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a频段35.5-36 GHz低轨SAR卫星对地面雷达的干扰特性分析
1
作者 顾舜杰 林磊 刘珊杉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7期94-97,100,共5页
针对使用Ka频段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近地轨道(LEO)卫星对我国地面雷达系统的潜在干扰问题开展研究,在梳理国际电信联盟技术建议书和《无线电规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干扰仿真等手段,对特定搭载SAR载... 针对使用Ka频段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近地轨道(LEO)卫星对我国地面雷达系统的潜在干扰问题开展研究,在梳理国际电信联盟技术建议书和《无线电规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干扰仿真等手段,对特定搭载SAR载荷的低轨卫星在完整周期内对地面气象雷达的干扰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SAR卫星与地面气象雷达有重叠部分的频段,考虑雷达部署特性和卫星轨道特性,卫星对地面气象雷达不会产生严重干扰。分析过程和结果对类似场景的星地频率兼容分析提供参考,对Ka频段雷达和SAR的工程预研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 近地轨道卫星 SAR 地面气象雷达 干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Ka-SAR距离向自适应DBF方法
2
作者 温靖 滑伟 +1 位作者 王辉 宫庆坤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Ka-SAR)进行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车载地面验证时,由于车载高程较小使得成像区域地形起伏不可忽略。采用传统扫描接收(scan on receive,SCORE)算法获得的DBF加权系数会存在误差,使合成波束... 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Ka-SAR)进行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 forming,DBF)车载地面验证时,由于车载高程较小使得成像区域地形起伏不可忽略。采用传统扫描接收(scan on receive,SCORE)算法获得的DBF加权系数会存在误差,使合成波束方向图偏离理想状态,降低系统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SAR的自适应距离向DBF处理算法,对多通道数据进行干涉处理,并通过滤波提取干涉相位,自适应生成加权系数,提高了接收增益。该自适应算法获得的加权系数精度较高,具有处理流程简单、运算量小、便于实时处理的特点。最后,基于仿真和车载实验数据成像,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合成孔径雷达 自适应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全相参雷达收发射频前端系统组件研制 被引量:7
3
作者 蔡竟业 夏蓉 +1 位作者 刘镰斧 杨远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9-633,共5页
提出了一种Ka波段全相参雷达收发前端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综合考虑了收发变频本振(频综)和收发射频前端电路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上/下变频的频率分配进行优化规划,充分利用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锁相环(PLL)和FPGA等的优点,... 提出了一种Ka波段全相参雷达收发前端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综合考虑了收发变频本振(频综)和收发射频前端电路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上/下变频的频率分配进行优化规划,充分利用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锁相环(PLL)和FPGA等的优点,从而既降低本振的实现难度,又可在频谱纯度(相噪和杂散水平)与变频时间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得到了较高的综合表现。基于此,研制实现了一款性能优良的Ka波段全相参雷达收发前端系统组件,该组件已成功地应用在某Ka波段全相参雷达系统中。实测结果表明:当S/C波段的PLL本振源最小步进15MHz、带宽480MHz时,发射端杂散电平小于-65dBc,接收端杂散小于-70dBc,相噪水平优于-94dBc/Hz@1kHz,系统最大变频(频差480MHz)时间小于15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参雷达 ka波段 线性调频 锁相环 相位噪声 杂散 收发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佳锋 刘黎平 +3 位作者 曾正茂 谢晓林 武静雅 冯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757,共10页
针对国内首部固态、多观测模式体制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观测资料,提出速度模糊、噪点-径向干扰杂波和悬浮物杂波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方法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成功率和稳定性,15个云过程检验的退模糊成功率... 针对国内首部固态、多观测模式体制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观测资料,提出速度模糊、噪点-径向干扰杂波和悬浮物杂波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方法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成功率和稳定性,15个云过程检验的退模糊成功率都达到100%;能准确判断出速度模糊和类型并纠正平均多普勒速度和谱宽;能较好地滤除噪点和径向干扰杂波,并对缺测进行补值;能较好去除低空悬浮物杂波,同时保留小尺度的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 数据质量控制 速度退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频段射频对消连续波雷达前端研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青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64-968,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全模拟Ka频段自适应射频对消技术,用于解决连续波雷达收发隔离不足的问题。该技术利用了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矢量叠加后相互抵消的基本原理,采用毫米波解调器把泄露信号分解为I、Q信号,经有源滤波放大网络后再通过毫米波矢量... 介绍了一种全模拟Ka频段自适应射频对消技术,用于解决连续波雷达收发隔离不足的问题。该技术利用了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矢量叠加后相互抵消的基本原理,采用毫米波解调器把泄露信号分解为I、Q信号,经有源滤波放大网络后再通过毫米波矢量调制器构造出与泄露信号等幅反相的矢量,并通过波导耦合器馈入接收通道与泄露信号叠加达到对消效果。采用此技术,研制出了一台带对消器的Ka频段单天线连续波雷达原理样机,在600MHz对消带宽内,对消度达到25 dB以上,最大对消度3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 连续波雷达 射频前端 泄露对消 毫米波矢量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Ka频段T/R组件立体混合集成封装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毅龙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0-116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Ka频段T/R组件立体混合集成封装。