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粗集与聚类投票机制的光谱双星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琦 杨海峰 蔡江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3-468,共6页
光谱双星通常是指光谱中呈现双主导成分特征,由于该双成分复杂多样,其成因也多种多样,同时光谱信噪比相对比较低,现有许多分析方法将双成分系统光谱分离成两条光谱进行分析,而分离方法无法保证光谱的准确性,现有聚类方法的单次聚类可靠... 光谱双星通常是指光谱中呈现双主导成分特征,由于该双成分复杂多样,其成因也多种多样,同时光谱信噪比相对比较低,现有许多分析方法将双成分系统光谱分离成两条光谱进行分析,而分离方法无法保证光谱的准确性,现有聚类方法的单次聚类可靠性比较低。提出一种基于粗集与聚类投票机制的光谱双星分析与评估方法,采用多次聚类和投票思想,给出每条光谱属于相应类别的梯度可靠性。该方法包含两个部分:(1)采用不同思想的聚类算法,将光谱双星数据集进行重构,将每种聚类算法标签采用匈牙利算法将聚类标签对齐作为光谱属性,从而重构数据集。(2)利用投票机制,得票数反映聚类结果的一致程度,获得每条光谱的类别,定义粗集示踪每类光谱特征,采用上/下近似集给出每条光谱所归类别的可靠性。选择郭守敬望远镜(LAMOST)DR10发布光谱双星集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基于划分的K-means、基于模型的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和层次聚类(agglomerative clustering)四种聚类算法重构光谱数据集,选择得票数下界μ为2,通过投票得到1、0.75、0.5为可靠性梯度的聚类结果。其中大约1/3的样本可靠性为1,说明这批样本的四种聚类结果完全一致;对每类光谱和投票数的信噪比进行统计分析,投票数低的样本的信噪比相对较低,是它们被不同的聚类算法划分到不同类别的原因之一;对可靠性为1的6类光谱样本进行了物理成因的分析,其中以双星、河内星云+目标恒星两种为主,聚类标签的差异可能由于两种成分流量差异或拼接、定标等数据处理所导致。也有可能由于光谱质量较低导致pipeline误判的因素,其天区位置分布与低质量数据分布特征的研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双星 光谱分析 聚类算法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聚类分析LAMOST恒星光谱与理论模型的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淑鑫 孙伟民 孔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51-1954,共4页
随着天文大数据时代计算科学的蓬勃发展,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天文界口径最大、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已率先在国际上开拓并实现了同时观测几千个天体光谱的大规模巡天工作。自2011年巡天至2015年6月所获得的DR3光... 随着天文大数据时代计算科学的蓬勃发展,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天文界口径最大、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视场望远镜LAMOST,已率先在国际上开拓并实现了同时观测几千个天体光谱的大规模巡天工作。自2011年巡天至2015年6月所获得的DR3光谱数据集目前已获取世界上最大的恒星参数星表。针对LAMOST第三期发布FGK恒星光谱的流量定标等相关数据,利用Kurucz模板光谱对应的参数空间划分网格,基于开源高效的数据处理R语言程序软件平台,设计了有监督的聚类中心,便于验证其理论参数网格的差异。处理LAMOST实测光谱经归一化后,选择距离量直接描述属性,采用欧氏距离分析判别光谱之间的相似度,选取相应的属性向量构造函数判断观测光谱和理论光谱差别的量级。实验表明:比对LAMOST实测FGK型恒星光谱数据与Kurucz理论模板库数据一致性以及参数测量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相同参数的光谱间特征谱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得出LAMOST光谱测量物理参数质量较高,具备极好的可靠性,为后续恒星大气模型的改进提供相应的论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Kurucz模型光谱 距离度量 lam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的无线LAMOST控制系统的设计
3
作者 帅小应 张振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2,155,共4页
为了克服望远镜的移动、远程、无线控制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Java的望远镜的移动控制系统,系统采用J2ME-J2EE架构,使移动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望远镜实时控制。利用J2ME在移动终端上开发系统终端程序,设计基于J2EE的服务器系... 为了克服望远镜的移动、远程、无线控制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Java的望远镜的移动控制系统,系统采用J2ME-J2EE架构,使移动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对望远镜实时控制。利用J2ME在移动终端上开发系统终端程序,设计基于J2EE的服务器系统;采用XML协议定制终端与服务器数据交互的格式;通过PushRegistry注册机制动态注册引入的网络连接。该控制系统实现对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随时、随地、随身"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 移动控制系统 望远镜 JA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OST恒星分类模板间相似性度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淑鑫 孙伟民 孔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2-1925,共4页
