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BL技术组装的渗透汽化聚电解质复合膜
1
作者 张国俊 纪树兰 +2 位作者 闫海红 谷维梁 刘忠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层层静电吸附(LBL)技术组装的聚离子复合物渗透汽化膜的研究进展.对支撑体荷电处理方法进行了分类,讨论了聚离子派对、选择原则及自组装条件,并就LBL技术组装聚电解质复合物的一些发展动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lbl技术 聚离子复合物 渗透汽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超滤基膜的水解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闫海红 张国俊 +2 位作者 纪树兰 谷维粱 刘忠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61,共6页
通过在不同水解程度的PAN基膜上组装聚电解质复合物膜,发现PAN基膜水解程度对聚电解质复合物膜的渗透汽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对PAN超滤基膜的碱性水解条件进行了筛选.通过对不同水解条件下改性前后基膜通量、截留率的测定,确... 通过在不同水解程度的PAN基膜上组装聚电解质复合物膜,发现PAN基膜水解程度对聚电解质复合物膜的渗透汽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对PAN超滤基膜的碱性水解条件进行了筛选.通过对不同水解条件下改性前后基膜通量、截留率的测定,确定较为适宜的水解条件:NaOH浓度2mol/L,水解温度60~70℃,水解时间1h.润湿角和红外光谱检测证实,改性后基膜表面亲水性和荷电性增强利于后续的聚电解质复合物膜组装.此外,采用不同的碱性水解剂对PAN超滤进行水解,发现碱性越强的水解剂,PAN基膜水解程度越高.实验结果对改进PAN超滤膜亲水性,改变超滤膜的截留率和对荷负电溶质的耐污染性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超滤膜 lbl技术 氢氧化钠 渗透汽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晓峰 李晓东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4-977,共4页
采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模板,利用LbL技术,选择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烯丙基胺的盐酸盐(PAH)和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ADA)聚电解质,分别组装了PAH/PSS(弱/强)聚电解质胶囊和PADA/PSS(强/强)聚电解质微胶囊.除去模板后得到了球形良好... 采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模板,利用LbL技术,选择聚苯乙烯磺酸钠(PSS),烯丙基胺的盐酸盐(PAH)和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ADA)聚电解质,分别组装了PAH/PSS(弱/强)聚电解质胶囊和PADA/PSS(强/强)聚电解质微胶囊.除去模板后得到了球形良好、分散均匀的聚电解质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聚电解质微胶囊的模板,得到的微胶囊的囊壁厚而致密,同时,由于组装采用的聚电解质的种类不同,囊壁的微观形貌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技术 聚电解质微胶囊 模板 自组装 胶束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胶囊对罗丹明B的包埋和释放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东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00-2005,共6页
研究了胶束增强型的聚电解质胶囊对正电荷小分子罗丹明B的包埋和释放情况.胶囊对正电荷水溶性物质罗丹明B的包埋动力学和包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胶囊能够快速而高效地包埋水溶性物质.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在不同... 研究了胶束增强型的聚电解质胶囊对正电荷小分子罗丹明B的包埋和释放情况.胶囊对正电荷水溶性物质罗丹明B的包埋动力学和包埋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胶束增强型聚电解质胶囊能够快速而高效地包埋水溶性物质.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胶囊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释放行为有一定的区别,但趋势相同,分为突释区、释放诱导区、快速释放区和缓释区,呈现多区释放,前期胶囊的突释现象相当明显.同时,盐离子的浓度对胶囊的释放行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技术 聚电解质微胶囊 胶束增强 高效包埋 释放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PEI/PAA复合膜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纪树兰 闫海红 +1 位作者 张国俊 刘忠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渗透汽化复合膜,采用水解处理后的PAN超滤膜作为基膜,通过静电层层吸附聚电解质PEI/PAA组装渗透汽化复合膜,研究了基膜水解条件对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水解条件为温度65℃,碱液浓度为2mol/L,时间为60min...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渗透汽化复合膜,采用水解处理后的PAN超滤膜作为基膜,通过静电层层吸附聚电解质PEI/PAA组装渗透汽化复合膜,研究了基膜水解条件对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水解条件为温度65℃,碱液浓度为2mol/L,时间为60min;并且对制膜过程进行优化,采用未质子化的水解后基膜,选用乙醇作为PEI溶剂;同时,考察了渗透汽化过程中,操作条件以及不同醇/水分离体系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醇类物质分子量越高,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越好.当进料液为70℃的质量分数为95%的异丁醇/水溶液时,透过液中水的质量分数可达98.26%,渗透通量为346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渗透汽化 聚电解质 lbl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堆积有机无机复合膜及渗透汽化性能初探
6
作者 申雅源 郭红霞 +2 位作者 张国俊 纪树兰 王乃鑫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51,共6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微球,考察了温度对微球合成的影响;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对微球进行氨基化改性,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微球堆积有机无机复合膜并对其成膜机理进行了研究;初步尝试了通过动态LbL法在...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微球,考察了温度对微球合成的影响;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对微球进行氨基化改性,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微球堆积有机无机复合膜并对其成膜机理进行了研究;初步尝试了通过动态LbL法在陶瓷支撑体上组装微球堆积有机无机复合膜,复合膜显示了一定的醇水渗透汽化分离性能,在复合层数为7层的情况下,复合膜对95%的叔丁醇/水体系的分离因子α为74,通量J为359 g/(m2·h)(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堆积 lbl技术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内皮层中空纤维聚离子复合膜的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7
作者 宋雪 张国俊 +2 位作者 纪树兰 王乃鑫 刘忠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单内皮层中空纤维PAN超滤膜作为基膜,通过动态负压层-层静电吸附法在内皮层上组装聚电解质派对PEI/PAA,制得单内皮层中空纤维聚离子复合膜.研究了支撑层、派对数、负压侧真空度、循环流速等动态组装条件对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单内皮层中空纤维PAN超滤膜作为基膜,通过动态负压层-层静电吸附法在内皮层上组装聚电解质派对PEI/PAA,制得单内皮层中空纤维聚离子复合膜.研究了支撑层、派对数、负压侧真空度、循环流速等动态组装条件对复合膜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复合膜对不同醇/水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进料液为50℃的质量分数95%异丁醇/水体系时,分离因子达23 731,渗透通量为360.5 g/(m2.h),显示了较好的渗透汽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聚离子复合膜 渗透汽化 动态负压lbl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价反应型多层有机-无机复合膜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纪树兰 王路 +1 位作者 王乃鑫 张国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4-640,共7页
对共价反应型多层有机-无机复合膜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管式陶瓷膜作为基膜,通过动态层层吸附自组装(layer-by-layer,LbL)技术在管式陶瓷膜内表面分别组装聚丙烯酸(poly acrylic acid,PAA)/聚乙烯醇... 对共价反应型多层有机-无机复合膜组装及其渗透汽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管式陶瓷膜作为基膜,通过动态层层吸附自组装(layer-by-layer,LbL)技术在管式陶瓷膜内表面分别组装聚丙烯酸(poly acrylic acid,PAA)/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再通过热交联引发层间反应,生成共价键,形成稳定性较强的多层复合分离膜,并将其用于渗透汽化领域.考察了组装层数、复合时间、交联温度和PVA相对分子质量等条件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组装层数为5层、进料液温度为75℃时,有机-无机复合膜对95%的乙醇/水体系,其透过液水的质量分数为99.5%,渗透通量可达102 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共价键 层层吸附自组装(layer-by-layer lbl)技术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