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秦丽 李元 +3 位作者 祖艳群 何永美 王吉秀 陈建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0-544,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d质量分数(0、50、100、200 mg.kg-1)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影响,旨在探明根系分泌物对续断菊超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续断菊根系分泌总有机酸、...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d质量分数(0、50、100、200 mg.kg-1)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的影响,旨在探明根系分泌物对续断菊超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续断菊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同时,总有机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又促进了植株对Cd的吸收。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镉质量分数显著增加,90 d时续断菊地上部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P<0.01)和0.995(P<0.01),根部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P<0.01)和0.987(P<0.05);Cd对续断菊根系可溶性糖的分泌、游离氨基酸的合成有刺激作用,根系分泌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可能在续断菊累积镉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 根系分泌物 可溶性糖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薜荔榕小蜂(Blastophaga pumilae Hill)与薜荔(Ficus pumila L.)的共生关系 被引量:31
2
作者 马炜梁 吴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4,共6页
榕属(Ficus)植物皆具隐头花序,我国有120种,分布很广。榕小蜂与榕树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此类动、植物的共生现象;发现了在同一个花序中雄花迟熟达一年的第一例植物;摸清了我国大陆新分布的薜荔榕小蜂的生活史;论述... 榕属(Ficus)植物皆具隐头花序,我国有120种,分布很广。榕小蜂与榕树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此类动、植物的共生现象;发现了在同一个花序中雄花迟熟达一年的第一例植物;摸清了我国大陆新分布的薜荔榕小蜂的生活史;论述了发育的同步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其内容可作为了解榕属植物的隐头花序与榕小蜂特殊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传粉过程及体现在其中的生钫进化辩证法则的代表。因取材于分布最广的薜荔,敬为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了生动易得的倒证。文末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薜荔榕小蜂 薜荔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处理下两种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性的比较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颖丽 张超强 +3 位作者 李科文 王莱 范小峰 孙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8,共6页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这两种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两种补血草种子的萌发,此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的N...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这两种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两种补血草种子的萌发,此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的NaCl促进黄花补血草根和大叶补血草茎叶的生长,高浓度的NaCl抑制两种补血草幼苗的生长;与对照比,50、150和300 mmol.L-1NaCl处理后,两种补血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总量均减少,而H2O2和MDA含量却增加;低浓度的NaCl处理使两种补血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而高浓度的NaCl处理使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此外,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大叶补血草种子萌发、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黄花补血草,且其MDA产生明显强于黄花补血草,这些表明黄花补血草可能比大叶补血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黄花补血草 大叶补血草 可溶性蛋白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补血草属植物幼苗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超强 杨颖丽 +3 位作者 王莱 张赛娜 马旭君 孙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45-2250,共6页
以盐生植物大叶补血草和黄花补血草为实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幼苗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等的影响,探讨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补血草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50mmol/LNaCl胁迫均使大叶补血草和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 以盐生植物大叶补血草和黄花补血草为实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幼苗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等的影响,探讨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补血草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50mmol/LNaCl胁迫均使大叶补血草和黄花补血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总量降低,而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且这种胁迫效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相同胁迫时间段,大叶补血草各指标的减少或增加幅度明显大于黄花补血草;NaCl胁迫使大叶补血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却使黄花补血草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表明,NaCl胁迫对大叶补血草的伤害更大,黄花补血草的耐盐性可能强于大叶补血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大叶补血草 黄花补血草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处理下黄花补血草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尤佳 张菁 +4 位作者 王文瑞 卢金 贾鹏翔 缪建顺 杨颖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荒漠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inn.)Hil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渗透调节物含量、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NaCl处理诱导黄花补血草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H2O2含量升高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 以荒漠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inn.)Hil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渗透调节物含量、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NaCl处理诱导黄花补血草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H2O2含量升高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5和50 