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开关频率条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及有源阻尼方案
1
作者 杨晓华 谢懿晗 +3 位作者 代盛国 易皓 杨茗 于德硕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1,共9页
数字控制延时是引起LCL型并网逆变器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在大功率配电场景,并网逆变器主要工作于低开关频率条件,此时数字控制延时引起的振荡现象变得更为复杂。现有的有源阻尼方案主要面向LCL无源谐振峰附近频段的高频振荡问题,而较少... 数字控制延时是引起LCL型并网逆变器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在大功率配电场景,并网逆变器主要工作于低开关频率条件,此时数字控制延时引起的振荡现象变得更为复杂。现有的有源阻尼方案主要面向LCL无源谐振峰附近频段的高频振荡问题,而较少地关注到低开关频率场景并网系统失稳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分析了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在低开关频率条件下,并网系统可能出现由LCL谐振峰和电流控制环路引起的双谐振频段。为了抑制双谐振频段诱发的振荡,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状态量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够在较宽的开关频率范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PLECS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有源阻尼方案在宽开关频率范围特别是低开关频率条件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低开关频率 数字控制延时 稳定性分析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高鲁棒性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光德 徐泽众 +2 位作者 孙鹏菊 李强 陈咏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2-1680,I0081,共10页
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策略可以在不增加额外传感器的前提下,有效抑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谐振尖峰。在电网电压畸变的工况下,GCFAD策略往往与电网电压前馈策略同时使用以改善并网电流质量。... 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策略可以在不增加额外传感器的前提下,有效抑制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谐振尖峰。在电网电压畸变的工况下,GCFAD策略往往与电网电压前馈策略同时使用以改善并网电流质量。然而,通过研究发现,传统GCFAD策略等效虚拟阻抗在中低频段的正阻特性会导致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在中频段产生一定的相位滞后,从而降低了系统在电网电压畸变且附加电网电压前馈策略的情况下,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鲁棒性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high robustness 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HR-GCFAD)策略,使虚拟阻抗在高频处呈现正阻特性以抑制LCL谐振尖峰,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在中低频段呈现负阻特性以提高系统中频段输出阻抗相位,进而提高了系统在附加电网电压前馈策略时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有源阻尼 鲁棒性 并网电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背景谐波的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欣宇 龚立娇 +1 位作者 张新 姜三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8-544,共7页
电网在运行时电压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附加的背景谐波成分,背景谐波的存在会使当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并网运行时,可能引起并网电流的波形畸变,同时会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运行效率带来不良影响。针对此问题,先构建三相LCL型并网逆... 电网在运行时电压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附加的背景谐波成分,背景谐波的存在会使当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并网运行时,可能引起并网电流的波形畸变,同时会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运行效率带来不良影响。针对此问题,先构建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阻抗数学模型,并深入探究电网电压波动对并网电流的具体影响机理;然后设计了一种电网电压全前馈抑制方法,用以减轻电网中背景谐波电压对并网电流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在加入策略后并网电流谐波含量从7.03%降到了1.46%。表明采用的电网电压全前馈抑制方法可有效地减小逆变器因电网背景谐波而产生的输出电流的影响,可有效抑制并网系统可能出现的谐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锁相环 阻抗模 电压前馈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数字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阻抗鲁棒性的补偿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金衍珍 林丽 +4 位作者 戴哲仁 朱淼 卞京 黄金平 李昱泽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与模拟控制相比,采用数字控制的LCL型并网逆变器会引入控制延迟,在电网阻抗变化较大的弱电网中,严重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数字控制的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比例-相位滞后的补偿策略。首先,在考虑控制... 与模拟控制相比,采用数字控制的LCL型并网逆变器会引入控制延迟,在电网阻抗变化较大的弱电网中,严重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数字控制的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阻抗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比例-相位滞后的补偿策略。首先,在考虑控制延时的基础上,对电网阻抗宽变化范围内的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基于Nyquist稳定性判据识别稳定区域,并合理设计比例和相位滞后补偿器的参数,使改进后的系统在电网阻抗宽变化范围时仍能够稳定运行。最后,仿真与半实物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数字控制延时 Nyquist稳定性判据 比例-相位滞后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锁相环对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小扰动建模影响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7
