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对SBR生物脱氮硝化过程微生物结构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宁高阳 牛永健 +2 位作者 李维维 杨浩 孙洪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53-2061,共9页
为揭示碳氮比(C/N)对硝化过程影响的机理本质,试验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4组平行的SBR(R0、R5、R10、R15)反应器,基于16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4种C/N(0、5、10、15)对硝化过程功能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特... 为揭示碳氮比(C/N)对硝化过程影响的机理本质,试验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4组平行的SBR(R0、R5、R10、R15)反应器,基于16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4种C/N(0、5、10、15)对硝化过程功能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C/N条件下,系统均获得了较好的去除氨氮(去除率>95%)和COD(去除率>90%)效果,TN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C/N会显著影响系统内微生物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和功能.R0系统Chao1指数(922)、ACE指数(1232.4)、Shannon指数(6.76)和Simpson指数(0.96)均最大,故微生物多样性最丰富,而R5的物种丰富度最低.在微生物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9个相对丰度较高的门是重要的微生物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约全部微生物的40.7%~65.2%,是4个系统中最优势的菌门.硝化过程的关键菌群亚硝化单胞菌科(Nitrosomonadaceae)及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的相对丰度表现出随着C/N升高而急剧降低的趋势.基于LEfSe分析共获得了34组具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从而得到了每种C/N条件下在微生物学分类水平上的菌群关键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 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 硝化过程 微生物多样性 lefse组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氨对生物脱氮硝化过程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昆 李奕燃 +2 位作者 李晓强 王光杰 孙洪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42-2751,共10页
为揭示游离氨(FA)对硝化过程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本试验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4组平行的SBR反应器(R_(0.5)、R_(5)、R_(10)和R_(15)),基于16S r RNA基因-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4种FA浓度(0.5、5、10、15 mg·L... 为揭示游离氨(FA)对硝化过程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本试验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4组平行的SBR反应器(R_(0.5)、R_(5)、R_(10)和R_(15)),基于16S r RNA基因-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了4种FA浓度(0.5、5、10、15 mg·L^(-1))对SBR反应器中的细菌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FA会显著影响系统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结构.R_(0.5)的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大,其具有最高的微生物多样性,而R15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在微生物门水平上,最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与FA浓度呈正相关,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在R15中最低.在微生物属水平上,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的相对丰度在R10中显著较高,动胶菌属(Zoogloea)和陶厄氏菌属(Thauera)的相对丰度与FA浓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基于LEf Se分析共获得了24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微生物,从而得到了4种FA浓度条件下的关键微生物标记物.本研究加深了对生物脱氮硝化过程菌群结构的认识,为深入研究生物脱氮硝化的抑制机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硝化过程 微生物多样性 lefse组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