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自动包装膜用LLDPE专用料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惠芳 魏福庆 +2 位作者 慕雪梅 巨娟侠 刘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72,共4页
研究了兰州石化开发的高速自动包装膜用LLDPE专用料7042H、进口专用料1002KW和218W的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高速自动包装膜专用料熔体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n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熔体非牛顿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熔体偏离牛顿流... 研究了兰州石化开发的高速自动包装膜用LLDPE专用料7042H、进口专用料1002KW和218W的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高速自动包装膜专用料熔体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n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熔体非牛顿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熔体偏离牛顿流体的程度变小。1002KW专用料对温度敏感性较大,成型加工时温度调整效果较好。7042H和218W专用料对剪切敏感性较大,成型加工时对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调整效果较好。高速自动包装膜用专用料摩尔质量的高低及其分布对其黏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自动包装膜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 摩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处理对银耳多糖溶出及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叶力 王一涵 +3 位作者 谢清芸 滕建文 黄丽 夏宁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银耳多糖是银耳中的主要成分,其溶出规律影响多糖的物理特性。本文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构建常压热水浸提(HWE)及加压热水浸提(PHWE)银耳多糖的溶出动力学模型并解析相关参数,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和流变仪对溶出过程中多糖的分子量和浸提... 银耳多糖是银耳中的主要成分,其溶出规律影响多糖的物理特性。本文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构建常压热水浸提(HWE)及加压热水浸提(PHWE)银耳多糖的溶出动力学模型并解析相关参数,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和流变仪对溶出过程中多糖的分子量和浸提液的黏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WE和PHWE的多糖溶出率随着浸提温度升高和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大多糖溶出率分别为42.75%和62.03%。二者的溶出动力学参数:溶出速率常数k、有效扩散系数D_s与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0.0128~0.0175和0.057~0.1509 min^(-1)、3.2532~4.4348和14.4428~38.2676 mm^(2)/min、2.82~6.38和19.49~31.43 kJ/mol,动力学曲线线性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7,溶出动力学符合Fick第二定律。此外,浸提温度的升高及浸提时间的延长均会降低多糖的分子量,且HWE的分子量分布范围明显大于PHWE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并表现出更高的表观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多糖 溶出 动力学模型 黏度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低分子肽双重乳液体外模拟消化吸收特性研究
3
作者 郭晓琳 杨文 +6 位作者 林海生 陈忠琴 曹文红 高加龙 谭明堂 章超桦 郑惠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3,94,共14页
牡蛎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oyster peptides,LO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存在腥味及易于被胃肠消化液降解的缺陷,采用双重乳液包封LOPs可显著改善其腥味,然而其消化吸收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以LOP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界面性质,采... 牡蛎低分子肽(low molecular weight oyster peptides,LOPs)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存在腥味及易于被胃肠消化液降解的缺陷,采用双重乳液包封LOPs可显著改善其腥味,然而其消化吸收特性相关研究较少。以LOPs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界面性质,采用W_(1)/O/W_(2)型双重乳液封装LOPs,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及单层Cac o-2细胞模型研究LOPs的消化吸收特性。研究结果显示:LOPs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但不具有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能力。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LOPs双重乳液平均粒径由最初的(725.5±25.4)nm先增至(944.6±21.8)nm,最后降低为(772.8±21.4)nm;包封率由88.35%逐步降至30.01%;光学显微图像显示,乳液在胃消化模拟阶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聚集,并于肠道消化阶段出现破裂。单层Cac o-2细胞模型的体外模拟吸收实验结果显示,LOPs的转运方式为被动扩散,而LOPs双重乳液的转运机制为外流效应。LOPs双重乳液能有效提高LOPs的生物利用率,对LOPs具有良好的保护与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低分子肽 双重乳液 界面张力 模拟消化 单层Cac o-2细胞模型 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基甲基硅氧烷分子量-折射率模型研究
4
作者 钟东霖 介素云 +2 位作者 杜淼 潘鹏举 单国荣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6,共7页
