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3
1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LDPE薄膜老化程度的表征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易新文 赵斌元 +1 位作者 李如燕 胡克鳌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3-205,195,共4页
将一种农用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LDPE(低密度聚乙烯 )薄膜进行加速和自然老化 ,对羰基含量、熔点和高温剪切模量以及老化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老化薄膜IR(红外光谱 )图上可以得到两种羰基指数—I1和I2。可以用I1和I2来表征LLD... 将一种农用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LDPE(低密度聚乙烯 )薄膜进行加速和自然老化 ,对羰基含量、熔点和高温剪切模量以及老化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老化薄膜IR(红外光谱 )图上可以得到两种羰基指数—I1和I2。可以用I1和I2来表征LLDPE LDPE薄膜的老化程度。本文还对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加速老化 1小时相当于自然老化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ldpe薄膜 表征方法 羰基指数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塑料薄膜 人工老化 自然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毓华 花荣 +3 位作者 白春霞 于旻 李三喜 葛铁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8-90,共3页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杨毓华,花荣,白春霞,于旻李三喜,葛铁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沈阳化工学院高分子系沈阳)关键词DSC,WAXD,力学性能,LLDPE,LDPE,共...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杨毓华,花荣,白春霞,于旻李三喜,葛铁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沈阳化工学院高分子系沈阳)关键词DSC,WAXD,力学性能,LLDPE,LDPE,共混,相容性非晶-非晶-结晶共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WAXD lldpe ldpe 共混 相容性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L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结晶行为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其 田野春 +3 位作者 毛益民 黄亚江 李光宪 曾邦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5-158,共4页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丙烯(PP)/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P/LLDPE共混物为典型的具有机械相容性的共混体系;PP/LLDPE共混体系中,PP相结晶度的变化与LLDPE相的结晶度的变化相比较小;...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丙烯(PP)/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P/LLDPE共混物为典型的具有机械相容性的共混体系;PP/LLDPE共混体系中,PP相结晶度的变化与LLDPE相的结晶度的变化相比较小;不论PP还是LLDPE,均随另一组分含量的增加,熔化开始温度都显著推迟,而熔化结束温度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相容性 结晶 差示扫描量热法 PP/lldpe共混物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对LLDPE结晶及热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小芳 代鑫 +2 位作者 刘玉飞 朱建平 曹新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5-137,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将煤矸石添加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热降解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10K/min,煤矸石用量为30%时,LLDPE的熔融峰温和熔融峰宽均最低,较纯LLDPE分别降低了1.06%和11... 采用熔融共混将煤矸石添加到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中,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热降解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10K/min,煤矸石用量为30%时,LLDPE的熔融峰温和熔融峰宽均最低,较纯LLDPE分别降低了1.06%和11.76%。煤矸石的加入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但阻碍了LLDPE晶粒的长大,结晶速率下降;升温速率为10K/min,煤矸石含量为30%时,最大失重速率较纯LLDPE提高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lldpe 熔融 结晶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纳米SiO_2膜的光学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彦奇 华幼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8-642,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纳米SiO2 复合材料并吹制成膜。用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薄膜的红外吸收性能和紫外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用雾度计测定了薄膜的透光率和雾度。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薄膜对 7~ 11μm波...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纳米SiO2 复合材料并吹制成膜。用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薄膜的红外吸收性能和紫外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用雾度计测定了薄膜的透光率和雾度。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薄膜对 7~ 11μm波段的长波红外线和 30 0nm以下的紫外光具有很好的吸收性能 ;薄膜的透光率与基体无明显差别 ,但雾度显著提高。