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thrust of linear induction motor based on instantaneous current value 被引量:3
1
作者 Jiaqing MA Yunpeng ZHU Jing JIANG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2年第2期76-81,共6页
Because of the end effect,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runs in an asymmetrical state even though the winding of each phase is symmetric.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LIM, a new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al... Because of the end effect,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runs in an asymmetrical state even though the winding of each phase is symmetric.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LIM, a new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thrust of the LIM using the instantaneous current value. A three-phase LIM model with 12 slots and a singlelayer winding was designed to validate this metho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when the current is small,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asically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s. The agreement becomes wor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urrent because of the saturation of the primary iron core. The proposed formula is suitable when the iron core of the LIM primary is in an unsaturated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asymmetrical state instantaneous current va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time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omotive force in the casca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 被引量:2
2
作者 Dajing Zhou Jiaqing Ma +3 位作者 Lifeng Zhao Xiao Wan Yong Zhang Yong Zhao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3年第3期194-199,共6页
To choose a reasonable mode of three-phase wind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casca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 the time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omotive for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i... To choose a reasonable mode of three-phase wind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casca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 the time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omotive force were investigated. The ideal model of the cascaded linear induction motor was built, in which the B and C-phase windings are respectively separated from the A-phase winding by a distance of d and e slots pitch and not overlapped. By changing the values of d and e from 1 to 5, we can obtain 20 different modes of three-phase winding with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d and e. Then, the air-gap magnetomotive forces of A-, B-, and C-phase winding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magnetomotive force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transient superposition of magnetomotive forces of A-, B-, and C-phase windings, th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ed synthetic fundamental magnetomotive forces under 20 different arrangement mode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nthetic magnetomotive force with d = 2 and e = 4 is close to forward sinusoidal traveling wave and the synthetic magnetomotive force with d = 4 and e = 2 is close to backward sinusoidal traveling wave, and their amplitudes and wave velocities are approximately constant and equal. In both cases, the motor could work normally with ahigh efficiency, but under other 18 arrangement modes (d= 1, e=2; d= 1, e=3; d= 1, e=4;...), the synthetic magnetomotive force presents obvious pulse vibration and moves with variable velocity, which means that the motor did not work normally and had high energy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induction motor -Three-phase winding Magnetomotive 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method to reduce end effect of linear induction motor
3
