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绿生态网络系统修复的LID雨景单元设计方法研究--基于山地水文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云峰 周艳 沈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3-87,共5页
在重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水文方面存在绿地和水系急剧萎缩、大量建成区径流污染和雨水循环不畅等问题,由此造成了蓝绿水网生态系统的不可逆破坏。以修复山地水文特征的蓝绿生态网络为目的,以重庆盘溪河支流的流域单元为例,结合山地... 在重庆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水文方面存在绿地和水系急剧萎缩、大量建成区径流污染和雨水循环不畅等问题,由此造成了蓝绿水网生态系统的不可逆破坏。以修复山地水文特征的蓝绿生态网络为目的,以重庆盘溪河支流的流域单元为例,结合山地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及绿地等主要类型,提出了典型山地条件下的LID雨景单元设计方法,并对不同类型与级别的雨景单元加以组合形成体系,构建具有山地特征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响应城市双修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有机更新 生态修复 山地水文特征 lid雨景单元 雨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STAIN支持下的LID建设成本效益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沐寒 尹海伟 唐爽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1期57-63,共7页
目前LID的相关研究已逐渐综合化和多学科化,特别是针对LID措施建设与优化布局的探讨日益增加。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依托ArcGIS与SUSTAIN建立了一套城市雨洪管理评价与优化的方法框架,构建了城市尺度水文模型,并统筹考虑年径流总量控制... 目前LID的相关研究已逐渐综合化和多学科化,特别是针对LID措施建设与优化布局的探讨日益增加。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依托ArcGIS与SUSTAIN建立了一套城市雨洪管理评价与优化的方法框架,构建了城市尺度水文模型,并统筹考虑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投资效率,模拟得出不同LID连接情景(并联、串并联结合、串联模式)下的LID成本效益曲线和最优方案。结果可知:LID的成本效益存在一定的累积效应,串联模式下LID的成本效益优于并联模式;且当LID的规模和成本超出一定阈值后,径流削减率也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得出鼓楼区LID最优投资成本为7.4亿元,整体年径流削减率可达75%,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鼓楼区LID建设投资与空间配置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影响开发 SUSTAIN 海绵城市 成本效益 南京市鼓楼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拟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及雨洪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敏 焦胜 黎贝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116,共5页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渗透性弱、暴雨多发且频次集中的特点,探索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和暴雨内涝防控的双重目标。针对设施规模计算时数据不精确、空间不匹配导致反复调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拟进行低...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渗透性弱、暴雨多发且频次集中的特点,探索通过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和暴雨内涝防控的双重目标。针对设施规模计算时数据不精确、空间不匹配导致反复调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模拟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过程模型分析、计算、评估、修正,得到满足研究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6个低影响开发方案。对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配比不同,雨洪控制效果有一定差异:透水设施(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配比大的方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较高、长重现期暴雨径流削减效果较好;调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配比大的方案洪峰削减及内涝削减效果较好、短重现期暴雨径流削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设计 动态模拟 组合配比 径流总量控制 暴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检测算法的网络拥塞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新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59,共5页
为解决由传输数据堆积而引发的网络拥塞问题,达到缩减网络滞后延迟的目的,设计一种基于随机检测算法的新型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利用LAIDS/LIDS主机随机检测架构,对拥塞控制器、网络数据过滤器进行调节,完成新型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 为解决由传输数据堆积而引发的网络拥塞问题,达到缩减网络滞后延迟的目的,设计一种基于随机检测算法的新型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利用LAIDS/LIDS主机随机检测架构,对拥塞控制器、网络数据过滤器进行调节,完成新型系统的硬件运行环境搭建。通过传输数据拥塞定义的方式对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拥塞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再根据具体判断结果选择合适的网络拥塞控制方式,实现新型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搭建。