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1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圆柱上Lipschitz空间上的Hausdorff伴随算子
1
作者 胡蓉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42-43,54,共3页
研究Hausdorff伴随算子在Lipschitz空间上的有界性问题,首先将Hausdorff伴随算子转化为一复合算子的积分,其次证明该复合算子的有界性,最后得到Hausdorff伴随算子的上界估计。
关键词 lipschitz空间 Hausdorff伴随算子 复合算子 有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解析Lipschitz空间的等价范数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玲娣 陈泽乾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3-672,共10页
该文研究单位圆盘上加权解析Lipschitz空间的等价范数.作者首先推广文献[3]中的结果,给出了加权解析Lipschitz函数的p-Garsia模刻画,然后用高阶导数刻画了加权解析Lipschitz函数,并给出了它的Bergman-Carleson测度特征.最后,还得到了加... 该文研究单位圆盘上加权解析Lipschitz空间的等价范数.作者首先推广文献[3]中的结果,给出了加权解析Lipschitz函数的p-Garsia模刻画,然后用高阶导数刻画了加权解析Lipschitz函数,并给出了它的Bergman-Carleson测度特征.最后,还得到了加权解析Lipschitz函数类似于BMO指数衰减的John-Nirenberg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解析lipschitz空间 p-Garsia模 Bergman-Carleson测度 指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空间革命”的三重建构
3
作者 解丽霞 王丹丹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0,197,198,共15页
空间作为社会历史的构造物,是以特定革命历史为内容的社会秩序的承载体。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将空间作为革命历史书写的基本场域,阐释了奠基于唯物史观的“空间革命”谱系。马克思在物质空间中确证了实践的存... 空间作为社会历史的构造物,是以特定革命历史为内容的社会秩序的承载体。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将空间作为革命历史书写的基本场域,阐释了奠基于唯物史观的“空间革命”谱系。马克思在物质空间中确证了实践的存在论根基,开辟了空间重构、空间联合、空间正义的实践进路;以实践的能动反映论观照了革命进程中精神空间的生产;基于对空间“物质—精神”双重向度的开掘,建构了融合物的实存和精神生产的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的实践和精神空间的构想融入社会空间的重构,促成了社会空间的意义重写,生成了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重“空间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物质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唯物史观 空间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起动点火问题与研究进展
4
作者 谭永华 刘晓伟 +3 位作者 汪广旭 杨宝娥 谭松林 周军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复杂的非定常湍流两相流动和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起动超压现象,不仅会造成发动机烧蚀爆炸等严重后果,还可能诱发高频燃烧不稳定问题。国内外已围绕此类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的推进剂空间闪蒸、... 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复杂的非定常湍流两相流动和燃烧,过程中容易出现起动超压现象,不仅会造成发动机烧蚀爆炸等严重后果,还可能诱发高频燃烧不稳定问题。国内外已围绕此类发动机起动点火过程涉及的推进剂空间闪蒸、液相反应、化学点火延迟等现象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在实际发动机起动超压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对上述工作进行整理,重点梳理了诱发起动超压的关键机理及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经验,归纳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为我国空间自燃推进剂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发动机 自燃推进剂 起动超压 空间闪蒸 液相反应 点火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生态空间弹性管控与现代化治理路径探索——基于生态梯度理论
5
作者 林小如 徐铭晖 +2 位作者 文超祥 王诗御 占宇俊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空间不仅是城市复杂系统的安全保障,也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公共产品。目前,普遍认为生态空间的自然服务属性远大于其社会服务属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空间不仅是城市复杂系统的安全保障,也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公共产品。目前,普遍认为生态空间的自然服务属性远大于其社会服务属性。然而,城市生态资源的冻结式保护,可能影响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联系,降低全域生态环境品质,忽略城市动态发展的弹性支撑需求。本文重新思考生态空间的功能与内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背景,基于生态梯度理论构建“弹性体系+柔性边界+动态适应”的大城市生态空间现代化治理理论框架。以厦门市海沧区生态空间为例,构建生态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评估模型,将生态空间分为强制保护区、战略预留区和潜力发展区三类。通过全域生态的格局构建、柔性边界的功能融合、动态转化的管理模式探索刚弹结合的精细化管控路径,实现大城市生态空间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现代化治理 弹性 国土空间规划 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花蓟马消长规律及空间分布
6
作者 王伟 张仁福 +2 位作者 刘海洋 李晓维 姚举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9,共8页
【目的】研究棉田花蓟马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田间取样;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棉株叶片、花和棉铃上花蓟马种群动态;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棉田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结果】棉田花... 【目的】研究棉田花蓟马种群消长动态及空间分布型。【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田间取样;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棉株叶片、花和棉铃上花蓟马种群动态;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棉田花蓟马的空间分布型。【结果】棉田花蓟马种群数量从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逐渐上升,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高峰,8月下旬后至9月初逐渐下降直至消失。花蓟马种群数量在棉花的叶片、花和棉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种群随着调查时间的变化而波动,且种群随时间变化而波动在不同器官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花蓟马种群的初始增长期、爆发高峰期、下降期及全时期中,花上具有最高的花蓟马种群数量。花蓟马在棉田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度具有密度依赖性。【结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是棉田花蓟马种群爆发期,其种群在棉田成聚集分布,且主要聚集于棉株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棉花 消长规律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镇:经济繁盛时期人居空间单元营建与区域统筹发展的典型模式
