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gerin在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和肺炎性与感染性疾病中的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 免疫组化分析 肺炎性 感染性疾病 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 langerhans细胞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一答案: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海涛 王仁法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 病例资料 诊断 骨质破坏 股骨头内 反复发作 多发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甲状腺的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合并尿崩症1例
3
作者 谢可 张明 陈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 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 并发症 尿崩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MYH9∷ALK基因融合的儿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4
作者 张莉 张爱英 +4 位作者 张丽丽 安会波 张建伟 刘玲 王凌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973,共3页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ALK-posititve histiocytosis, APH)是一种罕见的伴有ALK基因重排的组织细胞病变。临床表现多样,可单发,亦可多发,ALK基因重排是其特征性基因改变。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组织学表现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多样,治疗...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ALK-posititve histiocytosis, APH)是一种罕见的伴有ALK基因重排的组织细胞病变。临床表现多样,可单发,亦可多发,ALK基因重排是其特征性基因改变。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组织学表现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多样,治疗方案缺乏共识,对APH亟待深入研究。本文报道了1例罕见的伴MYH9∷ALK基因融合的儿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基因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从而加深对APH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MYH9∷ALK基因融合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甲状腺^(18)F-FDG PET/CT表现
5
作者 温昕 王观筠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3-1024,共2页
患儿男,12岁,颈部肿大3年余;既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并经对症治疗未见显效;无特殊家族病史。查体:甲状腺Ⅲ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促甲状腺素5.88 mIU/L。颈部超声:甲状腺显著肿大,甲状腺实质回声弥漫性降低,见条索... 患儿男,12岁,颈部肿大3年余;既往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并经对症治疗未见显效;无特殊家族病史。查体:甲状腺Ⅲ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促甲状腺素5.88 mIU/L。颈部超声:甲状腺显著肿大,甲状腺实质回声弥漫性降低,见条索状强回声,部分呈结节状;颈部双侧多发淋巴结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甲状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八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毕娅 吴丹丹 +2 位作者 余方颖 方圳鸿 黄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2,共8页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CD1a^(+)、CD207^(+)树突状细胞在组织中大量积累为特征的肿瘤属性罕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1~4岁,发病率为(4~6)/100万,成人发病率为(1~2)/100万。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CD1a^(+)、CD207^(+)树突状细胞在组织中大量积累为特征的肿瘤属性罕见疾病,发病高峰年龄为1~4岁,发病率为(4~6)/100万,成人发病率为(1~2)/100万。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为该类肿瘤的明确诊断及早期治疗带来挑战。本文报道8例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同时回顾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诊断 治疗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天蓉 范钦和 +1 位作者 周青 郑肇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1,I003,共4页
目的:研究以淋巴结首发的LCH形态结构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O10和S-100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14例淋巴结LCH有4种组合类型:(1)肾形及卵圆形细胞4例;... 目的:研究以淋巴结首发的LCH形态结构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O10和S-100阳性以确定诊断。结果:14例淋巴结LCH有4种组合类型:(1)肾形及卵圆形细胞4例;(2)咖啡豆样细胞3例;(3)咖啡豆样及大圆形细胞5例;(4)大圆形细胞2例。结论:咖啡豆样细胞是LCH的特征细胞,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嗜酸性粒细胞是LCH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根据细胞形态、分化程度和不同组合,LCH分为:①反应性,②交界性,③低度恶性,④高度恶性(肉瘤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组织细胞增多症 langerhan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2例报告
8
作者 陈菲 陆东辉 +1 位作者 陈湘华 王三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8-509,共2页
目的 :报告两例以淋巴结首发的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表现。 方法 :复习临床资料、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两例首发于淋巴结的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结果 :1例为局灶性反应性良性病变 ,1例为多灶性低度恶... 目的 :报告两例以淋巴结首发的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表现。 方法 :复习临床资料、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两例首发于淋巴结的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结果 :1例为局灶性反应性良性病变 ,1例为多灶性低度恶性病变。两例均具备典型Langerhans细胞增生和灶性的嗜酸粒细胞 ,CD1α,S - 10 0 ,CD6 8蛋白在Langerhans细胞中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CD1α ,S - 10 0 ,CD6 8蛋白标记对本病的诊断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erhans细胞 组织细胞增生症 淋巴结 CD1 首发 CD68 S-100 蛋白 组织学观察 嗜酸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9
作者 何春年 翟金萍 +1 位作者 霍俊爱 赵焕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324,共2页
