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黑洞功率超声振动系统的研究
1
作者 陈诚 刘洋 +1 位作者 郭建中 林书玉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声黑洞结构具备独特的声波捕获和聚焦能力,已在许多声学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优势和发展潜力。目前,声黑洞结构主要被应用于减振降噪,而其在开发更强大超声振动器件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基于此,开发了几种新型声黑洞功率超声振动系统... 声黑洞结构具备独特的声波捕获和聚焦能力,已在许多声学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优势和发展潜力。目前,声黑洞结构主要被应用于减振降噪,而其在开发更强大超声振动器件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基于此,开发了几种新型声黑洞功率超声振动系统,包括声黑洞超声手术刀和声黑洞浸入式化学反应器。通过在超声手术刀头设计中嵌入一维声黑洞轮廓,显著提升了刀头的振动位移和声能辐射,实现了更高效的手术切割和止血。此外,在浸入式声化学反应器的辐射头上引入声黑洞设计,扩大了声空化区域并增强了辐射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声处理效率。总的来说,声黑洞设计可以为高性能、高效率功率超声振动系统的开发提供创新方案,同时在功率超声器件小型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功率超声 超声手术刀 声化学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声学黑洞振动控制研究综述
2
作者 陈羽泉 杜艳平 +3 位作者 孙兆永 窦水海 吴鸣 杨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目的综述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机械设备中的梁板结构振动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文献调研法,对学术领域中有关主被动声学黑洞振动控制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和分类,包括主动前馈声学黑洞、主动反馈声学黑洞、一维... 目的综述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机械设备中的梁板结构振动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文献调研法,对学术领域中有关主被动声学黑洞振动控制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和分类,包括主动前馈声学黑洞、主动反馈声学黑洞、一维被动声学黑洞和二维被动声学黑洞,分析各类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方面的优势与弊端,并对主动声学黑洞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当前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有研究将其应用至机械设备的振动控制中,总结和讨论主动声学黑洞这一新兴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机械设备中梁板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的解决。结论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为机械设备的振动控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声学黑洞 主动声学黑洞 梁板结构 弯曲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黑洞算法优化车辆速度控制仿真研究
3
作者 李晓英 王小洁 +1 位作者 黄淳 刘书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5-308,313,共5页
为了缩短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时间,设计了汽车电机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并对电机转速启动效果进行仿真验证。给出了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非线性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学方程式。针对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了汽... 为了缩短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时间,设计了汽车电机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并对电机转速启动效果进行仿真验证。给出了非线性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非线性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学方程式。针对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了汽车电机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为了提高控制系数自适应响应速度,采用改进黑洞算法对其进行优化,给出了电机控制系统的优化流程。为了检验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输出效果,采用MATLAB软件对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响应速度进行仿真,并且与优化前输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前,混合动力汽车电机自适应调节时间较长,受到外界干扰时,电机转速变化幅度较大;优化后,混合动力汽车电机自适应调节时间较短,受到外界干扰时,电机转速变化幅度较小。采用改进黑洞算法优化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可以提高电机响应速度,缩短混合动力汽车起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黑洞算法 分数阶模糊PD+I控制器 电机 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黑洞的声学迷宫结构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程祎博 王晓明 梅玉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2-342,共11页
