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及HPV L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丽桑 吴燕茹 王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107-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HPV L1蛋白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就诊的596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宫颈炎(3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HPV L1蛋白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就诊的596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宫颈炎(3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级,78例)、CINⅡ级(59例)、CINⅢ级(63例)及宫颈癌(47例);根据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未见异常细胞(NILM,286例)、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81例)、不能排除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94例)、轻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LSIL,79例)及高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HSIL,56例)。检测不同宫颈病变中的HPV DNA及HPV L1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 HPV DNA阳性者共410例,阳性率为68.8%,以宫颈癌(93.6%)及HSIL(91.1%)最高,宫颈炎(61.3%)及NILM(57.7%)最低,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蛋白阳性者共275例,阳性率为46.1%,以宫颈炎(57.9%)及NILM(60.1%)最高,宫颈癌(12.8%)及HSIL(17.9%)最低,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程度越高,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阳性率越高,而HPV L1蛋白阳性率越低。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宫颈病变及评估风险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 l1蛋白 宫颈脱落细胞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L_1蛋白在检测宫颈癌患者相应抗体的应用
2
作者 郝焕峰 刘惠喜 +2 位作者 司履生 曹缵孙 黄惠玲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63-565,571,共4页
用真核表达HPV16L1蛋白为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6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和阴道分泌物的相应抗体,并用型特异性聚合酶键反应检测宫颈癌组织HPV16L1基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HPV16L1抗体阳性年64.1%,对照组20.8%;宫颈癌组阴道分泌物HP... 用真核表达HPV16L1蛋白为抗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6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和阴道分泌物的相应抗体,并用型特异性聚合酶键反应检测宫颈癌组织HPV16L1基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HPV16L1抗体阳性年64.1%,对照组20.8%;宫颈癌组阴道分泌物HPV16L1抗体阳性率64.1%,对照组25%;宫颈癌组HPV16L1基因检出率为42.2%,对照组10%。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癌患者有明显免疫反应,全身和局部无明显差异,真核表达HPV16L1蛋白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抗体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瘤病毒 HPV16l1蛋白 子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L1壳蛋白与p16^(INK4a)的免疫组化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晓曼 黄民主 +4 位作者 李成华 郑宝文 张志魁 吴心音 李洪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7,71,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病变过程中HPV 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探讨二者联合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169例不同级别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HPV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病变过程中HPV 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探讨二者联合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169例不同级别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中HPVL1壳蛋白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结果随着宫颈活检病理分级升高,HPV L1壳蛋白阳性[L1(+)]率降低(P<0.01),p16INK4a阳性[p16(+)]率升高(P<0.01)。HPVL1壳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s=-0.436,P<0.01);而p16INK4a阳性率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459,P<0.0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1、CIN2、CIN3及鳞状细胞癌(SCC)中,L1(+)/p16(-)的表达率分别为19.18%、2.44%、0.00%、0.00%,L1(-)/p16(+)表达率分别为30.14%、75.61%、92.86%、100.00%。L1、p16INK4a、L1(-)/p16(+)在CIN1的表达与CIN2、CIN3、SCC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V L1壳蛋白、p16INK4a均可作为诊断宫颈病变程度的生物学标志;而HPV L1壳蛋白联合p16INK4a不仅能够预测宫颈病变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对CIN1患者的随访,可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壳蛋白 P16^INK4A 生物学标志 宫颈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娟 李燕 +1 位作者 赵骏达 马俊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7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627例,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行人乳头状...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人端粒酶RNA基因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627例,先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后行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检测和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分析不同病症间临床指标的变异情况。