mmol·L-1NaCl处理时低于对照,而100和150 mmol·L-1NaCl处理时显著增加;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黄花补血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在盐胁迫下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和提高SOD、APX活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对盐环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花补血草 渗透调节物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血草愈伤组织中渗透调节物对NaCl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赛娜 马旭君 +2 位作者 李科文 刘军梅 杨颖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3-1348,共6页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愈伤组织,研究其中H2O2、MDA及渗透性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对盐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的H...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愈伤组织,研究其中H2O2、MDA及渗透性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含量的变化,从细胞水平分析比较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对盐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的H2O2和MDA含量逐渐显著增加;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在75和150mmol/LNaCl下明显表现为黄花补血草大于大叶补血草,而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程度于相同NaCl浓度下明显呈现出黄花补血草小于大叶补血草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黄花补血草中随NaCl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加,但在大叶补血草中却表现为低浓度(75mmol/L)比对照升高,而高浓度(150和300mmol/L)比对照明显减少的趋势.研究发现,2种补血草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这些有机渗透性调节物质对盐胁迫的反应特性存在差异,并与其耐盐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大叶补血草 黄花补血草 愈伤组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续断菊中氨基酸柱前衍生RP-HPLC同时测定及营养特性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向阳 张娜 史可夫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为比较不同生长期的续断菊中氨基酸含量分布及其营养特性,合理、科学地利用该野生食品资源,以郑州市龙子湖同一位置不同月份采集的续断菊为样品,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结果表明: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布... 为比较不同生长期的续断菊中氨基酸含量分布及其营养特性,合理、科学地利用该野生食品资源,以郑州市龙子湖同一位置不同月份采集的续断菊为样品,采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17种氨基酸。结果表明: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布合理,适宜人体吸收利用,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3.2%,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7.1%-102.6%。对不同月份采集样品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得知,3月下旬采集的样品中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sIndex,EAAI)和营养价值相对较高,最适于采集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续断菊 氨基酸 营养特性 时间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莴苣盘梗霉菌自然寄主专化性的分化及其对莴苣的侵染性
8
作者 何晓婵 周小军 +3 位作者 朱浩 龚婉 张敬泽 朱丽燕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明确引起浙江金华地区杂草苦苣菜和苣荬菜霜霉病的病原菌及其寄主范围,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和寄主范围的测定。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特征鉴定、病原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以及基于核糖体ITS区和28S基因、Cox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为明确引起浙江金华地区杂草苦苣菜和苣荬菜霜霉病的病原菌及其寄主范围,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和寄主范围的测定。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特征鉴定、病原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以及基于核糖体ITS区和28S基因、Cox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引起2种杂草霜霉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莴苣盘梗霉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可侵染其他自然寄主和栽培品种莴苣和生菜,但不能侵染已知的自然寄主续断菊,证实来自杂草上的莴苣盘梗霉菌存在寄主专化性的分化,不完全相同于已知的寄主范围。苦苣菜和苣荬菜可能是莴苣霜霉病的接种源,控制这些杂草将是控制霜霉病害的重要一环,研究结果为揭示活体营养莴苣盘梗霉菌具有寄主专化性及其分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霜霉病 杂草 寄主专化性 莴苣盘梗霉菌 续断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韧性断裂准则的板材冲压破裂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恒 张晓东 +1 位作者 赵富强 牛志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5-358,363,共5页
为了预测板材冲压是否发生破裂和破裂产生的位置,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SS316L不锈钢板材试样进行单轴拉伸试验,根据体积不变原理得到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并使用Origin拟合曲线得到SS316L不锈钢的各项性能参数。编写了基于Hill′48-Normali... 为了预测板材冲压是否发生破裂和破裂产生的位置,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SS316L不锈钢板材试样进行单轴拉伸试验,根据体积不变原理得到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并使用Origin拟合曲线得到SS316L不锈钢的各项性能参数。编写了基于Hill′48-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断裂模型的VUMAT子程序,导入到Abaqus中二次开发。通过杯突仿真与试验,对比得出使用Hill′48-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断裂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板材是否破裂与破裂位置。因此,Hill′48-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断裂模型可以指导冲压工艺的设计,并对实际冲压中的破裂预测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l′48-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断裂模型 板材冲压 VUMAT子程序 有限元仿真 SS316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3
10
作者 尤佳 王文瑞 +3 位作者 卢金 贾鹏翔 缪建顺 杨颖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25-3833,共9页