结合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测量,研究了基于声学黑洞的声学迷宫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具有5.01和7.75个倍频程的小尺寸、宽频吸声结构。首先,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声学黑洞的数学模型,计算声学黑洞的反射系数,并将理论计算结果... 结合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测量,研究了基于声学黑洞的声学迷宫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具有5.01和7.75个倍频程的小尺寸、宽频吸声结构。首先,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声学黑洞的数学模型,计算声学黑洞的反射系数,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基于声学黑洞的导纳变化规律,设计单、双旁支管声学迷宫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迷宫结构和声学黑洞导纳的匹配。最后,基于声学迷宫结构导纳的匹配结果,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构造优化模型,获得了宽频吸声的小尺寸声学迷宫结构,并打印3D样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双旁支管声学迷宫代替声学黑洞管道中的环腔,经优化设计,旁支管迷宫和声学黑洞的导纳可以实现完美匹配,并可以在保持吸声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的小尺寸设计,优化后的结构有效吸声带宽是优化前的13.36倍,倍频程是优化前的3.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声学迷宫 传递矩阵 有限元 试验测量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展开法的钢轨-双声学黑洞压电梁俘能特性研究
5
作者 杨舟 冯青松 +2 位作者 邓杰 张凌 贺辉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2-1015,共14页
声学黑洞效应通过减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并抑制边界反射,为振动能量回收提供了思路。设计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双声学黑洞压电梁俘能装置,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与高斯展开法构建了钢轨-俘能装置的力-电耦合半解析模型,并经有限元... 声学黑洞效应通过减缓结构中弹性波的传播并抑制边界反射,为振动能量回收提供了思路。设计了一种用于铁路轨道系统的双声学黑洞压电梁俘能装置,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与高斯展开法构建了钢轨-俘能装置的力-电耦合半解析模型,并经有限元模拟验证。结合列车荷载条件,系统分析了能量回收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包括黑洞几何参数和端部附加质量。结果表明:在0~1500 Hz频率范围内形成四个主要能量回收频带,最大输出电压为4.83 V,回收效率达2.23%。当压电片长度与结构弯曲波半波长匹配时回收性能最优,增强黑洞效应或合理配置附加质量可显著提升能量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高斯展开法 铁路轨道 双声学黑洞压电梁 动态轮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肋双叶声学黑洞圆柱壳振动特性分析
6
作者 郭佳明 汤纪成 +1 位作者 姚思彤 田阿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0,共5页
声学黑洞效应常用于结构的振动控制,因其特殊的构造形式往往会导致结构强度减弱。本文提出一种内嵌环肋双叶声学黑洞的圆柱壳体设计,以降低结构中弯曲波的传播,为回转体结构的减振降噪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传统均质圆柱壳相比,该设计显... 声学黑洞效应常用于结构的振动控制,因其特殊的构造形式往往会导致结构强度减弱。本文提出一种内嵌环肋双叶声学黑洞的圆柱壳体设计,以降低结构中弯曲波的传播,为回转体结构的减振降噪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传统均质圆柱壳相比,该设计显著抑制了弯曲波的传递。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截断厚度、幂律指数和环肋宽度结构参数对振动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截断厚度和环肋宽度会将振动传输衰减的峰值移向高频,而提高幂律指数则使衰减峰移至低频。同时,结合声学黑洞聚波特性在特定区域附加阻尼层,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减振效果,证明阻尼层可在部分频率下进一步提升振动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圆柱壳 振动控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慧眼卫星对黑洞X射线双星的爆发演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瑞灿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0,共9页
