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段浩布高多金属矿集区LA-MC-ICP-MS锡石U-Pb定年及其意义
1
作者 赵伟策 陈佳德 +4 位作者 魏良民 李伟 秦季军 柳爱新 刘孜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7-1010,共14页
内蒙古浩布高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内,伴随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发育矽卡岩型锌—多金属、斑岩型钼、花岗岩型锡等矿化类型。然而,花岗岩型矿化及其与矽卡岩型、斑岩型多金属矿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且缺... 内蒙古浩布高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内,伴随中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发育矽卡岩型锌—多金属、斑岩型钼、花岗岩型锡等矿化类型。然而,花岗岩型矿化及其与矽卡岩型、斑岩型多金属矿化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且缺乏深入理解和认识。笔者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浩布高矿集区产于乌兰坝岩体中的花岗岩型锡矿石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两件锡石样品并开展LA-MC-ICP-MS锡石U-Pb定年工作,获得其U-Pb Tera-Wasserburg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48.7±5.1 Ma、146.4±3.4 Ma。结果表明,浩布高矿集区花岗岩型锡矿化的年龄与乌兰坝岩体中部的容矿碱性花岗岩的侵位年龄(148.9~142.0 Ma)基本一致,表明两者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等认为,花岗岩型锡矿化与矽卡岩型锌—多金属矿化、斑岩型钼矿化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均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此外,浩布高矿集区锡矿化年龄(148.7~139.6 Ma)与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发生时代(150~130 Ma)一致,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笔者等认为,浩布高矿集区锡—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伸展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浩布高矿集区 锡石U-Pb定年 la-mc-icp-MS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铀方解石高空间分辨率LA-MC-ICP-MS U-Pb测年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晨西 熊玉新 +6 位作者 付佳丽 赵伟 舒磊 李增胜 徐珺 周长祥 洪飞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83,共15页
碳酸盐矿物特别是方解石分布广泛,作为原生和次生矿物在多种地质环境中形成,结合U-Pb同位素测年体系,能为地球科学应用提供直接的时间约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方解石矿物的铀含量通常较低(小于5μg/g),测年难度大,限制了该方法的发... 碳酸盐矿物特别是方解石分布广泛,作为原生和次生矿物在多种地质环境中形成,结合U-Pb同位素测年体系,能为地球科学应用提供直接的时间约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方解石矿物的铀含量通常较低(小于5μg/g),测年难度大,限制了该方法的发展。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已成功应用于锆石、方解石等副矿物的高空间分辨率U-Pb测年。本文针对LA-MC-ICP-MS的载气和氮气流速、屏蔽炬状态等实验参数进行了详细优化,建立了适用于低铀方解石矿物的高空间分辨率U-Pb测年方法。为提升仪器灵敏度和等离子体状态,详细讨论了锥组合、屏蔽炬接地状态、N_(2)引入量和Ar载气流速对U、Pb信号强度及氧化物产率(UO/U)的影响。结果表明,在Jet+X锥组合、屏蔽炬接地、8mL/min N_(2)引入量和0.9L/min载气Ar流速条件下,Pb灵敏度达到最高,同时氧化物产率(UO/U)低于1%。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采用三个低铀(0.04~0.63μg/g)方解石U-Pb定年参考物质进行测试,使用高铀含量的WC-1标准物质作为校正^(238)U/^(206)Pb的外标,同时减小束斑大小和剥蚀频率,保持标准物质和待测样品的剥蚀坑纵横比一致。实验结果表明,在44μm束斑条件下,LD-5、PTKD-2和TARIM的U-Pb年龄测试值分别为73.20±0.56Ma、152.7±2.5Ma和206.2±1.3Ma,与ID-TIMS/IDMC-ICP-MS的定值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验证了LA-MC-ICP-MS高空间分辨率测定低铀方解石U-Pb年龄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铀方解石 U-PB测年 la-mc-icp-MS 高空间分辨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C-ICP-MS微区原位Pb同位素的分析精度研究:以两种类型检测器为例
3
作者 余红霞 张银慧 +2 位作者 刘希军 吴玲玲 洪路兵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根据样品的Pb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法拉第杯-离子计数器(FC-IC)和全法拉第杯(FC)两种杯结构模式微区原位分析Pb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因^(206)Pb、^(207)Pb和^(208)Pb在两种模式中均采用FC检测器分析,两种模式下^(20y)Pb/^(206)Pb(y=7、8)值... 根据样品的Pb含量,本研究建立了法拉第杯-离子计数器(FC-IC)和全法拉第杯(FC)两种杯结构模式微区原位分析Pb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因^(206)Pb、^(207)Pb和^(208)Pb在两种模式中均采用FC检测器分析,两种模式下^(20y)Pb/^(206)Pb(y=7、8)值的相对标准误差(2RSE)一致,仅与信号强度有关。同等信号强度下(IC线性范围内),^(20x)Pb/^(204)Pb(x=6、7、8)值的2RSE在FC-IC杯结构模式优于FC杯结构模式,且两种模式下^(20x)Pb/^(204)Pb值的2RSE差异随^(208)Pb信号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最终均趋于约0.06%。