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制备D-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晓燕 钱绍松 +2 位作者 李加友 陈然 焦庆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9-892,共4页
考察了大肠杆菌AS1.505的L谷氨酸脱羧酶对L谷氨酸的专一脱羧作用,分析了转化体系温度、pH值等因素对L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温度37℃,转化体系pH值4.8,菌体浓度6g/L,吐温800.15g/L,菌龄14h,底物浓度50g/L。L... 考察了大肠杆菌AS1.505的L谷氨酸脱羧酶对L谷氨酸的专一脱羧作用,分析了转化体系温度、pH值等因素对L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温度37℃,转化体系pH值4.8,菌体浓度6g/L,吐温800.15g/L,菌龄14h,底物浓度50g/L。L谷氨酸脱羧酶在最适转化条件下比酶活可以达到15036U。1g湿菌体可重复使用3次共转化DL谷氨酸25g,其中L谷氨酸可以完全转化为γ氨基丁酸。D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的总收率可以分别达到理论收率的87%和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脱羧酶 酶法转化 D-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酶催化法制备D-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成丽 马子玉 +1 位作者 胡晓丽 李大力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1期55-56,共2页
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制备L-谷氨酸脱羧酶(GAD)粗提物,通过化学消旋由L-谷氨酸制备DL-谷氨酸,用GAD催化DL-谷氨酸中的L-谷氨酸生成γ-氨基丁酸,利用等电点沉淀法获得D-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
关键词 l-谷氨酸脱羧酶 D-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分离制备γ-氨基丁酸和L-天冬氨酸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燕 钱绍松 +3 位作者 刘毅 陈然 刘茜 焦庆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95-897,902,共4页
以L-谷氨酸(L-G lu)和L-天冬氨酸(L-Asp)两种混合酸性氨基酸〔m(L-G lu)∶m(L-Asp)=1∶1〕为原料,利用大肠杆菌菌体内脱羧酶对L-谷氨酸的专一脱羧作用,酶法分离制备了γ-氨基丁酸和L-天冬氨酸。考察了转化体系温度、pH等影响L-谷氨酸脱... 以L-谷氨酸(L-G lu)和L-天冬氨酸(L-Asp)两种混合酸性氨基酸〔m(L-G lu)∶m(L-Asp)=1∶1〕为原料,利用大肠杆菌菌体内脱羧酶对L-谷氨酸的专一脱羧作用,酶法分离制备了γ-氨基丁酸和L-天冬氨酸。考察了转化体系温度、pH等影响L-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主要因素,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5℃,转化体系pH=5.0,ρ(菌体)=6 g/L,ρ(Tween80)=0.15 g/L,菌龄16 h,ρ(底物)=60 g/L。L-谷氨酸脱羧酶在最适转化条件下比酶活高达15 036 U。1 g湿菌体可重复使用3次共转化L-谷氨酸和L-天冬氨酸混合物30 g,其中L-谷氨酸完全转化为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及L-天冬氨酸的总收率可分别达到理论收率的88%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酸脱羧酶 酶法转化 l-天冬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六六 毛连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71-173,176,共4页
[目的]构建一株高产L-谷氨酸脱羧酶的重组枯芽孢杆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宿主细胞,将大肠杆菌脱羧酶基因(gad A)与其辅酶磷酸吡哆醛的再生基因(pdx H)在质粒p HT01上串联表达... [目的]构建一株高产L-谷氨酸脱羧酶的重组枯芽孢杆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宿主细胞,将大肠杆菌脱羧酶基因(gad A)与其辅酶磷酸吡哆醛的再生基因(pdx H)在质粒p HT01上串联表达,构建一株高产L-谷氨酸脱羧酶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结果]带有pdx H基因的重组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催化谷氨酸生成γ-氨基丁酸(GABA)的效率明显高于B.subtilis 168/p HT01-gad A。催化反应24 h时,生成的GABA浓度达252 g/L,较对照菌株提高了61 g/L。进一步对重组菌B.subtilis 168/p HT01-gad A-pdx H全细胞转化谷氨酸生成GABA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优条件:转化缓冲液为p H 5.0的0.1 mol/L Tris-HCl,转化温度40℃,激活剂为5 mmol/L Ca^(2+)与5 mmol/L Mg^(2+)。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催化24 h生成的GABA浓度达327 g/L。[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菌转化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l-谷氨酸脱羧酶 磷酸吡哆醛的再生 l-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