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渣-粉煤灰稳定土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赵晓晴 蒋成 +4 位作者 黄勃 战楚南 周子萌 赵明睿 杨天风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4-1512,共9页
为提高碱渣利用率,减少碱渣堆存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用碱渣、粉煤灰稳定黏土,外掺水泥、石灰,制备碱渣-粉煤灰稳定土填料。以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抗剪强度参数为指标,利用正交矩阵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 为提高碱渣利用率,减少碱渣堆存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用碱渣、粉煤灰稳定黏土,外掺水泥、石灰,制备碱渣-粉煤灰稳定土填料。以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抗剪强度参数为指标,利用正交矩阵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影响权重探究碱渣、粉煤灰、水泥、石灰对碱渣-粉煤灰稳定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最大干密度影响最大;碱渣掺量对最优含水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7 d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影响最大;石灰掺量对7 d抗剪强度黏聚力影响最大。碱渣-粉煤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可基于碱渣-粉煤灰稳定土级配机理和胶凝材料胶结机理,利用正交矩阵分析法推荐配合比适用范围,使碱渣-粉煤灰稳定土能够更好地服务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粉煤灰稳定土 正交矩阵分析法 击实性质 力学性能 级配机理 胶结机理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ay-dependent Stability Criteria for Singular Time-delay Systems 被引量:9
2
作者 FENG Yi-Fu ZHU Xun-Lin ZHANG Qing-Li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3-437,共5页
关键词 延迟分解法 稳定性 自动化系统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抗分散水泥土正交试验及配比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挺 郑杰 +1 位作者 戴国亮 谭慧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8-688,744,共12页
水流经过桩基时会形成漩涡侵蚀床面,影响桩基及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冲刷治理是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固化土技术在桩基冲刷修复中的应用,设计开展了抗分散水泥固化土系列正交试验。针对高岭土和淤泥土,选用PAM、EVA、黄原胶、HPMC... 水流经过桩基时会形成漩涡侵蚀床面,影响桩基及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冲刷治理是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固化土技术在桩基冲刷修复中的应用,设计开展了抗分散水泥固化土系列正交试验。针对高岭土和淤泥土,选用PAM、EVA、黄原胶、HPMC四种抗分散剂,采用平均效果分析和极差分析,研究了抗分散剂种类、抗分散剂掺量、含水量和水泥掺量对流动度、浊度、7 d和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岭土,抗分散剂掺量从0.25‰增大到1‰,水泥土流动度减小20%,浊度减小25%,抗分散剂掺量对流动性和抗分散性的影响显著。对于淤泥土,对抗分散性影响显著的仍是抗分散剂掺量,而对流动性的影响显著的则是含水量,含水量从1.4倍液限增大到2.0倍液限,水泥土流动度增大45%。基于综合平衡法、矩阵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抗分散水泥土配比设计方法,研究得到了高岭土和淤泥土抗分散水泥固化土的推荐配比,其在泥沙起动实验中的抗冲刷特性明显优于原始土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抗分散水泥土 极差分析 综合平衡法 矩阵分析法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参数单步块方法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沁庭 王永 +3 位作者 郝跃东 吴秀海 张磊 靳生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7,123,共7页
针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在线实时分析,为达到快速求解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参数单步块方法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数值计算方法。使用带参数的单步块方法计算格式,对连续差分离散的暂态稳定性计算进行微分方程求解... 针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在线实时分析,为达到快速求解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参数单步块方法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数值计算方法。使用带参数的单步块方法计算格式,对连续差分离散的暂态稳定性计算进行微分方程求解,并采用牛顿法整体求解差分后得到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采用广义极小残余方法(GMRES)求解方程经块边界值方法(BVM)离散后的代数方程组,并采用预处理矩阵提高算法的收敛性。通过对IEEE145节点的暂态稳定性计算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并将计算结果与同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计算精度、通用性和数值稳定性上效果明显,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可达到快速求解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 单步块方法 广义极小残余方法 预处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逆变器附加频率控制方法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文峰 邱建 +1 位作者 张野 杨子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为提升接入弱网下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锁相环同步暂态稳定性,针对现有的附加频率控制措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的统一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构建了电流可行域,量化分析了附加控制环节中比例增... 为提升接入弱网下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锁相环同步暂态稳定性,针对现有的附加频率控制措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的统一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构建了电流可行域,量化分析了附加控制环节中比例增益系数的可行范围。最后,基于RT-BOX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的统一分析模型及求解比例增益系数可行范围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连接电压源型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 统一分析模型 线性矩阵不等式优化法 电流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受端省级电网宽频谐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晖 郭瀚临 +2 位作者 张文嘉 祁万春 谢珍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9-165,207,共8页
