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PGA最大迭代次数可变的LDPC译码器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天娇 袁瑞佳 陈超 《空间电子技术》 2015年第2期68-71,共4页
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最大迭代次数可变的LDPC译码器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固定的最大迭代次数译码相比,该方法将译码的实际迭代次数少于分配的最大迭代时间用于对下一帧数据的译码,可以有效利用LDPC迭代译码过程中的空闲时间,来提高译... 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最大迭代次数可变的LDPC译码器设计方法。与传统的固定的最大迭代次数译码相比,该方法将译码的实际迭代次数少于分配的最大迭代时间用于对下一帧数据的译码,可以有效利用LDPC迭代译码过程中的空闲时间,来提高译码器的译码性能。在同样的数据吞吐率下,有效地提高了译码性能,而在同样的译码性能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使用的FPGA硬件资源。非常适合译码性能要求高条件下实时高速译码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译码器 部分并行 FPGA 最大迭代次数可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码率兼容DVB-S2的LDPC译码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天娇 李波 +1 位作者 杨懋 闫中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9-307,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码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高速码率兼容第二代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second generation,DVB-S2)标准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LDPC)译码器架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码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高速码率兼容第二代数字电视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second generation,DVB-S2)标准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LDPC)译码器架构,通过对DVB-S2的LDPC码校验矩阵进行初等变换得到新的矩阵,由准循环(quasi-cyclic,QC)子矩阵和行变换下三角双对角子矩阵(transformation of staircase lower triangular,TST)组成。提出的译码器架构QC部分利用现阶段研究最多的准循环QC-LDPC译码器技术,而对于TST部分,只需兼容QC矩阵部分,提出的架构可以按照QC的架构而动态地改变TST的并行路数,而且分开存储TST与QC的更新消息,保证了码率兼容。基于Xilinx XC7VX485T FPGA的验证结果表明,5种码率兼容的DVB-S2 LDPC译码器,可到达时钟频率250 MHz,最大迭代次数20次,对应的译码器最大吞吐量为2.5 G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ldpc译码器 码率兼容 DVB-S2标准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储紧缩性高速QC-LDPC译码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天娇 李波 +1 位作者 杨懋 闫中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22,共8页
提出了一种高速部分并行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QC-LDPC)译码器架构和该架构下的2种紧缩性存储策略,采用将多个相邻行的硬判决码字和外信息压缩到一个存储单元、硬判决待输出码字信息紧... 提出了一种高速部分并行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QC-LDPC)译码器架构和该架构下的2种紧缩性存储策略,采用将多个相邻行的硬判决码字和外信息压缩到一个存储单元、硬判决待输出码字信息紧缩性存储及相对应的高速译码器架构,不仅减少了用于硬判决码字的存储块的数量,而且可以便于一个时钟周期内对多个数据同时进行访问并处理,从而提高了译码器的数据处理吞吐量。通过采用Xilinx XC4VLX160 FPGA 实现CCSDS标准中的LDPC译码器验证了文中提出的这种紧缩性存储策略及其高速译码器架构可以有效地利用FPGA资源来实现高速译码器,实现结果显示该译码器在布局布线后时钟频率可以工作在250 MHz,译码器采用14次迭代,对应2 Gb/s的译码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ldpc ldpc译码器 BRAM存储器 FPGA CCS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概率LDPC译码器的双路更新边缘存储器
4
作者 吴廷勇 林于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6,共5页
针对采用传统边缘存储器结构的概率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译码器中仍存在锁存问题的现象,借鉴全并行Turbo译码器中的多路更新策略,提出了一种增强的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双路更新边缘存储器结构。利用双路更新结... 针对采用传统边缘存储器结构的概率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译码器中仍存在锁存问题的现象,借鉴全并行Turbo译码器中的多路更新策略,提出了一种增强的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双路更新边缘存储器结构。利用双路更新结构引入的增强随机选择特性,可以显著降低概率迭代译码过程中的锁存现象。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于单路更新结构,采用双路更新边缘存储器结构的概率LDPC译码器能够在误比特率接近10-4量级处获得0.4 dB左右的译码性能增益,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迭代译码周期数量,提升译码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ldpc译码器 边缘存储器 锁存问题 双路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码率、多码长LDPC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凯林 杜慧敏 段高攀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8-60,共3页
针对IEEE802.16e标准,基于层译码算法(TDMP)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码率、多码长的LDPC码译码器结构。该译码器采用半并行化和流水线设计,可以在保证电路灵活性的同时提高译码吞吐量。利用Xilinx公司的ISE工具进行综合仿真,使用的FPGA芯片为... 针对IEEE802.16e标准,基于层译码算法(TDMP)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码率、多码长的LDPC码译码器结构。该译码器采用半并行化和流水线设计,可以在保证电路灵活性的同时提高译码吞吐量。利用Xilinx公司的ISE工具进行综合仿真,使用的FPGA芯片为Virtex4-xc4vfx12-sf363-12,最大工作频率为170.278 MHz,译码吞吐量可达到128.77 Mb/s。最后,通过搭建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并将验证的结果与Matlab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 16e标准 TDMP ldpc译码器 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消除分层译码器访问冲突的LDPC码构造
6