FC-I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为0.10~0.25 V时,或FC杯结构模式分析在^(208)Pb信号强度>0.50 V时,均可获得较好的Pb同位素比值的精度和准确度。对于Pb含量较高(>40μg/g)或者尺寸较大的样品,优先采用激光大束斑结合FC杯结构模式可获得高精度的Pb同位素比值;对于Pb含量较低(≈10μg/g)或者尺寸有限的样品,FC-IC杯结构模式获得的Pb同位素精度优于FC杯结构模式。利用建立的微区原位Pb同位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分析了不同Pb含量标样的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均与参考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PB含量 原位Pb同位素分析 地质标准样品 法拉第型检测器-离子计数型检测器(FC-IC) 法拉第型检测器(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永州老寨岭铜锡矿床锡石LA-MC-ICP-MSU-Pb定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玉荣 杨君 +5 位作者 涂家润 肖志斌 周红英 喻光明 崔敏利 刘玖芬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0-891,共12页
锡石是锡多金属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采用锡石对锡多金属矿床进行定年,已成为获得矿床成矿年龄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锡石具有U含量较低、普通铅高的特点,目前锡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方法的技术难点在于理想标样的研制和普通铅的准确扣除... 锡石是锡多金属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矿物,采用锡石对锡多金属矿床进行定年,已成为获得矿床成矿年龄最直接的方法。但由于锡石具有U含量较低、普通铅高的特点,目前锡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方法的技术难点在于理想标样的研制和普通铅的准确扣除。本文通过优化该技术,对湖南省永州市老寨岭铜锡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约束。老寨岭铜锡矿床是以脉型为主的锡多金属矿床,矿体产出于印支晚期阳明山复式岩体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含锡石英脉、碎裂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及云英岩组成。利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老寨岭铜锡矿床中锡石进行研究,获得16LZ01、16LZ02、16LZ03等三件样品的Tera-WasserburgU-Pb下交点年龄分别为222.0±1.5Ma(MSWD=1.6,n=37)、220.5±3.5Ma(MSWD=2.9,n=28)、225.0±1.6Ma(MSWD=1.3,n=31)。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成果,研究表明老寨岭铜锡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晚期,与阳明山复式花岗岩体的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本文研究结果为老寨岭铜锡矿的岩浆热液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矿床 锡石U-Pb定年 la-mc-icp-MS 老寨岭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LA-MC-ICP-MS测定 被引量:236
5
作者 耿建珍 李怀坤 +2 位作者 张健 周红英 李惠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8-1513,共6页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联用技术,对GJ-1、Temora、91500和Mud Tank四个标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并通过指数方法进行同质异位素干扰校正,测得它们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006±24(n=... 利用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和193nm准分子激光器联用技术,对GJ-1、Temora、91500和Mud Tank四个标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并通过指数方法进行同质异位素干扰校正,测得它们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006±24(n=159,2SD)、0.282684±46(n=20,2SD)、0.282305±32(n=20,2SD)和0.282509±25(n=48,2SD)。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标准锆石 HF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硫-铅同位素对胶东旧店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约束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浩 孙唯品 +3 位作者 李华 张拴亮 于小亮 陈华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3-974,I0024-I0041,共30页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西北地区招平断裂西南缘,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招掖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旧店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研究及多种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该矿床发育两期... 胶东旧店金矿床位于胶西北地区招平断裂西南缘,属于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招掖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旧店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研究及多种原位微区同位素分析,旨在探讨成矿物质的来源。该矿床发育两期独立的金矿化阶段:黄铁矿-烟灰色石英阶段以及石英-菱铁矿-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在两阶段中,金矿物均与黄铁矿呈现紧密的共生关系。