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元尺度上不确定性对空间景观直观模型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崇刚 胡远满 +4 位作者 常禹 李秀珍 布仁仓 贺红士 冷文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938-1949,i004,共13页
L ANDIS模型是模拟自然和人为干扰下森林景观变化的空间直观景观模型。模型把景观概念化为由相同大小的像元或样地组成的格网。在每一个像元上 ,模型要求输入物种和年龄组信息。但是 ,由于研究区一般由成千上百万个像元构成 ,不可能通... L ANDIS模型是模拟自然和人为干扰下森林景观变化的空间直观景观模型。模型把景观概念化为由相同大小的像元或样地组成的格网。在每一个像元上 ,模型要求输入物种和年龄组信息。但是 ,由于研究区一般由成千上百万个像元构成 ,不可能通过实际调查获取每一个像元上的物种和年龄组信息。因此 ,采用了一种基于小班的随机赋值法从森林调查数据中获取每一个像元的物种和年龄组信息。该方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的方法 ,会在 L ANDIS模型模拟的物种和年龄组信息的输入中引入不确定性。为了评价由基于小班的随机赋值法所引入像元尺度上的不确定性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对 L ANDIS模型模拟的每一个物种 ,用众数年龄组发生频率来定量化单个像元上年龄组信息的不确定性 ,用所有像元上的众数年龄组平均发生频率来定量化年龄组信息在像元尺度上总的不确定性。平均发生频率越高 ,不确定性越低。为了评价基于小班的随机赋值法对景观尺度上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计算了每一个物种在整个研究区内的面积百分比和聚集度指数。变异系数越大 ,不确定性越高。对所有物种 ,年龄组信息不确定性在模型模拟的初期是比较低的 (平均发生频率大于 10 )。种子传播、建群、死亡和火干扰使模型结果的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landis 不确定性分析 蒙特卡罗模拟 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hC模型模拟华北潮土区的土壤有机碳动态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金州 卢昌艾 +4 位作者 张金涛 单鹤翔 张文菊 黄绍敏 徐明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1,49,共7页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模拟研究华北地区典型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变化。本研究选取潮土区较为常见的6个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 运用RothC(Version 26.3)模型,模拟研究华北地区典型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变化。本研究选取潮土区较为常见的6个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和氮磷钾配施秸秆(NPKS),对耕层土壤SOC的模拟值与实际测定值进行了比较。除NPKS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较好。将NPKS处理植物碳DPM/RPM由1.44调至3.35后,模拟效果明显改善。RothC模型可用来模拟和预测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SOC变化趋势,但在大量秸秆还田时需调整部分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hC模型 潮土 土壤有机碳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量对生菜养分与长势的影响及模型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洪燕 毛罕平 +2 位作者 倪纪恒 公丽艳 张晓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64-1269,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设施生菜长势及产量的影响,将样本分为氮磷钾重度缺失、中度缺失、轻度缺失、正常及过量施用13个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连续获取生菜冠层主视及俯视图像,提取与生菜长势显著相关的冠幅投影面积、冠...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设施生菜长势及产量的影响,将样本分为氮磷钾重度缺失、中度缺失、轻度缺失、正常及过量施用13个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连续获取生菜冠层主视及俯视图像,提取与生菜长势显著相关的冠幅投影面积、冠幅周长及株高信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生菜养分质量分数、长势及产量三者间的灰色关系.不同营养对生菜长势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氮,磷,钾,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施氮条件下,生菜体内的磷钾质量分数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当产量达到最大时,氮磷钾3种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83%,0.63%和2.82%,且氮磷钾元素间存在一定协同交互作用.结合环境信息和生菜“慢-快-慢”的S型生长规律,建立了3个生长时期的养分质量分数与长势关系模型,为指导设施生菜科学施肥,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生菜 养分信息 长势信息 灰色关联分析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模型模拟 被引量:19
4
作者 任磊 黄廷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1期9-13,共5页
