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模型预测与无参数参考的LC型滤波逆变器三矢量预测控制方法
1
作者 吕立傲 胡存刚 +2 位作者 芮涛 冯壮壮 孙晓磊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06-5316,共11页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依赖性的问题,首先,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型滤波逆变器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造了电流-电压梯度查表法,分析不同矢量对应的电感电流梯度与电容电压梯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梯度全更新并基于梯度进... 为解决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参数依赖性的问题,首先,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LC型滤波逆变器的三矢量无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造了电流-电压梯度查表法,分析不同矢量对应的电感电流梯度与电容电压梯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了梯度全更新并基于梯度进行电流-电压的无模型预测值计算;其次,通过分析电流-电压采样值与参考值之间的相位幅值关系,构造基于采样信号相位差值的计算方法,实现LC型滤波逆变器的无参数参考值计算;再次,进一步建立电压-电流双目标价值函数,实现下一控制周期最优矢量的选取;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所提方法与传统控制方法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输出电压纹波、总谐波畸变率以及预测误差等指标进行对比,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控制方法实现了LC型滤波逆变器无模型预测控制,消除了传统无模型预测中参考值计算对系统参数的依赖,在参数失配条件下可有效降低输出电压预测误差,增强所提控制方法的参数鲁棒性,进一步改善参数失配条件下逆变器输出电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逆变器 LC型滤波器 矢量 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三参数模型的HTPB推进剂粘弹性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渊哲 任全彬 +2 位作者 何高让 郜婕 王新彤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为拓展分数阶粘弹性模型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分数阶粘弹性模型预示推进剂频域下的动态模量变化。推导了三维下的分数阶三参数模型,并结合Grünwald-Letnikov定义编写UMAT子程序。为标定本构参数,推导了带有... 为拓展分数阶粘弹性模型在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分数阶粘弹性模型预示推进剂频域下的动态模量变化。推导了三维下的分数阶三参数模型,并结合Grünwald-Letnikov定义编写UMAT子程序。为标定本构参数,推导了带有预加载的蠕变、松弛响应的解析解,并采用遗传算法分别标定了0.4 MPa和0.6 MPa应力下蠕变实验以及10%和30%应变下松弛实验的本构参数。计算得到的有限元数值与解析解、解析解与实验值的时程相对误差均小于5%。采用分数阶三参数模型动态模量对-5、25、60℃下的动态力学实验(DMA)结果进行拟合得到本构参数,动态模量与实验结果误差小于2%,同时随着温度升高,本构参数均减小,体现出HTPB推进剂升温软化现象。结果表明,分数阶三参数模型能精确地描述不同温度下多种频率的HTPB推进剂模量变化,结合二次开发本构,可为后续HTPB推进剂复杂边界下的力学响应的研究提供材料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推进剂 DMA实验 ABAQUS二次开发 分数阶参数模型 遗传算法 复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三端口混合参数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欣 袁易 +2 位作者 王利桐 贾焦心 孙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68-4984,共17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系统网络之间的交互是诱发振荡的主要原因,然而现有MMC单侧阻抗/导纳建模方法往往没有计及对端换流站的动态过程,因此该文重点通过建立可以考虑交直流耦合的换流器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实现整个双端柔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首先,该文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推导考虑桥臂间谐波动态交互过程的MMC换流器交直流端口功率守恒方程,并据此建立换流器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其次,基于所建立的三端口混合参数模型和广义奈奎斯特判据,对MMC互联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因该方法可避免计算开环传递函数右半平面零极点的数量,与传统单侧阻抗稳定性分析方法相比,可实现系统稳定性的准确判断;再次,推导了特征值相位关于三端口混合参数元素的灵敏度计算公式,揭示了系统振荡的诱因,进一步结合控制参数灵敏度分析,实现了一种用于改善互联系统直流侧稳定性的直流电流前馈附加阻尼控制策略;最后,结合时域仿真算例验证了稳定性分析和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端口网络 混合参数模型 稳定性分析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边承载条件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承载能力的计算模型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窦铁生 董晓农 +3 位作者 董鹏 李炎隆 宁靖华 黎康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8-569,共12页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的承载能力计算涉及管芯开裂时的弯矩重分布,是管体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现有计算方法中管芯开裂判定的经验性和现有试验结果中管芯开裂后管体变形的剧烈性问题,提出了三边承载试验下PCCP承载能力...