电力系统宽频谐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受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动态特性、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及元件参数影响较大,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和高频段均有分布。江苏电网作为典型的受端省级电网,“十四五”期间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 电力系统宽频谐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受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动态特性、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及元件参数影响较大,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和高频段均有分布。江苏电网作为典型的受端省级电网,“十四五”期间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至68000 MW,占比达到34.8%;省外来电总量预计达到45440 MW,约占2025年最大负荷的30%。综上,高度电力电子化将成为未来江苏电网的主要形态,宽频谐振问题将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制约因素。首先,提出了阻抗分析法,与特征值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进行比较,阐述了阻抗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次,在IEEE 39节点的典型系统中论证了阻抗分析法在大电网对宽频谐振进行分析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阻抗分析法在江苏电网的应用,总结得出“十四五”江苏电网宽频谐振稳定特性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 受端省级电网 阻抗分析法 s域节点导纳矩阵 宽频谐振稳定性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匹配层在矩阵式波动方程SBP-SAT方法应用
7
作者 孙铖 杨在林 +1 位作者 蒋关希曦 刘泰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60,共8页
数值离散方法和截断边界效果是地震动模拟实现的关键。基于分部求和(summation-by-parts,SBP)和一致逼近(simultaneous approximation term,SAT)的SBP-SAT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使得该方法具备了较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此外,完全匹配... 数值离散方法和截断边界效果是地震动模拟实现的关键。基于分部求和(summation-by-parts,SBP)和一致逼近(simultaneous approximation term,SAT)的SBP-SAT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使得该方法具备了较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此外,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ing layer,PML)是一种应用广泛用于模拟截断边界的技术,但引入匹配层可能会破坏原始方程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各向异性介质或曲线域模型中。首先基于数理推导,给出弹性波动方程系数矩阵的对称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入多轴完全匹配层(multi-axis perfect matching layer,MPML),并建立相应的匹配层方程。通过本征值分析,我们可以判断阻尼函数对原方程特征根实部的走向和取值范围的影响。然后,我们采用SBP-SAT方法对矩阵对称形式匹配层方程进行离散,并在频域中采用能量法进行稳定性评估。通过对不同模型的数值仿真,表明所提出的离散框架具有整合度高、稳定性好和拓展性强等特点。此外,多轴匹配层可以与SBP-SAT方法结合,可以稳定地模拟曲线域中的波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动方程 对称矩阵形式 高阶有限差分方法 分部求和-一致逼近(SBP-SAT) 多轴完全匹配层(MPML)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叉传递矩阵法的多跨连续刚构桥桥墩有效长度系数
8
作者 康厚军 郭忠 +2 位作者 张晓宇 苏潇阳 丛云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42-557,共16页
桥墩的有效长度系数对桥墩的稳定性和强度十分重要。为解决桥墩的稳定性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便于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的新颖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方法计算了多跨连续刚构桥的有效长度系数。首先,建立n跨刚构桥的一般力学模型,并利用传递矩... 桥墩的有效长度系数对桥墩的稳定性和强度十分重要。为解决桥墩的稳定性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便于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的新颖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方法计算了多跨连续刚构桥的有效长度系数。首先,建立n跨刚构桥的一般力学模型,并利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其在考虑自重荷载情况下的平面内稳定特征方程,进而求得弹性屈曲载荷和有效长度系数,并将其与有限元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所提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其次,研究了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加固桥墩时,桥墩有效长度系数的变化规律。最后,探讨了边跨与中跨之比、桥面梁刚度以及桥墩刚度对桥墩有效长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整体结构刚度比增强局部刚度对提高稳定性更有效,桥梁边跨和中跨跨度对有效长度系数的影响较大。同时,还观察到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高度改变时,桥墩有效长度系数变化曲线产生了独特的双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长度系数 面内稳定性 桥墩 传递矩阵法 刚构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热弯曲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葆华 杨建刚 高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8,共6页
