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苹果酸对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转运蛋白及酶基因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军林 吴清平 +2 位作者 韦明肯 吴慧清 周小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9-232,共4页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小鼠给予L-苹果酸后肝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相关的两种线粒体酶:线粒体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itochondrial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mAST)及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itochondrialmalatedehydrogenase,mMDH)及...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小鼠给予L-苹果酸后肝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相关的两种线粒体酶:线粒体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itochondrial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mAST)及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itochondrialmalatedehydrogenase,mMDH)及线粒体内膜上的天冬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AGC)与α-酮戊二酸苹果酸转运蛋白(OMC)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探讨了L-苹果酸对肝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关键酶及转运蛋白mRNA表达规律。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剂量组小鼠肝线粒体转运蛋白AGC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mAST、mMDH及转运蛋白OMC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知,L-苹果酸能促进TCA循环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其分子生物学机理与L-苹果酸提高AGC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苹果 苹果天冬穿梭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转运蛋白突变基因在L-亮氨酸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跃超 崔毅 +1 位作者 杜丽红 陈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54,共7页
该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L-亮氨酸生产菌株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LDP的柠檬酸合酶基因glt A,并引入柠檬酸转运蛋白突变基因CP_103,获得一株能高效摄取柠檬酸的菌株。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的柠檬酸添加方式对菌... 该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L-亮氨酸生产菌株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LDP的柠檬酸合酶基因glt A,并引入柠檬酸转运蛋白突变基因CP_103,获得一株能高效摄取柠檬酸的菌株。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的柠檬酸添加方式对菌株的OD_(600nm)值、L-亮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柠檬酸转运蛋白突变基因CP_103,显著提高了C. glutamicum ALDPΔglt A的柠檬酸摄取能力。当初始发酵液中的柠檬酸添加量为5 g/L,并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流加的方式维持柠檬酸含量在10~15 g/L范围内,较出发菌株C. glutamicum ALDP,C. glutamicum ALDPΔglt ACP_103的OD_(600nm)值轻微下降,但是L-亮氨酸产量达到最高,为(22.5±1.5)g/L、糖酸转化率为23.1%,分别提高23.0%和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转运蛋白 突变基因 柠檬 l- 棒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苏氨酸在糖及维生素C水溶液中的体积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长伟 马沛生 +1 位作者 朱春英 赵树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20,共6页
用精密数字密度计和粘度计测定了L-苏氨酸在不同质量分数的葡萄糖、蔗糖及维生素C水溶液中的密度和粘度,计算了L-苏氨酸的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理论水化数和粘度B系数,讨论了溶剂组成变化对L-苏氨酸迁移偏摩尔体积、粘度B... 用精密数字密度计和粘度计测定了L-苏氨酸在不同质量分数的葡萄糖、蔗糖及维生素C水溶液中的密度和粘度,计算了L-苏氨酸的极限偏摩尔体积、迁移偏摩尔体积、理论水化数和粘度B系数,讨论了溶剂组成变化对L-苏氨酸迁移偏摩尔体积、粘度B系数和理论水化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混合溶剂中共溶质含量的增加,迁移偏摩尔体积、粘度B系数随之增加;而由于葡萄糖、蔗糖及维生素C分子与L-苏氨酸荷电中心的直接相互作用,削弱了两性离子带电中心对周围水分子的电致收缩效应,造成了理论水化数随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维生素C 水溶液 体积 葡萄糖 蔗糖 密度 粘度 蛋白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苏氨酸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6