笔者利用LA-MC-ICP-MS对两阶段发育的黄铁矿进行了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阶段黄铁矿的S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δ^(34)S值集中在7.59‰~8.66‰,表明其S同位素可能主要继承自前寒武系荆山群变质岩与玲珑花岗岩,这明显不同于招平断裂带中段-北段金矿床存在中基性脉岩同源硫的加入,这一差异可能是造成招平断裂带南北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笔者还对两阶段中与金矿物共生的方铅矿开展了原位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阶段方铅矿的Pb同位素组成也较为相近,^(206)Pb/^(204)Pb为17.007~17.100,^(207)Pb/^(204)Pb为15.440~15.464,^(208)Pb/^(204)Pb为37.519~37.615。结合区域金矿床原位Pb同位素测试结果并排除变质岩可能的贡献后,表明旧店金矿的Pb同位素可能与中基性脉岩同源的深部物质密切相关。因此,招平断裂南段缺乏大型-超大型金矿可能与深源物质(特别是深源硫)的加入较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店金矿床 原位硫-Pb同位素 la-mc-icp-MS 招平断裂带 成矿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LA-MC-ICPMS锡石U-Pb测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74
7
作者 王小娟 刘玉平 +3 位作者 缪应理 鲍谈 叶霖 张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7-876,共10页
云南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判据,是该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都龙矿区曼... 云南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缺乏精确可靠的成矿年代学判据,是该矿床成因认识存在较大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本文应用LA-MC-ICP-MS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技术,对都龙矿区曼家寨矿段的锡石样品进行了研究,获得DL12-716、DL12-722、DL12-740等三件样品的206Pb/207Pb-238U/207Pb等时线年龄分别为89.2±4.1Ma(N=22,MSWD=4.5)、88.0±1.6Ma(N=24,MSWD=2.3)和87.2±3.9Ma(N=31,MSWD=14),207Pb/206Pb-238U/206Pb谐和年龄分别为96.6±3.5Ma(MSWD=8.1)、93.6±1.6Ma(MSWD=5.8)和82.0±2.5Ma(MSWD=11)。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前人成岩-成矿年代学成果,表明都龙矿区锡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纪,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结合地质事实,表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是老君山矿集区锡钨多金属成矿的关键。通过区域地质及年代学对比,表明滇东南地区晚白垩世存在大规模花岗岩成岩-锡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LA—MC-ICP-MS U—Pb年龄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笼箱盖复式岩体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3
8
作者 梁婷 王登红 +4 位作者 侯可军 李华芹 黄惠明 蔡明海 王东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4-1636,共13页
广西大厂矿田中部的笼箱盖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尽管前人对其中个别阶段岩体进行过年龄精测,但迄今还没有对多期岩体进行过系统的年代学精测。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MC-... 广西大厂矿田中部的笼箱盖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尽管前人对其中个别阶段岩体进行过年龄精测,但迄今还没有对多期岩体进行过系统的年代学精测。本文在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岩体中锆石进行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系统测定了岩体中单颗粒锆石的206Pb/238U年龄,结果显示出,笼箱盖复式岩体形成经历了103.8~102Ma、96.6~93.86Ma、90.1~85.1Ma3期活动,其中96.6~93.86Ma为主体形成时期,其第一阶段形成中细粒含斑黑云母花岗岩(96.6±2.5Ma)、细粒含斑的黑云母花岗岩(94.3±2.2Ma),第二阶段形成中细粒等粒状黑云母花岗岩(96.1±2.0Ma),第三阶段形成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93.86±0.84Ma)。这些岩体之间界限清晰、无明显冷凝边,说明岩浆活动是一种连续的脉动过程。大厂矿田的锌铜矿体、锡多金属矿体的形成主要与笼箱盖复式岩体的第二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过程在短暂时间完成。笼箱盖复式岩体的形成时期与中国东部110~80Ma大规模成矿过程是吻合的,成岩成矿作用可能与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成岩期次 笼箱盖复式岩体 广西大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C-ICP-MS独居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 被引量:40
9
作者 崔玉荣 周红英 +2 位作者 耿建珍 李怀坤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5-876,共12页