7
作者 严少飞(文/图) 张霄汉(文/图) +1 位作者 李小龙(文/图) 王树声(文/图)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市镇”纵观中国本土城市的营建,尤其是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稳定发展、人口资源的快速增长,使围绕城市周边的辐辏之地逐渐形成了以商贸活动为主、产业集聚且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单元,这种散布于城市周边专司经济生产与发展的... 1.何谓“市镇”纵观中国本土城市的营建,尤其是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稳定发展、人口资源的快速增长,使围绕城市周边的辐辏之地逐渐形成了以商贸活动为主、产业集聚且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单元,这种散布于城市周边专司经济生产与发展的空间模式,即为“市镇”。所谓市,人聚也,镇,商贾所集。在历史文献中亦有“市廛”“市墟”“集镇”等诸多记载,此类模式深刻影响着城市区域功能空间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城市周边 商贸活动 空间模式 功能空间 繁盛时期 典型模式 市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分层分类建构——基于“分区”与“系统”逻辑的探讨
8
作者 赵民 程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共8页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推进空间规划制度改革是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阐述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历程与趋势,辨析基于“分区”和“系统”的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逻辑。然后阐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相关... 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推进空间规划制度改革是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阐述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历程与趋势,辨析基于“分区”和“系统”的空间规划体系建构逻辑。然后阐释“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概念和相关国际经验,提出在建立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制度、明确市县全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规划分区的同时,应针对“分区”与“系统”的发展规律和管控需求,建立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生态区规划、海洋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体系;进而提出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与“分区规划体系”“相关专项规划体系”“实施规划体系”共同建构“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最后,针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性与基础性作用,阐述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建设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国家空间规划 分区与系统 分层分类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核动力燃料发展趋势与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学志 魏国良 +3 位作者 郭骁 屈哲昊 王轩 任劲如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4,共6页
空间核动力是未来实现深空探测和载物运输的关键技术之一,空间核动力具有工作寿命长、机动性能好和受太空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是空间环境中可提供能量的优质能源。核燃料是空间核动力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处于长时、高温和强辐射的服役环境,... 空间核动力是未来实现深空探测和载物运输的关键技术之一,空间核动力具有工作寿命长、机动性能好和受太空环境影响小的特点,是空间环境中可提供能量的优质能源。核燃料是空间核动力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处于长时、高温和强辐射的服役环境,是影响空间核反应堆能否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材料,与传统压水堆UO_(2)燃料存在较大不同。本文综述了以空间核电源与核推进为代表的空间核动力反应堆燃料的发展趋势与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空间核动力系统燃料体系的区别,从燃料设计、工艺制备、性能分析与服役评价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影响空间核动力燃料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空间核动力燃料的技术方向与研究重点,为我国先进空间核动力反应堆燃料的优化设计与性能提升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核动力 反应堆 燃料 核电源 核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空间规划供给与治理策略
10
作者 张京祥 冯广源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尚未就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空间供给问题形成共识。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质空间”这一核心命题,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目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尚未就面向新质生产力的空间供给问题形成共识。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如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质空间”这一核心命题,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点分析其中的“经济—空间”互动逻辑:在科技创新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创新供给,因此在经济与空间的双向互动下,必须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实现新质生产空间创新性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据此,将新质生产空间分为知识创新型、技术产业型、功能特性型、跨域融合型4类,探讨其空间需求特征,并从空间的识别与供给、构建与营造、管控与引导、治理与网络构建等方面分别提出匹配新质生产需求的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土空间规划 “经济—空间”互动 空间供给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编码和掩膜空间调制的图像补全算法
11