关键词 胃黏膜 langerhans细胞组织 细胞增生症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10
作者 张雯洁 张启科 +2 位作者 冯友繁 汪琪琪 魏小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8-540,共3页
患者女性,63岁。因“发现腹股沟区占位性病变”2022年2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无发热、乏力、盗汗、消瘦,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肺结节病史。体格检查: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约1.0 c... 患者女性,63岁。因“发现腹股沟区占位性病变”2022年2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无发热、乏力、盗汗、消瘦,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肺结节病史。体格检查: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约1.0 cm×1.5 cm,无压痛,心肺无异常体征,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增快,乙肝DNA定量阴性,余未见异常。PET-CT(图1)示:鼻咽顶后壁、右侧口咽璧软组织增厚,SUVmax15.48;双肺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直径2~17 mm不等,SUV_(max)2.21;双侧颈部Ⅱ、Ⅳ、Ⅴ区及左锁骨区、双侧腋窝多发增大淋巴结,最大直径为1.4 cm×0.7 cm,SUV_(max)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腿部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1
作者 张鋆歆 陈妹琼 张荣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55-557,559,共4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少见疾病,又称嗜酸性肉芽肿、Langerhans细胞肉芽肿和组织细胞增生。它是由树突细胞家族中的Langerhans细胞单克隆肿瘤性增生所致,肿瘤细胞表达CD1a和S-100,临...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少见疾病,又称嗜酸性肉芽肿、Langerhans细胞肉芽肿和组织细胞增生。它是由树突细胞家族中的Langerhans细胞单克隆肿瘤性增生所致,肿瘤细胞表达CD1a和S-100,临床表现包括三种变异型:孤立性嗜酸性肉芽肿,Hand-Schulle-r Christian病和Letterer-Siwe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细胞 HISTIOCYTOSIS 腰腿部 嗜酸性肉芽肿 肿瘤细胞表达 细胞肉芽肿 肿瘤性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gerin在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非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性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24
12
作者 Lan S K Chu P G +1 位作者 Weiss L M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8-618,共1页
关键词 langerhans细胞 组织细胞增生症 组织细胞 树突状细胞 疾病 抗原提呈细胞 跨膜糖蛋白 IA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与脓毒症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小梅 任宏 +5 位作者 张建 李璧如 钱娟 宁铂涛 高怡瑾 王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2,共6页
目的 比较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寻找帮助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无基础疾病HLH以及发热伴外周血二系细胞减少或脾脏肿大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106例患... 目的 比较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寻找帮助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无基础疾病HLH以及发热伴外周血二系细胞减少或脾脏肿大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106例患儿纳入研究。HLH组患儿72例,男46例、女26例,中位年龄26.5(14.3~56.8)个月;脓毒症组患儿34例,男18例、女16例,中位年龄14.0(3.8~89.0)个月。脓毒症组总住院时间和PICU入住时间均长于H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相比,HLH组的白细胞计数(WBC)-Min、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Min、血红蛋白(HB)-Min、血小板计数-Min、肌酐(CREA)-Max、纤维蛋白原(FIB)-Min、C反应蛋白-Max、降钙素原(PCT)-Max较低,三酰甘油-Max、血清铁蛋白(SF)-Max较高,HB减少持续时间较短,ANC减少持续时间较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Min、FIB-Min、CREA-Max和PCT-Max水平的下降有助于诊断HLH(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F-Max协助判断HLH的AUC为0.72(95%CI:0.62~0.80)。经logistic回归方程拟合,获得WBC-Min、FIB-Min、CREA-Max和PCT-Max的联合预测因子,其协助判断HLH的AUC为0.95(95%CI:0.89~0.99);联合预测因子的AUC显著大于SF-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BC-Min、FIB-Min、CREA-Max、PCT-Max四项指标拟合可能有助于更好鉴别HLH和脓毒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脓毒症 血清铁蛋白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D1在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反应性Langerhans细胞增生中的表达
14
作者 Shanmugam V Craig J W +2 位作者 Hornick J L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6-266,共1页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常以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激活突变为特征。因此,MAPK通路激活的下游标志物,例如CyclinD1可作为诊断LCH肿瘤新的标志物。该文旨通过免疫组化法探讨档案组织中CyclinD1在LCH和Lang...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常以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激活突变为特征。因此,MAPK通路激活的下游标志物,例如CyclinD1可作为诊断LCH肿瘤新的标志物。该文旨通过免疫组化法探讨档案组织中CyclinD1在LCH和Langerhans细胞聚集反应中的表达情况。所有检测的LCH病例(39/39)均显示CyclinD1在CDla’Langerhans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erhans细胞 CYCLIND1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反应性 MAPK通路 免疫组化法 L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初期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7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莉 肖兰福 杨武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初期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病理变化、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7例小儿初期LC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表现为头皮包块、1例表现为后颈部包块,无颅骨破坏以及其他临床... 目的探讨小儿初期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病理变化、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7例小儿初期LC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表现为头皮包块、1例表现为后颈部包块,无颅骨破坏以及其他临床症状的患儿均治愈;1例为左额部包块伴颅骨破坏,于手术后1个月出现髂部疼痛,3个月后出现髂骨骨质破坏,予再次手术现暂未复发;1例头顶部包块伴颅骨破坏,半年后出现多处骨痛,现瘫痪在床。结论小儿LCH初期表现为局部包块。不同类型LCH临床表现及愈后均不一样,仅单纯性包块无颅骨破坏及其它临床症状的患儿愈后良好,而有骨质破坏或其他临床症状的患儿愈后不佳,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16
