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odular charge swinging-loading positioning accuracy under new failure criterion based on spatial geometric relationship
1
作者 Zihan Wang Linfang Qian +3 位作者 Liu Yang Taisu Liu Weiwei Chen Haolin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6期115-130,共16页
The swinging-loading process is essential for automatic artillery loading system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that affect swinging-loading positioning accuracy.A dynamic model for a mult... The swinging-loading process is essential for automatic artillery loading system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that affect swinging-loading positioning accuracy.A dynamic model for a multi degree-of-freedom swinging-loading-integrated rigid-flexible coupl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This model is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parameters and platform experiments.Based on the spatial geo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eech and loader during modular charge transfer and the possible maximum interference depth of the modular charge,a new failure criterion for estimating the reliability of swinging-loading positioning accuracy is proposed.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pendulum loader,the direct probability integr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analyz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winging-loading positioning accuracy under three different charge number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wo and four charges,the swinging-loading process shows outstanding reliability.However,an unstable stage appears when the swinging motion occurred under six charges,with a maximum positioning failure probability of 0.0712.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obtained under the conventional and proposed criteria further reveals the effectiveness and necessity of the proposed criter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llery loading system Pendulum loader dynamic model Failure criter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gid body dynamics modeling,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howitzer
2
作者 Nachiketa TIWARI Mukund PATIL +2 位作者 Ravi SHANKAR Abhishek SARASWAT Rituraj DWIVED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80-489,共10页
A large caliber howitzer is a complex and cumbersome assembly. Understanding its dynamics and performance attributes' sensitivity to changes in its design parameters can be a very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exer... A large caliber howitzer is a complex and cumbersome assembly. Understanding its dynamics and performance attributes' sensitivity to changes in its design parameters can be a very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exercise, as such an effort requires highly sophisticated test rigs and platforms. However, the need of such an understanding is crucially important for system designers, users, and evaluators. Some of the key performance attributes of such a system are its vertical jump, forward motion, recoil displacement, and force transmitted to ground through tires and trail after the gun has been fired. In this work, we have developed a rigid body dynamics model for a representative howitzer system, and used relatively simple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to estimate its principal design parameters. Such procedures can help in obviating the need of expensive experimental rigs, especially in early stages of the design cycle. These parameters were subsequently incorporated into our simulation model,which was then used to predict gun performance. Finally, we conducted several sensitivity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changes in various design parameters on system performance. Their results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overal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WITZER GUN CAD modeling dynamic simulation RECOIL ASSEMBLY PARAMETERS Sensitiv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中声波产生机理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巍然 安志武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9-496,共8页
