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沉积物有机碳与氮的来源 被引量:62
1
作者 倪兆奎 李跃进 +2 位作者 王圣瑞 金相灿 储昭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661-4670,共10页
选取太湖梅梁湾和湖心柱状沉积物,研究了其有机碳同位素(δ13C)和氮同位素(δ15N)、C/N、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含量,并结合210Pb和137Cs沉积物年代测定技术,探究了近百年太湖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 选取太湖梅梁湾和湖心柱状沉积物,研究了其有机碳同位素(δ13C)和氮同位素(δ15N)、C/N、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含量,并结合210Pb和137Cs沉积物年代测定技术,探究了近百年太湖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湖区在近百年来,其有机质来源总体以自生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区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湖泊自身水生植物的沉积;50年代到70年代,湖泊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湖区逐渐出现藻类大量死亡并沉积的现象,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水生植物和藻类的共同沉积;70年代到80年代沉积物机质藻类贡献进一步增大;90年代后到现在,则以藻类的沉积为主要来源方式。梅梁湾湖区沉积物氮素的来源在50年代以前主要以流域土壤流失和大型水生植物的死亡为主;50年代到70年代,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输入,藻类开始大面积爆发,氮主要来自于外源的输入、大型植物和藻类的死亡沉积;90年代后到现在,外源氮的输入得到有效地控制,藻类对沉积物氮的贡献相对显著。湖心区域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湖泊内部水生植物的沉积。70年代前,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水生植物的沉积和水土流失作用;70年代至今,虽然湖泊受到人类活动外源物质输入影响逐渐增大,但总体来讲贡献较小,沉积物有机质和氮的来源仍以湖泊自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放射性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C/N 来源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阳钾镁煌斑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磊 李友枝 +3 位作者 崔彬 张照志 李剑 柳玉龙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9-602,共4页
通过研究表明 ,克里阳钾镁煌斑岩的δ13 C值为 - 2 .7‰~ - 3.3‰ ,δ18O值为 +14 .5 7‰~ +16 .4 3‰。其相容元素Cr、Ni,不相容元素Ba、Sr、Nb、Ta、Zr、Hf、Th含量比较亏损 ,惰性元素及放射性生热元素等 (除U外 )均较亏损 ,极亏损... 通过研究表明 ,克里阳钾镁煌斑岩的δ13 C值为 - 2 .7‰~ - 3.3‰ ,δ18O值为 +14 .5 7‰~ +16 .4 3‰。其相容元素Cr、Ni,不相容元素Ba、Sr、Nb、Ta、Zr、Hf、Th含量比较亏损 ,惰性元素及放射性生热元素等 (除U外 )均较亏损 ,极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Ta ,说明其产出可能与古俯冲作用有关。这些特征均表明 ,该区钾镁煌斑岩比较完好地保存着源区特征。克里阳钾镁煌斑岩的Sr初始比值为 0 .70 80 7,与国际同类岩石相比有些偏高 ,在中国属中度 ;Pb同位素比值2 0 6Pb/2 0 4Pb为 18.35 5 6。从Pb、Sr同位素组成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阳 钾镁煌斑岩 稳定同位素 放射性成因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塔木素地段地下水补给来源与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礼恒 董艳辉 +3 位作者 周鹏鹏 张江义 宋凡 魏亚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1-698,共8页
内蒙古阿拉善塔木素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地段之一,开展相应的水文地质特性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评估其适宜性尤为重要,而充分认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与演化过程是了解地下水的形成机制与更新能力的基础。结合塔木素地区水文地质条... 内蒙古阿拉善塔木素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地段之一,开展相应的水文地质特性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评估其适宜性尤为重要,而充分认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与演化过程是了解地下水的形成机制与更新能力的基础。结合塔木素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利用水化学与同位素技术对研究区26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与西北地区大气降水氢氧特征类似,表明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到当地大气降水补给,这也与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相符;区内地下水呈现高矿化度特征,TDS均值达到了2.9g·L^-1,地下水化学类型为Na^+-Cl^-型,表现出干旱区地下水的典型特征;此外,地下水的氯碱指数均大于0,且Mg^2++Ca^2+-HCO3^--SO4^2-与Na^++K^+-Cl^-呈线性关系且斜率接近-1,说明了阳离子交换反应普遍发生在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中。塔木素重点地段地下水属于不适宜利用的高矿化度地下水,且深部地下水年龄大于5000年,循环交替能力较差。这一认识为该地段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水文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氢氧稳定同位素 阿拉善 核废料地质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燕 田均良 杨明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72-77,共6页
介绍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的来源,对几种常用的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在土壤侵蚀示踪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同位素210Pb来自于自然界,它在土壤侵蚀中应用的准确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介绍不同类型的同位素的来源,对几种常用的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应用做了比较详细的总结。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为放射性核素137Cs在土壤侵蚀示踪研究中应用最广泛。同位素210Pb来自于自然界,它在土壤侵蚀中应用的准确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核素中,主要介绍7Be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对稳定性稀土元素和几种核素复合示踪土壤侵蚀与泥沙来源研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应用同位素示踪土壤侵蚀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同位素示踪 复合示踪 应用 泥沙来源 ^137CS 稀土元素 ^7Be 宇宙射线 ^210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床成矿热液来源再分析及成矿动力学过程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泽霖 李俊建 +3 位作者 刘利双 党智财 唐文龙 付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4期8-17,共10页
通过对胶东金矿成矿年龄和碳氢氧同位素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硫、氦氩及放射性同位素数据并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胶东金矿成矿热液来源,并对其成矿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浅略探讨。分析指出胶东金矿成矿热液具壳幔混合特征,但以壳... 通过对胶东金矿成矿年龄和碳氢氧同位素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硫、氦氩及放射性同位素数据并借鉴前人有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胶东金矿成矿热液来源,并对其成矿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浅略探讨。分析指出胶东金矿成矿热液具壳幔混合特征,但以壳源为主,热液流体主要导源于早白垩世岩浆活动(郭家岭岩体、伟德山超单元),同期富集幔源岩浆(基性脉岩)也提供部分热液或成矿物质。古太平洋板块在向欧亚板块俯冲过程中所释放流体,交代并导致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富集岩石圈幔源基性岩浆,该岩浆对下地壳产生垫底作用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并形成郭家岭花岗岩(早白垩世早期)的母岩浆。随着板块持续俯冲,岩石圈地幔不断熔融,持续的高温幔源基性岩浆造成中—下地壳深度的部分熔融,并形成了伟德山超单元(早白垩世晚期)。早白垩世岩浆在上侵过程中析出流体,流体在壳内循环并萃取成矿物质,最终在有利的NNE向拉张构造环境中同围岩发生反应或随着含矿热液温压条件的改变而导致矿质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古太平洋板块 俯冲 成矿热液 稳定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临淄地区同位素水文地质研究
6
作者 陈余道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290-296,共7页
应用同位素分布特征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临淄地区稳定同位素^(18)O及D、放射性同位素氚的分布特征的研究,给出了该地区冲积扇首部裂隙岩溶水的补给区,补给高程及补给年龄,并得出了地下水从冲积扇首部迁移到... 应用同位素分布特征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临淄地区稳定同位素^(18)O及D、放射性同位素氚的分布特征的研究,给出了该地区冲积扇首部裂隙岩溶水的补给区,补给高程及补给年龄,并得出了地下水从冲积扇首部迁移到前缘至少需要15年时间的结论,从而为研究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水文地质 淄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