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MS.Test.Lab的快走丝机床振动测试与分析
1
作者 杨磊 蔡长韬 孙林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8-131,共4页
为了获得全面的振动特性参数,应用LMS. Test. Lab振动测试系统对典型的快走丝线切割机床DK7735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DK7735丝架在266~288 Hz、347~397 Hz、875~943 Hz频率段内的模态振型对加工质量影响最大,因此应... 为了获得全面的振动特性参数,应用LMS. Test. Lab振动测试系统对典型的快走丝线切割机床DK7735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DK7735丝架在266~288 Hz、347~397 Hz、875~943 Hz频率段内的模态振型对加工质量影响最大,因此应避免机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激励落在该范围内;机床下臂前段的阻尼比为0.30左右,结构抗振能力较差,应对此处进行结构优化; DK7735的第1、2阶固有频率集中在160、285 Hz附近,从第3阶开始固有频率的分布就比较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 固有频率 lms.Test.Lab振动测试系统 加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系数和滞后角的相位测定含义分析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宾光富 赵庆亮 +1 位作者 江志农 高金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0-383,511-512,共4页
结合转子动力学和数学矢量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影响系数和滞后角来正确确定振动仪相位测定含义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影响系数法,分析标准脉冲信号与振动信号的导前或滞后关系,以确定出不平衡方向位置;然后,根据滞后角定义,反推振动响... 结合转子动力学和数学矢量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影响系数和滞后角来正确确定振动仪相位测定含义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影响系数法,分析标准脉冲信号与振动信号的导前或滞后关系,以确定出不平衡方向位置;然后,根据滞后角定义,反推振动响应的正高点,计算出反推相位角,找出该角度与实测相位角的关系,从而推出振动仪所测转子同频振动相位的含义;最后,在无任何已知相位参考和比较的情况下,以LM S测试系统所测定的相位,应用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准确分析出各类振动仪相位测定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相位分析 影响系数 滞后角 lms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索驱动并联机构的模态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武云飞 汤奥斐 +2 位作者 郭晓玲 郑腾 纪磊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3,共5页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测试分析系统对索驱动并联机构(WDPM)进行模态实验分析。测量索的振动位移,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索的基频,从而标定出索的张力值,进而构建出平面四索驱动并联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LMS系统确定该机构的模... 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MS)测试分析系统对索驱动并联机构(WDPM)进行模态实验分析。测量索的振动位移,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索的基频,从而标定出索的张力值,进而构建出平面四索驱动并联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基于LMS系统确定该机构的模态测试方案,建立与实际模型相符的几何模型并进行动态测试。模态测试结果显示,有限元模型分析误差低于10%,因此,四索WDPM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的,进而为系统的结构优化和振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驱动并联机构 模态分析 有限元分析 lms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幅器对电极丝振动抑制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磊 蔡长韬 孙林尧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69-1873,共5页
为了抑制电极丝振动,研究了限幅器对电极丝振动的抑制原理和控制效果。通过LMS.Test.Lab测试系统测量线切割机床的上、下臂的模态参数和工作状态中的功率谱密度。把功率谱密度测量数据作为输入激励,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电极丝的预... 为了抑制电极丝振动,研究了限幅器对电极丝振动的抑制原理和控制效果。通过LMS.Test.Lab测试系统测量线切割机床的上、下臂的模态参数和工作状态中的功率谱密度。把功率谱密度测量数据作为输入激励,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电极丝的预应力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对限幅器的振动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限幅器可以降低电极丝自身的振动幅度,可以隔离机床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在安装限幅器之后电极丝在工作状态下的振动变形量减小了10倍,控制电极丝振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丝振动 lms.Test.Lab测试系统 功率谱密度 ANSYS WORKBE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