局部放电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超声法可以探测局部放电发出的声波并定位声源,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局部放电产生超声波的机理和过程,该文针对电晕放电这一典型的局部放电现象在理论上分析了其产生... 局部放电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超声法可以探测局部放电发出的声波并定位声源,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局部放电产生超声波的机理和过程,该文针对电晕放电这一典型的局部放电现象在理论上分析了其产生声波的机理。该理论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将带电粒子的连续性方程、电场泊松方程和有源声波方程进行耦合,并利用有限元仿真求解出了声场分布。结果表明:声源附近处的声波频率和放电电流脉冲频率保持一致;声波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针尖正下方的声场明显强于其他方向;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声波出现明显衰减,且高频分量衰减更快,表现为峰值频率向低频漂移;放电电流脉冲幅值、声压大小和峰值频率均和外接电压幅值呈正相关。相关结果能较好地明晰电学量与声学量之间的关系,为局部放电超声检测法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电晕放电 发声机理 仿真分析 流体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间隙冲击的六连杆伺服压力机建模及动力学响应特性研究
4
作者 孙万 王兆坤 +3 位作者 汪子康 袁浩 江秀花 张忠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7-83,共7页
针对伺服压力机肘杆机构运转中因旋转副间隙引发的周期性冲击问题,建立非线性时变六连杆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间隙大小、驱动转速对系统动态特性及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六连杆运动副间隙由于运动副元素分离导致的振动冲击机制。基... 针对伺服压力机肘杆机构运转中因旋转副间隙引发的周期性冲击问题,建立非线性时变六连杆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研究间隙大小、驱动转速对系统动态特性及可靠性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六连杆运动副间隙由于运动副元素分离导致的振动冲击机制。基于Lankarani-Nikravesh接触模型,得到运动副间隙碰撞力,并结合第一类拉格朗日方程构建含间隙的六连杆压力机动力学控制方程组。对该模型的变步长Runge-Kutta法积分迭代求解结果表明:运动副间隙大小对接触力波动较为敏感,其冲击力幅值随关节间隙和驱动转速增大而大幅增加,尤其是当旋转副间隙值超过0.5 mm、驱动转速大于90 r/min时,引起较大冲击力(峰值大于6 kN),同时冲击波动力大于120 kN,系统稳定性急剧恶化,导致机构运行可靠性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运动副间隙及合理的驱动转速对消除压力机冲击振动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压力机 间隙冲击 动力学建模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掏槽爆破Shape-effect损伤理论分析及优化
5
作者 秦辉峰 赵岩 +1 位作者 王海龙 何健辉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1,46,共12页
为探究在不同形状的空孔下的掏槽爆破机理,基于空孔效应、应力集中效应及空间碎胀原理,建立了改进后的Shape-effect分段爆破二维损伤理论计算模型,结合模拟和试验分析爆破作用下掏槽区的围岩损伤情况,并以此给出“方空孔掏槽理论分析模... 为探究在不同形状的空孔下的掏槽爆破机理,基于空孔效应、应力集中效应及空间碎胀原理,建立了改进后的Shape-effect分段爆破二维损伤理论计算模型,结合模拟和试验分析爆破作用下掏槽区的围岩损伤情况,并以此给出“方空孔掏槽理论分析模型”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圆空孔壁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函数γq 2 sinθ符合孔壁的实际应力,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优化掏槽区的爆破效果,将圆空孔换为方孔空后,方孔空周围的岩体损伤分布均匀,破裂充分。掏槽区岩体空孔形状的改变影响周围岩体的应力分布,圆孔壁附近岩体产生“间隔环状”破坏,反射波的拉伸作用受到阻抗。方孔空掏槽爆破产生的纵波使孔壁大范围内岩体产生拉剪破坏,其在第二段应力波的影响下向内坍缩,空孔空间的利用率达63.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槽损伤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Shape-effect模型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轮对的地铁轴箱轴承振动响应分析
6
作者 肖苏雯 廖爱华 +1 位作者 胡定玉 师蔚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5,266,共11页
轴箱轴承是地铁车辆走行部的重要部件之一,一旦发生故障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为探究在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轴箱轴承的振动响应,基于轨道-车辆耦合动力学及轴承动力学理论,进行了轴箱轴承的振动响应分析。首先,利用SIMPACK与Simulin... 轴箱轴承是地铁车辆走行部的重要部件之一,一旦发生故障会严重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为探究在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轴箱轴承的振动响应,基于轨道-车辆耦合动力学及轴承动力学理论,进行了轴箱轴承的振动响应分析。首先,利用SIMPACK与Simulink进行了联合仿真,建立了一种包含轴箱轴承和柔性轮对的轨道-车辆-轴承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计算了轴承转速和故障频率的仿真值,通过和理论值、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多点故障、不同速度、不同损伤规模下,对轴箱轴承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的轴承故障特征频率与理论值、实验值的误差均在1%以内;相对于单点故障状态,轴箱轴承在多点故障状态下所受到的故障冲击更加强烈;受到轨道不平顺激励和轴承自身故障冲击的综合影响,轴箱轴承的振动加剧且外圈故障下振动幅值最大;故障轴承的振动加速度会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升和故障宽度的增大而变得激烈。该研究结果可为轴箱轴承的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圆柱滚子轴承 受载分析 联合仿真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柔性轮对 轨道激励 多点故障 振动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时变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7
作者 李垚 张栓 +3 位作者 邓月 倪高翔 方子帆 杜雪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5,共7页