结果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改变(NILM)、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与不典型腺细胞(ASC-US)、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腺癌(AC),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6%、42.9%、51.0%、80.6%、47.4%、5.9%、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3.770,P〈0.01),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LSIL达到最高点,在AC降至最低点;人端粒酶RNA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9.9%、36.3%、51.6%、94.7%、100.0%、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9.564,P〈0.01),呈持续升高趋势,在SCC与AC达到最高点。依正常、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顺序,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6%、46.1%、80.6%、53.3%、25.0%、3.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3.015,P〈0.01),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CINⅠ期达到最高点,在宫颈癌降至最低点;人端粒酶RNA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4%、51.6%、93.3%、100.0%、1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69.582,P〈0.01),呈持续升高趋势,在CINⅢ期达到最高点。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联合人端粒酶RNA基因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 人端粒酶RNA基因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陆萍 祖木热来提.艾尼瓦尔 +1 位作者 焦桢 玛依努尔.尼牙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I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组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I壳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17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组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121例(CINI组48例、CINII组34例、CINIII组3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患者27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L1壳蛋白在5种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171例患者中,HPVL1阳性表达63例,阳性率为36.8%,其中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L1蛋白阳性表达为17例,阳性率为73.9%;CINI患者中,HPVL1蛋白阳性表达为32例,阳性率为66.7%;CINⅡ患者中,HPVLl蛋白阳性表达为12例,阳性率为35.3%;CINUI患者中,HPVL1蛋白阳性表达为2例,阳性表达率为5.1%,SCC组中无HPV L1蛋白表达。五组患者HPVL1蛋白阳性表达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与CINII组、CINIII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I组与CINII组、CINIII组、S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面积为0.799,标准误为0.062,95%CI为0.677—0.921,灵敏度为0.769,特异度为0.750。结论HPVL1壳蛋自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阳性表达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呈下降趋势。提示其有望成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程度的标志物,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口疮病毒F1L蛋白对山羊痘病毒黏附BHK21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柳 许国洋 +2 位作者 牟豪 白运川 余远迪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以提取羊口疮痂皮中病毒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羊口疮病毒(ORFV)的059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克隆、测序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优化合成059基因编码序列,连接载体pET42a(+),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 以提取羊口疮痂皮中病毒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羊口疮病毒(ORFV)的059基因序列,并进行基因克隆、测序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优化合成059基因编码序列,连接载体pET42a(+),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阳性克隆菌,采用免疫印迹检测表达的F1L蛋白,并以His柱纯化蛋白、梯度法复性及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将BHK21细胞铺于12孔板中培养至单层,分别作F1L蛋白、山羊痘病毒(GTPV)、先蛋白后病毒、蛋白和病毒混液4种方式孵育,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孵育至1.0、6.0 h的细胞黏附GTPV的量,研究ORFV F1L蛋白对GTPV黏附BHK21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ORFV重庆石柱分离株(ORFV–CQsz)的059基因编码序列,其编码的F1L蛋白包含1个结合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受体的结构域,显示出肝素结合活性;该蛋白羧基端有2个跨膜区,不利于蛋白质的表达,但优化DNA序列构建的重组质粒菌,经IPTG诱导后获得对F1L蛋白的高效表达;免疫印迹显示F1L蛋白对ORFV抗体有较好的反应原性;Bradford法测定的纯化复性的F1L蛋白质量浓度为1.06 mg/mL;荧光定量PCR检测数据显示,不同孵育处理下GTPV黏附细胞的拷贝数不同,表明F1L蛋白对GTPV黏附BHK21细胞呈现一定的干扰作用,能降低病毒黏附到细胞的拷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F1l蛋白 山羊痘病毒 BHK21细胞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POL-1、TN、APOM及免疫球蛋白轻链检测在诊断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曾朝辉 赵金亮 +1 位作者 何林 梁剑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3期114-114,共1页
