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4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G储罐混凝土超低温冻融损伤演化规律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剑 司家伟 +1 位作者 亢二聪 孙雅丹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明确泄漏工况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混凝土超低温冻融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C50混凝土的超低温冻融试验,并与快速冻融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相对动弹性模量来评估LNG储罐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累积.结果表明:快速冻融试验无法真实反映LNG储... 为明确泄漏工况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混凝土超低温冻融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C50混凝土的超低温冻融试验,并与快速冻融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相对动弹性模量来评估LNG储罐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累积.结果表明:快速冻融试验无法真实反映LNG储罐混凝土在超低温冻融条件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基于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了实验室模拟冻融循环条件与储罐泄漏工况下混凝土冻融损伤的等效关联,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lng储罐 超低温 冻融损伤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岩外压作用下LNG储罐内罐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彭常飞 杜亮坡 +2 位作者 马强 傅伟庆 李阳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加强圈是大型LNG储罐内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LNG储罐内罐的抗失稳能力。文章针对LNG储罐在珍珠岩外压作用下的失稳问题,建立了内罐罐壁和加强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加强圈数量和初始缺陷对于罐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加强圈是大型LNG储罐内罐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LNG储罐内罐的抗失稳能力。文章针对LNG储罐在珍珠岩外压作用下的失稳问题,建立了内罐罐壁和加强圈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加强圈数量和初始缺陷对于罐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性屈曲分析不能直接用于罐壁稳定性分析,需结合带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分析结果进行内罐稳定性评定,才能得到贴合实际工程的临界外压。文章提出了利用罐体临界外压进行罐体稳定性评估方法,对于LNG储罐内罐加强圈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内罐 稳定性 珍珠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NG冷能制造富氧空气工艺过程的模拟评价
3
作者 张超 肖立 +3 位作者 张炜 刘方 陈锐莹 张玉明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针对一种利用LNG接收站中LNG冷能以及产物气冷量回收的富氧空气制造系统构建流程模拟。模拟结果指出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制造氧气摩尔分数30%的富氧空气。旋风分离器气液分离效率越高,所获得的富氧空气中氧气摩尔分数越高。提高贫氧空气分... 针对一种利用LNG接收站中LNG冷能以及产物气冷量回收的富氧空气制造系统构建流程模拟。模拟结果指出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制造氧气摩尔分数30%的富氧空气。旋风分离器气液分离效率越高,所获得的富氧空气中氧气摩尔分数越高。提高贫氧空气分流比例能够有效提升富氧空气制造产量,但会降低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计算得到本系统富氧空气制造能耗约为85 kWh/t,处于适中水平。但本系统动设备较少且拉瓦尔喷管、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使得系统易于集成并联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空气 lng冷能 流程模拟 拉瓦尔喷管 旋风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万m^(3) LNG全容储罐热角保护结构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陈团海 张超 +1 位作者 肖立 扬帆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针对LNG储罐罐容增大后热角保护(TCP)结构在控制工况下受力和变形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研究了全球最大27万m^(3)LNG储罐的TCP结构安全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TCP热分析模型计算各泄漏工况下的温度场;随后采用“可分离接触”有限元技术建... 