作者 Xiaozhou GUO Bin ZHOU Jisan LIA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A new method to compensate the end effect of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in low-speed maglev vehicles is proposed. With this method, the motor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so that the front motor's exit-end magnetic... A new method to compensate the end effect of a linear induction motor (LIM) in low-speed maglev vehicles is proposed. With this method, the motor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so that the front motor's exit-end magnetic field extends into the next motor's entry zone. As a result, the motor's magnetic field traveling wave become continuous and the end effect of short primary LIMs is greatly weakene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air-gap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the LIM is assumedly divided into two identical motors vcith the distances of 20, 40, 60, and gO r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gap magnetic field is still continuous within these distances due to LIM's end effect.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motors increases, the distortion of the air-gap magnetic field becomes more severe. Then,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condary speed and the thrust in three cases, i.e., a single LIM, two motors divided with 72 mm with pole pitch corrected, and two motors divided with 60 mm without the pole pitch being corrected. We find that the thrust has a small decrease when the speed increases, which means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is already continuous and its amplitude is approximately a constant. Furthermore, the thrust loss of case 3 is more than that of case 2,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ole pitch correction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induction motor end effect compensation THRUST pole pitch corr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屏蔽结构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模型及参数研究
4
作者 张育兴 谢小虎 高子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电磁发射要求的直线电机推力较大,为了达到设计的推力,电机驱动电流需要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安培,由此带来强大的泄漏磁场,对直线电机周围的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干扰,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屏蔽强大的泄露磁场,建立了一... 电磁发射要求的直线电机推力较大,为了达到设计的推力,电机驱动电流需要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安培,由此带来强大的泄漏磁场,对直线电机周围的其他电气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干扰,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屏蔽强大的泄露磁场,建立了一种带屏蔽结构的双边直线感应电机模型。首先,建立了带屏蔽结构直线电机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分析了横向边端效应对屏蔽板导体涡流的影响,随着频率的增加,屏蔽板导体边缘的涡流损耗增大,屏蔽板的电磁参数也不再是固定值,并利用3D有限元数值计算屏蔽板参数;最后,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屏蔽板参数值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等效电阻值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直线感应电机 横向边端效应 3D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动车直线电机(LIM)三维法的特性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忠 范文友 平志刚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2-69,共8页
介绍一种计算误差较小的,新型的三维空间谐波分析法。着重阐述其特性计算公式的导出以及气隙磁密的空间分布、实例计算的分析等。
关键词 直线电机 磁浮列车 三维谐波分析法 特性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路耦合的牵引用直线感应电机温度场分析
6
作者 薛雍鹏 王淑红 +1 位作者 吴攀 柴景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中直线感应电机因初级铁心开断、端部半填充,以及端部效应的影响,给其电磁性能分析、控制策略公式推导、各部件损耗计算以及温度场分析带来困难,实际工程中电机运行多结合控制系统,必须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驱动系统中直...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中直线感应电机因初级铁心开断、端部半填充,以及端部效应的影响,给其电磁性能分析、控制策略公式推导、各部件损耗计算以及温度场分析带来困难,实际工程中电机运行多结合控制系统,必须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驱动系统中直线感应电机在运行中温度场分析的困难问题。[方法]使用多仿真平台联合搭建了考虑横向和纵向端部效应的直线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场路耦合仿真模型,建立了一台12 kW直线感应电机的三维流固耦合温度场和有限元电磁仿真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该电机的流体场和温度场进行耦合分析,利用冰冻转子法,综合考虑了周围环境中空气流体和动子运动对电机稳态温升的影响。[结果及结论]通过样机的开环运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仿真结果得出了该样机在矢量控制系统下不同牵引工况的运行性能,在给定速度下均可快速响应并达到稳定,控制效果较好。基于损耗曲线计算求得各部件的热源,进一步得出样机的温度场分布,可直观看出空气流体对温度分布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牵引用直线感应电机 场路耦合 流固耦合 流体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LESO自抗扰直线感应电机矢量控制
7
作者 胡海林 严庄宇 +1 位作者 钟经平 丰富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直线感应电机(LIM)因其卓越的爬坡性能、低噪音和转弯半径小等特点,广泛用于磁浮管轨。针对传统LIM矢量控制在强耦合、高精度控制等场合存在动态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级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线性自... 直线感应电机(LIM)因其卓越的爬坡性能、低噪音和转弯半径小等特点,广泛用于磁浮管轨。针对传统LIM矢量控制在强耦合、高精度控制等场合存在动态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级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线性自抗扰(LADRC)的速度调节器。首先设计基于传统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速度调节器;由于传统LADRC速度调节器中单个LESO估计扰动负担较重,难以满足LIM较高的扰动观测需求。因此设计级联LESO提高LADRC对系统扰动的估计能力,并在频域上分析了改进型LADRC在扰动估计性能的优越性。在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级联LESO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线性自抗扰控制 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频域分析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扩展卡尔曼的直线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8