作者 冼进 徐小茹 +1 位作者 冼允廷 冼楚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图像补全是指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内容填充,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图像补全算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果图像中的场景比较复杂且存在大面积的缺失区域时,现有算法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结构来捕捉图像... 图像补全是指对图像缺失区域进行内容填充,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图像补全算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果图像中的场景比较复杂且存在大面积的缺失区域时,现有算法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络结构来捕捉图像的长距离依赖和高级语义信息,仍然较难生成高质量的完整图像。针对大范围缺失的图像补全问题,为扩大图像补全网络有限的感受野,有效地获取图像可见区域的全局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图像可见区域的有效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编码和掩膜空间调制的图像补全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混合编码网络对图像可见区域进行局部和全局信息的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掩膜空间调制模块,根据缺失面积的大小动态调整在生成缺失区域时的多样性;最后基于StyleGAN2的方法生成完整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范围缺失的图像,可生成具有多样性的高质量图像,并且能应用在视觉显著性模型的数据增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补全 图像增强 混合编码 掩膜空间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体系的城市生态用地边缘效应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12
作者 钟凌艳 李春玲 杨志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城市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也对生态安全和土地要素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用地具有典型的“边缘”景观特质,其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 生态优先和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城市发展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也对生态安全和土地要素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用地具有典型的“边缘”景观特质,其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给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效益的叠加。文章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城市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辨析和量化,解读生态用地产生的边缘效应及其支撑、扩散和过滤功效。通过成都生态建设在城市空间、功能和社会文化3个方向上的实践,验证了生态用地产生的边缘正效应能够促成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同融合,推动城市发展。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用地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边缘效应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灾害风险空间分异性评估及其驱动力研究
13
作者 宿辉 武春晓 +4 位作者 周帅 张晓 白志辉 韩小庆 张婷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共7页
开展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及其驱动力分析,对于洪灾风险防范与应对具有现实意义。以洪灾频发的山西省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有效识别了洪灾风险等级及其空间分异性特征,并利用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探究了其空间聚集(离散)位置及其分布规律;利... 开展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及其驱动力分析,对于洪灾风险防范与应对具有现实意义。以洪灾频发的山西省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有效识别了洪灾风险等级及其空间分异性特征,并利用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探究了其空间聚集(离散)位置及其分布规律;利用地理探测器技术探明了洪灾风险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年最大24 h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和NDVI是影响洪灾分异性的重要因子,其解释力q值分别高达0.57、0.52和0.24;多风险双因子交互作用对洪灾风险影响显著,且呈增强或非线性增强趋势,尤其是降水和坡度因子交互作用,其q值高达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致灾因子 风险评估 空间自相关性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推杆伺服系统在空间遥感仪器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凯 刘畅 +1 位作者 李佳欣 石启龙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共5页
空间伺服系统可用于提高有效载荷的使用效率和搭载卫星的寿命。可用于空间观测、空间预警和态势感知等领域,但受到重量、转动范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提出一种由三根电动推杆组成的三推杆伺服系统。每根电动推杆两端均通过球铰链分别与... 空间伺服系统可用于提高有效载荷的使用效率和搭载卫星的寿命。可用于空间观测、空间预警和态势感知等领域,但受到重量、转动范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提出一种由三根电动推杆组成的三推杆伺服系统。每根电动推杆两端均通过球铰链分别与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连接。通过不同电动推杆的伸长和缩短,实现伺服系统的转动;通过设计电动推杆行程,获得不同的转动范围。本文对三推杆伺服系统的自由度进行了解算;结合实际设计了三推杆伺服系统的60°转动范围;增加了解锁机构,以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分析了伺服系统的热适应性,证明可以作为星载接口使用。结果表明三推杆伺服系统可以用于空间环境;具有较大的转动范围,重量更轻;可以进行空间目标搜索和跟踪;可以完成并替代以往需要卫星机动、调姿的任务,节省卫星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机构 电动推杆 态势感知 空间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相机结构优化设计
15
作者 邵明东 郭疆 +3 位作者 崔永鹏 杨利伟 周龙加 王浩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7,共9页
针对大口径空间相机成像质量受重力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结构变形量来减小光学系统在轨失调量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某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相机主框架和反射镜柔性支撑的结构形式。其次,以减小次镜、三... 针对大口径空间相机成像质量受重力影响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结构变形量来减小光学系统在轨失调量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某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相机主框架和反射镜柔性支撑的结构形式。其次,以减小次镜、三镜、双反镜、调焦镜与主镜在重力作用下的相对刚体位移、相对倾角及面形误差为优化目标,以光学系统对各反射镜的稳定性公差要求为约束条件,得到了主框架桁架杆、承力筒和反射镜柔性支撑结构的最优尺寸。最后,对相机的模态、各反射镜面形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对相机进行了正弦扫频试验和系统波像差测试,结果表明相机的一阶频率为36.7 Hz,在装调和翻转180°两种状态下,相机各视场平均波像差分别为0.0655λ和0.0701λ(λ=632.8nm),可以推测,相机入轨重力影响消失后,系统波像差能够满足光学设计要求。该相机支撑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作为空间相机结构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结构变形量 在轨失调量 结构优化 装调与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登国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共3页