针对LNG储罐罐容增大后热角保护(TCP)结构在控制工况下受力和变形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研究了全球最大27万m^(3)LNG储罐的TCP结构安全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TCP热分析模型计算各泄漏工况下的温度场;随后采用“可分离接触”有限元技术建立了TCP结构分析模型,并进行非线性求解;最后采用应力线性化方法进行应力分类与校核,并对结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泄漏后由于低温收缩的影响,TCP壁板与背部泡沫玻璃砖发生分离,TCP底板翘起,TCP壁板出现较大应力;TCP母材最大应力出现在壁板根部,焊材最大应力出现在顶盖板与预埋件连接处;储罐罐容增大后,TCP壁板膜应力增大明显,壁板膜应力由结构荷载及温差荷载共同产生,进行应力校核时需要剔除温度产生的二次应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lng储罐 热角保护 结构安全性 可分离接触 热固耦合 应力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船薄膜型液货舱预冷过程模拟与分析
5
作者 黄灏 王文 贺隆坤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7-194,共8页
在LNG船的装载过程中,预冷作为确保舱内设备和围护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工艺环节,具有重要作用。以LNG船薄膜型液货舱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二维柱坐标系网格,并采用相似方法对液货舱内流场及壁面温度进行数值模拟。该研究不仅显著提升了计算... 在LNG船的装载过程中,预冷作为确保舱内设备和围护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工艺环节,具有重要作用。以LNG船薄膜型液货舱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二维柱坐标系网格,并采用相似方法对液货舱内流场及壁面温度进行数值模拟。该研究不仅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同时较好地还原了液货舱在预冷过程中温度梯度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应重点关注液货舱舱底中心区域以及舱底与侧面交界处的温度变化;为确保主屏蔽层温度下降梯度处于安全范围内,预冷流量需在特定控制策略下进行精准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薄膜舱 预冷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与PNG协同供应的混合气源天然气管网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焯 周军 +2 位作者 张树中 李肖肖 梁光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随着中国大力推进LNG进口与LNG接收站建设,未来沿海城市将形成以LNG与PNG供应为主的天然气管网结构。针对LNG和PNG协同供应的天然气管网设计优化的问题,在管网设计优化基础上,将LNG和PNG协同供应对管网的影响纳入约束中,以年折合费用最... 随着中国大力推进LNG进口与LNG接收站建设,未来沿海城市将形成以LNG与PNG供应为主的天然气管网结构。针对LNG和PNG协同供应的天然气管网设计优化的问题,在管网设计优化基础上,将LNG和PNG协同供应对管网的影响纳入约束中,以年折合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LNG与PNG协同供应的混合气源天然管网设计优化通用MINLP模型。以某沿海地区为例,提出分级优化与整体优化两种求解策略求解上述模型,分级优化第一阶段布局优化将以最小流量长度和为目标函数线,采用数学规划求解器GUROBI求解,第二阶段采用数学规划求解器CONOPT求解。整体优化通过增量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对压降约束线性化,采用数学规划求解器DICOPT求解。最终得到分级优化和整体优化两种管网设计方案,分析发现整体优化求解时间大于分级优化,整体优化的年折合费同比降低749.16万元/年,同比降低1.41%,验证了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可为LNG和PNG协同供应的天然气管网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管道天然气 混合气源 天然气管网 混合整数非线性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钢板-混凝土LNG外罐静力性能分析
7
作者 袁朝庆 房宽光 +2 位作者 张证柱 张浩 李月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为了研究新型双钢板-混凝土LNG外罐在重力、预应力、液体压力、活荷载和内部气压等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力学性能,以16万m3新型双钢板-混凝土LNG外罐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建立新型外罐模型,施加11种荷载组合,分析新型外罐在多种静力荷载下... 为了研究新型双钢板-混凝土LNG外罐在重力、预应力、液体压力、活荷载和内部气压等不同荷载组合下的力学性能,以16万m3新型双钢板-混凝土LNG外罐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建立新型外罐模型,施加11种荷载组合,分析新型外罐在多种静力荷载下的性能。结果表明,罐顶活荷载对罐壁的影响较小;在相同荷载下,新型双钢板-混凝土LNG外罐比传统预应力混凝土LNG外罐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更好的性能;低温环境使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有所提升,罐壁的位移有所减小;由于预应力的控制,随着泄漏液面高度的增加,罐壁的位移逐渐减小。研究的新型双钢板-混凝土LNG储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 lng储罐 热固耦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油罐车火灾下的大跨径悬索桥结构热力响应
8
作者 杨明 郭晓月 +4 位作者 刘志 黄侨 宋恒宇 畅卫杰 林阳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5,共12页
