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鉴定与分类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锡香 朱德蔚 +2 位作者 杜永臣 张广平 沈镝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利用 2 9个RAPD引物对 6 6份来源和类型不同的黄瓜种质基因组DNA的分析 ,共扩增出了 2 5 3条带 ,其中 195条为多态性带 ,比例为 77 0 8%。不同引物所揭示的种质多样性差异很大。供试种质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0 388。中国种质的平均期望... 利用 2 9个RAPD引物对 6 6份来源和类型不同的黄瓜种质基因组DNA的分析 ,共扩增出了 2 5 3条带 ,其中 195条为多态性带 ,比例为 77 0 8%。不同引物所揭示的种质多样性差异很大。供试种质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0 388。中国种质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0 348,略高于国外引进种质。长江以南黄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长江以北 ,华南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华北型种质。长江流域以南可能是黄瓜的较早或主要的演化地。供试种质依RAPD标记被分为 8个组群。西双版纳黄瓜明显地与其他栽培种质分开了 ,国外引入的绝大多数种质被聚到一起或分属单独组群。除西双版纳外其他中国栽培种质的遗传关系与形态特征和地域分布虽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不总是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聚类分析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分子标记探讨拟鹅观草属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丁春邦 周永红 +2 位作者 杨瑞武 张利 郑有良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8种1亚种和鹅观草属(Roeg neria)7种植物。35个引物产生的344条DNA扩增片段中,328条(95.35%)具有多态性,利用344个RAPD标记,在NTSYS软件中,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8种1亚种和鹅观草属(Roeg neria)7种植物。35个引物产生的344条DNA扩增片段中,328条(95.35%)具有多态性,利用344个RAPD标记,在NTSYS软件中,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1)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R.elytrigioides、R.alashanica和R.magnicaespes与拟鹅观草属的物种聚类在一起,表明它们与拟鹅观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鹅观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远;3)RAPD分子标记可以将拟鹅观草属的物种分开,而且形态相似,地理分布相同或相近的物种聚类在一起;4)RAPD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RAPD技术能为拟鹅观草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提供DNA水平上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鹅观草属 rapd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rapd标记 物种 种间关系 遗传差异 系统学研究 植物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和RAPD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单江华 李疆 +2 位作者 罗淑萍 程奇 李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4-1721,共8页
【目的】探讨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供试梨资源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对48份梨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关系研究。【结果】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01条显示... 【目的】探讨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供试梨资源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对48份梨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关系研究。【结果】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01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1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6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8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基于ISSR和RAPD两种标记,利用UPGMA分别构建了48份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ISSR和RAPD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将48份梨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中包括1份种质;第Ⅱ类群中包括23份种质;第Ⅲ类群中包括24份种质。【结论】两种标记适合于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ISSR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25份石榴资源的RAPD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荣萍 龙雯虹 +2 位作者 张宏 许彬 李文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云南地方石榴材料(品种或类型)的亲缘关系,从12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并用这些引物对25份云南石榴材料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1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9.17条。多态性程度达到7... 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云南地方石榴材料(品种或类型)的亲缘关系,从12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并用这些引物对25份云南石榴材料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1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9.17条。多态性程度达到71.8%。用Statistic分析软件计算出的遗传距离为0.027~0.342,对25份材料进行了UPGA法聚类,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25份云南石榴材料的遗传背景较复杂,难以划分类群。研究结果与生产上根据风味、花色、皮色、子粒颜色、核软硬程度等某一性状及栽培目的的分类方法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红豆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超 别庆铃 +3 位作者 夏冰 彭峰 汪仁 郑玉红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62,共5页