独居石富含U、Th,同时具有较低的初始普通Pb含量,是U-Pb和Th-Pb同位素定年的理想对象。由于普遍存在于多种岩石中,独居石的U-Th-Pb定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193nm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NEPUNE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 独居石富含U、Th,同时具有较低的初始普通Pb含量,是U-Pb和Th-Pb同位素定年的理想对象。由于普遍存在于多种岩石中,独居石的U-Th-Pb定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193nm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系统和NEPUNE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独居石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的新方法。运用这一新方法对独居石样品AL01、BL02和CL03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AL01和BL02号样品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88.3±1.1)Ma(n=19)和(446.8±2.3)Ma(n=41);CL03号样品的U-Pb等时线年龄为(396.8±8.8)Ma(n=55),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 微区原位 la-mc-icp-MS U-Pb同位素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μm尺度锆石U-Pb年龄的LA-MC-ICP-MS测定 被引量:43
10
作者 耿建珍 张健 +3 位作者 李怀坤 李惠民 张永清 郝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7-884,共8页
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系统,采用离子计数器与法拉第接收器同时接收U-Pb同位素的技术,对4个标准锆石GJ-1,91500,M257和TEMORA采用10μm剥蚀斑直径、单点剥蚀模式测定,得到了(602±3)Ma(n=32)、(1058±3)Ma(n=29)、(561... 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系统,采用离子计数器与法拉第接收器同时接收U-Pb同位素的技术,对4个标准锆石GJ-1,91500,M257和TEMORA采用10μm剥蚀斑直径、单点剥蚀模式测定,得到了(602±3)Ma(n=32)、(1058±3)Ma(n=29)、(561.9±2.5)Ma(n=32)和(414.7±2.3)Ma(n=36)的结果;对GJ-1和TEMORA采用5μm剥蚀斑直径、曲线扫描模式测定,得到(596.9±4.5)Ma(n=22)、(417.9±2.5)Ma(n=32)的年龄,均与文献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0μm斑径单点剥蚀得到I9801、05SD07-01两个典型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426±2)Ma(n=30)、(1815±10)Ma(n=16),5μm斑径曲线扫描得到I9801、05SD07-01年龄分别为(427±3)Ma(n=32)、(1789±32)Ma(n=15),均为其可信年龄结果。利用LA-MC-ICP-MS系统对小颗粒锆石、锆石变质增生边或其他成因增生边进行10μm尺度内U-Pb定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 离子计数器 锆石U-PB定年 10μm尺度锆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微区原位LA-MC-ICP-MSU-Pb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37
11
作者 周红英 耿建珍 +2 位作者 崔玉荣 李怀坤 李惠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7-864,共8页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 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建立了磷灰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新方法,本文给出了这一新方法的分析流程,报道了利用这一新方法对5个磷灰石样品的分析结果,并应用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对一些样品定年结果进行了验证。磷灰石工作标样SDG的U-Pb同位素年龄:(1596±15)Ma(MSWD=1.5,n=7,LA-MC-ICP-MS),(1602±13)Ma(MSWD=0.578,n=5,ID-TIMS);某铁矿石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125±14)Ma(MSWD=0.68,n=25),(124.2±3.5)Ma(MSWD=1.5,n=37);新疆阿尔金地区片麻岩中磷灰石的LA-MC-ICP-MSU-Pb同位素年龄:(250.8±3.9)Ma(MSWD=8.6,n=26),(245.4±2.9)Ma(MSWD=2.1,n=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 la-mc-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晓先 张进江 +1 位作者 闫淑玉 刘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103,共13页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部。对其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结晶年龄为17.7±0.3Ma,代表中新世的地壳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Si O2(74.46%~75.57%)、Al2O3(14.07%~14.64%)和K2O(4.19%~4.8... 藏南错那淡色花岗岩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部。对其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结晶年龄为17.7±0.3Ma,代表中新世的地壳深熔作用。淡色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Si O2(74.46%~75.57%)、Al2O3(14.07%~14.64%)和K2O(4.19%~4.85%)含量,高的K2O/Na2O值(1.09~1.31)和A/CNK值(1.15~1.25),富集Rb、Th和U,亏损Ba、Nb、Sr、Zr等元素,显示高的Rb/Sr值(17.75~29.50)和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18~0.26),属于壳源成因的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样品具有高的Isr值(0.78982~0.79276)和低的εNd(t)值(-19.5^-18.2),可与大喜马拉雅结晶杂岩(GHC)中的变泥质岩对比,暗示其来自变泥质岩的部分熔融。样品的Isr值较高,而Sr浓度较低,且随着Ba浓度的增加,Rb/Sr值逐渐降低,表明淡色花岗岩是无水条件下白云母部分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可能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导致的构造减压有关。错那淡色花岗岩的形成反映了地壳伸展减薄背景下,构造减压导致的中下地壳中含水矿物脱水熔融,并沿STDS上升侵位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那淡色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定年 SR-ND同位素 形成机制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堡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7