由于水环境非点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非点源污染模型得以快速发展 .首先简介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基本概念 ,然后把模型的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并分别进行了回顾 .为了给模型的应用者提供一个简单的选择依据 ,文中把... 由于水环境非点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非点源污染模型得以快速发展 .首先简介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基本概念 ,然后把模型的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并分别进行了回顾 .为了给模型的应用者提供一个简单的选择依据 ,文中把常用的一些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最后还系统分析了当前模型的不足之处 ,概括了其研究和发展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非点源污染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水位资料与模型模拟恢复的6000年前全球湿润状况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秦伯强 于革 SandyPHarison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2-273,共2页
本项研究是PMIP(PalaeoclimateModelingIntercomparisonProject)国际合作项目中有关模型模拟与观测资料对比的一部分。模型试验对象是6000yr.BP的全球湿润状况。模拟试验以... 本项研究是PMIP(PalaeoclimateModelingIntercomparisonProject)国际合作项目中有关模型模拟与观测资料对比的一部分。模型试验对象是6000yr.BP的全球湿润状况。模拟试验以检测太阳辐射变化对全球大尺度气候系统的影响为主要目的。观测资料是利用地质证据恢复的古湖泊水位变化,实际上是某一地区的有效降水(降水减蒸发)的变化。通过两者的比较发现,所有模拟试验均能重现6000yr.BP在亚洲南部与非洲北部的湿润环境,从而证实了因太阳辐射变化导致的亚洲与非洲季风的增强。但模拟的季风增强无论是强度还是范围均小于地质记录。原因很可能是模拟试验中下垫面特征用“现代”的来处理。模拟试验对北半球夏季辐射增加造成的西风带北移及由此引起的中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不够成功。绝大多数模拟对受洋流与海温影响较大的地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所有PMIP中的模拟试验都未考虑海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湿润状况 模型模拟 湖泊 水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和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模拟土壤、植被混合光谱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红霞 龚健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0,共5页
论述模拟混合光谱形成的几种主要光谱混合模型,并用实验数据对线性模型和一种非线性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域中非线性模型模拟的效果并不比线性模型好,但因为非线性模型考虑了土壤、植被光谱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模拟... 论述模拟混合光谱形成的几种主要光谱混合模型,并用实验数据对线性模型和一种非线性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区域中非线性模型模拟的效果并不比线性模型好,但因为非线性模型考虑了土壤、植被光谱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模拟的效果通常不会比线性模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模拟 非线性光谱 效果分析 混合光谱 土壤 非线性模型 混合模型 模拟效果 实验数据 相互作用 植被光谱 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库崩积坡坍岸模型模拟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兴平 罗贯军 符文熹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针对某水库蓄水后库区崩积坡因水环境改变引起的库岸再造坍岸问题,结合现场崩积物分布发育和历史洪水坍岸调查成果,开展了不同稳定坡角和水位条件下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图解法坍岸宽度预测和极限平衡法坍岸稳定计算,并对库区崩积... 针对某水库蓄水后库区崩积坡因水环境改变引起的库岸再造坍岸问题,结合现场崩积物分布发育和历史洪水坍岸调查成果,开展了不同稳定坡角和水位条件下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图解法坍岸宽度预测和极限平衡法坍岸稳定计算,并对库区崩积坡坍岸进行了综合评价。模型试验揭示的崩积坡坍岸模式与现场历史洪水坍岸特征较接近,图解法和极限平衡法结果吻合较好。定量预测的库区典型崩积坡坍岸宽度和高程为水库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积坡 坍岸 模型模拟 图解法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中电刺激场分布的模型模拟
8
作者 胡勇 曲昕 于杰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采用镜像法 ,对经皮刺激电极下人体组织中电位场和电流密度场的分布进行了理论的推导 ,得到了场分布的解析解 ,以此解析解为基础 ,推导出电极下场分布的数值解 .在此基础上 ,通过模拟实验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刺激电极下的电场与电流... 采用镜像法 ,对经皮刺激电极下人体组织中电位场和电流密度场的分布进行了理论的推导 ,得到了场分布的解析解 ,以此解析解为基础 ,推导出电极下场分布的数值解 .在此基础上 ,通过模拟实验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刺激电极下的电场与电流场分布是不均匀的 ,当刺激电极安放在被刺激神经正上方并沿神经走行方向放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电场 检测 电刺激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IS模型的福建天宝岩森林景观演替动态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梦遥 游巍斌 +5 位作者 林美娇 刘君成 林雪儿 何东进 刘进山 蔡昌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2,共11页
