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nowledge-based bridge detection from SAR images 被引量:5
1
作者 Wang Wenguang Sun Jinping Hu Rui Mao Shiy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5期929-936,共8页
Automatic bridge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SAR images. Differed from the classical CFAR method, a new knowledge-based bridge detec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The method not only uses the backscattering i... Automatic bridge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SAR images. Differed from the classical CFAR method, a new knowledge-based bridge detec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The method not only uses the backscattering int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targets and background but also applies the contextual information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s. According to bridge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attering properties in SAR images, the new knowledge-based method includes three processes: river segmentation, potential bridge areas detection and bridge discrimination. The application to AIRSAR data shows that the new method is not sensitive to rivers' shape. Moreover, this method can detect bridges successfully when river segmentation is not very exact and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radius projec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owledge-based bridge detection SAR contextual information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oto Sphere Viewer的轻量化可量测街景系统研究
2
作者 刘一宁 王琳 岳照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17,共7页
随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发展,测绘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大量街景数据随着车载激光扫描工作一并被采集。针对该数据路线随机性大、密集程度高等特点,以及传统街景地图系统插件受限、扩展性不强、无法量测等局限,本文设计了基于Photo Sphere ... 随着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发展,测绘技术和装备不断升级,大量街景数据随着车载激光扫描工作一并被采集。针对该数据路线随机性大、密集程度高等特点,以及传统街景地图系统插件受限、扩展性不强、无法量测等局限,本文设计了基于Photo Sphere Viewer的轻量化可量测街景系统,在开源插件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其组件的扩充、实现了行进方向、地图交互等系统功能的设计优化,进一步实现了基于深度图的街景地图量测功能。生产作业队伍对系统的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辅助生产作业队伍进行属性采集、纹理更新、数据检查等多项工作,操作灵活便捷,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便于基于生产需求进行改进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新型基础测绘成果进一步深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 Sphere viewer 轻量化 街景量测 街景数据组织 新型基础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ion of Decision-Support and Knowledge-Based Techniques in a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for Selection Problems 被引量:1
3
作者 David McSherry(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Faculty of Informatics, University of Ulster,Coleraine BT52 1SA, Northern Ireland)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2期35-54,共20页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selection problems are examined. A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 in which decision-support and knowledge-based techniques play complementary roles. An approach to t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selection problems are examined. A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 in which decision-support and knowledge-based techniques play complementary roles. An approach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to support the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is presented which avoids commitment to a specific programming language or implementation environment. The problem of choosing a home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e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in a specific problem domain. Techniqu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are described. Knowledge elicita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a development shell for application of the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to any selection problem are also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owledge-based systems Decision-support systems Knowledge acquisition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Operational researc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Knowledge-based Connecting Elements Modeling
4
作者 HUANG Xiang, YAN Chong-ji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 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62-163,共2页