作者 董明科 张建军 +1 位作者 吴建军 项海格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4-1020,共7页
针对普通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校验矩阵导致的行分层译码器访问冲突问题,基于渐进边增长(PEG)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LDPC码构造算法,即行方向冲突规避块(RCAB)PEG构码算法——RCAB-PEG算法,该算法通过逐行建立基础校验矩阵来构... 针对普通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校验矩阵导致的行分层译码器访问冲突问题,基于渐进边增长(PEG)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LDPC码构造算法,即行方向冲突规避块(RCAB)PEG构码算法——RCAB-PEG算法,该算法通过逐行建立基础校验矩阵来构造准循环LDPC(QC.LDPC)码,并支持行间非零元素规避。新构造的码不会导致访问冲突延迟,故能使分层译码器免除有关复杂设计,节省硬件资源,提高译码速率。采用该算法所构码的典型分层译码器速率能提高到原来的1.33倍。仿真表明,该算法构造的码,误码性能与Block-PEG码及WiMAX和DVB-SII等标准码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 准循环ldpc ldpc分层译码 渐进边增长(PEG) ldpc译码器 访问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则LDPC码部分并行译码器设计
7
作者 张彬 胡剑浩 +1 位作者 刘文焘 李少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121-1124,共4页
由于卓越的纠错性能,LDPC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有效的硬件实现LDPC译码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根据BP_Based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部分并行的非正则LDPC译码器结构。它通过列交换处理,校验矩阵形成了k个子矩阵,子矩阵之间数... 由于卓越的纠错性能,LDPC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有效的硬件实现LDPC译码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根据BP_Based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部分并行的非正则LDPC译码器结构。它通过列交换处理,校验矩阵形成了k个子矩阵,子矩阵之间数据以并行机制处理。这种实现方法解决了当校验矩阵为完全随机时,硬件资源和数据吞吐量平衡的问题。该译码器码长为3 944 b,使用Xilinx的Virtex-ⅡPro70芯片实现。结果表明,当迭代次数为20次时,数据吞吐量达到了6.5 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_Based译码算法 ldpc译码器 校验矩阵 部分并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0 GHz系统的多码率LDPC分层译码器的设计
8
作者 江鹏刚 金德鹏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5,29,共4页
针对60 GHz通信系统中的IEEE 802.11ad标准,提出了一种双层同步迭代式多码率LDPC分层译码器的结构。利用码率越低LDPC校验矩阵越为稀疏的特点,将所有码率下的校验矩阵压缩到单一检验矩阵,以便支持LDPC多码率译码。同时,使用分层译码算法... 针对60 GHz通信系统中的IEEE 802.11ad标准,提出了一种双层同步迭代式多码率LDPC分层译码器的结构。利用码率越低LDPC校验矩阵越为稀疏的特点,将所有码率下的校验矩阵压缩到单一检验矩阵,以便支持LDPC多码率译码。同时,使用分层译码算法,有效减少迭代次数。基于推荐结构,在Vertex-6 FPGA上实现了支持IEEE 802.11ad标准的4种码率的LDPC译码器,LUTs资源使用量为34%,最高净吞吐率达到3.507 Gb/s。比较结果表明,推荐结构有着低复杂度、高吞吐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译码器 60 GHZ 双层同步迭代 高吞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自适应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译码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4
9
作者 兰亚柱 杨海钢 林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37-1943,共7页
在复杂深空通信环境中,自适应能力的强弱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译码器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DVB—S2标准LDPC码译码器各功能模块的IP化设计,将动态自适应理论参数化映射到各功能模块中,实现动态自适应L... 在复杂深空通信环境中,自适应能力的强弱对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译码器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DVB—S2标准LDPC码译码器各功能模块的IP化设计,将动态自适应理论参数化映射到各功能模块中,实现动态自适应LDPC码译码器的设计。基于StratixIV系列FPGA的验证结果表明,动态自适应LDPC译码器可以满足不同码率码长及不同性能需求下的译码。同时,单译码通道可以保证译码数据信息吞吐率达到40.9-71.7M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译码器 动态自适应 DVB—S2标准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802.11n LDPC译码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勇旭 吴斌 +1 位作者 张振东 周玉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IEEE 802.11n准循环非规则LDPC译码器VLSI的设计方法.设计使用了交互信息存储器最小化设计策略,交互信息存储器与基矩阵有值点一一对应原则,最大程度减少了存储器的开销.校验节点处理采用了一种层次化偏置的最小项算法来... 提出了一种针对IEEE 802.11n准循环非规则LDPC译码器VLSI的设计方法.设计使用了交互信息存储器最小化设计策略,交互信息存储器与基矩阵有值点一一对应原则,最大程度减少了存储器的开销.校验节点处理采用了一种层次化偏置的最小项算法来降低复杂度,并选出合适的偏置量来提高译码器性能.采用SMIC 0.13μmCMOS工艺设计并实现了该译码器,在时钟频率为133.3MHz时,最大数据吞吐率为100Mb/s,功耗为73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译码器 WLAN IEEE 802.11n 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实现并行行列联合译码的QC-LDPC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明科 王达 +1 位作者 郑雅丹 项海格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9-565,共7页
针对普通低密度校验(LDPC)码制约行列联合(JRC)译码算法并行度提高的问题,基于块渐进边增长(BPEG)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并行JRC译码的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构造的准循环LDPC码(QC-LDPC)基矩阵由含r(r为大于1的整数)行的行... 针对普通低密度校验(LDPC)码制约行列联合(JRC)译码算法并行度提高的问题,基于块渐进边增长(BPEG)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并行JRC译码的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构造的准循环LDPC码(QC-LDPC)基矩阵由含r(r为大于1的整数)行的行组构成,允许一个行组内的r 行进行并行JRC运算。仿真结果表明,用上述构造方法构造的LDPC码与BPEG码的误码性能相当。硬件实现表明,用此构造码的并行译码器的速率能达到典型传统准循环译码器的3倍以上,为面向译码器的LDPC码构造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校验(ldpc)码 行列联合(JRC)译码 渐进边增长(PEG)算法 块渐进 边增长(BPEG)算法 准循环ldpc(QC—ldpc)码 面向译码器ldpc码构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Complexity Detection and Decoding Scheme for LDPC-Coded MLC NAND Flash Memory 被引量:1