【目的】了解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为保护区制定管理政策保护珍稀植物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 Pro 7.0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300年(2016—2316年)的森... 【目的】了解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为保护区制定管理政策保护珍稀植物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 Pro 7.0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300年(2016—2316年)的森林景观演变进行模拟,采用Fragstats 3.3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树种面积变化、景观聚集度、分维度、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并对各个树种在模拟时间内的龄级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演替时段内,除毛竹林外所有树种斑块分维度均在1.00~1.06之间,表明其景观斑块形状较规则且变化不大。多样性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变化速度在逐渐变缓,表明树种逐渐趋于稳定。阔叶林聚集度先增加后保持稳定,其面积则始终保持增长,至演替结束,以成熟林和幼龄林为主;猴头杜鹃林、长苞铁杉林聚集度在整个演替时段内呈增加趋势,其面积在演替中后期有所增加,且以幼龄林的增加为主;杉木林面积在前150年增长,此期间幼龄林比重也在逐渐上升;后150年面积保持稳定,至演替结束,以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聚集度虽保持稳定但略有增加;柳杉林聚集度在演替前100年保持稳定而后200年有所降低,至演替后期,整个柳杉林以过熟林为主,中龄林次之;马尾松林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均以过熟林为主,幼龄林和中龄林比例很低;毛竹林在演替后期以过熟林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成熟林;且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在演替期间聚集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天宝岩森林景观的演替会依据一定的规律向顶级群落常绿阔叶林演替;马尾松林、柳杉林、毛竹林在群落中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被取代;杉木林、长苞铁杉林和猴头杜鹃林,在演替时段内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is模型 森林景观 自然演替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化砧及对应中间砧苹果叶片光合对光照和CO_(2)响应的模型模拟与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玉薇 吴彤 +6 位作者 路翔 王凯 童路 吴佩 张东 冯建荣 杨伟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12-1823,共12页
为了阐明矮化砧木调控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照度和CO_(2)响应的机制,筛选适宜的苹果叶片光合模型,以8 a生‘长富2号’苹果为试材,设置4种砧木处理:M9、M26、M9/八棱海棠和M26/八棱海棠。结果表明:各个模型均可用于模拟不同砧木苹果叶片... 为了阐明矮化砧木调控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对光照度和CO_(2)响应的机制,筛选适宜的苹果叶片光合模型,以8 a生‘长富2号’苹果为试材,设置4种砧木处理:M9、M26、M9/八棱海棠和M26/八棱海棠。结果表明:各个模型均可用于模拟不同砧木苹果叶片光合-光响应(P_(n)-PAR)和光合-二氧化碳(P_(n)-CO_(2))响应过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对M9/八棱海棠和M26/八棱海棠叶片的P_(n)-PAR曲线模拟的R^(2)最大,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最小,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对M9和M26叶片的P_(n)-PAR曲线模拟的R^(2)最大,RMSE和MAE最小,且MRH模型对各处理的P_(n)-CO_(2)曲线模拟精度最高。与实测值相比,基于MRH模型的光合参数估计值相对误差最小,且获得的参数信息最全面,NRH模型次之。M26和M26/八棱海棠的初始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高于M9和M9/八棱海棠,而光补偿点、CO_(2)补偿点、暗呼吸速率低于M9和M9/八棱海棠,说明M26对弱光和低CO_(2)浓度的利用效率高,耐弱光能力强,呼吸消耗少。结论:基于叶片尺度光合模型的砧木光合能力评价可优先考虑使用NRH和MRH模型。M26在作为基砧及中间砧的叶片光合能力优于M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矮化砧木 光响应曲线 CO_(2)响应曲线 光合生理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在铂电极上电氧化时空动力学的模型模拟和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加平 于辉耀 +3 位作者 何瑜庥 解京选 毕文彦 高庆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6-692,共7页