国内某跨海悬索桥作为连接当地岛屿的交通要道,桥面上易燃物质LNG(液化天然气)的大量运输给该桥运营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针对该桥主桥跨中处如果发生两辆LNG油罐车追尾燃烧的小概率火灾事故,基于国内已有的油池燃烧实验,结合使... 国内某跨海悬索桥作为连接当地岛屿的交通要道,桥面上易燃物质LNG(液化天然气)的大量运输给该桥运营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针对该桥主桥跨中处如果发生两辆LNG油罐车追尾燃烧的小概率火灾事故,基于国内已有的油池燃烧实验,结合使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桥面油罐车火灾模拟与火灾下的全桥力学分析,以预测LNG油罐车火灾对桥梁结构产生的影响,为防范与应对桥面发生油罐车火灾的突发事件提供参考。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桥上发生LNG油罐车火灾时,局部主缆和部分吊索直接受火作用,受火主缆失去部分结构性能,受火吊索遭到破坏而失效;高温区域的桥面铺装也遭高温破坏,铺装下层的主梁钢结构所受温度影响相对较小;火灾下桥梁挠度增加0.234 m,桥梁东西两幅受力不再均衡。通过对火灾中高温区域关键构件的防火研究,ABAQUS的传热分析显示,外包双层5 mm厚的隔热气凝胶保护层设计在火灾中可有效保护桥梁主要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火灾 悬索桥杆系模型 lng油罐车火灾模型 传热分析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时间窗和组合模型结合的中国LNG现货价格预测方法
9
作者 孙仁金 邓钰暄 +1 位作者 李慧慧 刘子越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8,共9页
近年来,中国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量和进口量持续攀升,成为最重要的天然气供给来源之一。由于LNG供给灵活、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在产业链中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科学准确预测LNG现货价格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降低市场风险。为此... 近年来,中国液化天然气(LNG)的生产量和进口量持续攀升,成为最重要的天然气供给来源之一。由于LNG供给灵活、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在产业链中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科学准确预测LNG现货价格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降低市场风险。为此,建立了基于滑动时间窗以及二次分解思想的变分模态分解(VMD)—自适应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极限学习机模型(ELM)有机组合预测模型,并以内蒙古自治区的LNG价格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滑动时间窗可以有效提取LNG价格序列中用于分析建模的部分,将训练集数据进行分解、建模以及预测等环节,避免了待预测的LNG价格数据混入其中;同时可以在建模预测步骤完成后,舍弃最旧日期的LNG价格,将新一期的价格数据纳入其中,随时间推移有效把握数据规律,实现了模型的动态更新。(2)利用VMD对LNG价格进行初次分解,再通过CEEMDAN对VMD的残差序列展开二次分解,可以充分提取LNG价格的数据信息,以提高预测精度。(3)将二次模态分解LNG价格得到的分量模态序列分别带入ELM模型中预测,再将各价格分量预测结果加和集成得到LNG价格预测结果,可以显著提升价格预测的准确度。结论认为,该模型可以更好提取序列时频信息,有效规避了数据泄露问题,充分利用残差数据,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是LNG现货价格预测的可行方法与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时间窗 机器学习 二次分解 lng 价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的有效性评价
10
作者 谢澄 孙兰心 +3 位作者 郝国柱 汪瑞 朱明昌 黄立文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下内河液化天然气(LNG)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LNG水上泄漏后果成为其推广营运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已有研究对LNG地面泄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而与地面相比,水面与LNG之间存在剧烈的热交换过程,其对LNG泄漏后果的影响不可忽略。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耦合多相流模型、湍流扩散模型和燃烧模型等,利用大型LNG水上泄漏试验Falcon-1号试验和Phoenix-1号试验数据,引入相对偏差(FB)、几何平均偏差(MG)、几何平均方差(VG)、相对均方误差(MRSE)、归一化的均方误差(NMSE)和FAC2等统计学参数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对LNG水上泄漏后果计算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NG水上泄漏水面传热模拟方法对LNG水上泄漏扩散和燃烧后果进行模拟时,各定量评价统计指标的取值均能满足模型有效性评价标准的要求,该模型未来可有效应用于LNG水上泄漏后果仿真模拟中,对LNG燃料内河营运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其安全保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水上泄漏 液化天然气试验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统计偏差分析 有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G冷能的CO_(2)液化提纯及发电工艺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文政 王飞 +5 位作者 王荧光 梁勇 孙恒 郑达 王妍静 史博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为了生产可直接用于工业制造及食品加工的高纯度CO_(2),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冷能液化提纯CO_(2)及发电的新工艺。