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LCC模型的绵阳市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关系分析
1
作者
林茂
杨爽
徐霞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为探究四川省绵阳市各县(市、区)人粮关系,利用《绵阳市统计年鉴2020》,以及绵阳市及各县(市、区)统计局门户网站中粮食生产量、人口总量、粮食播种面积等相关数据,通过土地资源承载力(Land Carrying Capacity,LCC)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
为探究四川省绵阳市各县(市、区)人粮关系,利用《绵阳市统计年鉴2020》,以及绵阳市及各县(市、区)统计局门户网站中粮食生产量、人口总量、粮食播种面积等相关数据,通过土地资源承载力(Land Carrying Capacity,LCC)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and Carrying Capacity Index,LCCI)模型,计算绵阳市各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反映绵阳市各县(市、区)的人粮关系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绵阳市总体人粮关系处于平衡状态,中西部人粮关系较为紧张,北部和南部人粮关系较为宽松,仅有涪城区和江油市为人口超载状态;人粮平衡状态的县(区)有2个,分别是游仙区和北川县;人粮关系为粮食盈余的县(区)有5个,其中梓潼县为超富余,盐亭县、三台县、安州区、平武县为富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模型
(LCC
模型
)
土地资源承载指数
模型
(
lcci模型
)
人口承载力
四川省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测度与特征分析——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丹
庞博
+1 位作者
张鹏岩
李颜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328-336,共9页
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为粮食安全提供动力。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以2005—2015年为研究区间,构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性模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聚类分析、耕地压力指...
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为粮食安全提供动力。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以2005—2015年为研究区间,构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性模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聚类分析、耕地压力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LCC)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利用Arc GIS 10.1空间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探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中心-外围延伸型的稳步上升发展趋势,但区域内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极差为26.54,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耕地有明显压力的地区整体上呈波动减少趋势,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其中,无明显耕地压力的地区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2015年的13个;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呈"南北对称,东西非均衡"趋势,且人口超载区呈向西靠拢的格局;研究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态由西北向东南地区呈现由"调和协调类"向"轻度不协调类"的恶化趋势,且城镇化综合评价值(u1)始终高于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值(u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安全
耦合协调性
模型
耕地压力指数
土地资源承载指数(
lcci
)
模型
中原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宜宾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琴
冉清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第5期23-27,共5页
本文主要以粮食-人口-土地关系为基础,采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模型,从市、区、县三个空间尺度去研究宜宾市2005~2016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宜宾市2005~2016年期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波动较大,200...
本文主要以粮食-人口-土地关系为基础,采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模型,从市、区、县三个空间尺度去研究宜宾市2005~2016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宜宾市2005~2016年期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波动较大,2005~2012年,宜宾市一直处于人口和粮食平衡的状态,2013~2016呈现出人口严重超载的情况,2014年后土地承载力呈现稍微好转的趋势,但变化不大,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总体情况呈现出从中间向四周发展的趋势。宜宾市各县(区)中,翠屏区和珙县人口超载量最为严重,土地压力最大,人地关系紧张,宜宾县、长宁县、高县和兴文县的人地关系较为和谐,土地承载力最高,区域发展空间大,其余各县(区)状况良好,但也需要时刻关注。因此,建议通过提高单产、开发梯田和合理规划土地来解决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LCC
模型
lcci模型
宜宾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CC模型的绵阳市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关系分析
1
作者
林茂
杨爽
徐霞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师范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2YFS0488)。
文摘
为探究四川省绵阳市各县(市、区)人粮关系,利用《绵阳市统计年鉴2020》,以及绵阳市及各县(市、区)统计局门户网站中粮食生产量、人口总量、粮食播种面积等相关数据,通过土地资源承载力(Land Carrying Capacity,LCC)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and Carrying Capacity Index,LCCI)模型,计算绵阳市各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反映绵阳市各县(市、区)的人粮关系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绵阳市总体人粮关系处于平衡状态,中西部人粮关系较为紧张,北部和南部人粮关系较为宽松,仅有涪城区和江油市为人口超载状态;人粮平衡状态的县(区)有2个,分别是游仙区和北川县;人粮关系为粮食盈余的县(区)有5个,其中梓潼县为超富余,盐亭县、三台县、安州区、平武县为富余。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模型
(LCC
模型
)
土地资源承载指数
模型
(
lcci模型
)
人口承载力
四川省绵阳市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测度与特征分析——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丹
庞博
张鹏岩
李颜颜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328-33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4160117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4CJJ016)
+1 种基金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编号:152300410067)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编号:16IRTSTHN012)
文摘
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为粮食安全提供动力。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以2005—2015年为研究区间,构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性模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聚类分析、耕地压力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LCC)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利用Arc GIS 10.1空间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探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中心-外围延伸型的稳步上升发展趋势,但区域内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极差为26.54,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耕地有明显压力的地区整体上呈波动减少趋势,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其中,无明显耕地压力的地区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2015年的13个;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呈"南北对称,东西非均衡"趋势,且人口超载区呈向西靠拢的格局;研究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态由西北向东南地区呈现由"调和协调类"向"轻度不协调类"的恶化趋势,且城镇化综合评价值(u1)始终高于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值(u2)。
关键词
城镇化
粮食安全
耦合协调性
模型
耕地压力指数
土地资源承载指数(
lcci
)
模型
中原经济区
分类号
F29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宜宾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琴
冉清红
机构
成都师范学院史地与旅游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第5期23-27,共5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成都都市圈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研究”(CR1402)
同时得到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区域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4TD0039)
教育部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三国文化型绿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814389040)。
文摘
本文主要以粮食-人口-土地关系为基础,采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模型,从市、区、县三个空间尺度去研究宜宾市2005~2016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宜宾市2005~2016年期间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波动较大,2005~2012年,宜宾市一直处于人口和粮食平衡的状态,2013~2016呈现出人口严重超载的情况,2014年后土地承载力呈现稍微好转的趋势,但变化不大,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总体情况呈现出从中间向四周发展的趋势。宜宾市各县(区)中,翠屏区和珙县人口超载量最为严重,土地压力最大,人地关系紧张,宜宾县、长宁县、高县和兴文县的人地关系较为和谐,土地承载力最高,区域发展空间大,其余各县(区)状况良好,但也需要时刻关注。因此,建议通过提高单产、开发梯田和合理规划土地来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LCC
模型
lcci模型
宜宾市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LCC模型的绵阳市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关系分析
林茂
杨爽
徐霞
《南方农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测度与特征分析——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杨丹
庞博
张鹏岩
李颜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宜宾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刘琴
冉清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