得益于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Insight-HXMT)卫星的宽波段(1–250 keV)和大有效面积,其在轨运行期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慧眼监测了一批黑洞X射线双星的爆发演化,这为研究黑洞X射线双... 得益于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Insight-HXMT)卫星的宽波段(1–250 keV)和大有效面积,其在轨运行期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慧眼监测了一批黑洞X射线双星的爆发演化,这为研究黑洞X射线双星爆发期间的吸积性质提供了重要观测数据.这些黑洞暂现源的爆发不仅包括经历了硬态、中间态和软态的典型完整爆发,还包括了仅演化到硬态或中间态的“失败的态转换爆发”.慧眼的宽波段数据不仅为深入理解黑洞X射线双星的吸积盘、冕和喷流性质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研究源的爆发机制以及吸积辐射物理提供了重要观测证据.使用慧眼数据,重点介绍了获得的黑洞X射线双星爆发期间演化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积 吸积盘 X射线 双星 恒星: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慧眼科学卫星测量黑洞基本参数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朱海帆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7,共15页
系统梳理了黑洞基本参数—质量和自旋的主要测量方法,并简要介绍了黑洞双星系统距离的测量技术.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距离精确测量对黑洞基本参数校正的重要性.从动力学测量、能谱拟合和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3个... 系统梳理了黑洞基本参数—质量和自旋的主要测量方法,并简要介绍了黑洞双星系统距离的测量技术.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距离精确测量对黑洞基本参数校正的重要性.从动力学测量、能谱拟合和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3个角度探讨了3种常见的黑洞质量测量方法,并结合实际观测结果,阐明了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及其局限性.在自旋测量方面,聚焦于慧眼卫星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了热连续谱拟合和反射成分拟合两种方法,强调了慧眼卫星在黑洞自旋研究中的关键作用.详实剖析这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模型假设以及适用范围,并通过实例简要呈现了它们的测量过程,给出了各自在使用过程中常用的模型,同时也显示出了慧眼卫星在使用这些方法测量自旋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物理 X射线:双星 吸积盘 辐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波展开法的周期声学黑洞板弯曲振动研究
9
作者 万志威 于子恒 +1 位作者 朱翔 李天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5-1110,共6页
周期声学黑洞板具有阻抗周期变化的特性,本文通过平面波展开法求解了该结构的振动特性,构造了由同种材料构成且内部无阻抗突变的二维声子晶体板。基于Kirchhoff-Love薄板理论,采用平面波展开法研究了周期声学黑洞板的弯曲振动特性。采... 周期声学黑洞板具有阻抗周期变化的特性,本文通过平面波展开法求解了该结构的振动特性,构造了由同种材料构成且内部无阻抗突变的二维声子晶体板。基于Kirchhoff-Love薄板理论,采用平面波展开法研究了周期声学黑洞板的弯曲振动特性。采用有限元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并改变平面波的个数对结果进行了收敛性分析。改变声学黑洞的嵌入形式,分析了更易产生完全方向带隙的条形声学黑洞板的弯曲振动特性。分析表明增大声学黑洞半径,减小由于实际制造精度产生的额外截断厚度会使带隙向低频移动,且带隙宽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周期结构 平面波展开法 带隙 弯曲振动 有限元法 波数 Kirchhoff-Love薄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声学黑洞波陷阱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声能耗散方法
10
作者 王小东 赵桂琦 +2 位作者 张浩春 王晓东 季宏丽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3,共9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声不稳定燃烧源于推进剂的燃烧增益与燃烧室声学空间相互耦合,并以声能的形式积聚形成声共振,所以抑制声不稳定燃烧的关键在于对声能的有效耗散。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作为一种新型的波操纵技术,利用阻抗的... 固体火箭发动机声不稳定燃烧源于推进剂的燃烧增益与燃烧室声学空间相互耦合,并以声能的形式积聚形成声共振,所以抑制声不稳定燃烧的关键在于对声能的有效耗散。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作为一种新型的波操纵技术,利用阻抗的变化实现降低波速、增加波幅的目的,为吸声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针对某试验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问题,提出应用声学黑洞的发动机声能耗散设计方法(ABH声陷阱),以提升燃烧稳定性。基于理论方法分析了ABH声陷阱中声波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发动机中的应用方案。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含有三种几何参数ABH声陷阱发动机声学特性,结果表明:ABH声陷阱宽频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内的声压,结合实际发动机燃面声激励,0~3000 Hz内33.50%~43.12%的声能可被ABH声陷阱吸收。该研究为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抑制声不稳定燃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声学黑洞 波陷阱 不稳定燃烧 声能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分流的声学黑洞梁可调谐零反射设计