5
作者 杨苓 陈燕东 +6 位作者 周乐明 陈智勇 周小平 伍文华 黄旭程 谢志为 罗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792-3804,共13页
在弱电网中,由于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的PI控制器的动态性能,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小扰动情况下控制dq坐标系和系统dq坐标系不再重合,给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导纳模型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小... 在弱电网中,由于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的PI控制器的动态性能,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小扰动情况下控制dq坐标系和系统dq坐标系不再重合,给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导纳模型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小扰动建模方法。首先,通过旋转矩阵,将系统dq坐标系下参数变换到控制dq坐标系,建立双dq坐标系之间的交互关系,解决了考虑PLL影响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建模难题。其次,深入研究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导纳特性。然后,分析PLL、电网阻抗和LCL滤波器参数在系统dq坐标系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随着PLL带宽和电网阻抗的增大,系统由稳定变为不稳定。当系统处于稳态时,有源阻尼系数越大,系统的相角裕度越大,表明系统稳定性提高。逆变器侧电感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很小。滤波电容和网侧电感的增大,导致系统的相角裕度减小,系统稳定性降低。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 弱电网 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 小扰动导纳建模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鲁棒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51
6
作者 周乐明 罗安 +3 位作者 陈燕东 周小平 李鸣慎 匡慧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42-2752,共11页
传统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方法(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是一种抑制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振尖峰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数字控制下的控制延时使其等效阻尼电阻正负的分界频率介于1/6与1/3倍系统开关频率间,电网阻抗的宽... 传统并网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方法(grid-currentfeedback-active-damping,GCFAD)是一种抑制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振尖峰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数字控制下的控制延时使其等效阻尼电阻正负的分界频率介于1/6与1/3倍系统开关频率间,电网阻抗的宽范围变化极有可能造成系统无法稳定运行。对此,文中提出一种鲁棒GCFAD方法,包括并网电流的二重采样和改进型GCFAD方法。并网电流的二重采样在不引入开关纹波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有源阻尼环中的控制延时;改进型GCFAD进一步提高了该分界频率与系统开关频率的比值,使得该分界频率等于0.5倍系统开关频率,位于LCL滤波器设计的谐振频率区间外,从而解决了LCL滤波器的实际谐振频率穿越该分界频率的鲁棒性问题,大大地提高了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和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有源阻尼 二重采样 电网阻抗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多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振模态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建文 阮筱菲 +3 位作者 李永刚 李戎 刘胜军 孙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6-355,共10页
针对弱电网下多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波谐振机理分析,传统频域分析法需要通过高阶复杂的传递函数获取系统谐振频率,且不能得到更多谐振信息的相关问题。该文提出模态分析法分析并网系统的谐振特性,确定谐振频率、节点参与因子等谐振信息。... 针对弱电网下多LCL型并网逆变器谐波谐振机理分析,传统频域分析法需要通过高阶复杂的传递函数获取系统谐振频率,且不能得到更多谐振信息的相关问题。该文提出模态分析法分析并网系统的谐振特性,确定谐振频率、节点参与因子等谐振信息。首先建立典型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诺顿等效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比分析模态分析法和传统频域分析法的应用原理,并阐述模态分析法在谐振分析中的优势。其次,采用模态分析法研究逆变器数量、逆变器类型、电网阻抗、线路阻抗、控制参数及LCL参数对并网系统谐振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频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将模态分析应用到不同参数多并网逆变器谐振特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谐振模态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谐振 频域分析 逆变 lcl型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闪映射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尚佳宁 边境 +2 位作者 李虹 郑琼林 张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50-256,共7页