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不同循环工质及不同的运行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了循环工质对CO_(2)液化量和朗肯循环发电功率的影响,... 目的为了生产可直接用于工业制造及食品加工的高纯度CO_(2),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冷能液化提纯CO_(2)及发电的新工艺。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不同循环工质及不同的运行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了循环工质对CO_(2)液化量和朗肯循环发电功率的影响,并以产品能耗为标准,对精馏塔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当两级循环工质为纯工质时,丙烯+乙烯的组分搭配液化量和发电功率最大,分别为377900 kg/h,2284 kW;当循环工质为混合物时,该工艺液化量和发电功率明显高于纯工质的情况,且在第一级循环中混合工质乙烷与丙烯物质的量比为9.0∶1.0、第二级循环中混合工质甲烷、乙烯与丙烯物质的量比为2.0∶6.0∶2.0的情况下,液化量和发电功率最大,分别为386200 kg/h,3042 kW;合适的精馏塔塔板数为30块,进料位置为第10块塔板处,回流比为0.6。结论经与单级朗肯循环等其他工艺相比,双级朗肯循环工艺的CO_(2)液化率及?效率高,同时可将LNG冷能转换为电能并生产高纯度的液态CO_(2)产品,用于LNG接收站冷能利用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冷能利用 CO_(2)液化 提纯 朗肯循环 工质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云模型的LNG化工厂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晓娅 秦林波 +2 位作者 韩军 赵波 陈旺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71-3077,共7页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化工厂安全评价中存在模糊性、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本质安全化选取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评判量化事故可能性和严重度。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化工厂安全评价中存在模糊性、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本质安全化选取评价指标,并通过专家评判量化事故可能性和严重度。通过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正向云发生器柔化风险矩阵阈值,并通过逆向云发生器优化评价结果,从而得出云特征数字,并生成对应的二维云图。通过将实际云图与标准云图进行对比,确定各评价指标风险等级。以企业LNG化工厂为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融合了专家意见,保留了评估结果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实现了风险评价结果可视化,为LNG化工厂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化工厂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 CRITIC赋权法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协同运行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卓海森 赵思睿 +4 位作者 孙博 侯浩远 董龙伟 崔婧 左丽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资源和市场纳入管网系统统一调度运营。基于LNG资源入网后存在站场和已有管道间压力匹配以及多资源间的气量协调问题,针对冬季保供期某LNG资源聚集区域,借助TGNET软件建立LNG接收站与天然气... 随着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资源和市场纳入管网系统统一调度运营。基于LNG资源入网后存在站场和已有管道间压力匹配以及多资源间的气量协调问题,针对冬季保供期某LNG资源聚集区域,借助TGNET软件建立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协同运行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下管网系统多资源调度供气方案,并重点针对可控的LNG资源,从管输费、能耗费以及总利润等角度开展了不同接收站间气量匹配方案的经济性比选。结合经济比选及方案模拟结果,提出了LNG资源入网供气能力提升的优化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外输管道较长、管径小、沿线分输量小是制约LNG接收站气化能力释放的关键因素,通过增设压气站和增设复线2个优化手段可充分释放接收站气化能力,以此提升管网整体运行压力和输送能力。研究成果对冬供期天然气管网多资源以及各接收站间的调度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形成的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的协同运行优化机制可为下游用户提供充足的供气保障,实现LNG接收站与天然气管网一体化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互联互通 天然气管网 协同运行优化 压气站 阶梯气量 冬季保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型LNG船液货舱温度场计算分析
14
作者 黄博 黄灏 +1 位作者 王文 贺隆坤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5-204,共10页