作者 方杰 王元秋 +1 位作者 张艾丽 汪静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236,共2页
1病历摘要患儿男,2岁。面部多发丘疹6个月,于2020年6月21日来我科就诊。患儿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散发多个丘疹,无痒痛,未予诊治。后面部皮损逐渐增多,2个月前就诊于外院,诊断为传染性软疣,予刮除后面部再次出现类似丘疹,且较治疗前明... 1病历摘要患儿男,2岁。面部多发丘疹6个月,于2020年6月21日来我科就诊。患儿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散发多个丘疹,无痒痛,未予诊治。后面部皮损逐渐增多,2个月前就诊于外院,诊断为传染性软疣,予刮除后面部再次出现类似丘疹,且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并延至右上肢,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科门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头部 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遇庆 苗娜 +2 位作者 张巍 王朝夫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肢体软组织内的LCH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EBV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0岁,因左下...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肢体软组织内的LCH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EBV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0岁,因左下肢肿痛1个月余就诊。体检显示肿物位于左大腿中下段,大小约12 cm×8 cm×6 cm。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血管瘤伴出血及周围软组织炎,临床考虑为肉瘤。术中见肿物位于肌肉与韧带之间,紧邻骨膜。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大量增生的朗格汉斯细胞所组成,呈结节状、巢状和片状分布于横纹肌、韧带和脂肪组织之间,间质背景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嗜酸性微脓肿形成,另见少量散在的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朗格汉斯细胞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CD1a。EBER原位杂交呈阴性。结论 LCH可表现为肢体软组织内的局限性病变,如不了解可被误诊为小圆细胞性肉瘤,因此熟悉LCH的形态特征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术中冷冻切片会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组织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晶 王孝宾 +4 位作者 吕国华 王冰 李亚伟 卢畅 康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目的 :总结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有14例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2-16岁,平... 目的 :总结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有14例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2-16岁,平均9.1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同时合并有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术前神经功能评估Frankel B级2例,C级9例,D级3例。病变节段:T3 2例,T4 1例,T8 3例,T11 2例,T12 1例,L1 3例,L2 1例,L3 1例。2006年及以前的早期病例(n=7)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前路切除病变椎体及椎管内病变组织,植入同种异体骨块行椎体间融合;2007年及以后的病例(n=7)改为一期后路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后行椎管减压清除椎管内病变组织,并椎板重建、后外侧横突间融合,但保留病变椎体。结果:术中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前后路联合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330±122min(240-410min),术中出血量为933±370ml(620-1700ml);一期后路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57±87min(90-210min),术中出血量为523±222ml(375-710ml)。一期后路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低于前后路联合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1)。前后路联合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3/7),均为前路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其中左侧肋间神经痛1例,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2周后缓解;左侧胸腔积液2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1周后治愈。一期后路手术组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12周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恢复至Frankel E级。所有患者随访24-64个月,平均40.8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融合失败发生,前后路联合手术组无复发病例,后路手术组未见保留的病变椎体进展。结论:对于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儿童LCH,前后路联合手术和一期后路手术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一期后路手术能够避免前路开胸并发症,保留的病变椎体没有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儿童脊柱 胸腰椎 神经损害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 被引量:17
19
作者 纪小龙 尹彤 申明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彩虹 邬松涛 +4 位作者 刘毅 陈昆 曾学思 姜祎群 常宝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8-230,共3页
报告1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SH)。患者女,48岁,仅表现为左面颊部有一斑块。皮损的组织病理特征为真皮及皮下有以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可见吞噬现象。免疫组化染色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阳性,CD1a标记阴性。阿维A试验性... 报告1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SH)。患者女,48岁,仅表现为左面颊部有一斑块。皮损的组织病理特征为真皮及皮下有以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可见吞噬现象。免疫组化染色组织细胞S-100蛋白和CD68阳性,CD1a标记阴性。阿维A试验性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窦性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