目的:分析血清载脂蛋白L1(APOL-1)、四连接素(TN)、载脂蛋白M(APOM)及免疫球蛋白轻链检测在诊断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 目的:分析血清载脂蛋白L1(APOL-1)、四连接素(TN)、载脂蛋白M(APOM)及免疫球蛋白轻链检测在诊断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将其中23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载脂蛋白L1(APOL-1)、四连接素(TN)、载脂蛋白M(APOM)、免疫球蛋白轻链检测。然后,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清APOL-1、TN、APOM、免疫球蛋白轻链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APOL-1的水平更高,其血清TN、APOM、免疫球蛋白轻链的水平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POL-1、TN、APOM及免疫球蛋白轻链检测在诊断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型 载脂蛋白l1 四连接素 载脂蛋白M 免疫球蛋白轻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L1壳蛋白和MMP-2在宫颈病变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利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及MMP-2在不同宫颈病变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宫颈疾病患者121例,术前HPV-DNA均为阳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和MMP-2在各级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121例患者中,HPV L1蛋白在正常...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L1壳蛋白及MMP-2在不同宫颈病变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宫颈疾病患者121例,术前HPV-DNA均为阳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 L1壳蛋白和MMP-2在各级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121例患者中,HPV L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CIN I组、CINⅡ组、CINⅢ组、SCC组阳性表达分别为69.69%(23/33)、83.33%(15/18)、36.84%(7/19)、4.70%(1/21)、0(0/30)。CIN中为37.93%(23/58)。除了CINⅢ与SC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不同宫颈病变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正常宫颈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SCC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06%(2/33)、33.33%(6/18)、57.89%(11/19)、66.66%(14/21)、76.66%(23/30),CIN中53.44%(31/58)。正常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明显低于CIN组及SCC组。MMP-2在正常宫颈组、CIN组、SCC组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中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率最高,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SCC组中MMP-2阳性表达率最高,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经相关性结果分析显示宫颈病变中HPV L1壳蛋白和MMP-2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的演变及发展而呈降低趋势,MMP-2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的演变及发展而呈增加趋势。联合二者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 MMP-2 宫颈上皮内瘤变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载脂蛋白L1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常凤霞 马晓莉 +3 位作者 毛迪 朋毛措 魏连存 董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载脂蛋白(apoprotein,Ape)L1基因突变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8例作为HCV组,选择同期健康人78例作为健康组,调查2组入选者的肝功能与一般资料,检测2组血液ApeL1基因突变情况并进...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载脂蛋白(apoprotein,Ape)L1基因突变的检测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8例作为HCV组,选择同期健康人78例作为健康组,调查2组入选者的肝功能与一般资料,检测2组血液ApeL1基因突变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CV组的ALT、AST等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HCV组HCV RNA水平为(8.24±0.551)gIU·mL^(-1)。HCV组中ApeL1基因突变率为16.7%,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3%(P<0.05)。在HCV组13例ApeL1基因突变患者中,其中-51G>A 7例,-26A>G 3例,310G>A 2例,895G>T 1例;健康组中1例基因突变为310G>A。在HCV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peL1基因突变与HCV RNA、ALT与AST水平都呈现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peL1基因突变比较常见,多为-51G>A突变,与患者的肝功能与HCV RNA水平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载脂蛋白l1 相关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FRP-4和CHI3L1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玉洁 张壬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壳多糖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10/2023-10本院收治的DR患者103例为DR组,其中DR早期39例,DR中期42例,DR晚期22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壳多糖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10/2023-10本院收治的DR患者103例为DR组,其中DR早期39例,DR中期42例,DR晚期22例;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为DM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101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SFRP-4、CHI3L1水平。结果:DR组患者血清SFRP-4、CHI3L1水平及TG、LDL-C、HbA1C、FPG、HOMA-IR均高于DM组和对照组(均P<0.05);DM组患者血清SFRP-4、CHI3L1水平及TG、LDL-C、HbA1C、FPG、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DR晚期患者病程、TG、LDL-C、HbA1C、FPG、HOMA-IR、SFRP-4、CHI3L1均高于DR中期、DR早期(均P<0.05)。