Steps of manipulation is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m od eling of the connection elements such as bolt, pin and the like in commerce CAD system. It leads to low efficiency, difficulty to assure the relative position, im... Steps of manipulation is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m od eling of the connection elements such as bolt, pin and the like in commerce CAD system. It leads to low efficiency, difficulty to assure the relative position, impossibility to express rules and knowledge. Based on the inner character analy sis of interpart, detail modification and assembly relation of mechanical connec ting element, the idea, which extends the feature modeling of part to the interp art feature modeling for assembly purpose, is presented, and virtual part based connecting element modeling is proposed. Virtual part is a complement set of lo cal modification of part to be connected. In assembly modeling, base part is mod ified by Boolean operation between base part and virtual part. The modeling and assembly is finished just in one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rules and knowl edge of the connection elements are encapsulated through virtual part. According to this mechanism, a knowledge-based connecting elements rapid design module i s developed on commerce software package UG with satisfying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 ASSEMBLY conn ecting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gnitive Science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Based Systems
5
作者 Feng Shan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Engineer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Hubei, 430074 PRC)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4年第2期60-67,共8页
The paper presents a cognitive science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based systems,including people, media. simulation and expert systems, resulting in a practical model for the procedures ofknowledge engine... The paper presents a cognitive science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based systems,including people, media. simulation and expert systems, resulting in a practical model for the procedures ofknowledge engineering. Starting with the construct of a social organization model driven by anticipationand thed differentiating this into pesonal scientists with diverse relations to people and their internal andexternal communication, it provides powerful and general model of society. people, and the roles of peoplein society. This model extends naturally ic the role of conventional media in the knowledge processes ofsociety and the new roles of computer-based simulation and expert systems. In particular it provides amodel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at enables the processes of knowledge engineering to be analyzed andauto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modeling knowledge-based systems Knowledge engineering Communal scientist Me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nowledge-based detection method for SAR targets
6
作者 Fei Gao Achang Ru +1 位作者 Jun Wang Shiyi M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4期573-579,共7页
When the classical constant false-alarm rate (CFAR) combined with fuzzy C-means (FCM)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arget detection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with complex background, CFAR requires bloc... When the classical constant false-alarm rate (CFAR) combined with fuzzy C-means (FCM)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arget detection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with complex background, CFAR requires block-by-block estimation of clutter models and FCM clustering converges to local optimum.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tection algorithm: knowledge-based combined with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fuzzy C-means (GA-FCM) algorithm. Firstly, the algorithm takes target region's maximum and average intensity, area, length of long axis and long-to-short axis ratio of the external ellipse as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target appearing probabil- ity. The knowledge-based detection algorithm can produce preprocess results without the need of estimation of clutter models as CFAR does. Afterward the GA-FCM algorithm is improved to cluster pre-process results. It has advantages of incorporating global optimizing ability of GA and local optimizing ability of FCM, which will further eliminate false alarms and get better resul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with real SAR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arget detection knowledge-based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fuzzy C-means(GA-FCM)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加权不一致性的多视图聚类 被引量:2
7