采用RAPD标记研究了分属于4种红豆杉属(Taxus Linn.)植物的68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方法分析68个单株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2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0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9.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1... 采用RAPD标记研究了分属于4种红豆杉属(Taxus Linn.)植物的68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方法分析68个单株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2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0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9.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1条带。南方红豆杉〔T.wallichiana var.mairei(Lemée et Lévl)L.K.Fu et Nan Li.〕种内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和观察等位基因数均最高;欧洲红豆杉(T.baccata Linn.)种内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s信息指数均最高;须弥红豆杉(T.wallichiana Zucc.)种内的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低。供试4种植物的种内遗传多样度、种间遗传多样度、基因流和种间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0.174 5、0.358 6、0.401 7和0.554 5,表明55.4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间。南方红豆杉和须弥红豆杉遗传距离最近;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 Rehd.)和须弥红豆杉的遗传距离最远。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8个单株分为3组,欧洲红豆杉的18个单株和曼地亚红豆杉的18个单株分别各自聚为1组;须弥红豆杉的16个单株和南方红豆杉的16个单株聚为1组,其中须弥红豆杉的16个单株和南方红豆杉的16个单株又各自聚为1个亚组,且南方红豆杉的雌、雄单株也分别聚在同一分支上,表明须弥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遗传关系较近,而欧洲红豆杉与其他3种植物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属 rapd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彬草属物种的RAPD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利 郑有良 +2 位作者 魏育明 刘世贵 周永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6,共6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 ,对仲彬草属Kengyilia 14个种、1个变种 ,共 3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 .4 6个引物产生的 341条DNA扩增片段中 ,32 7条 (95 9% )具有多态性 .每个引物可扩增出 1~ 13条多态性带 ,平均 7 1条 .利...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 ,对仲彬草属Kengyilia 14个种、1个变种 ,共 3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 .4 6个引物产生的 341条DNA扩增片段中 ,32 7条 (95 9% )具有多态性 .每个引物可扩增出 1~ 13条多态性带 ,平均 7 1条 .利用 341个RAPD标记 ,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 ,建立UPGMA聚类图 .结果表明 :①K .melanthera (Y2 70 8)与K .melanthera (Y2 70 9a)的GS值最大 (0 82 9) ,遗传关系最近 ;K .hirsuta(Y2 86 0 )与K .tahelaca na (Y0 5 99)间GS值最小 (0 16 4 ) ,遗传关系最远 ;②物种内不同居群都聚在一起 ,遗传相似系数较大 ,亲缘关系较近 ;③形态相似、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聚类在一起 ;④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 ,且种间的遗传变异大于种内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 ;⑤RAPD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等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据此 ,RAPD分析方法可为仲彬草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丰富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彬草属 rapd分析 遗传变异 遗传相似系数 亲缘关系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石斑鱼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尹绍武 黄海 +2 位作者 廖经球 张本 陈国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126,共8页
采用25个引物,对海南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广东养殖的斜带石斑鱼、南海西沙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UPGMA法对4种石斑鱼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 采用25个引物,对海南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广东养殖的斜带石斑鱼、南海西沙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UPGMA法对4种石斑鱼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58.07%和55.65%,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79 3和0.162 2,表明南海野生石斑鱼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种质资源状况良好;而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偏低,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49.70%和40.38%,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34 9和0.113 5,表明石斑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2)4种石斑鱼种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表明,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遗传距离最近(D=0.257 0);鲑点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遗传距离次之(D=0.514 6);斜带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的亲缘关系最远(D=0.581 0).