针对精密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服役可靠性问题,考虑关键传动构件力学性能和弹性变形,将太阳轮、摆线针轮和针齿等传动构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关键传动构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太... 针对精密减速器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服役可靠性问题,考虑关键传动构件力学性能和弹性变形,将太阳轮、摆线针轮和针齿等传动构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关键传动构件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太阳轮输入转矩相对误差为0.96%,行星架输出角速度相对误差为0.06%,验证了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模糊函数和区间不确定性方法,表征关键传动构件的强度退化过程,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和威布尔分布,建立减速器齿轮系统和轴承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探究强度退化和参数不确定性对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关键传动构件的时变可靠性和灵敏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失效风险图。结果表明:在关键构件服役5000 h后,摆线轮的可靠度(0.91)在服役过程中最低,是传动系统最薄弱的环节;系统服役时间越长,强度退化导致系统失效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系统 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强度退化 参数不确定性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理与数据的液氨气化系统动态建模与控制
8
作者 刘渊 崔立明 +3 位作者 初伟 周末 崔子健 王印松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83,共12页
氨能作为低碳燃料在工业燃烧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液氨气化环节的动态特性复杂,传统机理模型难以满足高精度控制需求。针对掺氨燃烧系统中液氨气化过程建模精度不足导致的控制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机理与数据融合的动态建模方法。通... 氨能作为低碳燃料在工业燃烧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液氨气化环节的动态特性复杂,传统机理模型难以满足高精度控制需求。针对掺氨燃烧系统中液氨气化过程建模精度不足导致的控制不稳定问题,提出一种机理与数据融合的动态建模方法。通过建立基于热力学定律的非线性机理模型,结合基于递推模糊C均值(RFCM)聚类和递推最小二乘(RLS)算法的数据驱动模型,构建具有自适应权重优化的混合动态模型;进而开发解耦控制策略,实现气化系统的精准调控。实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显著提升了液氨气化过程的预测精度,基于该动态模型的解耦控制方案实现了稳定的氨气供给,验证了机理与数据融合的动态模型对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该方法为氨燃料燃烧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对清洁能源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氨混合燃烧 液氨气化 动态建模 RFCM-RLS算法 解耦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在插秧可视化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志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06,共5页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为了保证插秧机的结构合理性和性能,重点针对插秧机的核心部件——推秧装置进行了三维虚拟仿真设计,并从插秧机关键部件的运动规律入手,进行装置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和计算,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准确地实现插秧机的三维虚拟仿真。为了验证该插秧机的性能,对其进行分插机构的强度分析试验和虚拟仿真联合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的强度符合设备要求,虚拟仿真试验能够代表真实的插秧机,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仿真 插秧可视化 推秧装置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榨菜联合收获机拔取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
10
作者 周冉 宋志禹 +1 位作者 金月 蒋清海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针对榨菜采收期倒伏程度不一致和菜球不规则难以确定收获受力情况的问题,基于榨菜特殊的生长性状设计联合收获机,创新采用先拔后切根的收获方式,并对关键的拔取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在分析榨菜收获过程及其受力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 针对榨菜采收期倒伏程度不一致和菜球不规则难以确定收获受力情况的问题,基于榨菜特殊的生长性状设计联合收获机,创新采用先拔后切根的收获方式,并对关键的拔取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在分析榨菜收获过程及其受力状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拔取装置的V形圆锥辊与榨菜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得出榨菜被拔取时不同时刻受到的静摩擦力、弹性恢复力、动摩擦力,建立拔取榨菜的动力学模型。为深入分析拔取装置对榨菜的作用情况,进一步优化装置关键参数,在SolidWorks中建立该装置的三维模型,简化后导入ADAMS软件中进行仿真。在综合分析榨菜被拔取的受力点和受力大小等实际情况后,采用衬套力Bushing模拟非刚体菜球与根部之间的柔性连接,构建榨菜与联合收获机拔取装置的刚柔耦合模型。选择拔取辊开口间距、拔取辊转速、行驶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拔取力为试验指标,进行拔取过程性能仿真试验,揭示不同作业参数对拔取装置拔取力的影响规律。从仿真试验结果的曲线可知,拔取辊的开口间距、拔取辊转速与拔取力无明显的线性关系,拔取力的稳定性随着开口间距和机具行驶速度的增大而降低;拔取装置的工作效率随着开口间距的增大而降低,与拔取辊转速无关。试验结果极差分析表明,拔取装置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拔取辊开口间距45 mm、拔取辊转速120 r/min、行驶速度1.0 km/h,此时拔取力最大,最值为487.2 N,研究结果为榨菜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联合收获机 拔取装置 刚柔耦合模型 动力学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流真空电弧开断过程瞬态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华军 程靖洲 +2 位作者 赵一鉴 库照宇 李东恒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6,共8页
针对开断过程中传统稳态模型无法表征真空电弧动态特性问题,以工频电流下开断峰值为10 kA大电流真空电弧为研究对象,搭建等离子体弧柱区二维物理模型,在已有双温磁流体动力学稳态模型中引入密度、温度、压力及速度等流场参数时变项,同... 针对开断过程中传统稳态模型无法表征真空电弧动态特性问题,以工频电流下开断峰值为10 kA大电流真空电弧为研究对象,搭建等离子体弧柱区二维物理模型,在已有双温磁流体动力学稳态模型中引入密度、温度、压力及速度等流场参数时变项,同时利用动网格技术控制弧柱区变化速率,模拟触头分闸过程,综合考虑电流及开距变化情况下等离子体各物理场参数变化,以获取开断时电弧微观流场瞬态特性,探究开断过程中电弧形态及能量变化。分析结果可知:离子压力、温度、电子温度和阳极表面能流密度均随动、静触头分离而减小;离子速度无明显变化;等离子体不断向外扩散,由于电流减小,金属蒸汽源也逐渐减少,极间等离子体密度降低,阳极尚未达到活跃程度,最终电弧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弧 等离子体 开断过程 双温模型 动态特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仿真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权 莫祯祥 杨璐瑞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复杂网络中级联失效现象会导致网络大面积崩溃进而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通过对其建模、仿真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级联失效问题。