根据铂电极上硫化物电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本文提取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N型负微分阻抗(N-NDR)振荡区域的电极表面时空反应动力学.在均相体系模拟中观察到电流简单振荡和复杂振荡,其来源于双电层电势自催化与传质限制和毒化... 根据铂电极上硫化物电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本文提取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N型负微分阻抗(N-NDR)振荡区域的电极表面时空反应动力学.在均相体系模拟中观察到电流简单振荡和复杂振荡,其来源于双电层电势自催化与传质限制和毒化物种吸附负反馈的相互耦合.为了更接近于真实体系,在模型中考虑了平行和垂直于电极表面两个方向的传质过程.模拟结果发现了与实验现象具有相同演化行为的复杂斑图,如行波和闪烁波;同时在传质耦合体系模拟中观察到双电层电势双臂螺旋波.本研究工作促进对电化学体系时空斑图的理解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型负微分阻抗 振荡与复杂振荡 斑图形成 硫化物电化学氧化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冲涧小流域降水与植被恢复对径流的影响--经验统计分析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士余 邓文平 +1 位作者 欧阳磊 胡小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9,共9页
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小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彭冲涧小流域1983—2014年的降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经验统计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计算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径... 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小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彭冲涧小流域1983—2014年的降水、径流序列进行突变分析,采用经验统计法与水文模型模拟法计算降水变化与植被恢复对径流影响的贡献率。结果显示:2003年为降水与径流的一致突变点;因此,以1983—2003年为基准期,2004—2014年变化期的年降水量、年径流深分别减少8.7%和29.2%,年平均减少幅度分别为12.7和22.1 mm。相对于基准期,春季、夏季及年尺度上变化期的平均径流深分别减少100.2、105.8和243.0 mm。经验统计分析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和植被恢复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58.9%、41.1%,71.6%、28.4%和57.1%、42.9%;而水文模型模拟法的研究结果分别为61.0%、39.0%,81.6%、18.4%和70.0%、30.0%。可知,尺度不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且降水变化的贡献率均大于植被恢复。同时,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总体上较接近,说明均比较可信,能为从更深层次上认识植被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植被恢复 经验统计分析法 水文模型模拟 彭冲涧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模型模拟类实验的教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晓林 张颖 王静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12期42-43,共2页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高中生物学模拟模型类实验的特点,分析了此类实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并提出了相对应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模型模拟类实验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流失灾害研究:地貌遥感与模型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朋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侵蚀是土壤健康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导致土壤碳流失与养分流失、土地退化、区域贫困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受到全球关注。然而,土壤侵蚀研究在过程机理、模型模拟等方面面... 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侵蚀是土壤健康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导致土壤碳流失与养分流失、土地退化、区域贫困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受到全球关注。然而,土壤侵蚀研究在过程机理、模型模拟等方面面临难题与挑战。①过程机理研究以侵蚀过程的有效监测为基础。传统监测方法难以实现较大范围以及地形极端复杂区域土壤侵蚀过程的精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流失 侵蚀过程 土壤侵蚀研究 土地退化 区域土壤侵蚀 土壤健康 模型模拟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在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应用 被引量:58
15
作者 胡远满 徐崇刚 +4 位作者 常禹 李秀珍 布仁仓 贺红士 冷文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46-1856,i001,共12页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L ANDIS) ,研究有采伐和无采伐预案下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森林景观的长期变化。用 APACK计算每一个物种及各年龄级的分布面积。为了研究物种分布格局的变化 ,计算了物种分布的聚集度指数。研究结果如下 :(1)在无...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L ANDIS) ,研究有采伐和无采伐预案下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森林景观的长期变化。用 APACK计算每一个物种及各年龄级的分布面积。为了研究物种分布格局的变化 ,计算了物种分布的聚集度指数。