聚硅氧烷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特种有机硅材料,折射率是衡量聚硅氧烷性能的重要指标。应用基团贡献法建立了适用于聚苯基甲基硅氧烷体系的分子量-折射率模型,结合自由体积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能够根据分子量和温度有效地预... 聚硅氧烷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特种有机硅材料,折射率是衡量聚硅氧烷性能的重要指标。应用基团贡献法建立了适用于聚苯基甲基硅氧烷体系的分子量-折射率模型,结合自由体积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能够根据分子量和温度有效地预测聚苯基甲基硅氧烷的折射率,相对误差在±0.2%范围内。根据修正后的模型阐述了分子量、温度对折射率的影响:折射率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升高,最终趋于一定值;折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高折射率聚硅氧烷的设计与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贡献 折射率 模型 聚苯基甲基硅氧烷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湿法隔膜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宋瑞铭 吕怀兴 +2 位作者 张文龙 李斌 李慧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8,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矿物油含量和剪切力作用等条件下锂电池湿法隔膜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降解动力学,并对降解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符合其降解行为的动力学模型:PE-UHMW在温度和加入矿物油的条件下降解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矿物油含量和剪切力作用等条件下锂电池湿法隔膜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降解动力学,并对降解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符合其降解行为的动力学模型:PE-UHMW在温度和加入矿物油的条件下降解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剪切力作用时PE-UHMW降解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升高和剪切力作用会使PE-UHMW的降解速率增大,矿物油的加入会使PE-UHMW的降解速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湿法隔膜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随机有限元法模拟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
6
作者 牛文娟 周鹏 王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2,共7页
目的针对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植入后产生的晚期支柱血栓问题,建立随机有限元模型,从分子量和应力角度对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以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高分子材料为例的可降解血管支架降解过程的数学... 目的针对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植入后产生的晚期支柱血栓问题,建立随机有限元模型,从分子量和应力角度对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以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高分子材料为例的可降解血管支架降解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将数学模型导入并完成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随机化处理,分析不同随机参数和标准差对分子量的影响以及降解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结果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在人体的降解过程中,随机变量M_(n0)和8%标准差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参数随机化会导致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中断裂强度的分布范围更广,最小值更低。结论聚合物血管支架材料中分子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支架不同位置上的力学性能差异,进而引起材料内部的应力集中现象,最终导致支架在降解过程中发生非均匀破碎,成为后期支架血栓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为下一代可降解血管支架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 降解模型 非均匀破碎 分子量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聚乙烯含量对油菜发芽出苗及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峰 周威 +2 位作者 赵前钱 赵萍 唐永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835-2837,2854,共4页
为探索土壤中农用地膜降解产物对油菜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模拟可降解地膜粉末,以5 000分子量聚乙烯模拟可降解地膜分解后的低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在土壤(干土,下同)中含量为0、1、10、100、500 g/kg,... 为探索土壤中农用地膜降解产物对油菜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模拟可降解地膜粉末,以5 000分子量聚乙烯模拟可降解地膜分解后的低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在土壤(干土,下同)中含量为0、1、10、100、500 g/kg,研究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子播后7、13 d的发芽出苗率及播后13 d芽长和根长。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不同聚乙烯、不同聚乙烯含量对油菜播后13 d出苗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土壤LLDPE含量在1~100 g/kg,对甘蓝型油菜13 d出苗率比对照提高4.40%~8.40%;土壤LLDPE含量在100~500 g/kg时,对芥菜型油菜13 d出苗率比对照提高19.69%~36.09%。不同油菜品种、不同聚乙烯、不同聚乙烯含量对油菜播后13 d的幼芽长度影响显著或极显著,聚乙烯不同含量对油菜根长影响极显著。LLDPE含量为10~100 g/kg时,促进两种油菜幼芽生长,抑制甘蓝型油菜根系生长。可降解地膜粉末和分解的低分子化合物对不同油菜品种的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对油菜生产面积占绝对优势的甘蓝型油菜而言,LLDPE在土壤中含量1~100g/kg时,会促进播后13 d的出苗,促进幼芽生长或影响不大,抑制根系生长。5 000分子量聚乙烯在土壤含量1~10g/kg时,对甘蓝型油菜播后13 d的出苗和根系生长略有抑制作用,但促进幼芽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5000分子量聚乙烯 油菜 出苗 幼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流化床乙烯气相共聚合过程的研究 Ⅰ.产品分子量的稳态模拟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宪宝 蔡厚昌 +1 位作者 阳永荣 戎顺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1-316,共6页