DR患者血清SFRP-4、CHI3L1水平与病程、TG、LDL-C、HbA1C、FPG、HOMA-IR、DR分期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FRP-4、CHI3L1及联合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0.801、0.898。血清SFRP-4、CHI3L1水平是影响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FRP-4、CHI3L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DR关系密切,二者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发生DR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 壳多糖3样蛋白1(CHI3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D1L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郭闯闯 郭雪峰 +4 位作者 汪光亮 陈锦丽 叶利经 赵国军 王娜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凋亡或其他生物学过程中关键的癌症相关基因密切相关。染色质结构域解旋酶/ATP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是一种新发现位于Chr1q21的致癌基因。CHD1L在许多人类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癌、结直肠癌...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凋亡或其他生物学过程中关键的癌症相关基因密切相关。染色质结构域解旋酶/ATP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是一种新发现位于Chr1q21的致癌基因。CHD1L在许多人类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卵巢癌和神经胶质瘤等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CHD1L作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因子,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凋亡和自噬等生物学过程,且其高表达与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HD1L在转录调控、维持染色体完整性和DNA修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CHD1L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HD1L成为恶性肿瘤潜在标志物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结构域解旋酶/ATP酶DNA结合蛋白1样基因(CHD1l) 恶性肿瘤 分子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L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及汉族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玉洁 张燕 +4 位作者 孟新玲 刘婷 陆洁 许奔奔 徐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探讨分拣蛋白相关受体L1(SORL1)基因多态性位点rs2070045和rs3824968与新疆哈萨克族及汉族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的关联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临床确诊SAD患者118名(汉族60例、哈萨克族58例)和同时期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 目的探讨分拣蛋白相关受体L1(SORL1)基因多态性位点rs2070045和rs3824968与新疆哈萨克族及汉族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的关联性。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临床确诊SAD患者118名(汉族60例、哈萨克族58例)和同时期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139名健康者(汉族60例、哈萨克族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KASP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法进行SORL1基因多态性位点rs2070045及rs3824968检测,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ORL1基因rs2070045及rs382496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族别分层分析后,新疆汉族SAD及哈族S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RL1基因rs2070045、rs3824968位点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及汉族SAD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分拣蛋白相关受体l1(SORl1) 基因多态性 哈萨克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TS L1通过白细胞介素-6介导羊膜细胞凋亡对早产的潜在影响
13
作者 李雯 李姗姗 +2 位作者 申永梅 赵晓敏 常颖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研究含凝血酶敏感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L1(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L1,ADAMTS L1)是否通过参与炎症调控过程影响羊膜细胞凋亡,从而成为早产发病的潜在影响因子。方法收集足月产、... 目的研究含凝血酶敏感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L1(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L1,ADAMTS L1)是否通过参与炎症调控过程影响羊膜细胞凋亡,从而成为早产发病的潜在影响因子。方法收集足月产、自发性早产的胎盘组织20例,将其分为足月分娩组和自发性早产组,每组10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中ADAMTS 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RNA及蛋白水平;体外利用PMA活化THP-1细胞系模拟炎症环境,并通过慢病毒敲降人羊膜细胞系WISH中ADAMTS L1(敲低组),检测其中ADAMTS L1及IL-6的mRNA及蛋白水平,比较其与空白组的差别。结果相较于足月分娩组,自发性早产组ADAMTS L1及IL-6的mRNA水平分别约增加了11、15倍,蛋白水平分别约增加了9、12倍;同时,敲低ADAMTS L1减少WISH细胞凋亡,与空白组相比,敲低ADAMTS L1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 mRNA水平降至空白组的0.35,蛋白水平降至空白组的0.30。结论本研究利用体外实验评估了炎症过程中巨噬细胞分泌的IL-6可以调节ADAMTS L1,进而引起自发性早产。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我们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凝血酶敏感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l1 白细胞介素-6 羊膜细胞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片形吸虫Cat L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乐铭 王瑜瑞 +4 位作者 曾子轩 饶国顺 吴正姣 靳纬坤 王冬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686,共10页