4
作者 冯烁 《广东饲料》 2010年第5期29-32,共4页
苏氨酸(Threonine)是由w.C.Rose1935年从纤维蛋白水解产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一种氨基酸,因其结构类似苏糖,故将其命名为苏氨酸,现已证明它是最后被发现的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是仅次于蛋氨酸、赖... 苏氨酸(Threonine)是由w.C.Rose1935年从纤维蛋白水解产物中分离和鉴定出来的一种氨基酸,因其结构类似苏糖,故将其命名为苏氨酸,现已证明它是最后被发现的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中,苏氨酸是仅次于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的第4种氨基酸。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及医疗等方面。苏氨酸是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生产工艺 必需 限制性 水解产物 纤维蛋白 食品工业 饲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苏氨酸镁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罗娆珊 沈艳玲 孙立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130,共7页
为观察L-苏氨酸镁(MgT)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本文建立PD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MPTP+MgT组,采用旋转棒法观察小鼠行为变化,TH染色法观... 为观察L-苏氨酸镁(MgT)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本文建立PD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MPTP+MgT组,采用旋转棒法观察小鼠行为变化,TH染色法观察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和纹状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表明:MPTP+MgT组在旋转轴上停留的时间比MPTP组延长68.07%;MPTP+MgT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目比MPTP组增加46.15%;MPTP+MgT组黑质和纹状体GFAP、iNOS、TH的表达量与MP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MgT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GFAP、iNOS表达,以及抑制炎症、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l- 羟化酶 胶质纤维蛋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亮氨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伟国 程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生产L-亮氨酸最主要的方法。选育L-亮氨酸高产菌株,有利于缩短国内亮氨酸生产与国外生产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L-亮氨酸市场与国际的竞争力。作者概述了L-亮氨酸的生产方法、生物合成过程中酶的调节作用以及转运蛋白和...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生产L-亮氨酸最主要的方法。选育L-亮氨酸高产菌株,有利于缩短国内亮氨酸生产与国外生产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L-亮氨酸市场与国际的竞争力。作者概述了L-亮氨酸的生产方法、生物合成过程中酶的调节作用以及转运蛋白和亮氨酸响应蛋白对L-亮氨酸的调控作用,同时概述了国内外L-亮氨酸产生菌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生物合成 转运蛋白 L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2-氨基丁酸大肠杆菌生产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 韩超 +5 位作者 毛倩 张德志 蔡柠匀 刘宏亮 李燕军 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3,共8页
L-2-氨基丁酸作为新型药物的关键手性前体,在化工和制药行业应用广泛。该文以1株生产L-苏氨酸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HRD为出发菌株,逐步延伸代谢途径,构建了L-2-氨基丁酸高产菌株。首先,分别把苏氨酸脱水酶编码基因ilv A2和ilv... L-2-氨基丁酸作为新型药物的关键手性前体,在化工和制药行业应用广泛。该文以1株生产L-苏氨酸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HRD为出发菌株,逐步延伸代谢途径,构建了L-2-氨基丁酸高产菌株。首先,分别把苏氨酸脱水酶编码基因ilv A2和ilv A4在THRD中过表达,菌株THRD/p Trc99a-ilv A2在5 L发酵罐中分批补料发酵,2-酮基丁酸积累量达到18 g/L。然后,分别与ilv A2串联表达酪氨酸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和亮氨酸脱氢酶编码基因tyr B、gdh和bcdBS,将L-2-酮基丁酸转化为L-2-氨基丁酸,菌株THRD/p Trc99a-bcdBS-ilv A2的L-2-氨基丁酸产量达到19 g/L。最后,研究了阻断L-苏氨酸输出途径对发酵的影响,菌株THRDΔrht C/p Trc99a-bcdBS-ilv A2的L-2-氨基丁酸产量提升至22 g/L。因此,通过代谢途径延伸可以有效地将L-苏氨酸生产菌株转变为L-2-氨基丁酸生产菌株。该研究为L-2-氨基丁酸高产菌株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且对其他延伸代谢途径获得新产品的代谢工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l- l-2-酮基丁 l-2-基丁 转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高L-异亮氨酸生产效率谷氨酸棒杆菌构建和混菌发酵
8
