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晓梦 付金洋 +4 位作者 何雅楠 弓建红 杜锟 吴亚 支燕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5-696,共12页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的单胺氧化酶。研究证实,LSD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和增殖密切相关,是目前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另外,LSD1还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等多...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依赖的单胺氧化酶。研究证实,LSD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和增殖密切相关,是目前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另外,LSD1还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反应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已经有多个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对LSD1的结构、作用机制以及LSD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为设计开发新型LSD1抑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1 肿瘤 去甲基化酶 抑制剂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D1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葛蓓蕾 徐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62-463,共2页
传统观点认为,肿瘤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表观遗传机制在肿瘤的病理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机制表现异常会影响基因的转录。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广泛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转化以及肿瘤进程,对... 传统观点认为,肿瘤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表观遗传机制在肿瘤的病理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机制表现异常会影响基因的转录。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广泛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转化以及肿瘤进程,对肿瘤的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1]。食管癌、胃癌和肠癌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的健康。消化道肿瘤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和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1 去甲基化 食管癌 胃癌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D1与冬凌草提取物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3
作者 葛蓓蕾 陈艳 +3 位作者 左菲菲 姚珂 徐少博 徐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590-593,共4页
目的研究LSD1与冬凌草提取物的相互作用。方法在PH 7.40的缓冲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SD1与冬凌草提取物(JD160和JD284)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在分别改变提取物浓度和扫描速率的条件下,提取物峰电流与提取物浓度和扫描速率均... 目的研究LSD1与冬凌草提取物的相互作用。方法在PH 7.40的缓冲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LSD1与冬凌草提取物(JD160和JD284)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在分别改变提取物浓度和扫描速率的条件下,提取物峰电流与提取物浓度和扫描速率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p H 7.40的缓冲液中,LSD1无峰电流出现,提取物有峰电流出现,且其电化学行为具有典型的不可逆特征。当LSD1逐渐加入到提取物中,二者发生作用,峰电流减小,峰电位负移。结论 JD160和JD284均可与LSD1结合生成非电活性化合物,使电解液中游离化合物浓度降低。LSD1的加入使冬凌草提取物的氧化峰峰值电流减小。LSD1与JD160的相互作用可逆,与JD284不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1 冬凌草提取物 循环伏安法 峰值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LSD1、HE4、CA125及CA19-9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4
作者 崔彭华 张玉娟 +1 位作者 邵雪斋 王会民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CA) 125及CA 19-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的EC患者60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癌组织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CA) 125及CA 19-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的EC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切除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观察组LSD1、HE4、CA125及CA19-9阳性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及年龄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中切除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a、Ⅲa期EC患者癌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均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及非腺癌患者癌组织中仅有LSD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及中-低分化癌患者癌组织中仅有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EC患者癌组织中LSD1、HE4、CA125、CA19-9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及年龄无关(P> 0.05)。结论 LSD1、HE4、CA125、CA19-9在EC患者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其阳性表达对于EC患者病情进展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检测结果可用于判断EC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 人附睾蛋白4 抗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抑制剂对MLL-ENL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5
作者 杨雪静 和夫红 +2 位作者 黄伊子 闫进 王前飞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抑制剂对MLL-ENL亚型白血病细胞的影响,为LSD1成为MLL-ENL亚型白血病的治疗新靶点提供证据。方法首先采用LSD1酶活性抑制剂反式环苯丙胺(TCP)处理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和瑞士吉姆萨染色等实验技...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抑制剂对MLL-ENL亚型白血病细胞的影响,为LSD1成为MLL-ENL亚型白血病的治疗新靶点提供证据。方法首先采用LSD1酶活性抑制剂反式环苯丙胺(TCP)处理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和瑞士吉姆萨染色等实验技术,检测LSD1抑制剂处理对MLL-ENL白血病细胞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蛋白质印迹和RT-PCR实验技术,探索LSD1抑制在MLL-ENL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机制。结果 LSD1抑制剂处理显著降低MLL-ENL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诱导细胞分化;LSD1抑制剂处理后,组蛋白修饰H3K4me2整体水平升高,致癌基因Bmi1表达显著降低并且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被激活。结论 LSD1抑制剂处理促进MLLENL白血病细胞分化并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可能与组蛋白修饰H3K4me2改变后抑制关键致癌基因和激活分化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L-ENL白血病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lsd1 反式环苯丙胺 二甲基化 组蛋白H3赖氨酸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