纳米SiO2 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复合材料薄膜光学性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纳米SIO2 农膜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助剂对LLDPE/EPDM共混物辐射交联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光明 徐前永 施永勤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6,共5页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和三元乙丙橡胶 (EPDM )的共混物可作为交联电缆的护套材料 ,但LLDPE的枝化度低 ,所需辐射交联的剂量较高。为了克服这个不足 ,本研究试图通过添加交联助剂的方法来降低辐射交联剂量 ,提高生产效率。报道了三...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和三元乙丙橡胶 (EPDM )的共混物可作为交联电缆的护套材料 ,但LLDPE的枝化度低 ,所需辐射交联的剂量较高。为了克服这个不足 ,本研究试图通过添加交联助剂的方法来降低辐射交联剂量 ,提高生产效率。报道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M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PETA)、硫磺等对LLDPE/EPDM共混物的辐射交联所产生影响的试验结果 ,测得了 3种助剂的用量、辐射剂量对共混物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及热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上述 3种交联助剂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辐射交联的剂量 ,而硫磺的效果最好 ,且具有价格低、添加方便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EPDM共混物 辐射交联 护套材料 热收缩材料 交联助剂 高分子材料 改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PS塑料合金及其与木纤维形成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文静 王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66,共8页
研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聚苯乙烯(PS)共混制备的塑料合金的性能并用不同制备条件的塑料合金与木纤维复合形成塑料合金/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该种复合材料的外观质量及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例与共混温度对制备的塑料... 研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聚苯乙烯(PS)共混制备的塑料合金的性能并用不同制备条件的塑料合金与木纤维复合形成塑料合金/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该种复合材料的外观质量及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例与共混温度对制备的塑料合金熔体流动性、力学强度有较显著影响。塑料合金/木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塑料合金共混比例及共混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2种塑料在共混比为50/50,共混温度为200℃时,形成的塑料合金与木纤维具有相对最好的相容性和最好的材料外观质量与力学性能。DMA试验表明:塑料合金/木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明显优于相应的塑料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PS共混 塑料合金 木塑复合材料 共混比 共混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赤泥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与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曹新鑫 张崇 +2 位作者 李小庆 阎新萍 何小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采用DSC法研究了LLDPE/赤泥(RM)的非等温结晶和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LLDPE/R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结晶半高宽和半结晶时间均较LLDPE有所提高;当RM含量为15%时,To和Tp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2.1和1.8℃。热降解过... 采用DSC法研究了LLDPE/赤泥(RM)的非等温结晶和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LLDPE/RM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结晶半高宽和半结晶时间均较LLDPE有所提高;当RM含量为15%时,To和Tp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2.1和1.8℃。热降解过程中,复合材料失重5%的温度T5较LLDPE变化较小,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d较LLDPE有所提高,当RM含量为10%时,Tmd提高了7.6℃。通过测量水的接触角发现,当RM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水接触角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 赤泥(RM) 非等温结晶 热降解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γ射线辐照的LLDPE与氢氧化铝体系冲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闻 肖望东 徐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 研究了γ射线剂量率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氧化与降解的影响和LLDPE/γ-LLDPE/ATH(氢氧化铝)体系的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剂量率越低,LLDPE氧化和降解的程度越高.γ-LLDPE的加入可明显改善LLDPE和ATH的相容性,提高LLDPE/ATH体系的冲击强度,改善ATH在LLDPE树脂相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氢氧化铝 冲击性能 l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LLDPE的结晶行为及链结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勇 杨德才 D.C.Bassett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2044-2047,共4页
