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种Keggin型12-磷钨酸盐的制备及催化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1
1
作者 方颜 韩培培 +2 位作者 何建英 陈丹云 李明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74-1276,1284,共4页
制备了Cs_(0.5)H_(2.5)PW_(12)O_(40)、Cs_(1.5)H-_(1.5)PW_(12)O_(40)、Cs_(2.5)H_(0.5)PW_(12)O_(40)、Zn_(1.5)PW_(12)O_(40)、Ag_3PW_(12)O_(40)、Al PW_(12)O_(40)、Sn_(0.5)H_2PW_(12)O_(40)、SnHPW_(12)O_(40)、Sn_(1.5)PW_(12)O... 制备了Cs_(0.5)H_(2.5)PW_(12)O_(40)、Cs_(1.5)H-_(1.5)PW_(12)O_(40)、Cs_(2.5)H_(0.5)PW_(12)O_(40)、Zn_(1.5)PW_(12)O_(40)、Ag_3PW_(12)O_(40)、Al PW_(12)O_(40)、Sn_(0.5)H_2PW_(12)O_(40)、SnHPW_(12)O_(40)、Sn_(1.5)PW_(12)O_(40)等九种12-磷钨酸盐,通过IR、XRD和UV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九种磷钨酸盐均具有Keggin结构。以环己酮为原料,30%H_2O_2为氧化剂,九种磷钨酸盐对己二酸的催化合成都有催化活性,其中SnHPW_(12)O_(40)和Ag_3PW_(12)O_(40)的催化活性更佳。实验条件为0.8 g SnHPW_(12)O_(40),30% H_2O_2 45 mL,无酸性配体,回流反应6 h,己二酸收率71.23%;Ag_3PW_(12)O_(40)为0.8 g,30%H_2O_2 50 mL,无酸性配体,回流反应5 h,己二酸收率达74.45%。此外SnHPW_(12)O_(40)和Ag_3PW_(12)O_(40)还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使用6次己二酸收率分别为58.22%和6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型12-磷钨酸盐 催化合成 己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染料性能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孙琳琳 张婷 +1 位作者 颜力楷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33,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染料的电子性质、吸收光谱和相关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与实验合成的[PW_(11)O_(39)Rh CH_2COOH]^(5-)(1)体系相比,[PW_(11)O_(39)MCH_2COOH...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染料的电子性质、吸收光谱和相关性能参数.结果表明,与实验合成的[PW_(11)O_(39)Rh CH_2COOH]^(5-)(1)体系相比,[PW_(11)O_(39)MCH_2COOH]^(n-)[M=Ru~Ⅱ(2),Ir~Ⅲ(3),Os~Ⅱ(4),Co~Ⅲ(5)]体系的吸收光谱均有所红移,其中M为OsⅡ的体系4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域有宽而强的吸收.此外,体系4具有较高的电子注入效率和光捕获效率,有望成为性能良好的染料敏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磷钨酸 吸收光谱 光电转换效率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铵盐阳离子对Fe取代Keggin型磷钨酸盐的结构、形貌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薛莹雪 隋春红 +2 位作者 王程 李文亮 白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9-1335,共7页
以有机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四乙基溴化铵(TEAB),四甲基溴化铵(TMAB))作为阳离子,合成3种单Fe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CTA]_4PW_(11)Fe(H_2O)O_(39)(CTAFe),[TEA]_4PW_(11)Fe(H_2O)O_(39)(TEAFe)和[TMA]_4PW_(11)Fe(H_2O)O_... 以有机铵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四乙基溴化铵(TEAB),四甲基溴化铵(TMAB))作为阳离子,合成3种单Fe取代的Keggin型磷钨酸盐[CTA]_4PW_(11)Fe(H_2O)O_(39)(CTAFe),[TEA]_4PW_(11)Fe(H_2O)O_(39)(TEAFe)和[TMA]_4PW_(11)Fe(H_2O)O_(39)(TMAFe),并通过红外(IR)光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XRD)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考察有机铵盐阳离子对其结构及颗粒形貌的影响,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对比分析3种磷钨酸盐对人源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及鼠源结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种磷钨酸盐仍保持Keggin型结构,但引入不同的有机铵盐阳离子使其颗粒形貌不同,有机铵盐阳离子的碳链越长,得到的颗粒结晶度越差,CTAFe已不再呈现明显的晶体形貌;TEAFe和TMAFe对HCT116,HT29和CT26细胞无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CTAFe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对CT26和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IC_(50)值分别为0.038,0.08mg/mL;烷基链较长的有机铵盐阳离子,其磷钨酸盐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 磷钨酸 抗肿瘤 有机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盐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玉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71-575,共5页