(3)在8个引物中,有区分4种石斑鱼的特异性片段,可用于这些石斑鱼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分子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标记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建农 赵建华 +1 位作者 李计红 曹孜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22份甜瓜材料进行了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2个引物共扩增 出189条DNA条带,其中143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5.6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个甜瓜品种(系)中首 先可分为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两大类,彼此亲... 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22份甜瓜材料进行了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2个引物共扩增 出189条DNA条带,其中143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5.6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个甜瓜品种(系)中首 先可分为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两大类,彼此亲缘关系最远;厚皮甜瓜中网纹甜瓜与厚皮甜瓜的其他类型又被分开; 再次一级的分类为河套蜜、皇后和剩余的厚皮甜瓜。对照田间表型观察结果可见,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相 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亲缘关系 rapd标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镝 朱德蔚 +1 位作者 李锡香 宋江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实验对云南省的28份芋种质资源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DNA水平反映了云南芋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筛选出了一批对芋属作物进行研究的较为适宜的RAPD随机引物序列及优化的PCR程序。通过对RAPD扩增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以部分... 本实验对云南省的28份芋种质资源材料进行RAPD分析,从DNA水平反映了云南芋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也筛选出了一批对芋属作物进行研究的较为适宜的RAPD随机引物序列及优化的PCR程序。通过对RAPD扩增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以部分植物学性状等背景资料能对聚类结果进行初步的分类,并给予一定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种质资源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中国野生百合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克中 贾月慧 +1 位作者 赵祥云 张启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5,47,共4页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中国野生百合25份种质的亲缘关系。从16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156个DNA片段,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3条,占85.3%。根据多态性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25份种...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中国野生百合25份种质的亲缘关系。从16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156个DNA片段,其中多态性谱带为133条,占85.3%。根据多态性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25份种质分为4类3个亚类。除野百合(秦岭种源)外,RAPD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基本吻合。轮叶百合聚为第I类,轮叶组与其它组明显分开;4种喇叭花组百合聚为第II类;另4种喇叭花组百合及未鉴定的河南1号聚为第III类;第IV类含有15份种质,大部分为卷瓣组野生百合,但第IV类第3亚类含有钟花组3种野百合,表明卷瓣组和钟花组之间存在着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百合 rapd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裸胸鳝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民 尹绍武 +5 位作者 刘艳红 牛宝珍 齐兴柱 张本 廖经球 霍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27,共7页
采用29个随机引物,对海南近海及西沙的野生群体黄边裸胸鳝(Gymnothorax flavimarginatus)、云纹裸胸鳝(Gym-nothorax chilospilus)、波纹裸胸鳝(Gymnothorax undulatus)及细斑裸胸鳝(Gymnothorax fimbriatus)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 采用29个随机引物,对海南近海及西沙的野生群体黄边裸胸鳝(Gymnothorax flavimarginatus)、云纹裸胸鳝(Gym-nothorax chilospilus)、波纹裸胸鳝(Gymnothorax undulatus)及细斑裸胸鳝(Gymnothorax fimbriatus)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UPGMA法对这4种裸胸鳝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黄边裸胸鳝、云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及细斑裸胸鳝4种裸胸鳝群体内遗传多样性都较高,其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68.65%、57.00%、50.80%、67.42%,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22 1%、0.207 4%、0.166 6%、0.221 2%,表明南海野生裸胸鳝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种质资源状况良好;(2)4种裸胸鳝种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表明,黄边裸胸鳝与细斑裸胸鳝遗传距离最近(0.340 6);黄边裸胸鳝与云纹裸胸鳝的次之(0.386 8);云纹裸胸鳝与波纹裸胸鳝的最远(0.531 2)。(3)在7个引物中,有区分云纹裸胸鳝、波纹裸胸鳝及细斑裸胸鳝的特异性片段,可用于这些裸胸鳝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胸鳝 分子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酸枣与酸枣、枣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冬芝 时燕 +2 位作者 赵登超 王雪 侯立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0-164,共5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大酸枣、酸枣及枣等11份种质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检测,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条引物共获得11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84条,占总扩增谱带的73.04%。表明RAPD技术能较好地用于大酸...