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PE/SBR复合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光涛 张隐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65,共3页
利用应变控制流变仪考察了共混物、硫磺及其用量等因素对LDPE/SBR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加入提高了原始沥青的高温复合模量,降低了其损耗角正切值;随着共混物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高温性能也随之提高,温度敏感性... 利用应变控制流变仪考察了共混物、硫磺及其用量等因素对LDPE/SBR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加入提高了原始沥青的高温复合模量,降低了其损耗角正切值;随着共混物用量的增加,沥青的高温性能也随之提高,温度敏感性也显著减弱;硫磺的加入更进一步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程度随硫磺用量的增加而更加明显;采用废旧塑料所得到的改性沥青依然拥有良好的高温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e/sbr共混物 改性沥青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SBR复合改性沥青的贮存稳定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光涛 张隐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7,共5页
比较了直接添加LDPE、SBR改性沥青与LDPE/SBR熔融共混物改性沥青的高温贮存稳定性,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各种改性沥青在高温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直接添加LDPE、SBR所得到的改性沥青,其高温贮存稳定性很差。而采用预先制备含有... 比较了直接添加LDPE、SBR改性沥青与LDPE/SBR熔融共混物改性沥青的高温贮存稳定性,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各种改性沥青在高温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直接添加LDPE、SBR所得到的改性沥青,其高温贮存稳定性很差。而采用预先制备含有部分共聚物的LDPE/SBR共混物所得到的改性沥青能够在高温下稳定贮存。同时,相形态观察也表明,这种共混物改性沥青的高温相形态也不随时间变化,这一点与稳定性测试结果想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稳定 高密度聚乙烯 sbr 共混物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LLDPE/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3
3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2 位作者 李志庭 王成 刘国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 DPE)及高压聚乙烯 (2 0 %固定质量配比的 LDPE)熔体的流变学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 MPE的共混改性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共混熔体的假塑性随 LDPE/ LL DPE的增多而增强。共混熔体的转变应力和非牛顿指数随LDPE/ LL DPE的增加而降低 ,对加工的敏感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Lldpe/ldpe 共混熔体 流变学 茂金属聚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LDPE共混熔体不稳定流动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慕晶霞 赵贝 +3 位作者 王宁 张娜 李鹏 吴其晔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61,共6页
采用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对比研究了LDPE/LLDPE不同组分含量共混物在较宽速率范围内的流变行为,通过研究共混物的黏度、弹性、挤出压力振荡、流动曲线、挤出畸变的差异,分析讨论了共混组成对黏弹性,进而对挤出压力振荡、鲨鱼皮等不稳... 采用恒速型双毛细管流变仪对比研究了LDPE/LLDPE不同组分含量共混物在较宽速率范围内的流变行为,通过研究共混物的黏度、弹性、挤出压力振荡、流动曲线、挤出畸变的差异,分析讨论了共混组成对黏弹性,进而对挤出压力振荡、鲨鱼皮等不稳定流动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使熔体的非线性黏性、弹性均增加,挤出畸变现象加重;少量LDPE的混入可消除LLDPE的挤出压力振荡现象,但鲨鱼皮畸变加重;而少量LLDPE的混入却不能消除LDPE熔体在毛细管入口处的压力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ldpe 共混 压力振荡 鲨鱼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mPE)/高压聚乙烯(LDPE)共混熔体的流变学 被引量:10
5
作者 闰明涛 高俊刚 李志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9,共3页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和高压聚乙烯 (LDPE)熔体的流变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mPE的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 (mPE)和高压聚乙烯 (LDPE)熔体的流变行为 ,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以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曲线、熔体粘度和膨胀比的影响 ,为mPE的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共混比的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 ,且熔体假塑性随LDPE含量增大而增强。熔体流动活化能随LDPE组成的增加逐渐增大 ,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强。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随LDPE的增加而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流变学 共混熔体 MPE 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SBR-g-s的制备及其对PS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夏新江 王炼石 +2 位作者 顾为民 周奕雨 贾德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51,共7页
用凝聚法制备了粒径小于1mm的粉末SBRgs。研究了粉末SBRgs对PS的增韧效果。结果发现粉末SBRgs与PS共混体的冲击强度与SBRgs的交联程度、接枝率和组成比有关。当SBRgs的溶胀指数为... 用凝聚法制备了粒径小于1mm的粉末SBRgs。研究了粉末SBRgs对PS的增韧效果。结果发现粉末SBRgs与PS共混体的冲击强度与SBRgs的交联程度、接枝率和组成比有关。当SBRgs的溶胀指数为243,接枝率为281%,SBR/gs的比率为65/35(质量)时对PS有良好的增韧效果。当这种粉末SBRgs与PS的共混比为35/65(质量),其共混体的冲击强度可达485kJ/m2(无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共混 增韧 聚苯乙烯 橡胶塑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LDPE与LDPE共混改善mLLDPE加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占国荣 周南桥 邹新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主要进行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善mLLDPE的加工性能的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mLLDPE与LDPE共混可以降低mLLDPE的表观粘度,提高剪切敏感性;提高临界剪切速率,防止熔体破裂;增大熔体流动速率,改善流... 主要进行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善mLLDPE的加工性能的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mLLDPE与LDPE共混可以降低mLLDPE的表观粘度,提高剪切敏感性;提高临界剪切速率,防止熔体破裂;增大熔体流动速率,改善流动性能;增大熔体强度,促进膜泡的稳定性,降低膜泡破裂的可能性。另外,还验证了通过迅速冷却膜泡可以提高熔体强度,从而提出了采用膜泡的内部冷却方式更适合mLLDPE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改性 加工性能 熔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LDPE-EVA复合材料及其发泡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建 罗学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34-1839,共6页