11
作者 安天鹏 王世龙 +1 位作者 王作为 张国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230,273,共9页
声学黑洞结构是同时满足轻量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振动控制性能要求的可行方案。实际声学黑洞结构尖端厚度截断会产生显著的波反射,导致能量耗散效率明显降低。声学黑洞结构临界耦合条件具有精确的零反射系数,可提高系统的能量耗散效... 声学黑洞结构是同时满足轻量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振动控制性能要求的可行方案。实际声学黑洞结构尖端厚度截断会产生显著的波反射,导致能量耗散效率明显降低。声学黑洞结构临界耦合条件具有精确的零反射系数,可提高系统的能量耗散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分流的声学黑洞梁结构,采用混合波基/瑞利-里兹方法推导了弯曲波反射系数半解析模型。通过改变电阻-电感分流电路参数,实现了声学黑洞梁结构单个和多重临界耦合条件。数值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反射系数半解析模型有效性以及压电分流电路精确的临界耦合条件调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波基法 瑞利-里兹法 压电分流 临界耦合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电容压电分流-声学黑洞梁的带隙特性研究
12
作者 王天浩 叶天贵 +3 位作者 陈赞栩 陈玉坤 步春阳 靳国永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0-927,共8页
为探究负电容压电分流阻尼声学黑洞梁在振动传递中的带隙特性,本文基于长波近似假设建立了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模型,并使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计算了声学黑洞-压电分流阻尼梁在强迫振动下的传输特性。经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 为探究负电容压电分流阻尼声学黑洞梁在振动传递中的带隙特性,本文基于长波近似假设建立了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模型,并使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计算了声学黑洞-压电分流阻尼梁在强迫振动下的传输特性。经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揭示了分流电路类型、电容大小和声学黑洞对结构带隙特性和抑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将负电容分流电路与声学黑洞相结合能够有效拓宽梁结构的带隙范围并提高其振动衰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压电分流阻尼 负电容 强迫振动 带隙特性 抑振 长波近似假设 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洞X射线双星磁场输运和喷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帅康 游贝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3,共16页
黑洞X射线双星(Black Hole X-Ray Binary,BHXRB)是由中心致密黑洞与其伴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其在爆发阶段总是伴随着多波段的辐射.随着多波段天文领域的发展,目前对于其多波段辐射背后的物理过程及能谱分布(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 黑洞X射线双星(Black Hole X-Ray Binary,BHXRB)是由中心致密黑洞与其伴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其在爆发阶段总是伴随着多波段的辐射.随着多波段天文领域的发展,目前对于其多波段辐射背后的物理过程及能谱分布(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SED)已有大致图像: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与冕主导X射线辐射;黑洞X射线双星总是伴随着喷流,喷流为射电波段辐射的主要来源;主导光学/近红外波段辐射的物理过程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有X射线再辐射、外吸积盘粘滞热辐射和喷流发射3个物理过程.研究发现各波段辐射光度间往往存在幂律相关性.这暗示了各波段辐射背后物理过程存在关联.然而,喷流与吸积盘之间关联的具体物理过程仍不明确.研究表明BHXRB中外部弱磁场可以通过吸积盘向内径移形成吸积盘内的强磁场.这一过程使得吸积盘内部磁场被大幅增强,这为理论研究上解释喷流产生及加速的BZ(Blandford-Znajek)模型与BP(Blandford-Payne)模型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强磁场也会改变内部吸积流的结构,可能在靠近黑洞区域形成磁囚禁吸积盘(magnetic arrested accretion disk,MAD).借助慧眼卫星(Insight 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Insight-HXMT)的宽能段X射线观测,得以窥见如此致密区域中的高能辐射过程.考虑黑洞双星中的磁场输运过程,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吸积盘-喷流耦合关系.回顾了近年来对BHXRB吸积磁场输运及喷流的研究,并介绍了黑洞吸积与磁场输运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星:黑洞 X射线:双星 辐射机制:普通 吸积盘 相对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黑洞梁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14
