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裙楼不同连接方式对L型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德稳 郭春丽 +1 位作者 陈虎 雷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158-6163,共6页
建立了某实际工程L形带裙房高层建筑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分层地基模型。引入缝连接单元。主要讨论了主裙房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连接处分别采用固结连接、铰接连接及主裙楼设沉降缝进行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研究表明:竖... 建立了某实际工程L形带裙房高层建筑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分层地基模型。引入缝连接单元。主要讨论了主裙房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的影响,连接处分别采用固结连接、铰接连接及主裙楼设沉降缝进行结构-桩筏基础-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研究表明:竖向荷载工况下,主楼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的柱轴力要较另外两种小;而对于连接处的梁来说,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以底层、顶层的梁受力最为不利。在设计时应注意加强其构造措施。主楼与裙房之间不设沉降缝时基础沉降量、主楼基础弯矩,倾斜较设缝时要大。常遇地震工况下固结连接与铰接连接的层间位移几乎相同,而设沉降缝的层间位移较它们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带裙房的高层建筑 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 分层地基 连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MR智能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半主动控制 被引量:33
2
作者 瞿伟廉 王军武 +1 位作者 徐幼麟 陈朝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7-95,共9页
本文建立了用ER/MR智能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在导出了ER/MR智能阻尼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ER/MR智能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基本方程,并根... 本文建立了用ER/MR智能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设计计算方法。文中,在导出了ER/MR智能阻尼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ER/MR智能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基本方程,并根据瞬时最优主动控制的原则,提出了 ER/MR智能阻尼器耦联的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基于最优主动控制位移的“开关-耗能”半主动控制策略。应用本文方法对主楼20层、裙房5层的计算结构受控地震反应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耦联主楼和裙房的半主动的ER/MR智能阻尼器可有效地抑制带裙房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鞭梢效应.并可均匀地减小结构各层的地震反应,是一种简单、方便和有效的智能控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MR智能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 高层建筑 抗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控制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瞿伟廉 陈静 +1 位作者 徐幼麟 C.L.Ng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72,共9页
2002年9月在香港理工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控制试验研究。设计和制作的结构模型是带3层裙房的12层高楼剪切模型,在裙房顶层与主楼之间安装单MR阻尼器形成MR阻尼器耦联结构模型。MR阻尼器采用美国LORD公司摩擦型MR阻尼... 2002年9月在香港理工大学成功地进行了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控制试验研究。设计和制作的结构模型是带3层裙房的12层高楼剪切模型,在裙房顶层与主楼之间安装单MR阻尼器形成MR阻尼器耦联结构模型。MR阻尼器采用美国LORD公司摩擦型MR阻尼器,并且选用其配套产品计算机电流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控制系统采用德国dSPACE公司实时控制系统。对独立主楼、独立裙房和原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辨识;对结构模型进行了ElCentro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以作者提出的MR阻尼器半主动逻辑控制算法,对MR阻尼器耦联的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反应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MR阻尼器耦联主楼与裙房,采用半主动逻辑控制方法进行控制,能有效抑制主楼的鞭梢效应并使主楼和裙房的地震反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地震反应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