通过对Unipol聚乙烯生产过程中影响聚合物分子量诸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乙烯分压和催化剂加料速率两个新变量的、用于表征聚合物分子量(MI)的稳态模型:lnMI=A0+A1/T+A2ln(A3+∑ijAixj)利用工... 通过对Unipol聚乙烯生产过程中影响聚合物分子量诸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乙烯分压和催化剂加料速率两个新变量的、用于表征聚合物分子量(MI)的稳态模型:lnMI=A0+A1/T+A2ln(A3+∑ijAixj)利用工业装置上的操作数据对模型中诸参数进行估值。将该模型用于实际产品MI值的预测,计算值与分析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67%。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工业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熔体指数 稳态模型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分离中性溶质的截留分子量参数细孔模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显球 张林生 +1 位作者 吕锡武 杜明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33-2037,共5页
A model to describe the retention of solute could reduce the need of repeated testing for each new application and b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s of nanofiltration.For uncharged solutes, the sep... A model to describe the retention of solute could reduce the need of repeated testing for each new application and b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separation mechanisms of nanofiltration.For uncharged solutes, the separation is achieved by sieving effect, and steric-hindrance pore(SHP)model is appropriate.But obtaining membrane pore radius (rp) from SHP model needs permeation experiments of uncharged solutes, which are difficult and burdensome.On the other h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cut-off (MWC) is a concept that is strongly established in membrane field.By introducing the MWC in SHP model,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mbrane can be used, which can simplify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l.In this pap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okes radius (rs) and molecular weight (MW) was established.Th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embrane pore radius equals the Stokes radius of uncharged solute with molecular weight equal to MWC, rp and rs can be expressed as functions of MWC and MW respectively.On the basis of SHP model and Spiegler-Kedem model, a model named as MWC parameters steric-hindrance pore model (MWC-SHP) was established.Permeation experiments of aqueous solution of glucose and sucrose with spiral membrane (NF270) were conducted and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rp and the ratio of membrane porosity to membrane thickness) were estimated by using MWC-SHP model and SHP model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estimated from MWC-SHP model were in agreement with SHP model.Moreover, rejection prediction of uncharged solutes by nanofiltration with MWC-SHP model was in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showed MWC-SHP model could be applicable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and rejection prediction of uncharged sol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分离模型 立体阻碍-细孔模型 截留分子量 中性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分子量与絮凝剂投加量的关系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志艳 陈亮 陈东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7,共3页
以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絮凝剂,絮凝3种不同初始浊度的皂土溶液,得到了壳聚糖分子量与絮凝剂最佳投加量的关系曲线,拟合得壳聚糖分子量和最佳投加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点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02,0 9864,0 9852... 以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絮凝剂,絮凝3种不同初始浊度的皂土溶液,得到了壳聚糖分子量与絮凝剂最佳投加量的关系曲线,拟合得壳聚糖分子量和最佳投加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点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02,0 9864,0 9852。将此模型应用于实际自来水厂原水的壳聚糖絮凝处理过程,实验数据点与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 9818,说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实际絮凝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分子量 投加量 模型 絮凝剂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得纳滤膜截留分子量的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显球 张林生 +1 位作者 吕锡武 杜明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3-886,共4页