研究了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木质素与LDPE-EVA的共混性能及进一步制备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共混物SEM图表明,在增容剂LDPE-g-MAH的作用下,木质素均匀地分散于LDPE-EVA基体中,并明显形成了一定的过渡层;DSC曲线分析表明,木质素/LDPE-EVA... 研究了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木质素与LDPE-EVA的共混性能及进一步制备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共混物SEM图表明,在增容剂LDPE-g-MAH的作用下,木质素均匀地分散于LDPE-EVA基体中,并明显形成了一定的过渡层;DSC曲线分析表明,木质素/LDPE-EVA共混物有且只有一个介于两者吸热峰之间的吸热峰,进一步说明了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综合看来,10份LDPE-g-MAH增容20份含量的木质素与100份55/45的LDPE-EVA配以0.5份交联剂在130℃下混合具有较好的共混性能。同时,采用模塑发泡能得到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较好形貌的木质素/LDPE-EVA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ldpe-EVA 共混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与橡胶共混物的研究——Ⅰ.HDPE/SBR共混物 被引量:5
9
作者 方征平 鲍诗杰 +1 位作者 单旭亮 许承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文考察了HDPE/SBR共混物的拉伸、耐环境应力开裂、熔体流动等性能,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相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部分SBR链段被HDPE晶区夹持,由于SBR链很长,每个分子可穿过多个晶区和... 本文考察了HDPE/SBR共混物的拉伸、耐环境应力开裂、熔体流动等性能,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相差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部分SBR链段被HDPE晶区夹持,由于SBR链很长,每个分子可穿过多个晶区和非晶区,受外力时不易从晶区拨出,从而起连接分子的作用,使HDPE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环境应力开裂等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丁苯胶 共混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M/LDPE共混改性新品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卫兵 朱士旺 蔡琼英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共4页
本文对POM/LDPE/增容剂共混增容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容剂(Z-1)的加入,使POM/LDPE体系中LDPE分散均匀,POM球晶细化,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且增容剂的用量控制在5~7%(以LDPE计)为最佳。所研制的新品级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拉伸... 本文对POM/LDPE/增容剂共混增容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容剂(Z-1)的加入,使POM/LDPE体系中LDPE分散均匀,POM球晶细化,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且增容剂的用量控制在5~7%(以LDPE计)为最佳。所研制的新品级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拉伸强度50~60MPa,缺口冲击强度≥12kJ/m^2,制作的小模数齿轮精度等级达7级(GB2363—80),摩擦系数为0.20~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 聚乙烯 共混 改性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淀粉在LDPE中分散性及其共混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俊 谢笔钧 朱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128,132,共4页
研究了平均粒径 2 .91μm的超微淀粉偶联改性后在 LDPE中的分散 ,及其共混物熔体流变性和超微淀粉 / LDPE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超微淀粉的偶联量可达 1%。超微淀粉 / L DPE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 ,熔体表观粘... 研究了平均粒径 2 .91μm的超微淀粉偶联改性后在 LDPE中的分散 ,及其共混物熔体流变性和超微淀粉 / LDPE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超微淀粉的偶联量可达 1%。超微淀粉 / L DPE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 ,熔体表观粘度降低 ;随着淀粉粒径的减小 ,熔体流动性得到改善。超微淀粉 / LDPE膜中淀粉质量分数可达 5 0 % ,拉伸强度达 15 .6MPa,断裂伸长率为 4 69%。SEM显示超微淀粉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淀粉 ldpe 分散性 共混体系 性能 研究 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SBR增容改性PVC/SBR共混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红革 贺继东 傅政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1998年第1期38-40,共3页
采用化学接枝法和力化学接枝法制得马来酸酐(MAH)接枝SBR(SBR-MAH)作为PVC/SBR共混物的增容剂,并对不同方式的接枝物的增容效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橡塑共混 改性 sbr 聚氯乙烯 马亚酸酐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LDPE共混体系的辐射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慧丽 姚占海 +2 位作者 刘长海 徐俊 宋春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研究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存在下PP/LDPE共混体系接受γ-辐射的效果。用溶解度参数和TEM技术评估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多官能团单体在共混体系中的分布,并用SEM、DSC、动态力学等方法对共混体系相容... 研究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存在下PP/LDPE共混体系接受γ-辐射的效果。