作者 滕少华 盛文涛 +2 位作者 滕璐瑶 张巍 曾莹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88,共8页
图学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视图聚类的技术,它可以从多视图中学习出统一的相似图.现有的图学习方法大多只能发掘多视图的一致性,忽视了不一致的信息,这使得它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丢失视图独有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 图学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视图聚类的技术,它可以从多视图中学习出统一的相似图.现有的图学习方法大多只能发掘多视图的一致性,忽视了不一致的信息,这使得它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丢失视图独有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一致性和不一致性,面向图的多视图低秩聚类框架.该方法首先将多视图分解为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两个部分,然后利用自适应加权融合多视图的一致性图,并在此过程中防止权重出现平凡解;进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低秩融合策略,用一个统一的目标函数融合多视图一致性和不一致性,并通过谱聚类获得结果.本文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迭代优化方法来求解目标函数.最后,7个多视图数据集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融合多视图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多视图不一致性 低秩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绿视率的街道可步行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唐丽玉 黄子晴 苏宏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 城市绿地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等多种服务功能,是健康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街道绿地影响着步行环境的质量,是衡量步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绿视率为从人本视角量化绿化环境的描述因子。针对当前可步行性评价较少考虑步行环境这一问题,在步行指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路网、兴趣点、百度街景等大数据,以步行指数表征街道功能,以绿视率表征街道环境,对街道可步行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中心城区进行实例研究,对比综合评价方法与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探讨其与人口活动数量的关系,并探索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中心城区内的街道可步行性平均得分为58,街道可步行性较好,其中支路、住宅类街道的可步行性最高;整体上,综合评价方法与人口活动数量的正相关系数为0.313,较步行指数评价方法提高0.018;不同交通等级的街道绿化环境对可步行性有不同的影响,支路的绿视率水平与可步行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可步行性 街景 街道绿地 步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得好”且“活得好”——幸福伦理视域下教师幸福观的审视与重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宁志军 蔡辰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5,共6页
幸福是最高善,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教师是否幸福关系着能否培育出幸福的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伦理观指出,幸福不是静态的生活享受状态,而是在动态的实践活动之中,幸福的创造既要“做得好”也要“活得好”。... 幸福是最高善,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教师是否幸福关系着能否培育出幸福的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伦理观指出,幸福不是静态的生活享受状态,而是在动态的实践活动之中,幸福的创造既要“做得好”也要“活得好”。研究发现,当下教师消极“躺平”现象蔓延的背后,是对“活得好即幸福”的误认,教师群体过度“内卷”则源于对“做得好即幸福”的偏差性执念。教师作为最有可能实现“德福一致”的职业群体,其幸福创造的必要条件既在于教师充分发挥“做得好”的主体责任,也有赖于社会共建教师“活得好”的支持系统。教师的幸福只有在“做得好”和“活得好”的共生互构过程中才能得以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幸福 教师幸福观 幸福伦理 “做得好” “活得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作业观视角下的生物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凌霞 张锋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7,共4页
以“遗传信息的传递”单元为例,阐述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路径包括:以概念进阶为线索,通过制订素养指向的单元作业目标,实现单元作业的大取向;基于真实性的大情境及多重情境编制,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链,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设计;在完成... 以“遗传信息的传递”单元为例,阐述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路径包括:以概念进阶为线索,通过制订素养指向的单元作业目标,实现单元作业的大取向;基于真实性的大情境及多重情境编制,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链,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设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融入以学习化评估为主导的学本评估,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评价。旨在学生深刻理解与运用生物学概念性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作业观 单元作业 概念进阶 遗传信息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和特定表示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付元 陈晓惠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4-1267,共14页
现有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方法通常是在融合多个视图的统一表示中学习一致信息与互补信息,然而先融合再学习的方法不仅会损失原始各个视图的特定信息,而且统一表示难以兼顾一致性与互补性.为了保留各个视图的原始信息,采用先学习再融合的... 现有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方法通常是在融合多个视图的统一表示中学习一致信息与互补信息,然而先融合再学习的方法不仅会损失原始各个视图的特定信息,而且统一表示难以兼顾一致性与互补性.为了保留各个视图的原始信息,采用先学习再融合的方式,先分别学习每个视图的共享表示与特定表示再进行融合,更细粒度地学习多视图的一致信息和互补信息,构建一种基于共享和特定表示的多视图属性图聚类模型(multi-view attribute graph clustering based on shared and specific representation,MSAGC).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多视图编码器获得每个视图的初级表示,进而获得每个视图的共享信息和特定信息;然后对齐视图共享信息来学习多视图的一致信息,联合视图特定信息来利用多视图的互补信息,通过差异性约束来处理冗余信息;之后训练多视图解码器重构图的拓扑结构和属性特征矩阵;最后,附加自监督聚类模块使得图表示的学习和聚类任务趋向一致.MSAGC的有效性在真实的多视图属性图数据集上得到了很好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属性图 共享信息 特定信息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主体观: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化基因及其创新
12
作者 成龙 陈婵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8,共12页