研究了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合成的新型乙烯-辛烯-1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晶行为,表征了其支链分布.与普通支化聚乙烯相比,其支链分布均匀,不存在过长无支化链段,但并非单一分布,在小范围内有一定可变性.本工作进一步澄清了支链... 研究了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合成的新型乙烯-辛烯-1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晶行为,表征了其支链分布.与普通支化聚乙烯相比,其支链分布均匀,不存在过长无支化链段,但并非单一分布,在小范围内有一定可变性.本工作进一步澄清了支链是否参予结晶这一有争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结晶行为 支链分布 链结构 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Ⅲ)复合物对LLDPE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嘉春 陈鸣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1-163,167,共4页
用Brabender扭矩塑化仪、HAAKE毛细管流变仪和吹膜机考察了硬脂酸镧与三硬脂酸甘油酯等组成的混和型配合物(LaC)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加工性能的影响。与纯LLDPE相比,加入5%(质量)LaC的体系,在密炼过程最大扭矩减小20.1%,平衡扭矩... 用Brabender扭矩塑化仪、HAAKE毛细管流变仪和吹膜机考察了硬脂酸镧与三硬脂酸甘油酯等组成的混和型配合物(LaC)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加工性能的影响。与纯LLDPE相比,加入5%(质量)LaC的体系,在密炼过程最大扭矩减小20.1%,平衡扭矩减小12.5%,塑化能降低17.1%;含该复合物0.25%(质量)的LLDPE仍为假塑性流体,与未含LaC的体系相比,毛细管挤出过程中表观粘度明显降低,非牛顿指数略有增大,在相同剪切速率下粘流活化能轻微减小;相同条件下吹膜时,加入0.25%该复合物,可使主机电流降低达9.2%,又吹膜工艺性能及外观明显改善,对薄膜的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LaC是一种有效的LLDPE加工改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Ⅲ)复合物 lldpe 加工助剂 流变性能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硬脂酸镧 三硬脂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吹塑薄膜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伟 单桂芳 +3 位作者 唐雪刚 周桥成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研究了成核剂对LLDPE吹塑薄膜结晶结构,进而对薄膜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核剂的加入使薄膜的晶核数量增加,结晶速度提高,晶粒细化,晶粒尺寸变小,但晶体的完善程度降低,结晶度有所下降,而结晶结构没有显著变化,但成核剂... 研究了成核剂对LLDPE吹塑薄膜结晶结构,进而对薄膜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成核剂的加入使薄膜的晶核数量增加,结晶速度提高,晶粒细化,晶粒尺寸变小,但晶体的完善程度降低,结晶度有所下降,而结晶结构没有显著变化,但成核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晶面衍射强度和垂直于晶面的微晶尺寸有着较大影响。成核剂的加入,基本上都能在不降低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使薄膜的雾度降低,透明性得到显著改善。综合各种因素考虑,用于薄膜透明改性的成核剂用量应在0.5%左右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薄膜 成核剂 结晶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改性LLDPE及增容增韧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正年 迟波 +1 位作者 吴石山 沈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8-140,共3页
采用FT-IR、XRD、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紫外辐照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及辐照改性LLDPE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辐照,在LLDPE分子链上引入了C=O和C-O等基团。辐照改性LLDPE的晶面间距没有发生变化... 采用FT-IR、XRD、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紫外辐照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及辐照改性LLDPE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辐照,在LLDPE分子链上引入了C=O和C-O等基团。辐照改性LLDPE的晶面间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制备了尼龙66/辐照改性LLDPE(90/10)复合材料。辐照改性LLDPE与尼龙66之间的相容性好,辐照改性LLDPE对尼龙66具有较好的增容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增容增韧作用 尼龙66/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煤粉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新鑫 樊斌斌 +2 位作者 何小芳 王俊豪 代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6-59,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LLDPE/煤粉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Jeziorny法和Mo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Kissinger法和Takhor法得到迁移活化能。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能够较好地处理...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研究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LLDPE/煤粉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Jeziorny法和Mo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采用Kissinger法和Takhor法得到迁移活化能。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能够较好地处理非等温结晶过程。用Jeziorny法处理得到煤粉加入基体后,(To-Tp)、t1/2均明显增大,即LLDPE的结晶速率大于LLDPE/煤粉,Avrami指数n在1.23-1.87之间变化。用Mo法得出的结论与Jeziorny法一致,b值在0.98-1.55之间变化。煤粉含量为5%时LLDPE的活化能降低,煤粉在结晶过程中起到异相成核作用;煤粉含量为10%时,LLDPE的活化能升高,煤粉的异相成核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煤粉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制备LLDPE的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Ti(OBu-n)_4/AlEt_3-[Me_2SiN^tBuInd]ZrCl_2/MAO 被引量:8