利用回归方法,建立表征纳滤膜分离性能常用的有机分子的S tokes半径(rs)与分子量(Ms)之间定量关系方程.根据提出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Mp)所对应的分子S tokes半径与膜的等效细孔半径(rp)相等的假设,得到Mp与rp之间的关系方程,即只要知道... 利用回归方法,建立表征纳滤膜分离性能常用的有机分子的S tokes半径(rs)与分子量(Ms)之间定量关系方程.根据提出的纳滤膜截留分子量(Mp)所对应的分子S tokes半径与膜的等效细孔半径(rp)相等的假设,得到Mp与rp之间的关系方程,即只要知道纳滤膜细孔半径就能求得Mp.通过NF270纳滤膜对葡萄糖和蔗糖的透过实验,采用细孔模型(SHP模型)和S-K模型对NF270纳滤膜的rp进行了估算,进而计算出NF270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40左右,与供应商提供的截留分子量基本相符.利用文献数据计算了几种纳滤膜的Mp,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为膜截留分子量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实用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截留分子量 孔径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水膜污染物质的确定及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海燕 王灿 +5 位作者 赵焱 鄢忠森 佘沛阳 梁恒 徐叶琴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探讨东江水中引起超滤膜污染的成分及其污染机理,分别于旱季(11月底)和雨季初期(3月底)对东江水进行超滤膜污染试验,分析原水、超滤出水及化学清洗液亲疏水性及分子质量分布等水质特性,并采用膜堵塞模型对膜污染数据进行拟合.高效液... 为探讨东江水中引起超滤膜污染的成分及其污染机理,分别于旱季(11月底)和雨季初期(3月底)对东江水进行超滤膜污染试验,分析原水、超滤出水及化学清洗液亲疏水性及分子质量分布等水质特性,并采用膜堵塞模型对膜污染数据进行拟合.高效液相色谱(HPSEC)联合分峰技术(peak fitting)对水质进行分析发现,东江水中有机物的主要组分为生物聚合物(98 ku)、腐殖质(1 200 u)、腐殖质基本单元(610 u)及低分子中性物质(270 u).尽管雨季时东江水的生物聚合物和腐殖质组分较旱季时有所增多,两时期试验中的主要膜污染物质都是具有亲水性的生物聚合物及低分子中性物质.膜堵塞模型拟合膜污染过程的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在膜表面形成滤饼层及低分子中性组分标准堵塞(窄化膜孔)导致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水 膜污染物质 亲疏水性 分子质量分布 膜污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枪弹对带软防护的明胶靶标侵彻机理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坤 吴志林 +2 位作者 宁建国 任会兰 李忠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共17页
为揭示杀伤元与有防护目标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弹头侵彻防护特点,分析手枪弹侵彻时软防护破坏形式。结合高应变率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本构模型,并引入明胶弹性模型,建立手枪弹侵彻带软防护的明胶靶标运动模型。选取9 mm全铜弹(均一... 为揭示杀伤元与有防护目标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弹头侵彻防护特点,分析手枪弹侵彻时软防护破坏形式。结合高应变率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本构模型,并引入明胶弹性模型,建立手枪弹侵彻带软防护的明胶靶标运动模型。选取9 mm全铜弹(均一硬质结构)和92式5.8 mm手枪弹(钢芯铅柱被甲结构)为杀伤元,对运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运动模型能够准确描述手枪弹侵彻带防护的明胶靶标运动过程,可为有防护目标杀伤机理和防护性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枪弹 软防护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明胶 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用地塞米松抑制家兔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艾熙 陈劲 +4 位作者 冯丽娟 官艳 范亚维 阳军 张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4,459,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家兔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模型,并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地塞米松对其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地塞米松组和合用组。将中心静脉导管(CVC)插入右侧颈静脉制造导管相关血栓动物模型。术后分... 目的建立稳定的家兔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模型,并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地塞米松对其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地塞米松组和合用组。将中心静脉导管(CVC)插入右侧颈静脉制造导管相关血栓动物模型。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地塞米松。术后第7天观察颈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情况及血浆内D-D二聚体水平。结果成功建立简便有效的日本大耳白兔导管相关血栓模型。低分子肝素组及合用组实验兔导管相关血栓形成较对照组显著降低,D-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栓。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可能对预防导管相关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栓 动物模型 低分子肝素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AD-2树脂表征焦化厂土壤中高环PAHs的生物可给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茂生 姜登登 +3 位作者 王颖 姜林 夏天翔 韩丹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02-1710,共9页
利用Amberlite XAD-2树脂辅助解吸技术表征某焦化厂土样中高环PAHs的解吸特征及其生物可给性,分析风险评估过程中考虑污染物生物可给性的可行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试解吸前、后土样的红外光谱特征,判断不同土壤有机官能团对PAHs的... 利用Amberlite XAD-2树脂辅助解吸技术表征某焦化厂土样中高环PAHs的解吸特征及其生物可给性,分析风险评估过程中考虑污染物生物可给性的可行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试解吸前、后土样的红外光谱特征,判断不同土壤有机官能团对PAHs的吸附强弱.结果表明:土样中PAHs前30 d的解吸速率明显大于后60 d(前者的解吸速率比后者高2~3个数量级),60 d后污染物解吸基本已达到平衡,整个过程符合两阶段解吸模型.渗漏污染途径下土样中高环PAHs的生物可给性为0.18~0.47,低于大气沉降污染途径下表层土样中对应PAHs的生物可给性(1.00),表明在开展场地健康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考虑具体场地土壤中PAHs的生物可给性,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评估结果的保守性.解吸前、后土样红外光谱特征整体无明显变化,解吸过程不改变土壤主要有机官能团类型,但解吸后土壤中羟基和羧基的峰强明显减弱,吸附于羟基及羧基上的PAHs可能更易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环PAHs XAD-2树脂 两阶段解吸模型 生物可给性 傅里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分子量与驱油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振环 卢祥国 陈静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7-57,66,共2页