研究结果如下 :(1)在无采伐预案下 ,火干扰模式为低频率大面积高强度火烧 ;在有采伐预下 ,火干扰模式为高频率小面积低强度火烧 ;(2 )在无采伐预案下 ,火会造成各种群分布面积的强烈波动 ,但是对种群的年龄结构没有很大影响 ;在有采伐预案下 ,火对种群分布面积和年龄结构都没有很大的影响 ;(3)采伐能完全改变各种群的年龄结构 ,降低种群分布的聚集度 ,但是对各种群的分布面积并没有很大影响 ;(4 )在有采伐预案下 ,各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增长量通过采伐取走 ,群落处于演替的干扰顶极状态 ;在无采伐预案下 ,各种群为稳定型种群 (樟子松和偃松除外 ) ,大面积高强度火烧使群落产生较大的波动。结果表明 ,在呼中林业局 ,在没有人为干扰情况下 ,火干扰是森林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自从有了人为干扰 ,采伐开始逐渐取代火干扰成为影响森林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空间直观景观模型的一个挑战是模型的验证。由于缺乏详细的空间数据及模型模拟中的随机性 ,很难通过模型模拟结果与实地调查或遥感数据的比较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is 空间直观景观模型 森林景观变化 采伐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IS-II的陕西黄龙山森林景观演变动态模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小莉 赵鹏祥 +1 位作者 郝红科 杨延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4-262,共9页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II模拟了陕西黄龙山森林景观在不考虑风、火、病虫害及采伐等干扰因素前提下300a(2004—2304年)的自然演替进行动态,采用景观格局统计软件APACK计算了林区内优势树种所占的面积百分比以及反映物种分布格局...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II模拟了陕西黄龙山森林景观在不考虑风、火、病虫害及采伐等干扰因素前提下300a(2004—2304年)的自然演替进行动态,采用景观格局统计软件APACK计算了林区内优势树种所占的面积百分比以及反映物种分布格局的聚集度指数,分析了各个树种在模拟的时间尺度上龄级组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油松是针叶树中的优势种,辽东栎是阔叶树中的优势种;在演替后期油松取代辽东栎成为所占面积比例最大的优势树种;油松和辽东栎的相对聚集度较其它几类树种小;随着模拟年代的推进,树种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异龄林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is—II 森林景观 自然演替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IS模型的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平 邹臣丹 +4 位作者 刘红民 黄超 董莉莉 汪成成 高英旭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9,共8页
了解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为调控森林资源演替方向和速度,优化森林景观格局提供重要依据。运用空间景观模型LANDIS Pro 7.0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4.2模拟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未来300年(2018~2318年)的... 了解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规律,为调控森林资源演替方向和速度,优化森林景观格局提供重要依据。运用空间景观模型LANDIS Pro 7.0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4.2模拟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未来300年(2018~2318年)的树种斑块面积比、景观聚集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分维度指数和均匀度等景观指数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落叶松是针叶林的优势树种,栎类是阔叶林的优势树种。从整体来看,落叶松的斑块面积比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在自然演替下,森林植被将朝着针叶林的方向演替发展;在景观聚集度指数方面,针叶林树种的聚集程度先降低后缓慢升高,阔叶树种中椴树的聚集程度变化相对稳定,呈小幅度变化;榆树是模拟过程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树种,白蜡树的聚集程度在整个模拟阶段中不断下降直至演替结束;在模拟的300年中,各个优势树种的景观分维度指数均在1.0~1.1间变化,表明其景观斑块边缘的变化程度均较小且规则;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被在自然演替下最终朝着针叶林方向发展,应及时调控森林植被结构和组成,可以适当对落叶松进行抚育渐伐,优化森林景观格局,使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变化更加符合公园管理需求,切实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森林景观资源,促进植物群落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is Pro 7.0 自然演替 景观动态 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IS的西水林场森林景观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大川 赵选 +2 位作者 周远博 刘光哲 赵鹏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以甘肃省张掖市祁连山西水林场为研究区,基于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和该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预测林区300a(2013—2313年)内森林景观的自然演替,并通过优势树种所占的斑块面积百分比、相对聚集度指... 