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的承载能力计算涉及管芯开裂时的弯矩重分布,是管体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现有计算方法中管芯开裂判定的经验性和现有试验结果中管芯开裂后管体变形的剧烈性问题,提出了三边承载试验下PCCP承载能力计算模型。模型基于刚性管假设推导了管壁截面的弯矩与轴力系数,采用简化的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作为管芯开裂的判别标准,给出管芯开裂后的管腰处弯矩重分布和管顶(底)处轴力作用线移动的数学表达,开展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测量的三边承载试验,并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管芯开裂前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管芯开裂后计算与实测结果在趋势上相同。本文采用的计算模型与原型试验的对比分析框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PCCP受载变形规律,并在未来用于管体设计参数的确定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CP 计算模型 边承载试验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设计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壤结构变形的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非线性预报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华 樊贵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5,共5页
以山西黄土高原区头水地及以后各次灌水的土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大量大田耕作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获取了Kostiakov三参数累积入渗量模型的实测大样本,考虑每个生产周期第一次灌水过程中表层土壤结构的变形特性,建立了Kostiakov三参数累... 以山西黄土高原区头水地及以后各次灌水的土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大量大田耕作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获取了Kostiakov三参数累积入渗量模型的实测大样本,考虑每个生产周期第一次灌水过程中表层土壤结构的变形特性,建立了Kostiakov三参数累积入渗量模型的参数与土壤理化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函数。研究表明,常规土壤理化参数土壤含水率、密度、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和有机质作为土壤入渗参数非线性预报模型的输入变量是合理的,所建立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高度相关,土壤入渗参数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9%以下;考虑到第一次灌水过程中表层土壤结构的变形特性,对表层土壤结构进行修正,更加真实地反映土壤结构对入渗参数的影响,并为各灌水时期提供科学合理的节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变形 kostiakov参数入渗模型 头水地 多元非线性 水分入渗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膜孔灌田面灌水参数推求基于Kostiakov模型的点源入渗参数 被引量:6
6
作者 费良军 程东娟 赵新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90,共3页
利用膜孔灌大田灌水试验实测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利用膜孔灌大田水流推进和消退曲线参数推求基于Kostiakov入渗模型的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参数的方法,这一方法能简单而有效地求得大田膜孔灌平均入渗参数,有效消除农田土壤空间变... 利用膜孔灌大田灌水试验实测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利用膜孔灌大田水流推进和消退曲线参数推求基于Kostiakov入渗模型的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参数的方法,这一方法能简单而有效地求得大田膜孔灌平均入渗参数,有效消除农田土壤空间变异性对单膜孔入渗参数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技术要素设计和灌水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水量平衡 kostiakov模型 点源入渗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参数模型的三轴磁场传感器校准方法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琦 潘孟春 +1 位作者 陈棣湘 庞鸿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针对三轴磁场传感器零偏误差、刻度因子不一致性误差和非正交误差等,建立了磁场传感器的三个敏感轴与参考正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基于标量校准思想,推导了传感器三轴测量值与磁场标量值之间的线性化参数模型;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进行传感... 针对三轴磁场传感器零偏误差、刻度因子不一致性误差和非正交误差等,建立了磁场传感器的三个敏感轴与参考正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基于标量校准思想,推导了传感器三轴测量值与磁场标量值之间的线性化参数模型;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进行传感器模型参数辨识。选取两款三轴磁通门磁力仪进行了误差校准实验研究,校准后,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在实验过程中,不需要高精度的实验设备,在稳定地磁场环境下即可进行。实验研究表明,此方法是一种方便易行、精度较高的传感器校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磁场传感器 误差校准 线性化参数模型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土壤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的非线性预报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华 樊贵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8,共5页