13
作者 魏俏巧 郝立波 +3 位作者 陆继龙 赵玉岩 赵新运 石厚礼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5,共7页
河西堡花岗岩分布于阿拉善地块西南缘,龙首山隆起带与走廊过渡带交界处。为精确限定河西堡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本文对河西堡花岗岩中的锆石行了阴极发光(CL)成像观察,并利用LA-MC-ICP-MS对锆石进行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河西堡孟... 河西堡花岗岩分布于阿拉善地块西南缘,龙首山隆起带与走廊过渡带交界处。为精确限定河西堡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本文对河西堡花岗岩中的锆石行了阴极发光(CL)成像观察,并利用LA-MC-ICP-MS对锆石进行微区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河西堡孟家大湾花岗岩体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4±2 Ma,属晚奥陶世。结合河西堡花岗岩构造环境的研究结果,说明该岩体形成于北祁连洋壳的北向俯冲作用导致的北祁连岛弧与阿拉善地块碰撞环境,暗示着北祁连洋在晚奥陶世已经开始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mc-icp-MS 锆石U—Pb年代学 北祁连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罗文峪花岗岩体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陆继龙 石厚礼 +3 位作者 赵玉岩 郝立波 魏俏巧 赵新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179-188,共10页
罗文峪岩体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皱带内的次级单元——马兰峪隆起的中段。为探明罗文峪岩体与金矿化的关系,对罗文峪岩体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的形成时间为(196.7±7.0)Ma,MS... 罗文峪岩体位于华北地台燕山台褶皱带内的次级单元——马兰峪隆起的中段。为探明罗文峪岩体与金矿化的关系,对罗文峪岩体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的形成时间为(196.7±7.0)Ma,MSWD=3.8,属燕山早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w(SiO2)为69.87%~75.36%,w(Al2O3)为13.18%~14.51%,w(Na2O)为4.18%~4.89%,w(K2O)为3.61%~4.11%;A/NK为1.137~1.168,A/CNK为1.064~1.103,属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w(∑REE)为(66.70~232.57)×10-6,其中∑LREE/∑HREE为2.88~4.32,属轻稀土富集型,δEu为0.114~0.400,具有明显负铕异常。罗文峪岩体与青山口、牛心山、峪耳崖等岩体的形成时代、构造环境一致,岩石类型同为I型花岗岩,属于壳源重熔型花岗岩,形成时代均为燕山早期,并且在青山口、牛心山等岩体的附近已发现金厂峪、铧尖等大中型金矿。因此,在罗文峪岩体周围具备形成大中型金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 罗文峪岩体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双井子杂岩锆石LA-MC-ICP-MS测年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江思宏 梁清玲 +1 位作者 聂凤军 刘翼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8-1123,共16页
双井于杂岩产出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西拉木伦河的南北两侧,由片岩、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前人对其形成时代认识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属于早中生代构造强烈变形产物。本文通过对双井子杂岩开展较... 双井于杂岩产出在内蒙古东部林西县西拉木伦河的南北两侧,由片岩、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前人对其形成时代认识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属于前寒武纪变质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属于早中生代构造强烈变形产物。本文通过对双井子杂岩开展较为系统的LA-MC-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来限定这套杂岩的形成年代。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绿泥石片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146.3~1 970 Ma,年龄比较分散,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加权平均年龄。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146.3~1736 Ma,获得2组比较可靠的年龄:一组由10个点组成,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90.5±2.1)Ma,MSWD=0.36,为早二叠世;另一组由5个点组成,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47.5±3.4)Ma,MSWD=0.12,为早三叠世,可能分别代表原岩中两期岩浆的侵位时间。侵位于杂岩中的花岗伟晶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值变化于206.9~2122 Ma,年龄比较分散,也没有获得一个比较可靠的加权平均年龄。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78.4±1.4)Ma,MSWD=1.9,可以代表原岩岩体的侵位年龄,为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双井子杂岩岩石(包括绿泥石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成分复杂,其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SiO_2含量变化于61.97%~77.18%,但是所有的岩石样品均具有轻稀土分异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的特征,都是U、Nb、Sr、P、Ti相对亏损,而Th、K、Ce、Nd、Hf、Sm、Y和Yb相对富集。