送的矿浆颗粒较大、矿浆浓度与粒度未知,易引发堵转、短路等事故,且事故难以预测。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定子电流中所反映的渣浆泵运行信息,结合EMD自适应分解方法与LSTM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定子电流多尺度特性分析的渣浆泵故障预测方法。利用工业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预测矿用渣浆泵故障,可帮助生产技术人员提前给出切换备用泵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自适应分解算法 lstm算法 渣浆泵故障预测 定子电流多尺度特性 磨矿分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学习和同态加密的电力数据预测模型本地保护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嘉翊 孙晨雨 +1 位作者 周欣桐 胡志广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2023年第3期228-234,共7页
电力数据的准确、快速预测不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高效、准确地预测电力数据是电力数据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循环神经网络在电力数据预测问题上具有优异的表现,但是需要... 电力数据的准确、快速预测不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高效、准确地预测电力数据是电力数据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循环神经网络在电力数据预测问题上具有优异的表现,但是需要大量数据来训练模型.各大电力公司出于隐私安全问题的考虑,并不愿意共享各自的电力数据,从而无法训练出更加精确的模型.此外,在海量数据上传到中央服务器对联合模型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网络资源开销.针对这些问题,将联邦学习与Paillier同态加密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联邦学习和同态加密的电力数据预测模型本地保护方法.实现了对电力数据和本地模型参数的保护,在安全的状态下对联合模型进行共同训练.使用真实的电力数据进行了实验,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数据 Paillier同态加密算法 联邦学习 lstm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