在山西汾河灌区季节性冻土区进行了3个越冬期的大田冻结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获取了Kostiakov冻结土壤二参数入渗模型参数的实测大样本,建立了各个土壤水分入渗参数与土壤理化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Kostiakov二参... 在山西汾河灌区季节性冻土区进行了3个越冬期的大田冻结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获取了Kostiakov冻结土壤二参数入渗模型参数的实测大样本,建立了各个土壤水分入渗参数与土壤理化参数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实现了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系数的求解。研究表明:用常规土壤理化参数土壤含水率、密度、物理性黏粒含量、土壤温度和有机质含量作为非线性预报模型的输入参数实现对入渗参数的预测是可行的,所建立的非线性关系模型高度相关,预测参数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0%以下。因此,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对冻融土壤的水分入渗参数进行非线性预报是可行的,可为季节性冻土区冬季储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土壤 kostiakov模型参数 多元非线性 冻融期 水分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模分布的三参数Zipf模型──Davis二倍数规律的理论推广及其分形性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彦光 刘继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8-102,共5页
将关于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Davis二倍数(2n)规律推广为任意倍数(δn)规律:ai=ai+n·2n,fi=fi+n·δ-n,然后从中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三参数Zipf模型:P(r)=C(r-a)-dz.揭示了参数dz的分维性质并给出了它与分维D以及邻... 将关于城市等级-规模分布的Davis二倍数(2n)规律推广为任意倍数(δn)规律:ai=ai+n·2n,fi=fi+n·δ-n,然后从中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三参数Zipf模型:P(r)=C(r-a)-dz.揭示了参数dz的分维性质并给出了它与分维D以及邻级倍数δ的数值关系:dz=1/D-In2/Inδ。从而证明Davis的2n规律乃是δ=2即dz=1的特殊情形;最后用Davis的原始数据对推导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参数Zipf模型 Davis二倍数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最优化AVO三参数同步反演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世鑫 印兴耀 +1 位作者 孔国英 张繁昌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0-304,共5页
由于反射系数线性近似公式受到小角度入射和界面弹性参数差异小的基本假设的限制,常规AVO反演在大角度入射和界面弹性参数差异大的情况下存在严重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最优化AVO三参数同步反演方法,该方法将研究工区的特... 由于反射系数线性近似公式受到小角度入射和界面弹性参数差异小的基本假设的限制,常规AVO反演在大角度入射和界面弹性参数差异大的情况下存在严重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最优化AVO三参数同步反演方法,该方法将研究工区的特定岩石物理条件作为先验软约束融合到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中,以最优反射系数近似为基础实现了最终的三参数同步反演。从应用效果看,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最优化三参数同步反演具有更强的工区适用性,减小了常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的基本假设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而且正交基函数提高了AVO反演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近似公式 岩石物理模型 AVO 参数同步反演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器网络综合三分布参数通用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花开玲 李有润 +1 位作者 胡山鹰 沈静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反应器网络综合的三分布参数通用模型 .3个分布参数分别是侧线进料、侧线循环和侧线采出参数 ,这些参数能影响反应器网络内部的浓度和停留时间分布 ,所以由它们构成的通用模型具有简捷有效的特点 .基于此模型可将反应...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反应器网络综合的三分布参数通用模型 .3个分布参数分别是侧线进料、侧线循环和侧线采出参数 ,这些参数能影响反应器网络内部的浓度和停留时间分布 ,所以由它们构成的通用模型具有简捷有效的特点 .基于此模型可将反应器网络集成转化成一个优化问题 ,通过有限元正交配置将原来含有微分方程的优化模型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 ,优化计算后得到最优分布参数 .从案例研究可以看出 ,侧线进料、循环和采出策略能较全面地反映在不同动力学和优化目标函数下的最优反应器网络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网络综合 分布参数通用模型 优化方法 反应器网络集成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次样条非参数拟合的驾驶行为仿真模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晓原 杨新月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691-2693,2697,共4页