作者 丰富 胡海林 +2 位作者 葛琼璇 杨杰 程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8-1179,共12页
直线感应电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可实现无接触、无摩擦的直线运动,具有爬坡强、横断面小、低噪音等优势,在中低速磁悬浮与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基于观测器的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是解决速度传感器成本高... 直线感应电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可实现无接触、无摩擦的直线运动,具有爬坡强、横断面小、低噪音等优势,在中低速磁悬浮与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基于观测器的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是解决速度传感器成本高、可靠性低、维护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LIM速度辨识受系统内外扰动影响导致观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基于模糊扩张卡尔曼滤波(Fuzzy Extended Kalman Filter,FEKF)的速度观测方法,提高观测器鲁棒性。首先在αβ坐标系下建立考虑动态边端效应的LIM数学模型,利用LIM的实时电流和电压作为输入信号,以电流、磁链和速度作为状态变量,推导出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观测器电机状态空间方程的离散模型,利用EKF对LIM的速度和磁链进行在线观测,并用于实现LIM的矢量控制。其次,为提高EKF的噪声协方差矩阵Q对LIM系统内外扰动的鲁棒性,引入模糊控制方法对矩阵Q进行自适应调整,实现速度与磁链的估计精度。具体通过计算系统理论残差与实际残差的偏离程度得到噪声调节因子,实时调整噪声协方差矩阵Q,并在下一周期更新模糊扩展卡尔曼的反馈增益矩阵,提高对速度与磁链的估计精度。之后对系统的能观性与FEKF的收敛性进行分析,探明矩阵Q中各参数的边界及整定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所提FEKF优化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FEKF能有效提高对LIM速度辨识准确性,实现LIM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模糊扩展卡尔曼滤波 边端效应 系统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直线感应电机PWM谐波电流计算及分析
9
作者 李明珂 许金 +2 位作者 张逸超 张晓平 韩正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PWM谐波电流是引起电机高频振动的主要原因,准确且快速的PWM谐波电流计算是分析电机高频振动的关键。为此,针对直线感应电机电磁场特性,提出了多相直线感应电机PWM谐波电流解析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直线感应电机在高频激励下的电磁场特... PWM谐波电流是引起电机高频振动的主要原因,准确且快速的PWM谐波电流计算是分析电机高频振动的关键。为此,针对直线感应电机电磁场特性,提出了多相直线感应电机PWM谐波电流解析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直线感应电机在高频激励下的电磁场特性建立高频等效电路拓扑;其次,建立直线感应电机的二维电磁场模型,并基于能量法计算高频等效电路参数;再次,分析了PWM谐波电流与绕组电流相位、谐波电流阶次以及谐波电流频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静态堵驻实验,验证了计算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相比于有限元方法,该方法极大地减小了时间成本,适用于电机优化设计阶段,且同样适用于旋转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PWM谐波电流 电磁场模型 高频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互联型全阶观测器的直线感应电机在线参数辨识
10
作者 丰富 胡海林 +1 位作者 钟德鸣 杨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5,共10页
由于直线感应电机特殊结构和动态边端效应等影响,其励磁电感和次级损耗电阻的变化机理和规律复杂,为提高观测器对励磁电感和次级损耗电阻的辨识精度和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互联型全阶观测器的直线感应电机双参数在线辨识方法.首先,根... 由于直线感应电机特殊结构和动态边端效应等影响,其励磁电感和次级损耗电阻的变化机理和规律复杂,为提高观测器对励磁电感和次级损耗电阻的辨识精度和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互联型全阶观测器的直线感应电机双参数在线辨识方法.首先,根据考虑动态边端效应的直线感应电机T型等效电路,建立双参数变化的电机状态空间方程,并分析参数变化及耦合特性对电机极点影响;其次,为减小参数耦合对辨识精度的影响,建立双参数互联的低耦合辨识模型,完成互联型全阶自适应观测器设计,采用Popov超稳定性理论推导励磁电感和次级电阻在线辨识的自适应律,实现双参数在线辨识;然后,为提高观测器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结合新型极点配置法完成反馈增益矩阵的推导与设计;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硬件在环辨识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全阶自适应观测器在启动加速阶段时励磁电感和损耗电阻辨识误差在0.01%左右;在负载动态时损耗电阻辨识误差在0.0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全阶观测器 参数辨识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端效应及参数变化的直线感应电机MRAS速度观测方法
11
作者 胡海林 陈维金 +2 位作者 虞诗焱 丰富 汪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1601,共11页
以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牵引驱动系统速度观测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边端效应及电机参数变化导致辨识结果实时性、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超螺旋滑模的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 以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牵引驱动系统速度观测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边端效应及电机参数变化导致辨识结果实时性、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超螺旋滑模的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速度观测方法。首先,以计及动态边端效应的初次级电压电流磁链方程为核心,设计直线感应电机标准MRAS速度观测器,降低边端效应对速度辨识性能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初级集肤效应和初次级横向错位对标准MRAS速度观测器辨识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二阶超螺旋算法对MRAS参考模型进行改进,利用主滑模面和辅助滑模面对次级磁链观测的干扰项进行补偿,同时抑制由于滑模算法引入的系统抖振,提高了速度观测器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环境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励磁互感及其他电机参数随边端效应修正因子变化,标准MRAS观测器在突加负载、引入测量误差和电机参数突变的工况下,速度辨识误差明显;改进的MRAS观测器能够实现直线感应电机速度的快速、准确辨识,基于该速度观测器的矢量控制策略,在突加负载、引入测量误差和电机参数突变的工况下,控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能为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牵引驱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边端效应 二阶超螺旋滑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低真空磁浮列车直线电机电磁力的优化设计