本文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的动力学特征和级联失效机理,运用图论语言建立了金融网... 复杂网络中级联失效现象会导致网络大面积崩溃进而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通过对其建模、仿真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级联失效问题。本文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的动力学特征和级联失效机理,运用图论语言建立了金融网络模型;首次将级联失效经典模型运用到复杂金融网络研究中,提出了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的可靠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有助于复杂金融网络失效的预防及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在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仿真过程中,增加迭代次数,会导致网络效率下降,节点失效率上升。当网络受到蓄意攻击时,网络效率迅速下降,节点失效率快速上升;网络受到极大冲击,且这种冲击远大于随机攻击情况下。第二、同一种攻击方式下,提升风险容忍系数α,有助于提高网络效率、降低失效率,提升网络可靠性,甚至可以避免网络级联失效的发生,但这会付出相应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金融网络 级联失效模型 仿真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运动试验台结构设计与分析
13
作者 张嘉易 周超 +2 位作者 郝永平 赵洪力 刘川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76,共6页
引信技术作为现代武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信运动试验台作为重要的地面设备,可以有效模拟引信的飞行运动,提高引信的分析测试效果。基于引信运动和攻角方程的理论,分析其二圆运动,研究引信的分运动及运动合成... 引信技术作为现代武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引信运动试验台作为重要的地面设备,可以有效模拟引信的飞行运动,提高引信的分析测试效果。基于引信运动和攻角方程的理论,分析其二圆运动,研究引信的分运动及运动合成,完成引信运动试验台的结构设计和模型建立。结合动力学仿真,生成运动轨迹图,并求解连接部分所受扭矩范围。对连接部件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得出连接部分的最大变形量为0.003 8 mm,最大应力为179.72 MPa。最后按照试验台模型研制实物,采用正交试验验证试验台在极限情况下的可靠度可以达到95.54%,完成引信运动试验台分析制造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台 动力学仿真 强度分析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腐蚀的输流管道时变共振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庆 翟红波 刘永寿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2,216,共8页
考虑输流管道受到环境动态腐蚀,壁厚变化引发输流管道固有频率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共振。因此,考虑时间变化以及输流管道结构参数、流体参数和外部激励频率的不确定性,采用Galerkin法求解输流管道固有频率,建立时变防共振功能函数,引入基... 考虑输流管道受到环境动态腐蚀,壁厚变化引发输流管道固有频率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共振。因此,考虑时间变化以及输流管道结构参数、流体参数和外部激励频率的不确定性,采用Galerkin法求解输流管道固有频率,建立时变防共振功能函数,引入基于自适应Kriging模型的时变可靠性算法对时变失效概率进行高效求解,并与MCS法和SL-ALK法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变量灵敏度指标评估各随机变量对时变失效概率的影响,分析了流体密度和流速对于时变共振失效概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流管道 动态腐蚀 共振可靠性 灵敏度分析 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间隙的起落架收放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向前 王宁博 +3 位作者 印寅 鄢雨濛 魏小辉 聂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21,共13页
随着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的复杂度不断提升,多关节间隙耦合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更加显著。复杂机构的运动精度可靠性问题呈现出非线性程度高、影响参数多、样本量少的特点,研究难度极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理论分析、动力学联... 随着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的复杂度不断提升,多关节间隙耦合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更加显著。复杂机构的运动精度可靠性问题呈现出非线性程度高、影响参数多、样本量少的特点,研究难度极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理论分析、动力学联合仿真以及间隙磨损的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建立考虑7处关节间隙的收放机构动力学模型,研究各关节间隙对机构收放精度的独立影响及耦合影响。然后,建立关节磨损量随收放次数增加的分析模型,获取间隙的变化规律,进而建立收放机构运动精度随收放次数变化的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基于自适应Kriging代理模型对起落架收放机构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给出可靠性随机构收放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结构间隙对机构收放运动精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机构失效概率呈现先平稳后急剧上升的趋势。所提方法为起落架复杂机构运动可靠性评估提供重要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收放机构 动力学仿真 间隙磨损 KRIGING模型 运动精度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Kriging模型的双螺旋轴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浩 李振澳 +3 位作者 董晓威 李瑞祥 侯光旭 衣淑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15,共9页