作者 苏沣 洪皓 +3 位作者 齐佳琨 刘军 范超 张春枝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40,共9页
L-异亮氨酸是多数哺乳动物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运动营养等领域。为促进细胞内L-异亮氨酸外排,提高发酵液中L-异亮氨酸含量,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IBCL-1为出发菌株,构建CI01、CI02、CI03与IBCL-1Δl... L-异亮氨酸是多数哺乳动物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运动营养等领域。为促进细胞内L-异亮氨酸外排,提高发酵液中L-异亮氨酸含量,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IBCL-1为出发菌株,构建CI01、CI02、CI03与IBCL-1ΔlysA 4株菌株。通过发酵对比CI01、CI02、CI03菌株生产L-异亮氨酸能力,其中CI01菌株L-异亮氨酸产量最高为21.36 g·L^(-1),相较于出发菌株IBCL-1提高6.8%。为降低主要副产物L-赖氨酸含量,敲除合成IBCL-1中L-赖氨酸关键基因lysA,所获菌株IBCL-1ΔlysA可大量消耗外源L-赖氨酸。最后将CI01与IBCL-1ΔlysA菌株混合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确定13:1为两种菌接种量最佳配比,发酵液中L-异亮氨酸含量为22.96 g·L^(-1),L-赖氨酸含量为0.42 g·L^(-1),显著提高L-异亮氨酸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杆菌 l-异亮 BrnFE转运蛋白 lysA 混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途径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半胱氨酸
9
作者 卞金玉 张晓梅 +2 位作者 徐国强 史劲松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2-28,共7页
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该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高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36为出发菌株,通过加强表达丝氨酸O-乙酰基转移酶(serine O-acetyltransferas... 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该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高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36为出发菌株,通过加强表达丝氨酸O-乙酰基转移酶(serine O-acetyltransferase,SAT)、O-乙酰基-L-丝氨酸巯基化酶-A和转运蛋白Bcr编码基因强化L-半胱氨酸合成和转运,敲除L-半胱氨酸降解途径关键酶弱化其降解,构建系列重组菌株,其中重组菌S-C-7的L-半胱氨酸产量最高,为286.7 mg/L。进一步通过优化硫源提高菌株S-C-7的L-半胱氨酸产量,结果表明,最佳硫源为硫代硫酸钠,当发酵24 h时添加12 g/L硫代硫酸钠,L-半胱氨酸的产量最高,为581.6 mg/L,较优化前提高1.0倍。最后,在5 L发酵罐对S-C-7进行发酵评价,L-半胱氨酸产量达到1.2 g/L,是目前文献报道谷氨酸棒杆菌产L-半胱氨酸的最高产量;为实现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半胱氨酸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 棒杆菌 合成途径 降解途径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通过减少糖酵解和蛋白质合成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青梅 徐千姿 +3 位作者 魏安怡 陈世硕 张翀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测定乳酸含量。同时,取10只6周龄雌性BALB/c裸鼠,采用皮下接种乳腺癌Bcap37细胞建立荷瘤小鼠移植瘤模型,取5只小鼠腹腔注射维生素C( 4 g/kg ),观察肿瘤重量和小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作用下Bcap37和MDA-MB- 453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均 P < 0.01 ),Glut1转运蛋白表达减少(均 P <0.05),乳酸分泌量减少(均 P < 0.01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 P < 0.05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组肿瘤重量明显减小( P <0.05),但体质量增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这一效果可能与大剂量维生素C抑制乳腺癌细胞能量摄取和下调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学 抗坏血/投药和剂量 葡萄糖转运体1型/代谢 蛋白质丝激酶/生物合成 信号传导 /代谢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调控盐胁迫下离子动态平衡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鹏程 顾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16-18,22,共4页
在盐胁迫下,植物在细胞质溶胶中维持高浓度的K+和低浓度的Na+。植物通过调控K+和Na+转运蛋白和为这些转运蛋白提供转运动力的H+泵蛋白活性及其表达量来维持。尽管盐胁迫感受器蛋白仍不清楚,但是已明确鉴定其信号转导的一些中介化合物。... 在盐胁迫下,植物在细胞质溶胶中维持高浓度的K+和低浓度的Na+。植物通过调控K+和Na+转运蛋白和为这些转运蛋白提供转运动力的H+泵蛋白活性及其表达量来维持。尽管盐胁迫感受器蛋白仍不清楚,但是已明确鉴定其信号转导的一些中介化合物。迹象表明,一类蛋白激酶化合物SOS3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OS2能够被盐胁迫引起的钙信号激活。其CBL/CIPK复合物随后磷酸化和激活多种离子转运蛋白,例如位于细胞膜上的Na+/H+反转运蛋白SO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 /蛋白激酶 钙信号 SO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