12
作者 程志平 姚舜才 李柏霖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814-822,共9页
为了对高速低真空磁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力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电磁力的优化,以直线感应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参数化处理和Evolutionary Algorithms(EA)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电磁力。首先根据磁浮列车所... 为了对高速低真空磁浮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力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电磁力的优化,以直线感应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参数化处理和Evolutionary Algorithms(EA)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电磁力。首先根据磁浮列车所用直线感应电机的电机结构,建立了瞬态场有限元模型,然后分析其电磁力的特性曲线。参数化次级厚度来预测次级厚度大小与电磁力的关系,使用以速度、次级铝板厚度、次级钢板厚度为变量,电磁推力和法向力为目标的EA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最佳的电磁推力和法向力。结果表明,随着次级厚度的增大,电磁推力的值减小,电磁法向力由正值变为负值且绝对值减小,法向力由吸引力变为排斥力。当速度为0.001 m/s、次级铝板厚度为2.895 mm、次级钢板厚度为5.789 mm,稳态时的电磁推力和法向力与优化前相比分别提升了3.62 N和2.503 N,优化效果显著。参数化处理和EA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优化电磁力,适用于直线感应电机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可以为直线感应电机设计时结构和性能的提高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电磁力 直线感应电机 参数化处理 EA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车线耦合模型的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金顺 万传风 +1 位作者 张勇 龙许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9-133,共5页
首先介绍轨道交通的特点,并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所采用的车辆、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形式为原型建立了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同样的计算条件下,通过与ADAMS中的铁路分析模块ADAMS/Rail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文中以线路设计... 首先介绍轨道交通的特点,并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所采用的车辆、转向架和直线电机形式为原型建立了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在同样的计算条件下,通过与ADAMS中的铁路分析模块ADAMS/Rail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文中以线路设计参数中的缓和曲线和超高为例,分别仿真了横向位移、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等振动特征量在不同线路设计参数情况下的动力响应。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尤其针对幅值及趋势变化,并对照传统计算方法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取值,给出了针对广州市直线电机轨道交通4号线的线路设计参数建议值。可以得到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得出的线路设计参数偏于安全的结论,与采用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方式可以更好通过小半径曲线和较大坡度线路相吻合,为我国今后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建设在确定合理线路设计参数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轨道交通 耦合动力学模型 ADAMS/RA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的地面电阻制动仿真 被引量:6
14
作者 单雷 杨中平 郑琼林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通过对列车进行的牵引计算、对地面电阻制动的功率确定和地面电阻制动斩波器的设置计算机仿真分析,介绍直线电机驱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起制动频繁,为了减少车载设备,降低列车重量,减少直线电机功率要求,以及地铁隧道内的温升,所以采用地... 通过对列车进行的牵引计算、对地面电阻制动的功率确定和地面电阻制动斩波器的设置计算机仿真分析,介绍直线电机驱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起制动频繁,为了减少车载设备,降低列车重量,减少直线电机功率要求,以及地铁隧道内的温升,所以采用地面电阻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电阻制动 制动功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牵引能耗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孔令洋 梁青槐 +1 位作者 张岩 杨广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2,共7页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牵引能耗高的缺点影响了这一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本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特征,介绍了国内外已运营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的能耗状况,并对基于电机效率的牵引能耗对比研究、列车牵引能耗...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牵引能耗高的缺点影响了这一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本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特征,介绍了国内外已运营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的能耗状况,并对基于电机效率的牵引能耗对比研究、列车牵引能耗模拟比较研究、广州地铁4号线列车牵引能耗实测及模拟比较研究等多个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牵引能耗研究成果和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完成相同运输任务"的比较原则,分别针对重庆地铁1号线地下线区段和高架线区段,进行了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和旋转电机驱动轮轨交通系统的牵引能耗仿真计算。经综合比较研究,得出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牵引能耗比旋转电机驱动轮轨交通系统高25%以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直线感应电机 牵引能耗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电机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范瑜 李国国 吕刚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回顾直线电机在世界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历史,分析轨道交通系统中几种常用直线电机的特点,介绍加拿大、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国家所采用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