基于液货舱漏热过程的特点,建立分析模型,计算薄膜型液货舱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漏热量的时效影响得出保压时间的变化,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探讨了环境温度、装载率、舱内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空气温度从20℃升至45℃时... 基于液货舱漏热过程的特点,建立分析模型,计算薄膜型液货舱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漏热量的时效影响得出保压时间的变化,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探讨了环境温度、装载率、舱内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境空气温度从20℃升至45℃时,液货舱漏热量增加4.17kW,保压时间减少11.1h,环境空气温度主要影响水位线以上舱室的温度分布;当液货装载率从50%提升至98%时,气相空间减少导致舱壁固液换热面积增大,液货舱整体漏热量增加85.2W,保压时间延长121.2h;随着装载率的上升,存在最佳装载率使保压时间达到最长,最佳装载率为95%,最大保压时间为317.8h;当舱内压力从大气压升高20kPa时,液货舱内外温度梯度下降,漏热量减少约1.09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薄膜型lng 温度分布 蒸发率 传热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BOG再冷凝工艺模拟优化
15
作者 赵厅 孙东旭 +3 位作者 张瑛 胡本源 谢飞 吴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目的 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各大系统中,针对蒸发气体(boil-off gas,BOG)处理工艺系统进行安全运行及节省能耗的分析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了接收站现有再冷凝工艺和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在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基... 目的 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各大系统中,针对蒸发气体(boil-off gas,BOG)处理工艺系统进行安全运行及节省能耗的分析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了接收站现有再冷凝工艺和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在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基础上提出了二次预冷优化,基于国内某接收站实际运行数据并运用ASPEN-HYSYS软件进行模型建立与模拟分析,针对不同工况建立了不同模拟模型。结果 经改进后的二阶压缩二次预冷BOG再冷凝工艺可以有效地针对不同工况进行优化,将研究结果与某实际接收站数据结合进行模拟验证得到数据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工艺对比原工艺总能耗降低了606.2 kW,节能率为14.14%。结论 BOG温度与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对再冷凝工艺影响很大,降低压缩机出口压力使压缩机出口比焓降低,通过预冷工艺抵消因降低压缩机出口压力带来的物料比增加的影响,最终达到降低总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BOG处理系统 再冷凝工艺 BOG压缩机出口压力 天然气 预冷工艺 优化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Apriori算法的LNG接收站隐患文本数据关联规则挖掘及预警研究
16
作者 贺叔滢 郑文培 +4 位作者 田野 龚晓凤 李宏霞 张圣柱 王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19,共6页
为解决传统的Apriori算法在参数选择上存在困难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Apriori算法。首先,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隐患数据中的潜在关联规则;然后,引入遗传算法选择最优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以克服传统Apriori算法在参数选... 为解决传统的Apriori算法在参数选择上存在困难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Apriori算法。首先,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隐患数据中的潜在关联规则;然后,引入遗传算法选择最优的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以克服传统Apriori算法在参数选择上的不足;最后,结合优化后的参数重新挖掘关联规则,并给出预警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的Apriori算法平均支持度提升6.67%,平均置信度提升27.04%,平均提升度提升7.51%。同时,规则数量从65条减少到44条,有效过滤冗余信息,提高LNG接收站隐患识别的精确度和效率,并优化关联规则挖掘过程。研究结果可为LNG接收站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预警参考和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隐患 遗传算法 APRIORI算法 关联规则 隐患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薄膜板冲压成形有限元模拟与残余应力特征分析
17