本文基于频闪映射推导了在无源阻尼和PI控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离散模型,得出了并网逆变器的折叠图和分岔图,基于折叠图和分岔图分析了PI调节器中比例系数kp以及积分系数ki对并网逆变器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结... 本文基于频闪映射推导了在无源阻尼和PI控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离散模型,得出了并网逆变器的折叠图和分岔图,基于折叠图和分岔图分析了PI调节器中比例系数kp以及积分系数ki对并网逆变器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Matlab/Simulink下的仿真结果与相同参数下折叠图的对比,验证了用折叠图分析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正确性。并依据分岔图给定了保证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的PI调节器的参数范围,为三阶LCL型并网逆变器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闪映射 lcl型并网逆变器 PI调节 折叠图 分岔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改进数字单环控制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万晓凤 丁小华 +3 位作者 聂晓艺 刘志宇 胡海林 余运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7-583,共7页
建立逆变侧电流单环反馈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研究数字控制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系统稳定控制下的约束延时区间.为减小数字控制延时,通过前移脉宽调制比较寄存器装载时刻的方法,在未提高采样频率的情况下将采样延时减小... 建立逆变侧电流单环反馈控制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研究数字控制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系统稳定控制下的约束延时区间.为减小数字控制延时,通过前移脉宽调制比较寄存器装载时刻的方法,在未提高采样频率的情况下将采样延时减小为采样周期的1/2,使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参数优化的方法对传统相位补偿算法进行改进,在提高系统相位裕度的同时能降低系统高频增益,提高系统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力技术 lcl型并网逆变器 单环控制 数字控制延时 脉宽调制 超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并网逆变器大小信号模型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文 李戎 +1 位作者 吴滨源 孙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70,共11页
为了研究应用LCL型并网逆变器大、小信号两种模型在分析并网系统稳定性的相关问题,着重比较两种模型的特点,探讨其应用范围:首先总结了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大、小信号模型的搭建过程,归纳了系统参数与控制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然... 为了研究应用LCL型并网逆变器大、小信号两种模型在分析并网系统稳定性的相关问题,着重比较两种模型的特点,探讨其应用范围:首先总结了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大、小信号模型的搭建过程,归纳了系统参数与控制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然后比较两模型的复杂程度、精确程度及异同点:其中大信号模型较小信号模型,未考虑PWM控制的影响以及PLL环节使得模型更为简单,输出导纳阶数较低,而二者得到的影响系统稳定性结论具有一致性;并针对多逆变器并网谐振失稳问题,提出大信号模型的适用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探讨了大信号模型在多逆变器并网及不同控制类型逆变器并网应用,以及该模型分析确定谐振失稳点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信号模 小信号模 谐振 稳定性 适用性分析 lcl型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扩展LCL型并网逆变器有效阻尼区的超前补偿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华铤 林桦 +1 位作者 肖建杰 王兴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7-202,共6页
考虑数字控制延迟,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有效阻尼区仅在采样频率fs的1/6以内,较窄的阻尼区间使得系统的稳定区域很小,不利于系统参数的设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在阻尼环路中加入超前补偿控制器的改进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系统的有源... 考虑数字控制延迟,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有效阻尼区仅在采样频率fs的1/6以内,较窄的阻尼区间使得系统的稳定区域很小,不利于系统参数的设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在阻尼环路中加入超前补偿控制器的改进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系统的有源阻尼特性,得出加入超前补偿后系统的有效阻尼区可以扩展到(0,fR),其中fR∈(fs/6,fs/3)。接着分析了加入超前补偿后被控对象的稳定性,给出临界电容电流反馈系数与超前补偿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了扩大原系统的稳定区域,提出了一套超前补偿控制器的参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电容电流反馈 控制延迟 有效阻尼区 稳定区域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改进型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 被引量:41
12
作者 曹子恒 肖先勇 +3 位作者 马俊鹏 罗代军 杨翔宇 禹华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81-3789,共9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采用数字控制时,传统的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将等效为和频率相关的阻抗,且在大于1/6采样频率的频段里,该阻抗将呈负阻尼特性。在弱电网条件下,宽范围时变的电网阻抗将导致LCL谐振频率发生变化,若LCL谐振频率大于1/6采样... LCL型并网逆变器采用数字控制时,传统的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将等效为和频率相关的阻抗,且在大于1/6采样频率的频段里,该阻抗将呈负阻尼特性。在弱电网条件下,宽范围时变的电网阻抗将导致LCL谐振频率发生变化,若LCL谐振频率大于1/6采样频率,鲁棒性将受到严重威胁。为了解决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策略,在电容电流反馈支路中加入相位超前补偿环节,以减小控制延时引起的相位滞后的影响,从而提升有源阻尼的有效阻尼区,并在离散域下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分析,最后搭建了单相LCL并网逆变器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使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始终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并且与已有补偿策略相比,该策略引入了更少的高频谐波,更利于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电容电流反馈 弱电网 有源阻尼 鲁棒性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计及锁相环影响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32