结合软、硬件结构,完成基于随机检测算法的网络拥塞控制系统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控制系统相比,应用新型控制系统后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堆积量的最大值不超过5.5×10^(13)TB,网络滞后延迟平均值始终低于60 ms,网络拥塞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检测 拥塞控制 laids/lids架构 运行环境搭建 拥塞数据分类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地表径流的科创园区“建筑-景观”协同改造设计研究——以苏州金枫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哲 成玉宁 +2 位作者 陈菲菲 韩笑 赵锴彧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2,共5页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建成环境径流系统科学组织与技术集成的研究视角,认为建筑表面与景观场地共同构成了建成环境地表系统,统筹建筑顶面、侧立面及景观下垫面的一体化径流系统设计是当代科创园区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并对改善...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建成环境径流系统科学组织与技术集成的研究视角,认为建筑表面与景观场地共同构成了建成环境地表系统,统筹建筑顶面、侧立面及景观下垫面的一体化径流系统设计是当代科创园区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并对改善局部地段生态环境、集约利用水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小型科创园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全地表生态径流理念下“建筑-环境”协同改造的设计观念;以苏州金枫产业园改造设计为例,进行了包含建筑改造和园区景观更新的一体化地表生态径流协同设计。总结了地表生态径流设计方法在科创园区建筑及其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与设计要点,探讨了后续研究的思路与方向,为充实当代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法与技术模式提供相关依据与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全地表径流 低影响开发 科创园区 协同设计 金枫产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 被引量:83
6
作者 吕伟娅 管益龙 张金戈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0,共5页
从分析城市雨水排水规划局限性入手,提出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应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补充。案例分析表明,尽管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用地大小不一,用地功能形式却较相似,均是由居住、公建、工业、仓储、道路与广场、绿地和水面构成。... 从分析城市雨水排水规划局限性入手,提出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应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补充。案例分析表明,尽管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用地大小不一,用地功能形式却较相似,均是由居住、公建、工业、仓储、道路与广场、绿地和水面构成。按城市下垫面分类,仅能分出场地及屋面、道路和广场、绿地、水面,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宜从这4种类型的城市下垫面入手,提出适宜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建设 低影响开发 规划措施 控制指标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雨水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冯娴慧 李明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3,共5页
通过美国雨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原版文献资料,客观分析美国雨水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历史发展背景以及思想演变过程,重点阐述1973"洪水险"以及1987"净水法规"等法规对美国社区雨水管理设施的建设理念和发展影响,真实... 通过美国雨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原版文献资料,客观分析美国雨水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历史发展背景以及思想演变过程,重点阐述1973"洪水险"以及1987"净水法规"等法规对美国社区雨水管理设施的建设理念和发展影响,真实全面地解析美国低影响开发策略(LID)的产生背景、发展形成过程,以及当前的实践现状。以期通过本研究为我国城市内涝防治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影响开发(lid) 雨水管理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 被引量:33
8
作者 邹萍秀 曹磊 +2 位作者 王焱 李发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76,共5页
当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践,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结合国内外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以分区而治、内外联... 当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践,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结合国内外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以分区而治、内外联合为主的“弹性”雨洪管理系统。将校园划分为3个子排水分区,阐明“海绵城市”的理念。校园设计提出了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修复来减缓施工造成的损害,并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低影响开发(LID)实践等设计目标,以期指导我国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生态设计 低影响开发(lid) 天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冲击理念应用于广东城市绿化的地域性措施
9