作者 王艺真 刘媛媛 +1 位作者 程敏霞 高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206,共11页
声学黑洞结构是一种轻质高效的被动减振降噪技术。基于改进傅里叶级数形式和半解析Rayleigh-Ritz法,建立了任意边界条件下声学黑洞梁结构的振动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模态分析和动态响应分析,研究了声学黑洞梁结构模态损耗因子和... 声学黑洞结构是一种轻质高效的被动减振降噪技术。基于改进傅里叶级数形式和半解析Rayleigh-Ritz法,建立了任意边界条件下声学黑洞梁结构的振动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模态分析和动态响应分析,研究了声学黑洞梁结构模态损耗因子和振动能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声学黑洞梁相比均匀梁,模态频率更加密集,模态阻尼损耗因子增大近5倍,声学黑洞区域振动能量超过120 dB,表现出对能量强烈的聚集和耗散作用,可为工程结构被动减振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梁结构 改进傅里叶级数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遮阳棚缓解“黑洞效应”的实验设计与实践
15
作者 王清洲 杨玲玲 +1 位作者 王茗倩 马士宾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2-249,共8页
公路隧道入口的“黑洞效应”可使驾驶员瞬时致盲,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成为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该研究基于隧道实车实验,设计了考虑遮阳棚长度和透光率的隧道缩尺眼动测试平台,揭示了遮阳棚设置对隧道入口驾驶员... 公路隧道入口的“黑洞效应”可使驾驶员瞬时致盲,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成为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该研究基于隧道实车实验,设计了考虑遮阳棚长度和透光率的隧道缩尺眼动测试平台,揭示了遮阳棚设置对隧道入口驾驶员视觉适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遮阳棚透光率梯度精细化设计能够有效缓解隧道入口处的“黑洞效应”,并能缩短其设计长度。该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安全可控的实验环境,能够使其直观理解“黑洞效应”的生理机制,并掌握遮阳棚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为教学与实践融合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黑洞效应 眼动测试平台 视觉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洞X射线暂现源的质量测量
16
作者 周澳 武剑锋 《天文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88,共21页
目前为止,已经探测到的黑洞X射线暂现源及其候选体一共有72例,其中已经得到动力学证认的有19例。这些暂现源是由恒星级黑洞与小质量恒星组成的X射线双星系统。恒星级黑洞基本参数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双星的演化和黑洞的形成,... 目前为止,已经探测到的黑洞X射线暂现源及其候选体一共有72例,其中已经得到动力学证认的有19例。这些暂现源是由恒星级黑洞与小质量恒星组成的X射线双星系统。恒星级黑洞基本参数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双星的演化和黑洞的形成,也能为该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提供更多的论据,如恒星级黑洞和中子星之间是否存在严格的质量间隙。介绍了黑洞X射线双星的相关基本理论,详细描述了测量恒星级黑洞质量的常用方法和软件,并分析了动力学建模过程中可能的误差来源,最后总结了现有黑洞X射线暂现源的样本统计性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黑洞双星 暂现源 动力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激励下声学黑洞板疲劳寿命预测
17
作者 项子建 杜伟奇 +1 位作者 邱小彪 陈世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5,共8页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效应已被证明是一种潜在的振动控制和能量收集方法,但由于其局部厚度小,面临结构强度问题。针对ABH板结构,采用解析法建立了随机激励下ABH板振动疲劳寿命预测的解析模型。基于假设振型法,推导了ABH板...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效应已被证明是一种潜在的振动控制和能量收集方法,但由于其局部厚度小,面临结构强度问题。针对ABH板结构,采用解析法建立了随机激励下ABH板振动疲劳寿命预测的解析模型。基于假设振型法,推导了ABH板的应力频响函数,在考虑随机激励的基础上,得到了结构的随机振动位移功率谱密度函数。同时基于遗传算法对材料AL6061进行了P-S-N(probability-stress-number)曲线估计。另外,采用COMSOL软件与MATLAB软件对模型及其预测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两者的固有频率偏差仅为0.11%,且位移PSD精度也十分吻合。疲劳寿命分析表明,截断厚度h 0越小和黑洞半径r abh越大,ABH效应越好,但寿命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板(ABH) 随机激励 P-S-N曲线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激励下声学黑洞梁裂纹疲劳扩展分析