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长期演进、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问题随着新场景、新技术不断出现.而新的问题出现以后就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个是新的场景,主要是应用场景、计算场景;另一个是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是一个长期演进、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问题随着新场景、新技术不断出现.而新的问题出现以后就需要思考如何解决,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个是新的场景,主要是应用场景、计算场景;另一个是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量子计算技术.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 量子计算 长期演进 应用场景 发展趋势研究 计算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愈性环境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用户体验影响研究
17
作者 曹磊 唐轶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 随着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内空间在改善用户心理与情感状态方面的功能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复愈性环境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对用户体验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分析不同用户群体对室内空间环境的需求,并通过频率分析与卡方检验,揭示复愈性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与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复愈性环境影响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其适用性。最后,提出符合用户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动态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空间营造和管理策略,为未来图书馆室内空间的复愈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愈性环境理论 室内空间 公共图书馆 用户体验 空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上海苏州河滨水空间绩效提升策略
18
作者 汪洁琼 刘辰宇 +1 位作者 王敏 柯楠 《住宅科技》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滨水空间改造提升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密度城区滨水空间改造前后空间绩效增益的问题,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的角度,构建量化评价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的指标体系;聚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对上海苏州河... 滨水空间改造提升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密度城区滨水空间改造前后空间绩效增益的问题,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变化的角度,构建量化评价城市滨水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的指标体系;聚焦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对上海苏州河两岸贯通工程进行空间绩效评估,分析贯通前后其生态系统服务簇以及各段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的变化,深入探讨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研究结论可为高密度城区中河道滨水空间的提升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空间绩效 城市滨水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 上海苏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度与模拟分析的商业综合体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广州为例
19
作者 王璐 蔡靖雯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中心区私有公共空间的一种关键形式,其内部空间通常在城市公共步行网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文章选取广州典型商业综合体太古汇和万菱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距离度量法进行可达性模拟测度,评估和比较两者在“穿行率... 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中心区私有公共空间的一种关键形式,其内部空间通常在城市公共步行网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文章选取广州典型商业综合体太古汇和万菱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距离度量法进行可达性模拟测度,评估和比较两者在“穿行率”等关键性变量上的差异,并具体探讨影响这些商业综合体空间可达性的多种因素。同时,通过深度问卷调查对使用者的主观感受进行数据收集、反馈和验证。通过空间组构和行为心理的双评价模型,不仅发现复合环线等物理环境因素对于综合体可达性的重要性,而且管理运营策略等社会因素对可达性同样具有显著影响。研究旨在为已建成的商业综合体及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步行可达性 三维可达性测度 空间网络分析 私有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北灌区土壤盐分多尺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20
作者 吴霞 樊丽琴 +1 位作者 王长军 张永宏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明晰不同区域盐渍化土壤分布特征是精准改良盐碱地的基础,研究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依据。以宁夏银北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6.0、1.0、0.2 km采样尺度下土壤盐分分布特征以... 明晰不同区域盐渍化土壤分布特征是精准改良盐碱地的基础,研究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依据。以宁夏银北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6.0、1.0、0.2 km采样尺度下土壤盐分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在6.0、1.0、 0.2 km采样尺度下研究区0~20 cm表层土壤盐分含量整体偏高,且分布不均,差异性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927、0.932、1.187,达到中强变异水平;土壤盐分的半方差函数块基比分别为32.653%、38.462%、41.463%,属于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大,土壤盐分空间自相关性增强,种植、灌溉、施肥等随机因素对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结构因素对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断增强。建议在随机因素影响较大的中小尺度上增大采样量,以深入了解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多尺度 空间变异 银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