以甘肃省张掖市祁连山西水林场为研究区,基于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和该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预测林区300a(2013—2313年)内森林景观的自然演替,并通过优势树种所占的斑块面积百分比、相对聚集度指数、景观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维数指数以及Shannon均匀度等景观评价指数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西水林场森林景观未来300a演替模拟过程中,青海云杉一直占据优势地位,祁连圆柏和山杨处于弱势地位,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小;西水林场景观中的斑块聚集程度较高,连通性好,但景观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该研究结果可为该林场开展森林经营、合理配置森林资源、维持森林景观及提高森林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is 森林景观格局 模拟 自然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外气象信息的温室通风期室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模型
19
作者 龚雪文 李雨 +4 位作者 葛建坤 刘浩 李欢欢 强小嫚 张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9-659,共11页
为实现温室作物灌溉管理的便利化,构建了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温室通风期室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_(o))模型。于2020、2021年5—6月在塑料大棚牧草栽培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利用Penman-Monteith(PM)方程... 为实现温室作物灌溉管理的便利化,构建了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温室通风期室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_(o))模型。于2020、2021年5—6月在塑料大棚牧草栽培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利用Penman-Monteith(PM)方程计算了温室内部和外部ET_(o),并分析了温室内外ET_(o)的辐射分量(Radiative component of ET_(o),ET_(o),rad)和平流分量(Advective component of ET_(o),ET_(o),adv)变化特征,通过引入辐射透射率τ和风速衰减率ω分别对方程中的辐射分项方程和平流分项方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室内ET_(o)简易模型。结果表明:温室内平均ET_(o)、ET_(o),rad和ET_(o),adv较室外分别减少45.6%、17.1%和94.0%;试验期间辐射分量衰减因子ζ_(rad)、平流分量衰减因子ζ_(adv)和总通量衰减因子ζ_(o)总体上表现为ζ_(rad)>ζ_(o)>ζ_(adv),2年平均ζ_(rad)较ζ_(o)和ζ_(adv)分别高23.1%~33.3%和90.1%~93.3%。ζ_(rad)与τ以及ζ_(adv)与ω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4和0.90,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07和0.0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9和0.05。构建的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室内ET_(o)简易模型方程包括室外净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4个气象因子以及τ、ω2个温室特征因子,通过与实测结果比较发现模型精度稳健,R^(2)为0.96,MAE和RMSE分别为0.17、0.22 mm/d。该模型精度高、参数少、易获取,为温室群灌溉管理便利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 温室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辐射和平流分量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尾水排放对诏安湾营养盐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朱雨晨 林建伟 《渔业研究》 2025年第3期346-356,共11页
【背景】合理的海湾利用,将有力助推中国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目的】了解养殖尾水排放对诏安湾内营养盐分布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诏安湾水文观测资料,结合2022年4月对诏安湾周边养殖排放口的调查数据,对湾内排水口主... 【背景】合理的海湾利用,将有力助推中国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目的】了解养殖尾水排放对诏安湾内营养盐分布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诏安湾水文观测资料,结合2022年4月对诏安湾周边养殖排放口的调查数据,对湾内排水口主要营养盐排放后的迁移进行模拟。【结果】1)氨氮(NH_(4)^(+)-N)的涨落潮变化:涨潮时,NH_(4)^(+)-N在湾内聚集,浓度稳定在0.03~0.30 mg/L之间;落潮时,NH_(4)^(+)-N浓度在湾内东、西两侧显著上升,一般为0.10~0.30 mg/L。2)总氮(TN)的涨落潮变化:涨潮时,TN浓度在湾中北部及八尺门以西区域高达0.30~1.00 mg/L;随着潮位升高,其浓度普遍下降,但在西北侧海域仍保持较高水平。落潮时,TN浓度上升,主要集中在湾西北侧的浅水区。3)总磷(TP)的涨落潮变化:涨潮时,TP浓度在湾中北部及八尺门以西区域达到0.15~0.30 mg/L。落潮时,TP浓度上升集中在湾西北侧的浅水区,浓度总体较高,尤其在海湾东、西两侧的近岸海域,与TN情况一致。【结论】NH_(4)^(+)-N、TN和TP的迁移主要受诏安湾潮流控制,潮流涨落决定其湾内分布与浓度变化。3种营养盐高浓度主要分布在诏安湾东、西两侧水深小的近岸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体 诏安湾 模型模拟 涨落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