随着获取和收集天文光谱大数据能力的与日俱增,合理利用计算科学技术正确地分析海量光谱的处理方法及结果统计。前述工作采用了欧氏距离分析判别LAMOST实测光谱与模板之间相似度的研究,研究恒星分类准确性取决于高质量的模板光谱,选取LA... 随着获取和收集天文光谱大数据能力的与日俱增,合理利用计算科学技术正确地分析海量光谱的处理方法及结果统计。前述工作采用了欧氏距离分析判别LAMOST实测光谱与模板之间相似度的研究,研究恒星分类准确性取决于高质量的模板光谱,选取LAMOST光谱在用的分类软件中183个恒星模板光谱,分别利用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方法得出A,F,G,K和M型恒星模板间的均值和最大值,完成每条谱线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找出相对距离较大的模板及形成原因。相似度度量可视化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模板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通过马氏距离分析模板间相似性能更进一步辨识出相近模板之间的细微差别,具备较优良的判别效果,证实了LAMOST现有分类的各模板间距离较均匀,且分类结果较为准确。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在用光谱分类模板,提升LAMOST恒星分类模板库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性度量 欧氏距离 马氏距离 恒星光谱模板 lam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距离度量LAMOST早型星光谱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淑鑫 孙伟民 宋轶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8-1622,共5页
随着天文大数据不断积累,我国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已完成6年的大规模巡天观测,获得DR5数据集已达到900多万条光谱,其中含有观测比例较低的早型恒星光谱,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利用准确的恒星分类模板库可提升恒星的分类精... 随着天文大数据不断积累,我国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已完成6年的大规模巡天观测,获得DR5数据集已达到900多万条光谱,其中含有观测比例较低的早型恒星光谱,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利用准确的恒星分类模板库可提升恒星的分类精度与可靠性,由于LAMOST第一年的巡天光谱中并没有完整覆盖B型恒星包含的所有子类型,造成后续观测数据分类的子类型范围受限。依据LAMOST已发布DR5数据中B型恒星光谱为研究对象,选取ELODIE发布的B型恒星实测光谱模板库来检测LAMOST在用的分类光谱。首先完成ELODIE发布37条B型光谱模板的相关性分析,去掉相关性弱的三条光谱后,筛选出ELODIE 34条B型恒星实测模板作为中心,通过计算LAMOST DR5发布的绝大多数被标记为B6型(7 662条)和B9型(3 969条)实测光谱的马氏距离,经有监督聚类LAMOST早型恒星光谱数据,标记13个子类型在涵盖B2—B9子类的34条ELODIE光谱模板中的分布。经线性分析判别每条谱线子类型的类内距离,确保波长覆盖范围和分辨率与LAMOST数据完全一致,去掉距离数值偏差较大的数据,计算相应子类的平均谱线,得到LAMOST源于DR5观测数据早型B型恒星的13条子类型光谱分类模板,为后期完善模板提供较好的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距离 早型恒星 光谱模板 lamost ELOD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恒星光谱线指数岭回归有效温度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薛仁政 陈淑鑫 黄宏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24-2629,共6页
天文光谱线指数数据能够较好地保留着恒星的物理特征信息,为此借助线指数特征数据构建多参数模型,有利于更好地回归分析数据的共变关系及谱线的内在规律。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施密特天文望远镜LAMOST发布的观测光谱都已经过标记,利... 天文光谱线指数数据能够较好地保留着恒星的物理特征信息,为此借助线指数特征数据构建多参数模型,有利于更好地回归分析数据的共变关系及谱线的内在规律。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施密特天文望远镜LAMOST发布的观测光谱都已经过标记,利用天文可视化工具分析这些标记的恒星光谱线指数会产生预测因子自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时因变量存在共线性,导致方差较大、得到最小二乘回归系数不稳定,虽不影响使用回归的有效性,但较难从回归方程中得到独立预测因子的评估系数。利用LAMOST巡天光谱数据中A型恒星Lick线指数为数据源,选取有效温度 T eff 为7 000~8 500 K,取信噪比大于50的光谱特征值实现回归分析恒星参数 T eff 值,经箱线图呈现DR5星表中, A型光谱86 097条具备 T eff 值大样本光谱数据的整体分布,统计分析26种线指数的特征值后,选取分布相似且带宽为12 的kp12, halpha12和hgamma12字段,减少解释线指数变量的数目,优化冗余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系数。实验选取两两变量间观测数据集,局部拟合回归散点、同样的数据源使用散点图的总体轮廓生成高密度散点图,利用色差透明性突出显示数据密集区域。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和岭回归算法都能从低分辨率光谱中确定A型恒星的有效温度,但经过共线性数据分析有偏估计实验,使用岭回归分析寻找最佳模型,能更准确地确定恒星有效温度,进而得到预测A型恒星有效温度及谱线回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光谱 lamost 岭回归 线性模型 Lick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聚类分析天文光谱数据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淑鑫 孙伟民 王丽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453-456,共4页
应用互联网+融合信息技术,天文大数据研究实现了海量观测数据及次生数据的高效存储、检索、数据分析及信息挖掘。现结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科学工程LAMOST望远镜巡天第四期(DR4)发布的经定标后的光谱数据,运用R语言中RFITSIO软件包读... 应用互联网+融合信息技术,天文大数据研究实现了海量观测数据及次生数据的高效存储、检索、数据分析及信息挖掘。现结合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科学工程LAMOST望远镜巡天第四期(DR4)发布的经定标后的光谱数据,运用R语言中RFITSIO软件包读写光谱专用文件FITS格式,读取LAMOST发布的恒星天文数据,结合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设计了有监督的网格聚类验证方案,处理并识别光谱数据,经降维提取光谱特征,归一化连续谱,保留吸收谱线特征,再划分网格聚类波长定标中心,利用相似度量函数来描述识别观测光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FITSio 光谱数据 lam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