现有车辆跟驰模型大多建立在控制论和运动学观点之上,以至于在仿真过程中连续运用单一模型控制规则来支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忽略了对多源高负载信息感知变量的运用。文章直接运用信息挖掘技术最大限度地榨取实测数据所携带的有关驾驶行... 现有车辆跟驰模型大多建立在控制论和运动学观点之上,以至于在仿真过程中连续运用单一模型控制规则来支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忽略了对多源高负载信息感知变量的运用。文章直接运用信息挖掘技术最大限度地榨取实测数据所携带的有关驾驶行为的个体有用信息,通过多元非参数三次样条回归模型剔除了数据中由白噪声产生的干扰,构建了一种基于三次样条非参数拟合的驾驶行为仿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此模型具有可移植、高精度的特性,能很好地反映和预测多源高负载信息感知变量刺激下跟驰过程中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行为 次样条非参数拟合 广义交叉核实估计 参数回归模型 微观交通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的预测精度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昊哲 樊贵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0,共4页
基于黄土高原系列大田入渗试验数据,以土壤体积含水率、干容重、黏粒含量、粉粒含量、有机质含量为输入因子,采用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两种算法,对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参数进行预测,并对两种算法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进行分析,... 基于黄土高原系列大田入渗试验数据,以土壤体积含水率、干容重、黏粒含量、粉粒含量、有机质含量为输入因子,采用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两种算法,对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参数进行预测,并对两种算法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进行预测的结果相对误差最大值和平均值都比BP算法的预测结果要小,相对误差最小值比BP算法的预测结果要大;支持向量机算法比BP算法所得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好,精确度高。研究结果丰富了采用土壤传输函数获取入渗参数这一研究方向,同时为获取更高精度的入渗参数在方法的选取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kostiakov入渗模型 误差分析 土壤理化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试验测定掺砾心墙料邓肯模型参数简化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树云 毕庆涛 殷宗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3-767,共5页
提出一种能够缩短掺砾心墙料大三轴排水剪试验时间的方法,即降低掺砾心墙料中细粒的含量。掺砾心墙料的强度和变形主要取决于粗粒部分,试验表明,适量降低细粒的含量,没有改变原级配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基本特征。而细粒含量的降低,可以... 提出一种能够缩短掺砾心墙料大三轴排水剪试验时间的方法,即降低掺砾心墙料中细粒的含量。掺砾心墙料的强度和变形主要取决于粗粒部分,试验表明,适量降低细粒的含量,没有改变原级配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基本特征。而细粒含量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试验过程中的排水速率。给出了降低的细粒含量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降低细粒含量的掺砾心墙料大三轴试验步骤,以及确定邓肯模型参数的简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砾心墙料 剪切速率 邓肯模型参数 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参数模型的双向水平地震动相关设计反应谱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英民 赖明 白绍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4期5-10,共6页
采用设计反应谱的三参数标定模型研究了双向水平地震动分量间加速度反应谱的相关性,给出了统计回归公式及与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相对应的相关设计谱的取值建议,为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提供更合理的地震动输入。
关键词 参数模型 双向水平地震动 反应谱 建筑抗震设计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辐照度分布的三参数模型——异常尖峰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文熙 杨跃忠 +3 位作者 钟其英 卢桂新 丁永耀 李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根据海水光学参数的关系及水下总辐射的指数衰减方程,导出了下行和上行辐照度垂直分布三参数模型,分析并讨论了异常尖峰的产生机制.该模型包括三个光学参数:吸收系数a(z)、后向散射系数bb(z)、平均余弦的初始边界值μ(0).在... 本文根据海水光学参数的关系及水下总辐射的指数衰减方程,导出了下行和上行辐照度垂直分布三参数模型,分析并讨论了异常尖峰的产生机制.该模型包括三个光学参数:吸收系数a(z)、后向散射系数bb(z)、平均余弦的初始边界值μ(0).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典型水体的辐照度分布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光学参数存在极大值分布的水层,水下辐照度可能产生异常尖峰分布.模拟结果与海上实测结果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辐照度 参数模型 异常尖峰 海水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土壤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的BP预报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昊哲 樊贵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3,58,共6页