本文从大庆油田油层非均质特点出发,设计并制作了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68的非均质油层物理模型,通过三种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在该物理模型上的驱油实验,证实了聚合物分子量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将为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最佳分子... 本文从大庆油田油层非均质特点出发,设计并制作了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68的非均质油层物理模型,通过三种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在该物理模型上的驱油实验,证实了聚合物分子量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将为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最佳分子量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模型 分子量 驱油效率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多糖酶解过程分子量变化与动力学建模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荣欣 齐崴 何志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570,共6页
以魔芋葡甘聚糖–β-甘露聚糖酶水解体系为例,研究了水溶性多糖酶解过程中产物的分子量变化与动力学行为。利用凝胶排阻色谱法和特性粘度法,分别测定了酶解物的分子量分布和重均分子量Mw,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酶解物分子量分布先变... 以魔芋葡甘聚糖–β-甘露聚糖酶水解体系为例,研究了水溶性多糖酶解过程中产物的分子量变化与动力学行为。利用凝胶排阻色谱法和特性粘度法,分别测定了酶解物的分子量分布和重均分子量Mw,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酶解物分子量分布先变宽再逐渐变窄,这是由酶在底物反应体系中的镶嵌式分布,不均一的底物分子序列结构与酶分子的选择性剪切,酶剪切的多种途径以及酶与底物的结合模式等四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初始阶段酶解物Mw先快速下降再逐渐趋于平缓,其速率与底物浓度有关;基于酶解产物重均分子量变化规律而建立的1/Mw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常见的水溶性多糖浓度下酶解过程为零级降解,并与实验结果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Β-甘露聚糖酶 酶促水解 分子量分布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蜡凝析油或轻质油的分布特征与成因机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永才 张枝焕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9,共5页
介绍了中国部分含油气盆地中的高蜡凝析油或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域上和层位上的分布规律,并以大港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气藏、吐哈盆地西部凹陷部分高蜡凝析油田或轻质油田、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盐城凹陷的高蜡凝... 介绍了中国部分含油气盆地中的高蜡凝析油或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域上和层位上的分布规律,并以大港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气藏、吐哈盆地西部凹陷部分高蜡凝析油田或轻质油田、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盐城凹陷的高蜡凝析油藏为例,总结了几种高蜡凝析油或轻质油的成因模式,即煤系腐殖型烃源岩热演化生烃、运移分馏作用、混合作用或“气洗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蜡凝析油 高相对分子质量正烷烃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甲醇降解聚碳酸酯的动力学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磊 吴勇强 +2 位作者 倪燕慧 黄科 朱子彬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87-1792,共6页
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 (PC)在 2 30~ 2 6 5℃、 7 76~ 9 96MPa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通过红外光谱 (IR)、体积排阻色谱 (SEC)和气相色谱 /质谱 (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提出了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机理 ,同... 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 (PC)在 2 30~ 2 6 5℃、 7 76~ 9 96MPa条件下的降解特性 .通过红外光谱 (IR)、体积排阻色谱 (SEC)和气相色谱 /质谱 (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提出了PC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机理 ,同时运用连续分布动力学对PC降解历程进行了研究 ,随机断裂降解反应的活化能为 75 72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超临界甲醇 动力学 醇解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c/MMA半连续种子乳液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志明 陈甘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8,共8页
建立了计算半连续种子乳液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计算模型。用模型计算定量分析了加料速率、单体比例、乳化剂量和引发剂量对乳液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共聚物分子量随加料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VAc/MMA单... 建立了计算半连续种子乳液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计算模型。用模型计算定量分析了加料速率、单体比例、乳化剂量和引发剂量对乳液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共聚物分子量随加料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VAc/MMA单体比例及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减小,乳化剂量对最终分子量无显著影响,但上述因素对分子量分布影响大多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分子量 模拟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