与杂岩中的岩石相比,花岗伟晶岩显示明显不同的Ba亏损和Ta富集,而其他元素的富集和亏损趋势则与其几乎一致。因此,总的来说,双井子杂岩是由不同成分和时代的岩石(包括地层和岩浆岩)混合组成。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和上述锆石年龄数据,推测双井子杂岩的形成年龄在230~206 Ma。因此,笔者认为本区可能并不存在前寒武纪基底,双井子杂岩可能是在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沿西拉木伦河深断裂形成的一套变形程度较高的中浅变质岩系,并有可能遭受了燕山中晚期的再次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mc-icp-MS测年 杂岩 双井子 西拉木伦河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小圆山铁多金属矿区英云闪长岩LA-MC-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孔会磊 李金超 +3 位作者 栗亚芝 贾群子 黄军 南卡俄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6,共9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带,小圆山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位于青海祁漫塔格东段。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获得小圆山铁多金属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英云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17.7±1.1)Ma(n=...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成矿带,小圆山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位于青海祁漫塔格东段。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获得小圆山铁多金属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英云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17.7±1.1)Ma(n=36,MSWD=2.5),厘定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属印支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英云闪长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LRE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U、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Zr、Ti),显示了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右倾式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具有弱的负Eu异常。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已有的年代学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综合表明,小圆山英云闪长岩可能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为区域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旋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 英云闪长岩 小圆山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钾玄质二长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7
作者 韦少港 唐菊兴 +7 位作者 宋扬 刘治博 王勤 林彬 王艺云 方向 杨欢欢 冯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9-206,共18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斑岩铜金矿成矿带,改则县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是近几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为瞩目的找矿发现。本文首次对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锆石...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斑岩铜金矿成矿带,改则县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是近几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为瞩目的找矿发现。本文首次对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二长花岗斑岩SiO_2为66.31%~67.31%,Al_2O_3为15.16%~15.33%,MgO为1.30%~1.47%,CaO为1.53%~1.65%,TFe_2O_3为3.29%~3.74%,K_2O为3.72%~3.98%,Na_2O为4.48%~4.96%,K_2O/Na_2O为0.80~0.89,铝饱和指数为1.00~1.07,里特曼指数为2.82~3.43,属于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其明显富集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Th、U、K、Pb及Rb),亏损重稀土及高场强元素(Ta、Nb、Ti及Zr),稀土总量为131.81×10^(-6)~151.59×10^(-6)之间,轻稀土与重稀土比值为10.67~10.97,(La/Yb)_N为14.03~15.23,δEu为0.75~0.78,具有中等负铕异常,显示出典型岛弧岩浆岩的特征,表明二长花岗斑岩可能是处于俯冲带背景下由洋壳俯冲板片脱水产生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二长花岗斑岩La/Nb值为3.36~3.50,La/Ta值为40.71~42.79,指示了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可能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其锆石具有明显的岩浆结晶环带,锆石U-Pb测年显示,Th/U值为0.56~1.10,岩石成岩年龄为112.6±1.3Ma。结合前人资料可知,多龙矿集区内岛弧岩浆岩存在117~124 Ma和107~112 Ma两个明显的主要成岩期,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矿集区岩浆动活后期。综合分析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晚期(112.6±1.3Ma)尚未关闭,仍正在向北俯冲于羌塘地块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龙矿集区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构造背景 二长花岗斑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灰石微区原位硫同位素分析进展与地质学潜在应用