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大酸枣、酸枣及枣等11份种质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检测,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条引物共获得11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84条,占总扩增谱带的73.04%。表明RAPD技术能较好地用于大酸枣、酸枣及枣亲缘关系的研究。从聚类分析图得,在等值线λ=1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群:第1类包括无核小枣、金丝小枣、圆铃枣、冬枣4个枣品种;第2类包括大酸枣、s4、s5;第3类是由s1、s2s、3组成的酸枣群;表明大酸枣的分类地位处于供试酸枣和枣品种之间,推测大酸枣可能为供试酸枣与枣品种的中间类型。从欧氏距离上看出,大酸枣与供试酸枣的平均欧氏距离大于与枣品种间的平均欧氏距离,表明大酸枣与供试枣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rapd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PD分子标记探讨沙拐枣属的种间关系(英文) 被引量:9
13
作者 任珺 陶玲 刘新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8-343,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分析了 1 4种沙拐枣属 (Calligonum L.)植物 ,通过对 1 6个 Sangon公司十聚体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 ,3个引物能产生多态性带。对 3个引物扩增产生的 45条扩增产物 ,计算单匹配系数 ,应用 UPGMA方法构...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分析了 1 4种沙拐枣属 (Calligonum L.)植物 ,通过对 1 6个 Sangon公司十聚体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 ,3个引物能产生多态性带。对 3个引物扩增产生的 45条扩增产物 ,计算单匹配系数 ,应用 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 :(1 )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 ) 1 4种沙拐枣属植物明显聚为 4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属 rapd分析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rapd分子标记 种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标记的薄荷属(Mentha L.)植物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房海灵 李维林 +1 位作者 梁呈元 郭巧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4-19,共6页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薄荷属(MenthaL.)7个种38个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38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0条随机引物从38个种源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1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9...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薄荷属(MenthaL.)7个种38个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38个种源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0条随机引物从38个种源的总DNA中共扩增出11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98%,表明薄荷属植物种间和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43处,供试的38个种源被分为2大类,其中第1大类包含日本薄荷(M.arvensisL.)、灰薄荷(M.vagansBoriss.)、留兰香(M.spicataL.)、皱叶留兰香(M.crispataSchrad.ex Willd.)、椒样薄荷(M.×piperitaL.)和薄荷(M.haplocalyxBriq.)的37个种源,第2大类仅包含唇萼薄荷(M.pulegiumL.)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38个种源被分为6组:A组仅包含日本薄荷1个种源;B组包含灰薄荷的4个种源;C组包含留兰香的2个种源和皱叶留兰香的6个种源;D组包含椒样薄荷的5个种源和留兰香的2个种源;E组包含薄荷的17个种源;F组仅包含唇萼薄荷1个种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83处,B组、C组、D组和E组可各自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亚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RAPD标记分析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相吻合;同一种类来源相同或相近的种源聚在一起,说明薄荷属植物种内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和环境差异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属 rapd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分析的中国苏铁属部分种类亲缘关系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农保选 黄玉源 刘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4,226,共9页
利用21个筛选出来的RAPD引物,对苏铁属21个种的22份材料进行分析,获得333个RAPD标记,利用NTSYS(V.2.10e)软件,建立了22份供试材料的UPGMA聚类图,进而探讨了苏铁属21个种类间的亲缘关系。RAPD聚类分析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多裂苏铁和... 利用21个筛选出来的RAPD引物,对苏铁属21个种的22份材料进行分析,获得333个RAPD标记,利用NTSYS(V.2.10e)软件,建立了22份供试材料的UPGMA聚类图,进而探讨了苏铁属21个种类间的亲缘关系。RAPD聚类分析结合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多裂苏铁和叉孢苏铁的亲缘关系很近,聚为一类,多裂苏铁应为叉孢苏铁的一个亚种。西林苏铁、隆林苏铁、叉孢苏铁、尖尾苏铁、叉叶苏铁、长柄叉叶苏铁、多羽叉叶苏铁、长球果苏铁、贵州苏铁、四川苏铁、短叶苏铁、石山苏铁、宽叶苏铁、十万大山苏铁、元江苏铁、仙湖苏铁、海南苏铁、台湾苏铁、广东苏铁、滇南苏铁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支持各自为独立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属 rapd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标记检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金文林 文自翔 +1 位作者 濮绍京 赵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86-691,共6页