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东北西部以及华北北部,对改良盐碱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以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的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 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东北西部以及华北北部,对改良盐碱土壤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以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为材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的抑制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25 mmol/L和50 mmol/L)处理不影响黄花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5 mmol/L NaCl甚至促进了根生长,而高浓度NaCl(100 mmol/L和150 mmol/L)处理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利用荧光探针的检测结果表明,NaCl处理的幼苗根中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水平。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及检测相对电导率结果显示,高浓度NaCl处理抑制了幼苗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对根细胞造成了明显的伤害。此外,高浓度NaCl处理诱导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说明,黄花补血草对低浓度的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高浓度盐降低了种子的萌发率,使幼苗根中H2O2产生增加,抑制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生长,对根、叶造成明显氧化损伤,从而抑制黄花补血草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花补血草 过氧化氢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范小峰 杨颖丽 +2 位作者 刘军梅 王莱 李科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1,共5页
以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无菌苗叶片、叶柄和幼根均可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但叶片和叶柄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幼根.将外植... 以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条件下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无菌苗叶片、叶柄和幼根均可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但叶片和叶柄的诱导率明显高于幼根.将外植体接种于分别添加0.5 mg/L NAA或1.0 mg/L 2,4-D或0.3-0.5 mg/L 6-BA+0.5-2.0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经过14-28 d培养后,可脱分化产生乳白色、红色或浅绿色颗粒状或致密愈伤组织,频率达到70%以上.在MS+0.3 mg/L 6-BA+1.0 mg/L NAA培养基上,红色和绿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经过1-2次继代后,均可分化产生不定芽,进而形成丛生芽,分化率达到100%.将高约3 cm的丛生芽切下,接种于分别添加0.5 mg/L IAA或0.5 mg/L IBA的1/2 MS培养基上可产生不定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愈伤组织 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宇 张应鹏 +2 位作者 张海霞 杨云裳 苏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01-1004,共4页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 为了研究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补血草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法采用最佳分析条件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研究,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峰面积相对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82.12%。黄花补血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2-硝基乙醇(59.63%)、正二十四烷(3.71%)、二苯胺(2.31%)、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79%)、正二十一烷(1.57%)、丙二醇(1.4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断菊与玉米间作系统不同植物部位Cd、Pb分配特征 被引量:34
13
作者 谭建波 陈兴 +2 位作者 郭先华 李元 祖艳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0-707,共8页
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对会泽铅锌矿周围受Cd、Pb污染的农用地进行修复,将超富集植物续断菊和农作物玉米在污染农用地间作种植,以减少农用地重金属含量,并获得合格的农产品。通过田间小区直接种植的方式,测定植物生物量及各器官重金属含量... 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对会泽铅锌矿周围受Cd、Pb污染的农用地进行修复,将超富集植物续断菊和农作物玉米在污染农用地间作种植,以减少农用地重金属含量,并获得合格的农产品。通过田间小区直接种植的方式,测定植物生物量及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研究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与玉米(Zea mays L.)间作系统植物不同器官Cd、Pb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间作续断菊生物量相比单作增加了31.55%,间作玉米生物量相比单作增加了29.02%。(2)从拔节期到成熟期,间、单作玉米各器官Cd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成熟期与拔节期相比,间作玉米根、茎、叶Cd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4.51%、29.06%、55.32%,单作玉米根、茎、叶Cd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22.05%、7.20%、45.02%。在不同时期,间作玉米根、叶Cd质量分数都低于单作玉米根、叶Cd质量分数。根部Cd质量分数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差异显著;叶部Cd质量分数在成熟期差异性显著;茎部Cd质量分数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呈现出单作大于间作,在成熟期差异显著。玉米各部位Pb质量分数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且成熟期根、茎Pb质量分数小于拔节期,而该期叶Pb质量分数则大于拔节期。不同时期,间作玉米根、叶Pb质量分数小于单作玉米根、叶,根在抽穗期和成熟期Pb质量分数差异性显著;间作玉米籽粒Cd、Pb质量分数显著小于单作。(3)续断菊根部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随时间推移而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间作续断菊根部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分别增加16.88、15.45 mg·kg-1,单作续断菊根部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分别增加5.5、10.09 mg·kg-1,间作续断菊地上部Cd质量分数显著大于单作,间作根部大于单作根部,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出现显著差异。(4)间作、单作种植模式下土壤Cd、Pb质量分数均有下降,土壤Cd质量分数在间作模式下降25.99%,单作续断菊模式下降23.19%,单作玉米模式下降14.78%;土壤Pb质量分数在间作模式下降6.78%,单作续断菊模式下降7.53%,单作玉米模式下降7.23%。结果表明,续断菊和玉米间作促进了续断菊各部位对镉的积累量,同时抑制了玉米各部位镉的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续断菊 间作 CD PB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补血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应鹏 刘宇 +1 位作者 杨云裳 苏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400-401,共2页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6,8-二羟基色原酮(6,8-dihydroxy—chromon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化合物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Β-谷甾醇 6 8-二羟基色原酮 胡萝卜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补血草属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颖丽 范小峰 +3 位作者 马旭君 张赛娜 王莱 孙坤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2,38,共5页