13
作者 刘人志 陈卓 +1 位作者 唐文博 朱家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8-187,共10页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易诱发宽频带振荡。为分析振荡失稳的发生机理,首先基于复矢量传递函数方法建立了计及锁相环影响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阻抗模型,然后分析了频率耦合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并网逆变器系统与电网阻抗交互...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下易诱发宽频带振荡。为分析振荡失稳的发生机理,首先基于复矢量传递函数方法建立了计及锁相环影响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阻抗模型,然后分析了频率耦合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并网逆变器系统与电网阻抗交互作用的等价输出阻抗模型,应用阻抗稳定性判据分析了锁相环对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影响。为抑制锁相环对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扰动电压前馈补偿的改进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基于所建立阻抗模型判别稳定性的准确性和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lcl型并网逆变器 锁相环 阻抗模 复矢量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失配LCL型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波 朱子林 +2 位作者 洪敏 武对娣 廖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6-75,共10页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过于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且鲁棒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失配情况下的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根据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状态量建立离散参数观测器模型,实时估计电感和电容,并在线修正预测模型中的...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过于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且鲁棒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失配情况下的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根据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状态量建立离散参数观测器模型,实时估计电感和电容,并在线修正预测模型中的电感和电容参数,避免因外界扰动造成的参数失配对控制器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控制器的鲁棒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显著提高参数失配模型预测控制的并网电流质量,相同条件下,相比于无参数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总谐波畸变率下降了1.58%,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预测控制 鲁棒性 参数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顿插值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机侧电流反馈延时补偿策略 被引量:20
15
作者 贺诗明 熊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766-4772,共7页
对于LCL型并网逆变器,当采用机侧电流单环反馈时,数字控制产生的延时将改变系统的相位特性,影响系统稳定性。为了降低延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插值法的延时补偿策略,利用第k拍以及k?1拍控制量的线性组合预测第k拍的装载信... 对于LCL型并网逆变器,当采用机侧电流单环反馈时,数字控制产生的延时将改变系统的相位特性,影响系统稳定性。为了降低延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插值法的延时补偿策略,利用第k拍以及k?1拍控制量的线性组合预测第k拍的装载信号。该种方法实质为电流环前向通道提供了一个相位超前环节,补偿了延时带来的相位滞后,从而避免?180°相位穿越点位于谐振角频率处,提高了系统鲁棒性。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机侧电流反馈 稳定性 牛顿插值 延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低频共模电压的LCL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双分解-求和控制算法研究
16
作者 王彩勤 刘江 宋卫章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0-1136,共7页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需同时实现并网电流跟踪与谐振抑制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分解-求和(Dual-Division-Summation,D-D-Σ)的并网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LCL滤波器两侧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变化量,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总...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需同时实现并网电流跟踪与谐振抑制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分解-求和(Dual-Division-Summation,D-D-Σ)的并网电流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LCL滤波器两侧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变化量,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总占空比的数学模型。此外,采用一种简化估计方法实现低频共模电压的无传感器检测,有效抑制了由零序注入分量引起的三倍基频共模电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并网电流跟踪精度的同时实现了谐振抑制,并对低频共模电压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D-D-Σ并网电流控制算法 低频共模电压 零序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并网逆变器离散域电流控制策略