12
作者 Xusheng Lin Guojun Han +2 位作者 Shijie Ouyang Yanfu Li Yi F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6期58-67,共10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e technology, the multi-level cell(MLC)technique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storage density of NAND flash memory. As the result,cell-to-cell interference(CCI) becomes more serious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e technology, the multi-level cell(MLC)technique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storage density of NAND flash memory. As the result,cell-to-cell interference(CCI) becomes more serious and hence causes an increase in the raw bit error rate of data stored in the cells.Recently,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codes have appeared to be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combat the interference of MLC NAND flash memory. However, the decoding complexity of the sum-product algorithm(SPA) is extremely high.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log likelihood ratio(LLR) information of each bit in each NAND flash memory cell, we adopt a non-uniform detection(N-UD) which uses the average maximum mutual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soft-decision reference voltages.Furthermore, with an aim to reduce the decoding complexity and improve the decoding performance, we propose a modified soft reliabilitybased iterative majority-logic decoding(MSRBI-MLGD) algorithm, which uses a non-uniform quantizer based on power function to decode LDPC cod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ur design can offer a desirable trade-off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and complexity for high-column-weight LDPC-coded MLC NAND flash mem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to-cell interference(CCI) ldpc codes MLC NAND flash memory non-uniform detection(N-UD) modified soft reliability-based iterative majority-logic decoding(MSRBI-MLGD)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a(480,240)CMOS Analog Low-Density Parity-Check Decoder
13
作者 Hao Zheng Zhe Zhao +1 位作者 Xiangming Li Hangcheng Ha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8期41-53,共13页
Digital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 decoders can hardly meet the power-limits brought by the new application scenarios. The analog LDPC decoder, which is 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og computation technology, is cons... Digital 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 decoders can hardly meet the power-limits brought by the new application scenarios. The analog LDPC decoder, which is 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og computation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to have the potential to address this issue to some extent.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automation tools and analog stopping criteria, the analog LDPC decoders suffer from costly handcraft design and additional decoding delay, and are not feasible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 decoder architecture using reusable building blocks is designed to lower the handcraft design, and a probability stopping criterion that i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analog decoder is further planned and implemented to reduce the decoding delay. Then, a(480,240) CMOS analog LDPC decoder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a 0.35-μm CMOS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oder prototype can achieve 50 Mbps throughput when the power consumption is about 86.3m W, and the decoding delay can be reduced by at most 93% compared with using the preset maximum decoding delay in existing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 analog decoder handcraft design reduction probability stopping criterion for analog decoding reusable building b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