动静摩擦产生热弯曲易导致转子失稳。本文利用简单摩擦热弯曲模型建立了发生摩擦热弯曲的转子 -轴承系统的传递矩阵 ,分析了摩擦热弯曲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利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了特征值对参数的灵敏度。针对一压缩机转子模型进行... 动静摩擦产生热弯曲易导致转子失稳。本文利用简单摩擦热弯曲模型建立了发生摩擦热弯曲的转子 -轴承系统的传递矩阵 ,分析了摩擦热弯曲对转子稳定性的影响 ,同时利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了特征值对参数的灵敏度。针对一压缩机转子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 ,表明转子的稳定状态随转速及参数的变化出现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 动态灵敏度 摩擦热弯曲 旋转机械 转子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计算的Arnoldi-Chebyshev方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杜正春 刘伟 +1 位作者 方万良 夏道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介绍了一种Chebyshev多项式加速的显式重启Arnoldi算法,并用其直接求取大规模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中状态矩阵的按实部递减的部分特征值,即关键特征值.这种方法构造了一个包含不想要特征值的椭圆,用由此椭圆确定的Chebyshev多项式... 介绍了一种Chebyshev多项式加速的显式重启Arnoldi算法,并用其直接求取大规模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中状态矩阵的按实部递减的部分特征值,即关键特征值.这种方法构造了一个包含不想要特征值的椭圆,用由此椭圆确定的Chebyshev多项式获取新的初始向量,增强右端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在基向量方向的分量;进而运用新的初始向量构造Krylov子空间,求取按实部递减的特征值.3机和46机两个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求出系统的关键特征值,适合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电力系统 特征值 Arnoldi方法 Chebyshev加速 Arnoldi-Chebyshe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在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荣建 于玉贞 李广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45,共4页
将强度折减有限元法推广到非饱和土边坡稳定分析中,并利用研制、开发的可应用于非饱和土边坡的强度折减有限元程序,对一个降雨导致的非饱和土边坡的滑动进行了机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边坡 稳定性 强度折减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计算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新方法 被引量:53
12
作者 江伟 王成山 +1 位作者 余贻鑫 张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共6页
提出一种降阶求解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原直接法的(2n+1)维牛顿迭代方程组可降阶为(n+1) 维线性方程组求解。与解高维方程的传统直接法相比该方法计算量小、易于采用稀疏技术实现,适合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临界点... 提出一种降阶求解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原直接法的(2n+1)维牛顿迭代方程组可降阶为(n+1) 维线性方程组求解。与解高维方程的传统直接法相比该方法计算量小、易于采用稀疏技术实现,适合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电压稳定临界点的在线求解。另外,还提出一种利用负荷参数的二阶导数进行临界点预测的新方法,解决了直接法各状态变量及右特征向量的初值难于确定的问题。在 1000母线系统上的计算表明该文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鞍结分岔 牛顿法 二阶导数 矩阵降阶 右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何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4-628,共5页
讨论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中立型系统转化为广义系统,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 V泛函方法,在处理V的导数时,不进行放大估计,而通过引入一些恰当的0项,构造多个LMI,从而获得基于多个LMI的时滞相关稳定充分条件... 讨论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中立型系统转化为广义系统,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 V泛函方法,在处理V的导数时,不进行放大估计,而通过引入一些恰当的0项,构造多个LMI,从而获得基于多个LMI的时滞相关稳定充分条件.最后的数值例子说明所得的结论较已有文献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型系统 时滞相关 渐近稳定 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雅可比矩阵的电压控制区域划分的改进 被引量:15
14
作者 冯光明 陆超 +2 位作者 黄志刚 韩英铎 余贻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11,共5页
对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压控制区域(VCA)划分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传统的去除小元素法基础上,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潮流雅可比矩阵中有功和无功对电压幅值偏导数的子矩阵之和进行VCA划分;然后,将各种拓扑变化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排序,按... 对应用比较广泛的电压控制区域(VCA)划分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传统的去除小元素法基础上,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潮流雅可比矩阵中有功和无功对电压幅值偏导数的子矩阵之和进行VCA划分;然后,将各种拓扑变化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排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这些拓扑变化对得到的VCA分区进行修正,直到修正结果不再改变为止,从而得到了适用于各种拓扑结构下电压稳定性分析的分区。改进后分区的有效性在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上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控制区域 去除小元素法 雅可比矩阵 电压稳定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反馈型Buck变换器分岔动力学分析及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哲 李颖晖 +1 位作者 吴辰 陈柄任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4-60,共7页
针对电流反馈型Buck变换器电路参数波动引起分岔等非线性失稳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基于单值矩阵的动力学分析及稳定性控制方法。首先采用菲利波夫法得到了电流反馈型Buck变换器的一个线性化的周期轨道,并以单值矩阵的形式来描述。结合Floq... 针对电流反馈型Buck变换器电路参数波动引起分岔等非线性失稳动力学行为,研究了基于单值矩阵的动力学分析及稳定性控制方法。首先采用菲利波夫法得到了电流反馈型Buck变换器的一个线性化的周期轨道,并以单值矩阵的形式来描述。结合Floquet理论用单值矩阵的特征值(Floquet乘子)分析了变换器的稳定性:根据Floquet乘子是否处于单位圆内,判定变换器是否发生分岔失稳。进一步考虑了多参数变化对变换器稳定性的影响,多参数变化条件下系统的稳定域比较狭窄,变换器很容易产生分岔,基于参数共振微扰法,在参考电流中添加小幅周期信号,使变换器模态之间的切换面发生了改变,有效地抑制了变换器的分岔行为,稳定域得到了明显的拓展。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和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分岔 菲利波夫法 单值矩阵 稳定性 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中心含微电网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浩 牛强 +3 位作者 吴迎霞 罗建 张磊 江宇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8-43,共6页
