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接无源网络的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博 徐攀腾 +2 位作者 崔远卓 娄伟涛 辛业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LCC-FH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完全解决逆变侧换相失败问题,在向无源网络供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了双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分析送端交流故障机理和无源网络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桥臂电压控制的故障穿... LCC-FHMMC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完全解决逆变侧换相失败问题,在向无源网络供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立了双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分析送端交流故障机理和无源网络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桥臂电压控制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通过让负荷主动参与调节换流站不平衡功率,快速恢复直流功率传输的同时有效避免切负荷,同时实现受端换流站和负荷的故障穿越。依靠全桥子模块拓扑能够输出负电平的特点扩大逆变侧直流电压的调节范围,避免子模块电容过度放电导致的换流站闭锁,有效减小了故障清除后直流冲击电流。设计了不同严重程度交流故障下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后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双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无源网络 故障穿越 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侧故障特性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8
2
作者 陆书豪 贾秀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1-216,224,共7页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半桥与全桥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HMMC)的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受端发生阀侧单相接地故障时,具有与半桥或全桥型MMC不同的故障特性。分别从交流电源贡献、直流电源贡献以及高低端阀...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半桥与全桥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HMMC)的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受端发生阀侧单相接地故障时,具有与半桥或全桥型MMC不同的故障特性。分别从交流电源贡献、直流电源贡献以及高低端阀组差异3个角度对阀侧单相接地故障下子模块过电压机理进行了分析。随后,针对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无直流断路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选相型单向晶闸管旁路支路的故障隔离策略,以及适用于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阀侧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策略。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了相关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保护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 换流器 阀侧接地故障 晶闸管旁路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的控制策略研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6
3
作者 董朝阳 吉攀攀 +4 位作者 冯敏 俎立峰 王晓丽 司志磊 张哲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48-155,共8页
搭建了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物理动模平台,其整流站采用串联的电网换相换流器(LCC),逆变站采用半桥和全桥子模块混合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HMMC)。为提高系统容量,逆变侧的FHMMC换流器采用高低阀组串联的拓扑结构。对不同全桥子模块配比下... 搭建了一种混合直流输电物理动模平台,其整流站采用串联的电网换相换流器(LCC),逆变站采用半桥和全桥子模块混合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FHMMC)。为提高系统容量,逆变侧的FHMMC换流器采用高低阀组串联的拓扑结构。对不同全桥子模块配比下高低阀组的在线投退、直流故障穿越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所设计的动模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高低阀组在线投退及故障自清除,为多种混合直流输电以及新型电压源换流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论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电网换相换流器(LCC) 电压源换流器(VSC) 阀组投退 故障自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系统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楠 徐政 张哲任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5,53,共8页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全半桥子模块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FHMMC)的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当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受端交流电压跌落,受端功率传输受阻,盈余的功率导致子模块电容过电压,甚至可能造成设备的... 送端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受端采用全半桥子模块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FHMMC)的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当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受端交流电压跌落,受端功率传输受阻,盈余的功率导致子模块电容过电压,甚至可能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HMMC直流电压降压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故障穿越控制策略,使其直流电压始终低于逆变侧交流母线的电压有效值。同时,整流侧LCC保持常规的定直流电流控制,保证逆变侧的直流电流在额定值附近运行,从而实现了进入直流系统的有功功率与逆变器向受端交流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之间的平衡。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对LCC-FH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系统发生的对称故障和不对称故障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有效地穿越受端交流系统故障,并抑制子模块电容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电网换相换流器 全半桥子模块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受端交流系统故障穿越 过电压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淑萍 杨莉莉 +2 位作者 武心宇 周晋宇 宋国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针对因结构复杂导致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定位方法(VMD-CNN)。首先,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获得故障电流数据,应用克拉... 针对因结构复杂导致的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算法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定位方法(VMD-CNN)。首先,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获得故障电流数据,应用克拉克变换对其解耦,获取故障电流的线模分量;其次,对得到的线模分量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MD),得到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选取特征信息最丰富的IMF分量作为VMD-CNN模型的输入;然后,利用高效的分类模型支持向量机(SVM)判别故障发生的区域,将提取到的IMF分量作为SVM输入进行训练学习,可以准确判断出故障发生区域;最后,搭建VMD-CNN模型进行故障定位,挖掘出行波信号中蕴藏的故障信息,同时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CNN中的超参数,实现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线路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过渡电阻为100Ω,不同故障位置情况下的定位相对误差均在0.17%以内;故障位置为460 km,不同过渡电阻情况下的定位相对误差均在0.25%以内;过渡电阻为50Ω,不同故障类型情况下的相对误差均在0.3%以内。所提方法能够提升不同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下的定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三端直流输电 故障定位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6