互主体观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基因,它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独有的精神气质,突出表现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天人观,“群己合一、成己成人”的人我观,“形神一体、身心和谐”的身心观... 互主体观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基因,它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独有的精神气质,突出表现为“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天人观,“群己合一、成己成人”的人我观,“形神一体、身心和谐”的身心观,使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观、价值观上与西方现代化迥然不同,并因而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主体观 中国式现代化 天人观 人我观 身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的成像技术与图像增强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安虎 金佳亮 +1 位作者 刘也琳 马珺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共23页
多视角成像技术通过捕捉不同角度的图像而获取丰富的场景信息,可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提供关键的视觉数据。该文总结了主流的多视角成像系统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从动态成像的适应性、成像精度、成本效... 多视角成像技术通过捕捉不同角度的图像而获取丰富的场景信息,可为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提供关键的视觉数据。该文总结了主流的多视角成像系统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法,从动态成像的适应性、成像精度、成本效益及系统综合性能等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了不同多视角成像系统的显著优势及其存在的局限。进一步针对视觉图像增强技术,结合传统图像处理方法与深度学习技术,讨论了在提升多视角成像质量方面的应用与效果。小型化与低功耗的硬件系统、深度学习算法的集成和应用及多模态数据融合将是多视角成像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 计算成像 图像增强 机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余弦相似自适应加权视图重构的不完全多视图聚类算法
14
作者 陈永泰 邱野 +1 位作者 万鸣华 杨国为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70,378,共10页
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多视图数据经常包含缺失或异常信息,以及现有不完全多视图聚类方法在优化数据相似性矩阵时未能充分表示原始数据相似性,增加计算复杂性并忽视视图间判别信息差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余弦相似自适应加权视图重构的不... 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多视图数据经常包含缺失或异常信息,以及现有不完全多视图聚类方法在优化数据相似性矩阵时未能充分表示原始数据相似性,增加计算复杂性并忽视视图间判别信息差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余弦相似自适应加权视图重构的不完全多视图聚类算法,通过引入局部保留重建项以实现对缺失视图的自然对齐,避免使用平均值填充缺失视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初始化阶段,算法通过计算原始多视图空间中的余弦相似度增强原始多视图数据的流形结构保持能力,并在构建完整视图过程中采用自适应加权策略捕捉不同视图的重要性。在4个基准数据集中进行聚类实验,并与现有9种代表性算法的最优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聚类精度、归一化互信息率和纯度的平均值分别提升了5.52%、8.78%和4.77%,具有出色的不完全多视图聚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多视图聚类 自适应加权 余弦相似性 流形结构 视图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增强的多视图对比推荐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迅 王海鹏 +1 位作者 胡新荣 杨捷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架构的推荐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在处理富含流行偏见和交互噪声的数据时,未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对比学习作为一种从无标记数据中学习的新兴技术备受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潜在方案。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图对比推荐... 近年来,基于神经网络架构的推荐系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在处理富含流行偏见和交互噪声的数据时,未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对比学习作为一种从无标记数据中学习的新兴技术备受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潜在方案。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图对比推荐算法AMV-CL。首先,基于节点的潜在表征构建用户-项目交互图的互补图;其次,引入自适应增强技术,分别从节点和边缘角度生成多视图数据,并通过重参数化网络调整图结构;最后,规范化对比损失中锚节点的正样本来源,同时利用多视图对比损失来学习用户/项目的潜在表征。在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最优基准方法SimGCL,AMV-CL在评价指标Recall@20和NDCG@20上的提升最高可达到12.03%和12.64%,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推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推荐系统 多视图 对比学习 自适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之“三论”“三难”“三突破”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世平 谭卓婧 雷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36,共6页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遇到的关键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之“三论”,即“否定论”“怀疑论”和“观望论”分别是指人们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重大改革所持有的全盘否定、不确定和观察等待的态度和看法。职业...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遇到的关键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之“三论”,即“否定论”“怀疑论”和“观望论”分别是指人们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重大改革所持有的全盘否定、不确定和观察等待的态度和看法。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推而不动,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了其作为新生事物所遇到的困难,而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之“三难”,即思想观念的转变难、实践创新的推进难、理论创新的突破难。当前,要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必须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而要推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则需要在同步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理论、实践和政策的创新与突破中逐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混合所有制办学 产教融合 办学理念 政策创新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马克思资本观与社会主义现实的关系?——再评所谓的“公有资本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峰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3,共21页