通过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等对新型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盐(H2D)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微量量热和电导率的实验方法测得H2D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0×10-5mol/L左右,通过荧光探针法测定H2D胶束聚集数N... 通过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等对新型Bola型表面活性剂1,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盐(H2D)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微量量热和电导率的实验方法测得H2D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0×10-5mol/L左右,通过荧光探针法测定H2D胶束聚集数N为5,动态光散射测得H2D的胶束半径主要分布在1.79 nm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A表面活性剂 1 12-二组氨酸基十二烷基二胺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W_(12)O_(40)@C催化剂的原位合成及催化乙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曹小华 占昌朝 +1 位作者 吴畏 谢宝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1-665,共5页
以磷钨酸和蔗糖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出活性炭包覆Keggin结构的磷钨酸催化剂30%(w)H_3PW_(12)O_(40)@C,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出所制备的30%(w)H_3PW_(12)O_(40)@C催化剂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采用FTI... 以磷钨酸和蔗糖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出活性炭包覆Keggin结构的磷钨酸催化剂30%(w)H_3PW_(12)O_(40)@C,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出所制备的30%(w)H_3PW_(12)O_(40)@C催化剂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液相合成乙酸正丁酯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采用FTIR,XRD,EDS,SEM,TG-DSC等方法对C包覆前后及重复使用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H3PW12O40较均匀地包覆在C球上,且C包覆后H_3PW_(12)O_(40)仍保持Keggin结构;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加剧了团聚,减小了有效比表面积,活性组分发生了溶脱,同时表面吸附了部分有机物;回收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热稳定性能非常相似,但回收催化剂失重率相对增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25℃、催化剂用量为0.6 g(占反应物总量4.43%(w))、醇酸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3.0 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7.3%;催化剂重复使用到第5次时,酯化率仍可达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磷钨酸 活性炭 H3PW12O40@C 原位合成 催化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_(11)Cu/TiO_2膜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邹晓梅 陈启胜 +6 位作者 柯小雪 雷琴 赵梓铭 刘希龙 陈艳 华英杰 王崇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37-2043,共7页
以PW11Cu为可见光活性组分,Ti O2为载体结构组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W11Cu/Ti O2复合膜可见光催化剂,并用UV-Vis DRS、IR、Raman、XRD、SEM、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质、化学组成、晶相、表面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以模... 以PW11Cu为可见光活性组分,Ti O2为载体结构组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W11Cu/Ti O2复合膜可见光催化剂,并用UV-Vis DRS、IR、Raman、XRD、SEM、TEM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光吸收性质、化学组成、晶相、表面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以模型污染物Rh B的可见光降解为探针评估了它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膜处理温度、PW11Cu含量和溶液酸性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催化剂循环降解Rh B试验评估了PW11Cu/Ti O2膜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W11Cu/Ti O2膜对可见光有明显吸收,低温(100℃)处理的膜为无定形态,高温(500℃)处理的膜为多晶态;低温处理的膜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用于Rh 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在中性条件下反应80 min,Rh B的降解率为100%,TOC去除达32%(4 h);提高溶液酸性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在p H=2.5的条件下,达到100%的Rh B降解仅需30 min。在本实验条件下,PW11Cu的最佳剂量是3.0 g。经过10次循环降解Rh B,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仍保留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铜取代杂多酸 二氧化钛 可见光催化剂 RH B降解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