作者 戴志辉 奚潇睿 +1 位作者 李杭泽 牛宝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3,共13页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处不同模量波速度变化趋势相同而变化快慢不同的特点,定义能够间接反映故障距离的波速度比例因子。其次分别采用插值拟合及定量推导的方法求解该比例因子随故障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与计算曲线,利用其单调性差异提出联立曲线求解故障距离的测距方案。为准确标定故障行波,提出一种结合鲁棒局部均值分解与多分辨奇异值分解的波头标定方法,并利用标定结果设计基于时差特性的故障支路识别判据。最后经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较高,计算量小,不受同步误差影响,且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500Ω)和抗噪声(20 dB)能力,在不同线路中的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故障测距 波速度变化特性 行波波头标定 插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 注入信号归一化面积差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
7
作者 高超 侯俊杰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宋国兵 吴小芳 李鹏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9,共16页
为避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造成二次危害,提出一种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注入信号的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首先,利用LCC的故障控制能力,对LCC触发角施加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信号注入... 为避免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对系统造成二次危害,提出一种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LCC)注入信号的永久性故障识别方案。首先,利用LCC的故障控制能力,对LCC触发角施加附加控制策略实现信号注入,分析确定了注入信号的频率、时长、幅值,提出一种基于LCC的信号注入策略。其次,分析了不同故障性质下信号注入后电压在分布参数模型下的差异性,发现了不同故障性质下由于线路模型差异导致本端电压测量值与对端电压计算值幅值差异明显。最后,结合上述幅值差异性构造归一化面积差,实现永久性故障识别。结合PSCAD/EMTDC仿真结果可得,所提方案仅利用单端数据,不受数据通信影响,且无需仿真整定,能够可靠识别永久性故障,可以耐受400Ω过渡电阻和40 dB噪声干扰,适用于1500 km及以下长度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永久性故障识别 注入信号 幅值差异 归一化面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保协同的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 被引量:3
8
作者 戴志辉 牛宝仪 +2 位作者 李铁成 奚潇睿 李杭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 灵敏可靠的保护原理对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原理易受过渡电阻、噪声等因素干扰,且多忽略与换流器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控制特征量的多端混合直流线路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利用故障电流变化方向进行故障区域识别;然后,基于不同故障情况下等效阻抗回路中电感的差异,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控制信号积分值的大小差异,以此构造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并利用正、负极控制信号积分值比值进行故障选极;最后,通过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可靠、灵敏地识别各种故障,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 控保协同 积分值 线路保护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界折射系数的混合直流输电线路单端保护方案:以乌东德混合直流工程为例
9
作者 武传健 李聪聪 +3 位作者 侯延琦 张岩 张晓东 张大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59-7667,共9页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存在边界元件不统一、故障响应特性不一致、高阻故障影响难解决和近端故障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降低了保护方案的可靠性。为此,分析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区域折射系数相位特征,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合混合边界的单端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存在边界元件不统一、故障响应特性不一致、高阻故障影响难解决和近端故障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降低了保护方案的可靠性。为此,分析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区域折射系数相位特征,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合混合边界的单端保护方案。首先,建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模型,解析不同故障类型的行波传递特征;随后,划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区域,分别推导区域的折射系数表达式及其相频特征;最后,提出基于特定频率折射系数的单端保护方案并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具备传统保护方案的快速性外,具备更好的耐高阻故障、噪声干扰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线路保护 单端保护 近端故障 故障电阻 折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相面积理论的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10
作者 张香松 王长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70,共12页
为解决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传统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导致的电压跌落和功率中断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基于换相面积理论分析了传统直流的换相失败机理;然后,采用变斜率函数设计了一种动态非... 为解决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传统直流连续换相失败导致的电压跌落和功率中断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系统的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基于换相面积理论分析了传统直流的换相失败机理;然后,采用变斜率函数设计了一种动态非线性低压限流控制器(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order limiter,VDCOL),灵活调控VDCOL曲线斜率来限制直流电流的增长速率,减小换相需求面积;同时,根据直流电流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无功输出量之间映射关系,设计了一种考虑无功容量约束的MMC快速无功控制器,实时调整MMC逆变器发出的无功来提升换相电压,增大换相供给面积,进而构建出一种基于换相面积理论的混合多馈入系统连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仿真系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提升传统直流抵御连续换相失败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连续换相失败 换相面积 直流电流 换相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11