16
作者 柳忠阳 王军 +3 位作者 李秀华 贺大为 胡友良 闫卫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71-1273,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 This paper reports a new kind catalytic system to produc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from ethylene alone in a single reactor by combining the ability of Ti(OBu n ) 4/AlEt 3 to produce 1 butene with the ability of [Me 2SiN t BuInd]ZrCl 2/MAO to copolymerize ethylene with 1 bute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ual functional catalytic system has high activity and get the good polymer with density ranging from 0.91-0.95 g/cm 3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功能聚合催化体系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齐聚催化剂 共聚催化剂 钛有机化合物 氯化锆 甲基铝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玉强 江盛玲 +1 位作者 张彦奇 华幼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5-118,共4页
采用DMA对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表面处理纳米SiO2的填充体系,随着纳米SiO2填充量的增加,α松弛转变峰向低温方向移动,贮能模量E′及损耗模量E″增加;纳米SiO2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与未表面... 采用DMA对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表面处理纳米SiO2的填充体系,随着纳米SiO2填充量的增加,α松弛转变峰向低温方向移动,贮能模量E′及损耗模量E″增加;纳米SiO2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与未表面处理体系相比,体系的贮能模量E′在低温区略有降低,但在室温以上温区提高,且α松弛峰进一步向低温偏移;加入大分子相容剂后,体系的贮能模量E′在-50℃~110℃温区显著提高,α松弛峰较硅烷表面处理体系向低温偏移;含有不饱和键的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SiO2复合体系的贮能模量E′和损耗模量E″均高于普通硅烷表面处理体系。界面作用的强弱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界面作用 硅烷偶联剂 贮能模量 损耗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EAA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胜清 刘卫东 +2 位作者 黄葆同 王新华 覃光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DMA、DSC、偏光显微镜(PLM)、WAX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体系的研究表明,LLDPE与EAA的非晶相可部分相容,结晶相不能形成共晶;共混... 通过DMA、DSC、偏光显微镜(PLM)、WAXD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体系的研究表明,LLDPE与EAA的非晶相可部分相容,结晶相不能形成共晶;共混物结晶时,两组分相互影响,LLDPE的结晶速度高于EAA,两者结晶没有进入对方晶胞中.还发现LLDPE与EAA力学性能上相容.低含量EAA共混体系显示出较佳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EAA 共混物 结晶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HDPE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晓秋 唐德敏 +2 位作者 冯建新 张爽男 杨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6-89,共4页
对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的非等温的结晶温升曲线,分析研究共混比率对共结晶动力学参数(Avrami指数和活化能)的影响。实验发现,Avra-mi指数... 对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得的非等温的结晶温升曲线,分析研究共混比率对共结晶动力学参数(Avrami指数和活化能)的影响。实验发现,Avra-mi指数随着共混物组成的变化而有规律(从HDPE的Avrami值3到LLDPE的Avrami值2之间)地变化。同时,通过偏光显微镜以及激光小角散射等实验方法,对结晶聚合物的晶体形成形态进行观察。验证了对于全部共混组成结晶结构增长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利用拉伸试验等手段,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烯 结晶 力学性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增强LLDPE复合塑料的热导率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群力 齐暑华 +1 位作者 周文英 颜红侠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用粉末混合法制备了导热型氮化硅(Si3N4)增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研究了聚乙烯内部填料含量、分散状态、LLDPE颗粒大小对体系热导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3N4粒子在LLDPE基体中形成了有效的网状导热通路;提高填料用量,体系热导... 用粉末混合法制备了导热型氮化硅(Si3N4)增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研究了聚乙烯内部填料含量、分散状态、LLDPE颗粒大小对体系热导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3N4粒子在LLDPE基体中形成了有效的网状导热通路;提高填料用量,体系热导率升高,30 wt.%填料时体系热导率达1.42 W/(m.K),是基体热导率的7倍。Agari Y模型分析表明填料在大颗粒LLDPE基体中形成导热通路的能力高于小粒径聚乙烯体系。此外,使用Al2O3短纤维和Si3N4混杂填料能获得更高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SI3N4 热导率 粒径 粉末混合 AL2O3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