【目的】制备抗大片形吸虫组织蛋白酶L1(rFgCat L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构建其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1 mg/mL rFgCat L1蛋白分4次对5只BALB/c小鼠进行免疫,分离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构建杂交瘤细胞,筛选强阳性杂交... 【目的】制备抗大片形吸虫组织蛋白酶L1(rFgCat L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构建其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1 mg/mL rFgCat L1蛋白分4次对5只BALB/c小鼠进行免疫,分离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构建杂交瘤细胞,筛选强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10^(6)个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及抗原表位,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抗体亚型和特异性;结合抗rFgCat L1多克隆抗体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用建立的方法对20份阴性血清及阳性血清对照进行检测,筛选其阴阳临界值,并用47份山羊阳性血清及47份奶牛阳性血清对所构建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免疫后,4只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均>10^(4);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融合后,共筛选到8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其中5D5和7G6为可稳定分泌抗体的强阳性株,抗体效价分别达2^(9)和2^(10),腹水效价分别达10^(7)和10^(8)。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2株抗体均为IgG1型,轻链为Kappa型,均可特异性结合大片形吸虫排泄-分泌产物(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ESP)。由于2株抗体识别相同抗原位点,对比2株单抗的抗体效价,选择以7G6作为捕获抗体,抗rFgCat L1多克隆抗体作检测抗体构建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条件为:7G6以2μg/mL浓度包被,抗rFgCat L1多克隆抗体检测浓度为25μg/mL,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4000,5%脱脂奶粉封闭,显色时间为25 min。经验证,该方法可识别的最低抗原浓度为0.625μg/mL,并且可特异性识别大片形吸虫抗原。利用构建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阳性的奶牛和山羊血清样本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出率分别为72.3%及78.7%。【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抗rFgCat L1单克隆抗体并构建大片形吸虫病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结果可为研发低成本、快速诊断试剂盒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及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组织蛋白l1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虫CPL-1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5
作者 赵林 鲍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52-1557,共6页
文章构建了线虫Cathepsin L相似蛋白酶(Cathepsin L-like proteases-1,CPL-1)原核表达体系成功获得原核表达蛋白,并制备兔源CPL-1多克隆抗体。首先提取线虫RNA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 文章构建了线虫Cathepsin L相似蛋白酶(Cathepsin L-like proteases-1,CPL-1)原核表达体系成功获得原核表达蛋白,并制备兔源CPL-1多克隆抗体。首先提取线虫RNA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获得目的基因cpl-1,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pET28a-cpl-1,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CPL-1融合蛋白经Ni亲和层析法纯化后,作为抗原免疫兔子获得CPL-1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测定抗体效价发现制备的抗血清效价高达1∶256000,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抗体特异性良好。CPL-1蛋白的表达和抗体的成功制备为研究CPL-1在线虫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EPSIN l相似蛋白酶(CPl-1)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外阴病变及其与HPV16/18、HPV6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虹 张雪红 +4 位作者 邢兰瑛 蔡东阁 潘艳艳 冯敏娟 王治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研究外阴病变及其与HPV16/18、HPV6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4例女性外阴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鳞癌11例,鳞状上皮内瘤变(VIN)10例,尖锐湿疣9例及白色病变1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PV1... 目的研究外阴病变及其与HPV16/18、HPV6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44例女性外阴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鳞癌11例,鳞状上皮内瘤变(VIN)10例,尖锐湿疣9例及白色病变14例。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HPV16/18E6蛋白、HPV6L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4组外阴病变患者年龄中位数依次为:外阴鳞癌61岁、VIN 45.5岁、尖锐湿疣24岁、外阴白色病44岁,尖锐湿疣组中位年龄低于外阴鳞癌组及白色病变组(P<0.05),其余各组间中位年龄无统计学差异。②HPV16/18E6蛋白在外阴白色病变组、尖锐湿疣组、VIN组及外阴鳞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4、3/9、3/10、8/11,外阴鳞癌组高于白色病变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HPV6L1蛋白在外阴白色病变组、尖锐湿疣组、VIN组、外阴鳞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14、8/9、4/10、3/11,尖锐湿疣组高于其他各外阴病变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HPV16/18E6蛋白、HPV6L1蛋白在早期外阴鳞癌的阳性率均高于中晚期(P<0.05);HPV16/18E6蛋白、HPV6L1蛋白表达均与外阴鳞癌的组织学分级、年龄分组、绝经情况、产次不相关(P>0.05);HPV16/18E6蛋白与HPV6L1蛋白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外阴病变的发病与年龄及HPV16/18、HPV6感染有关;外阴鳞癌中HPV16/18、HPV6的感染率与FIGO分期有关,HPV16/18感染率与HPV6的感染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病变 HPV16/18E6蛋白 HPV6 l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