作者 李欣然 陈海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12,共12页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 为明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逆变侧交流故障对控制器间交互作用及后续换相失败的影响机理,利用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详细分析了逆变侧暂态换相过程,深入探讨了交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直流电流的恢复速率,以及关断角测量误差等关键因素如何单独或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故障时刻和故障程度的换相机理。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了不同故障条件下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机理 换相过程 故障程度 故障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淑萍 李元泽 +3 位作者 宋国兵 左俊杰 吕宇星 沈渠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4,共12页
直流输电线路通常是以大电感和直流滤波器作为边界,故障行波在边界发生折射和反射时,其行波能量也会因为电感和滤波器的存在而被吸收,导致区内、外高频行波能量产生差异.当故障发生为正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小于高频反行波能量;... 直流输电线路通常是以大电感和直流滤波器作为边界,故障行波在边界发生折射和反射时,其行波能量也会因为电感和滤波器的存在而被吸收,导致区内、外高频行波能量产生差异.当故障发生为正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小于高频反行波能量;当故障发生为反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大于高频反行波能量.由此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反行波高频能量差异的纵联方向保护,该保护采用小波包变换提取行波的高频能量,利用前行波与反行波在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时的高频能量差异判别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并且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以及故障发生位置距离和噪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 高频行波能量 小波包变换 纵联方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流行波突变的LCC-MMC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纵联方向保护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淑萍 李元泽 +3 位作者 宋国兵 吕宇星 左俊杰 沈渠旺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56,共10页
在直流线路中行波保护作为主保护应用广泛,但行波保护作为单端量的保护具有误动性较高且耐过渡电阻能力较差的缺点。在分析了行波在直流输电系统中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和区外故障时暂态电流行波变化方向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 在直流线路中行波保护作为主保护应用广泛,但行波保护作为单端量的保护具有误动性较高且耐过渡电阻能力较差的缺点。在分析了行波在直流输电系统中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和区外故障时暂态电流行波变化方向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行波突变的LCC-MMC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系统纵联方向保护。若故障时两侧暂态电流行波突变方向相同,则为区内故障,否则为区外故障。通过PSCAD和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并且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以及故障发生位置距离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 纵联方向保护 暂态电流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电流采样轨迹的混合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志辉 石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9-2188,I0108,I0109-I0112,共15页
为提高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的抗干扰能力和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电流采样轨迹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线路故障时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区内/外故障时的电压-电流线性度差异。然后,... 为提高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线路保护的抗干扰能力和适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电流采样轨迹的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线路故障时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区内/外故障时的电压-电流线性度差异。然后,以区外故障时电压-电流所服从的线性模型作为假设模型,将实测数据得到的采样轨迹与假设模型对应的直线进行比对,引入拟合优度指标作为特征量来量化并放大实测数据与假设模型的差异,并进一步给出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案。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模并仿真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所提保护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可靠、快速地识别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在高阻和强噪声的场景下仍可适用,且无需提取特征频带,无需双端数据严格同步,对于保护装置的采样率要求较低,易实现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 纵联保护 采样轨迹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送受端电网连锁反应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15
作者 欧阳金鑫 陶睿 +2 位作者 庞茗予 潘馨钰 肖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60,共8页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之间耦合紧密,首次换相失败后若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后续换相失败、送端过电压和相邻直流相继换相失败等连锁反应。为此,提出了基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的送受端连锁反应抑制方法。分析了换相失败及控制系...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之间耦合紧密,首次换相失败后若控制不当可能引发后续换相失败、送端过电压和相邻直流相继换相失败等连锁反应。为此,提出了基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的送受端连锁反应抑制方法。分析了换相失败及控制系统作用下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送受端连锁反应的过程;通过对避免后续换相失败和整流站过电压的直流电流的解析,建立了单回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进一步推导了避免相继换相失败的直流电流范围,建立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安全域,进而提出了抑制送受端连锁反应的自适应电流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相继换相失败和后续换相失败,并缓解送端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混合输电系统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暂态过电压 连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中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