17
作者 李原 杨淑英 张兴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7-258,共12页
以LCL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提出离散域状态空间融合电容电压前馈的控制器,在提升系统动态响应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电网电压背景谐波的影响。并且推导出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式,从而控制算法可根据物理参数自动调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提出... 以LCL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提出离散域状态空间融合电容电压前馈的控制器,在提升系统动态响应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电网电压背景谐波的影响。并且推导出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式,从而控制算法可根据物理参数自动调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提出的离散域电流控制器的动态性能和背景谐波抑制能力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电流控制 有源阻尼 背景谐波 离散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LCL型逆变器的改进并网电流控制策略
18
作者 朱胤杰 苗虹 +1 位作者 曾成碧 童广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0,共10页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的出现导致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相位裕度下降,造成严重的并网电流畸变,甚至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1种改进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在电压前馈环中引入多谐振控制器以抑制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并在电流前馈环中加入相位... 针对弱电网环境下电网阻抗的出现导致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相位裕度下降,造成严重的并网电流畸变,甚至系统失稳的问题,提出1种改进并网电流控制策略。在电压前馈环中引入多谐振控制器以抑制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并在电流前馈环中加入相位补偿器以提升系统相位裕度,从而避免多谐振环节的谐振峰与−180°线交汇的风险。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策略可有效抑制弱电网下LCL型并网电流谐波,提高电流质量,增强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lcl型并网逆变器 多谐振控制 并网电流前馈 相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中LCL型单相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娜 朱春华 +1 位作者 于群 董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75-82,90,共9页
为了解决由于LCL型并网逆变器比例控制系统参数设置不当导致风力发电系统不稳定问题,以并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比例控制下LCL型单相H桥并网逆变器为例,运用频闪映射方法分别建立了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离散迭代模型,根据Jacobian矩阵... 为了解决由于LCL型并网逆变器比例控制系统参数设置不当导致风力发电系统不稳定问题,以并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比例控制下LCL型单相H桥并网逆变器为例,运用频闪映射方法分别建立了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离散迭代模型,根据Jacobian矩阵特征值法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系统稳定域进行划分。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平均模型,通过仿真获得的电流时域波形、电流-电压相位图、电流谐波谱分析图直观形象的分析验证理论分析与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并网型LCL逆变器控制参数设计,避免系统不稳定现象出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型并网逆变器 频闪映射 离散模 Jacobian矩阵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设计方案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林 解宝 +2 位作者 郑晨 刘晋宏 杜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11-219,共9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并网逆变器获得了更多的应用。并网逆变器能够成功实现并网运行的前提是其直流母线电压高于最小要求限值,这限制了并网逆变器的应用。为降低并网逆变器的应用门槛,提出一种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并网逆变器获得了更多的应用。并网逆变器能够成功实现并网运行的前提是其直流母线电压高于最小要求限值,这限制了并网逆变器的应用。为降低并网逆变器的应用门槛,提出一种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通过将LCL型滤波器设计成一个有一定升压增益的模块,降低了前端逆变桥的输出电压要求,进而能够降低并网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限制,扩大了单相并网逆变器在低功率场合下的应用。首先分析传统LCL型单相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受限制的原因,然后基于一种改进LCL型滤波器设计思路,利用其电压增益功能,给出一种详细的单相并网LCL型逆变器的改进设计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并网lcl逆变 直流母线电压限制 lcl滤波模块 并网逆变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