作者 杨学成 洪淑媛 +1 位作者 张远环 朱纯 《广东园林》 2016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低冲击开发(LID)理念的实现是依据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及植被特点,选择性应用其技术,创造出趋近自然的园林环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对穗深LID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在规划设计、雨水利用措施、建设和管理等方...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低冲击开发(LID)理念的实现是依据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及植被特点,选择性应用其技术,创造出趋近自然的园林环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对穗深LID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在规划设计、雨水利用措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综合分析广东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针对性提出保持原有地形维护水系机能、保障不减少城市绿量和绿地减灾避灾功能,有利于土壤通风透气、促进雨水过滤下渗、补充地下水,有利于建设和后期管理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地域性LID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冲击 技术措施 地域性 城市绿化 广东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滨水地区内涝防控方案——以厦门市杏林湾选区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丁锶湲 曾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75,共6页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硬质下垫面面积比例增加,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选取厦门市杏林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绿色经济与低影响开发为目标,运用SWMM技术构建降雨-径流模型,分别对低影响开发前后的地块进行暴雨重现期2年一遇和5年...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硬质下垫面面积比例增加,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选取厦门市杏林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绿色经济与低影响开发为目标,运用SWMM技术构建降雨-径流模型,分别对低影响开发前后的地块进行暴雨重现期2年一遇和5年一遇情景的模拟,确定地块内涝易发区域积水节点,根据节点位置布设低影响开发(LID)措施,以此提高研究区对内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情景模拟结果为:杏林湾选区在重现期2年一遇时,地块东部海湾口处容易出现内涝现象;重现期5年一遇降雨导致杏林湾选区排水系统出现大范围节点溢流,主要集中在湾区滨水空间及海湾口处。通过对易涝区增设LID措施降低径流总量、削减洪峰小时流量,从而使年径流控制率提升至77.5%,降低城市内涝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内涝 海绵城市 SWMM模型 低影响开发 滨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8与NSGA-Ⅱ耦合算法的浅山区绿地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泓宇 董宇翔 林辰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6-126,共11页
【目的】雨洪问题已经成为浅山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绿地低影响开发是解决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一套面向径流控制效果、建设成本等多元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布局优化方法,能够为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目的】雨洪问题已经成为浅山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绿地低影响开发是解决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重要手段。构建一套面向径流控制效果、建设成本等多元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布局优化方法,能够为浅山区雨洪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有助于浅山区的未来高质量发展。【方法】从浅山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征与径流特点入手,耦合D8与NSGA-Ⅱ算法,构建基于栅格数据的低影响开发布局优化平台,实现协同径流控制效果与建设成本优化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规模空间量化布局,并将石家庄西山郊野公园作为实验对象,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分别在重现期5、10和20年2 h降雨模拟情景中,得到实验对象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解集24、30和30个,并识别得到各模拟情景LID设施建设的“理想投资上限点”为7514.1万元、6634.4万元和6065.1万元;在ArcGIS中可视化各模拟情景所得“理想投资上限点”对应的LID设施布局方案,发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调蓄水体呈散点状分布,植草沟呈分散的小规模线性分布。【结论】D8与NSGA-Ⅱ耦合算法能够良好地匹配浅山区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情景,简化了传统绿地低影响开发繁琐的设计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径流峰值流量与LID设施成本存在边际效益递减效应,且随着降雨重现期增大,边际效益递减效应加剧;相对其他LID设施,透水铺装与雨水花园的建设性价比更高;实验对象的可视化模拟结果基本符合设计原理与真实设计情景,能够良好地指导规划设计;未来应重点探究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与绿地规划设计的协同方法,同步规划设计方案以置入必要的约束条件,从而提升设施布局结果的合理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山区 低影响开发 多目标优化方法 NSGA-Ⅱ 风景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拟的首钢西十地块低影响开发系统雨洪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淼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7-109,共13页