以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获得不定芽,以建立两种补血草无性系,为植株快繁和细胞悬浮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可实现补... 以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配比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获得不定芽,以建立两种补血草无性系,为植株快繁和细胞悬浮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补血草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可实现补血草快速繁殖,黄花补血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较大叶补血草的容易.黄花补血草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 BA(0.3~0.5mg/L)+NAA(1.0~2.0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0.3~1.0mg/L)+NAA(0.5~1.0 mg/L);大叶补血草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0.3~0.5mg/L)+NAA 2.0mg/L,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大叶补血草 愈伤组织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对超累积植物续断菊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秦丽 祖艳群 李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48-52,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5、10、20 mg.L-1)对续断菊生长形态(株高、叶面积、根长)、生理指标(叶绿素、丙二醛、膜透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续断菊的株高先增加后减小,根长先减小后增加,叶面积和生物...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5、10、20 mg.L-1)对续断菊生长形态(株高、叶面积、根长)、生理指标(叶绿素、丙二醛、膜透性)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续断菊的株高先增加后减小,根长先减小后增加,叶面积和生物量不断减小;低浓度的镉处理促进植物的生长,而20 mg.L-1镉处理30 d时植株的株高、叶面积、根长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46%、42%和66%;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续断菊叶片中叶绿素a、b、总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均下降,20 mg.L-1镉处理30 d时总叶绿素比对照降低了58%,丙二醛增加2.4倍,细胞膜透性增大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续断菊 生理 生长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元 方其仙 祖艳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0-1154,共5页
对铅锌矿区续断菊[Sonchus asper(L.)Hill.]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采集矿区和非矿区生态型续断菊种子做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征.结果显示:各野生续断菊样品地上部Cd含量为169.6~387.5mg/kg,为常规植物的169.6~3... 对铅锌矿区续断菊[Sonchus asper(L.)Hill.]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采集矿区和非矿区生态型续断菊种子做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征.结果显示:各野生续断菊样品地上部Cd含量为169.6~387.5mg/kg,为常规植物的169.6~387.5倍,富集系数多大于1,转移因子均大于1;矿区土壤盆栽条件下,2种生态型续断菊地上部Cd含量分别为145.23和151.42mg/kg,分别为常规植物的145.23和151.42倍,富集系数和转移因子均大于1;非矿区土壤盆栽结合镉处理条件下,100和200mg/kgCd处理的2种生态型续断菊地上部Cd含量为122.7~271.2mg/kg,为常规植物的122.7~271.2倍,富集系数和转移因子均大于或近于1;2种生态续断菊在野生和盆栽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且具有较大的株高、冠幅和生物量积累.因此,2种生态型续断菊在不同环境下对Cd均具有很强的累积能力,续断菊可作为一种新的本土Cd超累积植物,将成为Cd污染土壤植物提取修复的新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断菊 CD 超累积植物 累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和续断菊间作镉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卢鑫 胡文友 +5 位作者 黄标 李元 祖艳群 湛方栋 邝荣禧 何跃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分室隔网培养方法,模拟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间作体系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Cd添加到A室还是B室,玉米的侵染率都要比续断菊高出6.3%~38.35%。接种AMF之后,都不...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分室隔网培养方法,模拟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间作体系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Cd添加到A室还是B室,玉米的侵染率都要比续断菊高出6.3%~38.35%。接种AMF之后,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玉米和续断菊的生物量,但对玉米和续断菊吸收Cd的影响有所不同。2Cd添加到A或者B室,AMF均会促进该侧植物对Cd的吸收,降低另一侧植物对Cd的吸收。3接种AMF后,续断菊对Cd的转运系数降低,玉米对Cd的转运系数有的升高有的降低。总之,AMF改变了间作条件下玉米和续断菊对Cd的吸收,菌丝在两者之间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AMF) 玉米 续断菊 间作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宇 张应鹏 +3 位作者 梁剑平 华兰英 王学红 尚若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39-10640,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以期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70nm处测定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5~12.5μg/ml...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测定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以期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370nm处测定黄花补血草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在2.5~12.5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9.46%,黄花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为1.63%。[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快速、简便,测定结果良好,为黄花补血草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补血草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长结构参数激励不稳定区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万海 吴应湘 +3 位作者 钟兴福 何杨 刘培林 冯现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83,93,共6页
分别采用变形参数法、改进的变形参数法及傅里叶分析法确定海洋细长结构参数振动Hill方程的不稳定区,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前三阶不稳定区图像,为张力腿、立管等海洋细长柔性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参数激励 hill方程 变形参数法 改进的变形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