双螺旋轴是高速水稻插秧机的关键部分,其回转槽面在强轴向力作用下容易破坏失效,因此对双螺旋轴进行可靠性分析十分重要.针对传统方法获得其可靠度耗资大、时间长的问题,采用自适应Kriging模型结合Monte Carlo模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AK-M... 双螺旋轴是高速水稻插秧机的关键部分,其回转槽面在强轴向力作用下容易破坏失效,因此对双螺旋轴进行可靠性分析十分重要.针对传统方法获得其可靠度耗资大、时间长的问题,采用自适应Kriging模型结合Monte Carlo模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AK-MCS)对双螺旋轴进行可靠性分析,以减少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根据双螺旋轴的工况条件,考虑材料密度、工作载荷、工作温度3个参数对其所受挤压应力的影响,进行可靠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许用应力值为613.21 MPa的条件下,计算得出双螺旋轴的可靠度为0.9986.与单一的Monte Carlo模拟法进行对比,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在仿真效率上有明显优势,为双螺旋轴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Kriging模型 Monte Carlo模拟 双螺旋轴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监测服装性能评价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赖燕珠 谢红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促进可穿戴智能服装评价标准形成进而促进可穿戴智能服装产业化发展,系统介绍人体-织物数理模型及人体与织物间动态压力数值模拟的评价模型。基于弹性力学理论,探究静止状态下拉普拉斯数理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织物结构对接触压力的影... 为促进可穿戴智能服装评价标准形成进而促进可穿戴智能服装产业化发展,系统介绍人体-织物数理模型及人体与织物间动态压力数值模拟的评价模型。基于弹性力学理论,探究静止状态下拉普拉斯数理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织物结构对接触压力的影响及织物结构的数值模拟,并进一步探究着装过程、运动状态下人体-织物间连续动态压力的数值模拟情况,以及数值模拟法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现状。最后讨论现阶段可穿戴智能服装评价模型的应用,并提出使用数值模拟法进行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加速度运动用于提高可穿戴智能服装可靠性评价标准的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 智能服装 评价模型 数值模拟 人体-织物模型 动态压力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税收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动力学分析——基于政府、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燕 王亭栋 +1 位作者 王东 陈俞有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68,共25页
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是落实“双碳”建设目标的有效手段,政府和消费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体,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促使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优税收和补贴政策,在新能源汽车税收与补贴退坡的现实背景... 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是落实“双碳”建设目标的有效手段,政府和消费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体,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促使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最优税收和补贴政策,在新能源汽车税收与补贴退坡的现实背景下,文章从动态税收与补贴政策的新视角出发,构建基于政府与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应用演化均衡分析与仿真实验方法,探究不同形式的财税政策组合下政府与消费者的演化稳定策略。演化博弈均衡分析表明,静态税收和静态补贴政策下博弈系统演化无法自动达到均衡点,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而动态税收和静态补贴、静态税收和动态补贴、动态税收和动态补贴三种机制时都可以使演化达到均衡。仿真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静态税收和动态补贴政策策略组合表现最优,极大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该研究结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政府优化推广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仿真实验的研究方法,也为探索不同政策多变性的效果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博弈模型 复制动力学分析 仿真 税收与补贴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家城 周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7,共8页
针对70 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建模,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稳态下研究温度、膜含水量、压力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分析水气跨膜运输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在0.4~1.0 A/cm范围内时,... 针对70 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建模,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在稳态下研究温度、膜含水量、压力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分析水气跨膜运输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在0.4~1.0 A/cm范围内时,电堆输出电压保持稳定。然后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动态工况下,分析电池系统输出性能和水气跨膜传输情况,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大功率车用PEMFC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SIMULINK 仿真模型 电压特性 质量传输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播种单体精准落地位置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佩泽 张昱婷 +1 位作者 孙佳泽 滕桂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7,共7页
播种精准化、数字化是粮棉作物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的基础,精确的单体落种位置可以为农作物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并极大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为此,对玉米种子在排种盘和导种管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落种点位置精准预测动力学模型... 播种精准化、数字化是粮棉作物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的基础,精确的单体落种位置可以为农作物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并极大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为此,对玉米种子在排种盘和导种管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落种点位置精准预测动力学模型。以2BMQF-5/10型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指夹播种器为模拟原型,采用SolidWorks建立传送带与导种管模型,运用EDEM完成玉米种子模型的非球形颗粒填充和种子从进入导种管到落地全过程的仿真模拟实验。将实验获得的数据值与计算值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整机作业的前进速度和导种管高度对落种位置的预测规律,并对导种管的物理形态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落种位置,为结合定位系统计算落种绝对位置和后期精准作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落种位置 动力学分析 EDEM仿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