不能把价值增殖与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混为一谈。二者虽然都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多,但一方面,价值增殖基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因此,不能把资本的增殖性和剥削性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无论在个体... 不能把价值增殖与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混为一谈。二者虽然都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多,但一方面,价值增殖基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目的。因此,不能把资本的增殖性和剥削性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无论在个体私有经济还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由于不存在剥削关系,所以既不存在价值增殖,更不存在仅仅具有增殖性而不具有剥削性的所谓公有资本,尽管存在着价值(或货币)的单纯量的增加。社会主义需要利用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和资本关系发展生产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市场和资本可以内生于公有制经济。由此造成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层面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的并存和基于市场机制的竞争,而非“制度”层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和资本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同样,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制旨在吸收和借鉴资本的文明面,发挥其在发展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而非把公有制经济变性为资本经济,把公有制经济不同形式中作为货币的货币变性为作为资本的货币,产生所谓的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只有立足于马克思的资本观,才能真正看清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进程并有效应对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资本 私有资本 马克思资本观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互补企业高管注意力外部焦点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宇 方圆禹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7,共13页
文章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互补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探索高管外部注意力焦点以及吸收能力对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注意力的外部焦点... 文章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互补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探索高管外部注意力焦点以及吸收能力对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的权变影响。研究发现:高管注意力的外部焦点与互补企业突破性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互补企业吸收能力与突破性创新为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和平台协同性对外部焦点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互补企业高管如何配置注意力实现突破性创新以及平台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基础观 外部焦点 吸收能力 平台协同性 突破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海洋强国取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碚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自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表现为从闭关锁国到汇入全球经济,并具有趋同存异的显著特征。海洋强国取向,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大方向、大趋势和国家宿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向着海洋就意味着进步、现代,... 自中国近现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路径表现为从闭关锁国到汇入全球经济,并具有趋同存异的显著特征。海洋强国取向,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大方向、大趋势和国家宿命。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向着海洋就意味着进步、现代,背离海洋则意味着落后、古旧。中国如果不能成为海洋强国,就会受到海洋列强所辱;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有现代化的光明前途。中国式现代化形态和进程显现出曾经的内陆大国,插上工业化翅膀,开拓海洋舞台,日趋系统化地展示出海洋强国的一系列基本性质:开放、畅通、全球、包容、安全。中国的崛起,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破了以世界权力单极格局为特征的全球“中心—外围”关系,使东西半球的权力关系向着多元均衡方向转变,并且促进南北半球共荣的实现,从而表现为各大洋、大陆的全方位畅通格局。全球的单极海权格局向多极陆海格局演变。21世纪的海洋强国国际行为规则,不再是前数百年的全球海洋秩序的仿版。在位海洋强国所强调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将会与时俱进地演化为更具适应性的形态。新时代的新思维必须超越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承诺——从经济学“微观”世界的同质化世界执念,转变为承认现实经济是异质相容的域观世界。这才能为“海纳百川”的海洋强国理念,奠定经济学范式承诺的理论逻辑基础。市场经济规则秩序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并不是同质独善的自利单行道,而是异质相容的域观共同体。海洋足够辽阔广大,可以容得下诸多海洋强国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文明的人类,应有这样的胸怀和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海洋强国 域观经济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体育生活化”到“生活体育化”:理论基点、内在逻辑及学理阐释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献国 唐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体育生活化是探究体育本质与价值的重要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历史合理性,但因时代之故存在美中不足,因而提出“体育生活化”向“生活体育化”转化与发展的问题。研究表明,生活体育化的理论基点是体育生活化,其转化过程遵循凸显... 体育生活化是探究体育本质与价值的重要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历史合理性,但因时代之故存在美中不足,因而提出“体育生活化”向“生活体育化”转化与发展的问题。研究表明,生活体育化的理论基点是体育生活化,其转化过程遵循凸显“生活”核心地位及进阶发展的理论逻辑,新时代体育和生活共同需求的现实逻辑。马克思生活观是生活体育化的理论之源,阐释了生活体育化的理论机制、核心内容与意义;内涵上生活体育化指向以体育活动为主体的休闲生活方式,表达为具有身体实践、交往实践的生活观念,生活与体育在双向塑造的过程中趋于统一,形成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路径;其主张生活中职业与场域的泛化,以体育文化塑造生活、激发生活的活力并引领生活的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体育化 体育生活化 转化逻辑 美好生活 马克思生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