检测野生型、半野生型及栽培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对进一步探讨小豆的起源地、品种分化和传播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用RAPD标记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尼泊尔、越南等 6国 99份小豆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 检测野生型、半野生型及栽培型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对进一步探讨小豆的起源地、品种分化和传播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用RAPD标记方法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尼泊尔、越南等 6国 99份小豆种质资源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7个引物共检测到 10 2条带 ,具有多态性的谱带 10 0条 ,其中 7条带仅存在于单个材料中。利用这些多态性谱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可明显划分出 5大类群。中国的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在5个类群中都能找到 ,其次为日本的小豆种质资源。韩国、越南、不丹、尼泊尔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差 ,其栽培型与野生型、半野生型的遗传亲缘关系较近。我国华北地区小豆育成品种与东北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种质资源遗传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郭军 许勇 +2 位作者 寿森炎 张海英 康国斌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7-13,共7页
利用 RAPD 技术对国内外32份西瓜主栽品种与其骨干亲本及野生类型的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720个随机引物(10bp)中筛选出15个能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引物用于 RAPD 反应,共扩增出104条 DNA 带,其中多态性 DNA 条带43条,占41.35%,平均每... 利用 RAPD 技术对国内外32份西瓜主栽品种与其骨干亲本及野生类型的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720个随机引物(10bp)中筛选出15个能产生稳定多态性的引物用于 RAPD 反应,共扩增出104条 DNA 带,其中多态性 DNA 条带43条,占41.3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 DNA 条带的数目为7.0条。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1个东亚生态型类群、1个美国生态型类群、2个中间生态型类群和2个非洲野生型类群,与传统的西瓜生态型分类基本吻合。每个生态型类群都有其特有的扩增(缺失)条带,同时分析了同一生态型中各个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品种的特异条带。本实验结果不仅从分子水平验证了西瓜是遗传基础狭窄的作物,而且在分子水平对西瓜传统分类与地理生态型分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精华 揭雨成 +2 位作者 杜晓华 邢虎成 熊力夫 《作物研究》 2013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湖南和江西的8份葛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9条带,多态性条带所占比例为65.6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26~0.939之间;在...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湖南和江西的8份葛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9条带,多态性条带所占比例为65.6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26~0.939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740处可将8份材料分为4类,其中E1、E2、E7和E8聚为一类,表明这些材料亲缘关系较近;葛所属类群与地理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品种资源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荣萍 龙雯虹 +1 位作者 杨正安 李文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36份石榴品种(类型)为研究对象,用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2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并用这些引物对36份材料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11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9.25条。12个引物扩增出... 以36份石榴品种(类型)为研究对象,用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128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并用这些引物对36份材料进行RAPD扩增,共扩增出111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9.25条。12个引物扩增出不同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程度达到72.07%。用Statistic分析软件计算出的遗传距离在0.027~0.441之间,并对36份材料进行了UPGA法聚类,RAPD结果的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36个品种或类型基因背景较复杂,说明了我国的石榴栽培品种有丰富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RAPD标记的花梅与果梅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玉娟 房经贵 +3 位作者 于华平 汪诗珊 李晓颖 陈翔高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8-34,共7页
为了探讨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的2种类型———花梅与果梅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3条长度为11 bp的随机引物以及严格筛选退火温度的改良RAPD-PCR优化体系对25个花梅和21个果梅品种的基因组总DNA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UPGM... 为了探讨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的2种类型———花梅与果梅的遗传多样性,利用23条长度为11 bp的随机引物以及严格筛选退火温度的改良RAPD-PCR优化体系对25个花梅和21个果梅品种的基因组总DNA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UPGMA聚类方法对46个花梅与果梅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重复性好、条带清晰且多态性强的23条随机引物,共从46个花梅和果梅品种基因组总DNA中扩增出13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7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7%,说明花梅和果梅各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46个花梅和果梅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83;在遗传相似系数0.66处,供试的46个品种被分为5组。A组包含6个果梅品种和11个花梅品种;B组仅包含4个花梅品种;C组包含16个品种,其中15个品种为果梅;D组仅包含4个花梅品种;E组也仅包含5个花梅品种。研究结果表明:花梅和果梅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遗传背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rapd标记 花梅 果梅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