作者 余晓峰 张金伟 +1 位作者 李兆旭 徐万海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波纹型薄膜板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储罐的关键部件,其残余应力状态是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波纹型LNG薄膜板单个交叉节点进行分步冲压仿真模拟,以探究其残余应力分布特征。主要难点... 波纹型薄膜板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储罐的关键部件,其残余应力状态是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波纹型LNG薄膜板单个交叉节点进行分步冲压仿真模拟,以探究其残余应力分布特征。主要难点在于交叉节点处的模具缺乏详细的参考说明,需要自行设计;此外,压型过程涉及大变形,受到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的综合影响,计算难度大。通过选择适用的板材并设计模具,成功实现了LNG模板冲压成形的仿真模拟,并获得了符合规范要求的构件形式。研究发现: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交叉褶皱区域的残余应力最大,平直板区域几乎没有残余应力,波纹波峰处的残余应力沿着波纹方向无明显变化。研究结论可为了解和掌握波纹型LNG薄膜板的承载特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薄膜板 有限元模拟 冲压仿真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大型LNG储罐振动台试验研究
18
作者 张岗 周中一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为研究土-结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对大型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储罐模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开展缩尺比为1/50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LNG储罐模型在不同输入地震动作用下的试验现象、加速度响应、... 为研究土-结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对大型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储罐模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开展缩尺比为1/50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LNG储罐模型在不同输入地震动作用下的试验现象、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峰值应变,以及储液的动水压力响应。同时,还与相同加载条件的刚性地基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对比。结果表明:罐体的最小相对位移出现在外罐壁和穹顶的连接处,约为0.6~2.0 mm,并且罐身的相对位移大于穹顶的相对位移;靠近外罐与穹顶的连接处,会产生加速度突变的现象,随着输入地震动幅值的增大,内罐底部的加速度峰值随之增大;在一些关键节点中,外罐底部的峰值应变最大,在记录工况下最大可达30με,因此需要格外关注外罐壁与底板的连接处;对于动水压力的分布,可以看出动水压力随着罐体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外,柔性地基下外罐的加速度以及动水压力大于刚性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储罐 SSI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LNG冷能进行乙烷回收的新工艺系统
19
作者 张天娇 刘欣 +3 位作者 刘永铎 张青 周军 邹婷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5-270,共6页
为解决现有的乙烷回收工艺系统中深度制冷的外部冷源供应问题,同时有效地回收利用LNG气化工程中释放的高品位冷能,设计了一种耦合LNG冷能进行乙烷回收的新工艺系统(以下简称新工艺)。利用Aspen HYSYS软件进行新工艺建模,选取3组不同气... 为解决现有的乙烷回收工艺系统中深度制冷的外部冷源供应问题,同时有效地回收利用LNG气化工程中释放的高品位冷能,设计了一种耦合LNG冷能进行乙烷回收的新工艺系统(以下简称新工艺)。利用Aspen HYSYS软件进行新工艺建模,选取3组不同气质的富气,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筛选出新工艺系统的最佳LNG流量分别为8.05×10^(4)、8.53×10^(4)、9.15×10^(4) kg/h,脱甲烷塔压力的最优值区间为2.2~2.3 MPa。并对乙烷回收新工艺和RSV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证乙烷收率不低于95%,乙烷回收新工艺比常规RSV工艺的总压缩功率及综合能耗大幅度下降,且气质越富,新工艺的节能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源 lng冷能利用 乙烷回收 Aspen HYSYS 新工艺 综合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00 m^(3)FSRU-LNGC多工况大容量轴带发电机应用
20
作者 蒋雄健 周清华 +1 位作者 周鑫元 许敏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8,104,共6页
30,000 m^(3) FSRU-LNGC兼具LNG运输船和FSRU两种船型特点,运行工况复杂,海上航行作为运输船时需配置一套推进系统,停泊作为FSRU时电站容量需求大,针对其运行特点和系统组成,提出适用于多工况的大容量轴带发电机方案,分析两种船型运行... 30,000 m^(3) FSRU-LNGC兼具LNG运输船和FSRU两种船型特点,运行工况复杂,海上航行作为运输船时需配置一套推进系统,停泊作为FSRU时电站容量需求大,针对其运行特点和系统组成,提出适用于多工况的大容量轴带发电机方案,分析两种船型运行工况下的功率需求,可给出大容量轴发详细配置情况,以利用LNG运输船工况下的主机功率,优化FSRU工况下的发电机配置,以期在多种工况尤其是进出港或FSRU工况下减少发电机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RU lng运输船 大容量轴带发电机 多工况 中速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