用溶解度参数和TEM技术评估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多官能团单体在共混体系中的分布,并用SEM、DSC、动态力学等方法对共混体系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LDPE是不相容的共混体系,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主要分布在共混体系的相界面区域,辐照强化了共混体系的相间结合,增加了界面厚度,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 ldpe 共混体系 TAIC 辐射效应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毓华 花荣 +3 位作者 白春霞 于旻 李三喜 葛铁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8-90,共3页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杨毓华,花荣,白春霞,于旻李三喜,葛铁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沈阳化工学院高分子系沈阳)关键词DSC,WAXD,力学性能,LLDPE,LDPE,共... LLDPE/LDPE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性能杨毓华,花荣,白春霞,于旻李三喜,葛铁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沈阳化工学院高分子系沈阳)关键词DSC,WAXD,力学性能,LLDPE,LDPE,共混,相容性非晶-非晶-结晶共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WAXD Lldpe ldpe 共混 相容性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EVA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旻 杨连军 +1 位作者 古利新 李三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通过DSC、WAXD、偏光显微镜、DMA等方法,对LDPE/EVA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VA可使LDPE的熔融峰温提高15℃。并在LDPE结晶过程中起稀释剂作用。LDPE/EVA共混体系为非晶相相容。
关键词 共混物 结晶 聚乙烯 E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1,2-PBD共混体系的辐射交联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万喜 吕英涛 孙家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1,共3页
聚合物共混物经辐射交联后,具有多种优良性能,这些性能都与交联度有关。溶胶分数与辐照剂量间的关系常常被用来表征聚合物的辐射交联程度和交联行为。本文试图将共混物的组成、组份的分子链结构与其溶胶分数与辐照剂量间的关系式联系起... 聚合物共混物经辐射交联后,具有多种优良性能,这些性能都与交联度有关。溶胶分数与辐照剂量间的关系常常被用来表征聚合物的辐射交联程度和交联行为。本文试图将共混物的组成、组份的分子链结构与其溶胶分数与辐照剂量间的关系式联系起来,从而预期共混体系的辐射交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丁二烯 共混物 辐射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在LLDPE/LDPE农膜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景遐斌 宋玉春 +6 位作者 闫春珍 姜诚德 王兴盛 刘强 D.W.Stiff J.H.Horns Y.H.Zhao 《塑料》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工作以LLDPE/LDPE为基料,添加氟弹性体加工改性剂DynamarPPA,采用LDPE挤出机加工农膜。结果表明,挤出机加工LLDPE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使共混物中LLDPE含量从原来的40%增加到80%,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质亦有明显改善,而主机电流... 本工作以LLDPE/LDPE为基料,添加氟弹性体加工改性剂DynamarPPA,采用LDPE挤出机加工农膜。结果表明,挤出机加工LLDPE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使共混物中LLDPE含量从原来的40%增加到80%,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质亦有明显改善,而主机电流和挤出量未见变化。在添加无滴剂母料条件下,可加工LLDPE总含量达95%的无滴膜,且该膜的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均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弹性体 聚乙烯薄膜 农用薄膜 改性剂 P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LDPE及mLLDPE/LDPE共混物薄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良诗 华晔 +1 位作者 羡宏扬 吕立新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9年第3期22-25,36,共5页
研讨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薄膜和m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薄膜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并与传统的LLDPE薄膜和LLDPE/LDPE共混物薄膜进行了比较,表明mLLDPE薄膜和mLLDPE/LD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优于传统的LLDPE薄膜和LL... 研讨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薄膜和mLL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薄膜的物理性能和光学性能,并与传统的LLDPE薄膜和LLDPE/LDPE共混物薄膜进行了比较,表明mLLDPE薄膜和mLLDPE/LD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优于传统的LLDPE薄膜和LLDPE/LDPE共混物薄膜,指出在mLLDPE中混合10%LDPE,对薄膜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Lldpe ldpe 共混物 吹塑成型 塑料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H对LDPE-g-MAH/PA6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世雄 车庆浩 +1 位作者 侯茂奇 揣成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7,共3页
采用熔融接枝共混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及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共混物(LDPE-g-MAH/PA6),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等。结果表明,共混物有较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耐热性等均较低密... 采用熔融接枝共混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及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共混物(LDPE-g-MAH/PA6),研究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等。结果表明,共混物有较好的相容性,力学性能、耐热性等均较低密度聚乙烯有所改善。当LDPE-g-MAH中MAH用量为1份,共混物中PA6用量为40份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 尼龙6 共混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接枝交联LDPE、LLDPE及其共混物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建耀 刘少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2,共4页
利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延伸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其共混物的乙烯基硅烷接枝及交联产物的分子结构、熔融行为和形态。结果表明:硅烷接枝后,LDPE、LL... 利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延伸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其共混物的乙烯基硅烷接枝及交联产物的分子结构、熔融行为和形态。结果表明:硅烷接枝后,LDPE、LLDPE的重均摩尔质量小幅增加;硅烷接枝交联能力为:LLDPE>LDPE/LLDPE共混物>LDPE;接枝和交联使LDPE、LLDPE及其共混物的结晶度降低,晶粒变得不均匀;硅烷接枝和交联能增加LDPE/LLDPE共混物的相容性;交联结构提高了LDPE、LLDPE及其共混物的抗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物 硅烷 接枝 交联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