16
作者 李永丽 王永欢 刘佳硕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2,共10页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 针对整流侧采用LCC结构,逆变侧采用高压阀组LCC换流器与低压阀组MMC换流器相串联结构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为了解决当一个MMC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多个MMC及其受端交流系统发生潮流转移,可能引起正常运行的受端交流系统过负荷,并导致距离后备保护误动作,进而可能发展为连锁故障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原理。首先,分析了在受端级联型结构中,逆变侧多个MMC共同承担功率传输任务;其次,研究了系统正常运行时受端出口测量阻抗与MMC功率指令值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一种适用于并联MMC的距离Ⅲ段保护原理。该原理可以随MMC输出功率指令值的变化而自适应调节距离Ⅲ段整定值,并且可以主动识别故障与过负荷,防止距离Ⅲ段保护因过负荷而误动作;最后,基于仿真平台搭建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原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距离Ⅲ段保护 交流故障 自适应 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熵变化量判据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子江 张兆毅 +2 位作者 樊友平 范建斌 舒印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共12页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对信号采样频率要求高,保护性能受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影响较大,需配合纵联保护识别故障位置。而现有纵联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影响,传输数据量较大,动作速度有待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熵变...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对信号采样频率要求高,保护性能受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影响较大,需配合纵联保护识别故障位置。而现有纵联差动保护易受分布电容影响,传输数据量较大,动作速度有待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熵变化量判据的混合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近似熵需要的计算数据量较小,且兼具高灵敏性、高可靠性优势。故障发生后,近似熵变化量呈现明显的峰值特征,基于1模电压电流近似熵变化量构建的保护判据能快速准确地识别高阻接地故障,同时能减小噪声干扰和分布电容的影响。基于乌东德±800 kV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保护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仅需5 kHz采样频率,无需严格的时间同步,且在经800Ω过渡电阻接地及10 dB信噪比场景下能够正确、快速地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联保护 后备保护 直流线路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近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安全域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鹤 郭家治 +2 位作者 边竞 李国庆 王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2-1371,共20页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兼顾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系统逆变侧LCC与MMC间复杂的交直流耦合特性增加了后续换相失败的抑制难度。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应对混合级联系统后续换相...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兼顾了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系统逆变侧LCC与MMC间复杂的交直流耦合特性增加了后续换相失败的抑制难度。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应对混合级联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控制器交互期间电气量波动和LCC无功需求对系统恢复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在考虑控制器作用和MMC动态无功支撑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电气量耦合作用下的故障安全域;其次,通过对混合级联系统和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故障安全域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MMC和低压限流环节(VDCOL)的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抑制和功率快速平稳恢复相协调;最后,基于PSCAD/EMTDC分别在不同严重程度交流故障、不同短路比和不同故障持续时间下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系统 后续换相失败 故障恢复期间 故障安全域 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牟大林 林圣 李小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70-2178,I0105-I0107,共12页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 为探究现有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对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适应性,结合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3种特殊运行方式下直流系统不同位置故障的故障特性和保护适应性。理论分析发现纵联差动保护适应性较好。仿真分析发现直流线路分布电容和逆变侧模块化多电平型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converter,MMC)控制特性影响在直流线路故障时直流线路电流延时自减值长时间处于波动状态,导致纵联差动保护长时间处于闭锁状态,此时,系统长时间承受MMC超大故障电流冲击。直流线路区外故障时整流侧与逆变侧直流电流差值的绝对值数值较大且长时间处于波动变化状态,纵联差动保护存在误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纵联差动保护 适应性分析 运行方式 保护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低比例全桥的混合MMC及其直流故障穿越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紫如 赵西贝 +4 位作者 贾秀芳 熊岩 周月宾 袁智勇 徐义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84-3995,I0035,共13页
通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进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外送的重要方案。半全混合MMC可利用全桥子模块的负压输出能力,满足阀组在线投退、无闭锁直流故障穿越等运行需求,但全桥子模块占比... 通过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进行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外送的重要方案。半全混合MMC可利用全桥子模块的负压输出能力,满足阀组在线投退、无闭锁直流故障穿越等运行需求,但全桥子模块占比通常不得低于50%,使得混合MMC的成本居高不下。为提升混合MMC工程经济性,提出一种全桥占比降低的混合MMC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子模块短时升压能力,分析不同直流电压调节需求下的混合MMC全桥占比要求,提出低全桥占比的混合MMC运行原理;其次,针对全桥占比降低导致的故障阶段全桥子模块过压风险,从子模块电容电压控制与定直流电流控制两个维度提出抑制子模块过压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最后,提出暂态子模块电压峰值的离散化计算方法。基于PSCAD的仿真表明,全桥占比40%的MMC升压1.25倍后,可具备与全桥占比50%的MMC相似的故障穿越能力,子模块电压最大为1.37pu,处于安全运行区间内,验证所提方案可行性与计算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全桥子模块 子模块电压 直流故障 半全混合型M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