【目的】根据《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首钢西十项目以消纳北京市3年一遇24 h降雨量(108 mm)为目标进行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从雨水渗透滞留与储存利用两个角度考虑,以西十地块的现状特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设计策... 【目的】根据《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首钢西十项目以消纳北京市3年一遇24 h降雨量(108 mm)为目标进行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从雨水渗透滞留与储存利用两个角度考虑,以西十地块的现状特征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方法】针对渗透滞留系统,通过SWMM建立低影响开发模型和传统开发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1年一遇、2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 24 h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排放过程,对比分析两种开发模式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针对储蓄利用系统,通过SWMM模拟2017年全年降雨过程,以周为单位统计外源雨水调蓄池收集的径流总量,与西十地块植物灌溉需水量相比较,分析雨水调蓄池中收集径流的利用情况。【结果】(1)依据场地现状在其内部设计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绿地、植草沟、生物滞留池、雨水调蓄池6种LID设施,在1年一遇、2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西十地块低影响开发系统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为100%、100%、100%、78. 79%、50. 41%、34. 73%;对峰值流量的削减率为100%、100%、100%、70. 12%、33. 33%、19. 44%,1~3年重现期峰值消失,其后峰值出现时间推迟375、310、240min。(2) 2017年,外源雨水地块雨水调蓄池接纳径流总量9 617 m3,径流收集主要集中在第25~35周,单周最大收水总量为2 078 m3,发生在第27周(6月初),第1~20周、43~52周收水量基本为0; 2017年第25周、第27周、第29~32周、第34~35周、第41周雨水调蓄池收集径流量在满足本周灌溉需求后仍有余量,冬季雨水调蓄池空置率较大。【结论】(1)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洪问题具有良好的调控效果,可以减少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推迟峰现时间,但随着时间的推迟削减能力逐渐减弱。低影响开发系统的雨洪调控能力具有上限。(2)根据北京市2017年全年降雨量日值统计,外源雨水地块雨水调蓄池中径流收集的利用率为43. 65%,有30周(210 d)雨水调蓄池空置率为100%,较为浪费。在进行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成本造价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影响开发系统 集雨型绿地 SWMM模拟 渗透滞留 储蓄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绵城市-一座巨型绿色屋顶实验室 被引量:2
13
作者 丹尼尔·勒尔(加) 鲍沁星(译) 王思思(校) 《风景园林》 2018年第9期66-73,共8页
绿色屋顶是雨洪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快速发展,LID雨洪管理策略对于当下全球的城市设计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蓬勃发展历来又饱受洪水灾害的中国。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事件及雨水径流峰值流速难以准... 绿色屋顶是雨洪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快速发展,LID雨洪管理策略对于当下全球的城市设计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蓬勃发展历来又饱受洪水灾害的中国。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事件及雨水径流峰值流速难以准确预测。面对建筑布局日益稠密、不透水下垫面日益增多的中国城市,设计师们需要随时做好应对城市雨洪问题的准备。2015年提出的"海绵城市"战略为在城市尺度下应用和监测绿色屋顶效益提供了机会。目前业内大多数国际性绿色屋顶的研究应用都局限于小型控制实验区,借海绵城市建设之东风有机会将应用实验扩展到城市规模。中国雨洪管理智慧的历史可以追溯至5 000年前,现今中国正处于成为大尺度绿色屋顶实践世界领先者的机遇期。因此,LID应是城市设计的驱动力量而非事后补救措施。景观设计师不仅能够从场地、城市和区域3个层面上对场地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解读,而且对需要实施LID的其他因素也有全面认知。为探究中国雨洪管理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景观设计师如何参与LID实践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影响设计(lid) 绿色屋顶 海绵城市 防洪 雨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西兰低影响雨水体系设计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克.路易斯 克里斯.宾利 谭佩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9,共7页
低影响或是水环境敏感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实践的基础。概述了新西兰如何在设计和日常生活中推广及实施低影响设计,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将引用新西兰奥克兰政府制定的《低影响设计手册》及《GD_O4指引文本》进行详细论述。在此会根据不同的... 低影响或是水环境敏感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实践的基础。概述了新西兰如何在设计和日常生活中推广及实施低影响设计,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将引用新西兰奥克兰政府制定的《低影响设计手册》及《GD_O4指引文本》进行详细论述。在此会根据不同的水文情况和场地的大小,列举部分新西兰本地的设计项目,以及由中国与新西兰风景园林师共同合作的中国项目进行说明及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影响设计 lid 雨水管理系统 奥克兰 中国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为中用·顺势利导”--生态雨水机埠与合流制特点的老旧城区海绵改造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舟 何俊超 +2 位作者 孙晨 王琦 白伟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00,共6页
以常德市柏子园汇水片区为例,运用水力模型工具,探讨在老城区现有末端生态雨水机埠情形下,通过优化设置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和管网改造工程,从源头解决机埠合流制溢流(CSO)污染的效果和可行性。根据棚户区较多、绿地率少、土壤渗透性差... 以常德市柏子园汇水片区为例,运用水力模型工具,探讨在老城区现有末端生态雨水机埠情形下,通过优化设置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和管网改造工程,从源头解决机埠合流制溢流(CSO)污染的效果和可行性。根据棚户区较多、绿地率少、土壤渗透性差、项目实施难度大等情况,进行项目方案布置和LID措施选择;根据现状管网特征,进行近远期管网改造方案和源头截流措施选择。采用典型年降雨数据进行连续模拟,分析评估在老旧城区增设源头控制设施和中途管网改造对既定末端机埠溢流水量及溢流频次的控制效果,并通过情景方案比选,得出在现有土地使用条件下的最优海绵改造方案,以期为类似合流制特点的区域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生态机埠 合流制溢流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