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LSD1基因显著抑制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与CD235a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洁 任思蕊 +6 位作者 王冰蕊 郭青 冯甜甜 王鼎 刘金花 佟静媛 石莉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7-1333,共7页
目的:探索敲除LSD1基因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特异性敲除K562细胞系的LSD1基因;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单细胞后,经过扩增培养、Western blot与测序鉴定,分别获得1株LSD1^(+/-)与LSD1^(-/-... 目的:探索敲除LSD1基因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产生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特异性敲除K562细胞系的LSD1基因;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获得单细胞后,经过扩增培养、Western blot与测序鉴定,分别获得1株LSD1^(+/-)与LSD1^(-/-)细胞株;MTS方法检测LSD1敲除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LSD1对K562细胞表面标记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K562的LSD1^(+/-)与LSD1^(-/-)细胞株;LSD1的敲除显著抑制了K562的增殖及CD235a的表达。结论:LSD1基因对K562细胞的增殖及CD235a的表达具有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技术 lsd1基因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C2C2锌指蛋白基因OsLSD2对日本晴品种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童君 陈景光 +2 位作者 朱静雯 范晓荣 徐国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5-441,共7页
LSD1基因家族是一类特殊的C2C2型锌指蛋白基因。OsLSD2是LSD1型基因家族的一员。已知LSD1基因参与了植物抗病信号途径。为了培育环境友好型水稻,我们研究了OsLSD2在日本晴中的过量表达。T3代转基因水稻表型表现为株高降低,分蘖数平均减... LSD1基因家族是一类特殊的C2C2型锌指蛋白基因。OsLSD2是LSD1型基因家族的一员。已知LSD1基因参与了植物抗病信号途径。为了培育环境友好型水稻,我们研究了OsLSD2在日本晴中的过量表达。T3代转基因水稻表型表现为株高降低,分蘖数平均减少2个,结实率只有64%~72%,单株产量下降33%~42%,生育期提前15d,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降低等,说明该基因过量表达显著抑制水稻的生长和氮素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lsd1型锌指蛋白基因 过量表达 氮素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C2C2型锌指蛋白MiLSDs的生物信息及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鑫 孙宇 +5 位作者 叶子 罗睿雄 李忠 蒲金基 张贺 龚德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5-1184,共10页
LSD(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LSD)基因编码一类特殊的C2C2型锌指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其他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鉴定杧果LS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杧果LSD转录因子在... LSD(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LSD)基因编码一类特殊的C2C2型锌指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其他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鉴定杧果LS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杧果LSD转录因子在植物进化与发育中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根据杧果全基因组数据,对杧果LSD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包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MiLSD基因在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杧果中共有3个LSD转录因子,其分子质量为10.36~17.58 ku,理论等电点(pI)为6.68~8.93;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分析发现MiLSDs成员具有较高保守性;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MiLSD1、MiLSD2、MiLSD3分别分布在2个亚家族(ClassⅥ和Class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g)、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Xcm)、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侵染下杧果叶片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显示,MiLSD1在Cg侵染下表达量明显升高,说明MiLSD1可能对胶孢炭疽菌侵染起正调控作用;MiLSD2在Xcm、SA处理下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说明MiLSD2可能通过诱导SA来增加杧果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MiLSD3除在MeJA处理下表达量较高外其余3个处理均少量表达,说明MiLSD3可能参与杧果对MeJA胁迫的响应而对于真菌和细菌侵染以及水杨酸胁迫并不表达;此外,在MeJA处理下MiLSD1、MiLSD2的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表明茉莉酸甲酯可能受MiLSDs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 lsd1基因 杧果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