分析负荷断面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时,当负荷中心包含地方电厂,这些负荷中心电源的动态特性对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有着显著的影响。使用包含小电源的负荷模型,运用基于潮流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法,研究小电源为汽轮发电机时其对负荷断面电压稳定... 分析负荷断面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时,当负荷中心包含地方电厂,这些负荷中心电源的动态特性对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有着显著的影响。使用包含小电源的负荷模型,运用基于潮流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法,研究小电源为汽轮发电机时其对负荷断面电压稳定的影响,利用模态分析法获得评价电压稳定的指标,并深入探讨了机组的励磁和调速系统的增益环节与电压稳定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负荷中心的汽轮发电机组对电压稳定有着积极作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负荷模型 微电网 小干扰电压稳定 雅可比矩阵 模态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支路故障情况下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江伟 王成山 +1 位作者 余贻鑫 张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20-25,共6页
提出一种用于支路故障情况下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计算的可靠方法。该方法以支路导纳系数为连续性参数,采用类似连续法的预测校正格式,可沿着临界点曲线从故障前系统的电压稳定临界点追踪至各支路故障后的临界点。其中预测及校正方程均采... 提出一种用于支路故障情况下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计算的可靠方法。该方法以支路导纳系数为连续性参数,采用类似连续法的预测校正格式,可沿着临界点曲线从故障前系统的电压稳定临界点追踪至各支路故障后的临界点。其中预测及校正方程均采用特殊的矩阵降阶技术求解,所需求解的方程组维数只相当于原来的一半。在IEEE 14及1000母线系统上的算例验证了该文方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静态电压稳定 故障分析 鞍结分岔 牛顿法 矩阵降阶 连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方程的更新精细积分方法 被引量:66
18
作者 汪梦甫 周锡元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将高斯积分方法与精细积分方法中的指数矩阵运算技巧结合起来,建立了精细积分法的更新形式及计算过程,对该更新精细积分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论证与探讨。在实施精细积分过程中不必进行矩阵求逆,整个积分方法的精度取决于所选高斯积分点... 将高斯积分方法与精细积分方法中的指数矩阵运算技巧结合起来,建立了精细积分法的更新形式及计算过程,对该更新精细积分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论证与探讨。在实施精细积分过程中不必进行矩阵求逆,整个积分方法的精度取决于所选高斯积分点的数量。这种方法理论上可实现任意高精度,计算效率较高,其稳定性条件极易满足。数值例题也显示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时程分析 指数矩阵运算 高斯积分 稳定性分析 精细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奇异摄动系统同时镇定(英文)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华平 孙富春 +1 位作者 何克忠 孙增圻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研究了采用一个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镇定多个线性奇异摄动系统的问题.同时镇定条件可以表达为一组矩阵不等式条件,所得条件与摄动参数无关,从而有效地回避了病态问题.采用基于快慢分解的两步法可以得到镇定控制器增益和相应的Lyapunov函... 研究了采用一个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镇定多个线性奇异摄动系统的问题.同时镇定条件可以表达为一组矩阵不等式条件,所得条件与摄动参数无关,从而有效地回避了病态问题.采用基于快慢分解的两步法可以得到镇定控制器增益和相应的Lyapunov函数.而在每一步需要利用迭代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求解相应的双线性矩阵不等式,相关定理研究了算法的收敛性.本文所得结论可同时适用于标准与非标准奇异摄动系统.文末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线性矩阵不等式 奇异摄动系统 系统镇定 LYAPUNOV函数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矩阵变换器的永磁风力发电LVRT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启明 黄伟 +2 位作者 程尹曼 徐聪 郭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9-2066,共8页
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持续能力直接影响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和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其低电压穿越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永磁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背靠背电压型脉宽调制变换器存在直流大电容,在电压突降时会引起变换器的... 风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的持续能力直接影响电网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和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其低电压穿越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永磁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背靠背电压型脉宽调制变换器存在直流大电容,在电压突降时会引起变换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升高的情况,提出了采用双级矩阵变换器取代背靠背电压型脉宽调制变换器的永磁风力发电系统。在分析双级矩阵变换器已有控制方式不稳定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加入修正项的新型控制方法,并采用根轨迹法证明其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法比已有方法具有更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实际硬件电路实验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矩阵变换器 风力发电 低电压穿越 稳定性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