为改良和改善盐碱地提供土壤入渗参数技术支撑,基于在山西省北部盐碱地进行的野外系列入渗试验,获取了累积入渗量与入渗历时的数据样本,并计算回归了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的入渗系数k与入渗指数α,建立了盐碱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与入渗... 为改良和改善盐碱地提供土壤入渗参数技术支撑,基于在山西省北部盐碱地进行的野外系列入渗试验,获取了累积入渗量与入渗历时的数据样本,并计算回归了kostiakov二参数入渗模型的入渗系数k与入渗指数α,建立了盐碱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与入渗参数之间的数据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以土壤含水率、容重、质地、有机质、全盐量以及p H为输入变量,kostiakov入渗参数为输出变量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盐碱地土壤条件下,以土壤基本理化参数为输入变量,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为输出变量的BP预报是可行的,入渗系数k的相对平均误差为0.29%、入渗指数α的相对平均误差为1.28%,以及根据两个入渗参数计算得到90 min累积入渗量的相对平均误差为2.37%,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时,以上三个参数检验误差的平均值均能控制在3%以下,确定所建立的BP预测模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壤 kostiakov参数模型参数 土壤基本理化参数 BP神经网络 水分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工后沉降预测三参数幂函数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罗强 程明 +1 位作者 王腾飞 朱江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00,共8页
基于最终沉降量、沉降半衰期及半衰期沉降速率表征的沉降-时间关系曲线的特征方程,分析了传统两参数双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存在的缺陷,构建了一个三参数的幂函数型沉降预测模型;结合蒙华重载铁路某段粉质黏土地基沉降观测数据,以均方差... 基于最终沉降量、沉降半衰期及半衰期沉降速率表征的沉降-时间关系曲线的特征方程,分析了传统两参数双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存在的缺陷,构建了一个三参数的幂函数型沉降预测模型;结合蒙华重载铁路某段粉质黏土地基沉降观测数据,以均方差、关联度和偏离度为检验指标,开展了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价.研究表明:三参数幂函数模型较传统两参数模型能适应更多样化的沉降-时间曲线形态,在表征沉降预测有效性的检验指标方面表现更佳;以满足规范要求的工后256 d观测数据预测地基528 d沉降,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平均偏离度仅为5.99%,而传统两参数模型分别14.38%和22.46%.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地基工后沉降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后沉降预测 参数幂函数模型 检验指标 中等压缩性土 蒙华重载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和精确度的三参数区间灰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晔 朱山丽 侯贤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5-169,174,共6页
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只能解决实数序列和区间灰数序列预测的不足,提出了三参数区间灰数的预测模型.通过定义三参数区间灰数的核和精确度,进而得到三参数区间灰数的核序列、"重心"点序列和精确度序列,从而将三参数区间灰数序... 针对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只能解决实数序列和区间灰数序列预测的不足,提出了三参数区间灰数的预测模型.通过定义三参数区间灰数的核和精确度,进而得到三参数区间灰数的核序列、"重心"点序列和精确度序列,从而将三参数区间灰数序列预测转变成实数序列预测,分别对三组序列建立预测模型,在不破坏灰数整体性的前提下,推导还原得到三参数区间灰数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检验,最后用一个实例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预测模型 核和精确度 参数区间灰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及塑性-损伤模型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发兴 吴霞 +7 位作者 吕飞 王文君 孙浩 SADAT Said Ikram 许云龙 王恩 王莉萍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0-711,共22页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 为完善混凝土强度理论和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参考岩石损伤比强度理论,根据现有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多类混凝土多轴强度试验数据,推荐损伤比变量中的五经验系数取值,完善多类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并揭示约束混凝土工作原理。分析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混凝土压损伤比将由单轴受压时为1左右线性递减至小于0.5,八面体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轴向峰值应力提升为某一定值,压损伤比取值减小引发非弹性体积膨胀减小至不变,因而导致混凝土由单轴受压脆性破坏向多轴受压塑性破坏转变,该理论为钢管混凝土柱中发挥混凝土耗能潜力提供理论依据。依据混凝土损伤比强度理论,确定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中的三轴强度参数,包括膨胀角、拉压子午线强度比值和二轴等压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并建议常温静力荷载下多类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常温地震荷载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以及火灾升温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方程及其参数表达式,建立约束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介绍多类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有限元模型中的应用,模型中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而钢管与钢梁采用壳单元,可模拟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与约束作用,当采取增强约束拉筋强柱构造方法时可提升钢管混凝土柱及其结构的承载力、抗震与抗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比 强度理论 塑性-损伤模型 参数 应力-应变曲线 实体-壳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