18
作者 孟书元 陈蕾 +6 位作者 杨莉 李秋立 刘宇 唐国强 凌潇潇 杨波 李献华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9-2551,共13页
磷灰石广泛分布于各类岩石和矿石中,是岩浆-热液过程中的贯通矿物,其晶格能容纳不同含量和价态的硫元素。磷灰石的硫元素含量在约束岩浆氧逸度、估算母岩浆硫元素含量等方面已初步得到应用。近年来随着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激光剥蚀多... 磷灰石广泛分布于各类岩石和矿石中,是岩浆-热液过程中的贯通矿物,其晶格能容纳不同含量和价态的硫元素。磷灰石的硫元素含量在约束岩浆氧逸度、估算母岩浆硫元素含量等方面已初步得到应用。近年来随着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的发展,磷灰石微区原位硫同位素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识别传统整体分析方法无法区分的成岩成矿信息,更加准确地示踪成岩成矿过程中硫的来源和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等。本文对比了SIMS和LA-MC-ICP-MS测定磷灰石硫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总结了磷灰石硫同位素在岩浆系统和沉积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磷灰石微区原位硫同位素分析在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硫同位素 SIMS la-mc-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被引量:949
19
作者 侯可军 李延河 田有荣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利用激光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对30~1065Ma的系列锆石进行了详细的定年研究。包含离子计数器的多接收系统使得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信号可以同时静态接收,并且不同质量数的峰基本上都是平坦的,进而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 利用激光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对30~1065Ma的系列锆石进行了详细的定年研究。包含离子计数器的多接收系统使得不同质量数的同位素信号可以同时静态接收,并且不同质量数的峰基本上都是平坦的,进而可以获得高精度的数据,均匀锆石颗粒207Pb/206Pb、206Pb/238U、207Pb/235U比值的测试精度(2σ)均为2%左右,对锆石标准的定年精度和准确度在1%(2σ)左右;不同质量数同位素信号的同时静态接收使得剥蚀时间缩短,剥蚀深度变浅,相比LA-ICP-MS方法,提高了激光剥蚀的空间分辨率。对5个锆石标准和2个实际样品的测试表明,206Pb/238U年龄测定误差在1%(2σ)以内,定年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人报道值完全一致,测试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 la-mc-icp-MS U-PB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山早二叠世超基性岩墙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
作者 杜晓飞 王威 +3 位作者 张传林 马华东 朱炳玉 邱林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8,共13页
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山发育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花岗岩和超基性岩墙。为限定古亚洲洋在该区的闭合时限,同时阐述超基性岩墙形成的构造环境,文章报道了哈密沁城超基性岩墙(角闪石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 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山发育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花岗岩和超基性岩墙。为限定古亚洲洋在该区的闭合时限,同时阐述超基性岩墙形成的构造环境,文章报道了哈密沁城超基性岩墙(角闪石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龄。研究表明,角闪石岩SiO_(2)含量为39.00%~45.48%、TiO_(2)(1.60%~3.01%)、Mg^(#)在50~60之间,轻稀土相对弱富集((La/Yb)_(N)=1.34~2.25)),铕异常不明显(δEu=0.76~1.1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Hf)。角闪石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3件角闪石岩样品的LA-MC-ICPM_(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8.4±1.7 Ma、297.7±1.6 Ma、295.5±1.6 Ma。全岩Sr-Nd组成表明,岩石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47~0.7051之间,εNd(t)变化范围在-2.63至+1.81之间。结合对区域地质、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同位素等资料的全面分析,认为沁城早二叠世角闪石岩原岩的岩浆可能起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下,同时,暗示哈尔里克山地区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之前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岩 la-mc-icpMS U-Pb测年 SR-ND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哈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