关键词 直线电机 特点 世界轨道交通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飞机弹射系统 被引量:12
17
作者 于瀛 池建文 陈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3,56,共4页
电磁飞机弹射系统 (EMALS)将代替目前在航空母舰上用来弹射飞机的蒸汽弹射系统。利用新的电力电子装置技术 ,能够实现EMALS要求的高可控性、高效率、高性能。电磁飞机弹射系统是一个全集成的系统 ,由储能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直线弹射... 电磁飞机弹射系统 (EMALS)将代替目前在航空母舰上用来弹射飞机的蒸汽弹射系统。利用新的电力电子装置技术 ,能够实现EMALS要求的高可控性、高效率、高性能。电磁飞机弹射系统是一个全集成的系统 ,由储能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直线弹射电动机和控制系统组成。这些分系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性能的弹射系统 ,大大扩展未来航母的作业能力 ,不但能使航母搭载更重和航速更快的飞机 ,而且允许弹射与现有的蒸汽弹射器不匹配的小而轻的飞行器。这种弹射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成民用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飞机弹射系统 航空母舰 蒸汽弹射系统 弹射电动机 系统结构 电力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供电切换传感器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兴华 马伟明 +2 位作者 崔小鹏 张明元 李文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6,53,共14页
分段供电切换传感器是多段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针对其故障检测与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切换传感器故障的在线诊断方法。对采集的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压缩,以提高计算的效率;研究切换传感器信号根据次级运动的变化规律,定义标准信... 分段供电切换传感器是多段直线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针对其故障检测与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切换传感器故障的在线诊断方法。对采集的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压缩,以提高计算的效率;研究切换传感器信号根据次级运动的变化规律,定义标准信号集合;给出计算传感信号差异度的方法,作为分析信号相似程度的量化指标;将问题表示为基于有向图的搜索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特点缩小搜索的范围;由此提出搜索算法,可以根据测量的传感信号时序估计传感系统的状态变迁过程;给出故障定位流程,利用算法估计的结果,根据系统标准信号集合进行故障定位。为了说明算法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给出3个命题并进行证明;通过实验验证了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供电 直线电机 切换传感器 故障诊断 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初级短次级十二相直线感应电动机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饶金 刘德志 +2 位作者 许金 马伟明 徐兴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4,共5页
基于大功率直线推进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十二相双边长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介绍了十二相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十二相双边长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的ABC坐标系数学模型,分析了由电机各相端部绕组空间相对位置决定... 基于大功率直线推进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十二相双边长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介绍了十二相直线感应电动机的绕组结构。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十二相双边长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的ABC坐标系数学模型,分析了由电机各相端部绕组空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十二相直线感应电动机端部漏感的不对称规律,并与多相旋转电机端部漏感的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仿真模型,对电机的电磁性能进行了计算。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动机 十二相 长初级短次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对柔性对直线电机车辆动态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云帆 周青 +2 位作者 巩磊 陆文教 温泽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3-1319,共7页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有内置和外置两种轴箱布置方式,针对这两种轴箱布置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分别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轮轴采用欧拉梁模拟,考虑轮对柔性变形对一系悬挂作用力、电机吊杆力以及...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有内置和外置两种轴箱布置方式,针对这两种轴箱布置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分别建立了考虑轮对柔性的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轮轴采用欧拉梁模拟,考虑轮对柔性变形对一系悬挂作用力、电机吊杆力以及轮轨空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在轮轨不平顺激扰作用下,轴箱内置和外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轮对柔性响应特性及其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轮对模型,两种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柔性轮对模型求解所得轮轨垂向力响应均存在77 Hz的主振频率峰值,对应于轮对的一阶弯曲模态频率;当考虑轮对柔性效应时,相比于轴箱外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轴箱内置直线电机地铁车辆的轮轨垂向力更大,气隙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地铁车辆 轴箱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轮对弯曲模态 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