18
作者 项子建 杜伟奇 +1 位作者 邱小彪 戴启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2,共7页
[目的]声学黑洞(acoustics black hole,ABH)很薄的局部位置存在结构强度问题,并可能产生裂纹.本文对ABH梁随机振动的裂纹疲劳扩展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并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方法]采用Paris公式模拟裂纹疲劳的扩展速率,构建裂纹扩展速... [目的]声学黑洞(acoustics black hole,ABH)很薄的局部位置存在结构强度问题,并可能产生裂纹.本文对ABH梁随机振动的裂纹疲劳扩展分析理论进行研究,并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方法]采用Paris公式模拟裂纹疲劳的扩展速率,构建裂纹扩展速率与应力范围均方根的关系式;再基于假设振型法建立振动方程,通过应力频响函数推导出应力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进而计算随机激励下的应力范围均方根.最后将裂纹情况下等效弯曲刚度修正模型带入应力范围均方根,并提出了一种针对ABH梁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流程.[结果]ABH梁中裂纹相对深度与疲劳寿命基本呈负相关.裂纹位置和ABH结构参数(包括黑洞半径、黑洞阶次和截断厚度)对裂纹疲劳寿命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此外,增加阻尼能够有效延长裂纹疲劳寿命.[结论]当监测到ABH梁的裂纹时,需根据裂纹的位置和相对深度、黑洞半径、截断厚度等参数预测ABH梁的裂纹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随机振动 裂纹扩展 应力功率谱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式声学黑洞梁对平板的振动影响分析
19
作者 郭新 李伟 +1 位作者 温华兵 史自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3,共6页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具有宽频高效的振动控制能力,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因此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动力吸振器是工程中常用的振动控制装置,其对低频振动的控制效果良好,但是存在振动控制频带窄的问题。...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具有宽频高效的振动控制能力,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因此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动力吸振器是工程中常用的振动控制装置,其对低频振动的控制效果良好,但是存在振动控制频带窄的问题。结合声学黑洞结构和动力吸振器原理设计一维声学黑洞动力吸振器(One-dimensional Acoustic Black Hole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1D ABH-DVA),将1D ABH-DVA作为动力吸振元件附加于主结构,通过1D ABH-DVA自身丰富的动态特性和高效的振动能量吸收耗散能力实现对主结构宽频稳定的振动控制。探索附加1D ABH-DVA板结构的动态特性,验证1D ABH-DVA对板结构宽频稳定振动峰值的抑制效果,分析1D ABH-DVA的减振特性,并探究1D ABH-DVA对板结构的振动控制机理,对于声学黑洞的应用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声学黑洞 动力吸振器 局部附连阻抗法 板结构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声学黑洞应用于压电振动能量收集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兵 张杨坤 +1 位作者 任江 尹忠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7,共8页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效应可以产生强烈的能量集中,能够将高频率低振幅的低品质振动能量转化为高振幅的高品质振动能量,从而便于利用。提出并研究了一种环形二维声学黑洞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环形二维AB... 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ABH)效应可以产生强烈的能量集中,能够将高频率低振幅的低品质振动能量转化为高振幅的高品质振动能量,从而便于利用。提出并研究了一种环形二维声学黑洞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环形二维ABH结构能在宽频域内显著提高能量收集效率。搭建了环形二维声学黑洞压电能量收集器试验测试平台,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与经典二维ABH结构相比,环形二维ABH结构具有更好的能量收集效率和结构强度。分析了压电片几何尺寸等因素对装置能量收集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能获得较高输出功率的几何尺寸范围,并进行了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截断厚度、压电片尺寸、中央平台直径、幂指数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声学黑洞(ABH) 能量收集 机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