针对Ka频段T/R组件高频率和高密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层组装和双面密封的立体电路结构,采用软基片、FR-4等简单成熟工艺,实现了Ka频段M-MCM的混合集成。该封装具有集成度高、散...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Ka频段T/R组件立体混合集成封装。针对Ka频段T/R组件高频率和高密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层组装和双面密封的立体电路结构,采用软基片、FR-4等简单成熟工艺,实现了Ka频段M-MCM的混合集成。该封装具有集成度高、散热性好和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够应用于Ka频段二维有源相控阵T/R子阵的工程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 有源相控阵 T/R组件 立体混合集成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近程脉冲雷达中的电磁兼容设计
7
作者 王虹 李兴国 李跃华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565-567,共3页
文中对ka波段近程脉冲雷达系统中存在的几种电磁干扰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电磁干扰的存在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结合实践工作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 ka波段近程脉冲雷达系统 电磁兼容 抗干扰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BiCMOS低功耗驱动放大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绍权 廖余立 王鑫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12期47-50,共4页
该文介绍了一款Ka波段(33.0 GHz^37.0 GHz)低功耗驱动放大器。此放大器使用SiGe BiCMOS工艺设计,其采用了Cascade级联结构,提高了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和工作频率带宽,通过实现共射极与共基极的级间匹配,可以有效地提高放大器的增益。测试... 该文介绍了一款Ka波段(33.0 GHz^37.0 GHz)低功耗驱动放大器。此放大器使用SiGe BiCMOS工艺设计,其采用了Cascade级联结构,提高了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和工作频率带宽,通过实现共射极与共基极的级间匹配,可以有效地提高放大器的增益。测试结果表明:在33.0 GHz^37.0 GHz频率范围内,放大器增益大于15.0 dB,OP-1dB为-6.0 dBm。此放大器采用5.0 V供电,工作电流为8 mA,面积为0.7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放大器 SiGe BiCMOS 有源相控阵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多普勒雷达前端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志友 常宸 +1 位作者 刘勇 唐小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07-210,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测试高速目标运动速度的Ka波段多普勒雷达收发前端。该部件采用收发一体机制并工作于连续波模式,工作频率为37.6GHz,发射功率大于21dBm。因此,该部件在保证测试运动目标产生多普勒频率高精度的同时,还能对具有极小反...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测试高速目标运动速度的Ka波段多普勒雷达收发前端。该部件采用收发一体机制并工作于连续波模式,工作频率为37.6GHz,发射功率大于21dBm。因此,该部件在保证测试运动目标产生多普勒频率高精度的同时,还能对具有极小反射截面的运动目标进行探测。本文针对该前端部件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详细分析,并进行了实物的制作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ka波段 收发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多通道发射组件的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晓莉 郝金中 《舰船电子对抗》 2015年第3期99-102,共4页
卫星通信雷达工作频率越高,信道容量越大,通信的抗干扰性越强。采用印制电路板(PCB)多层布线技术设计了一款Ka波段十六通道高集成度发射组件,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中,既满足信道容量的要求,又适应了雷达对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发射组件... 卫星通信雷达工作频率越高,信道容量越大,通信的抗干扰性越强。采用印制电路板(PCB)多层布线技术设计了一款Ka波段十六通道高集成度发射组件,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中,既满足信道容量的要求,又适应了雷达对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发射组件每个通道均有6位数控移相衰减器,移相误差<5°(RMS),衰减误差<±(0.3+10%Ai),组件线性增益>25dB,输出饱和功率>25dBm,尺寸为60mm×80mm×4.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相控阵雷达 ka波段 小型化 发射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Ka波段云雷达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佩 霍娟 毕永恒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针对地基单发双收偏振工作模式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2014年全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北京地区非云回波的分布情况,提出噪点-径向干扰杂波与悬浮物杂波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该方法效果进行了检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杂波有明显的季节和高... 针对地基单发双收偏振工作模式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2014年全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北京地区非云回波的分布情况,提出噪点-径向干扰杂波与悬浮物杂波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该方法效果进行了检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杂波有明显的季节和高度分布特征;同时,质量控制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成功率与稳定性。无云天空情况下,杂波抑制成功率可达99%,对于有云天气情况,能够较好滤除低空悬浮物杂波对云回波的影响,消除突变点干扰,同时保留云回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毫米波雷达 噪点-径向干扰杂波 悬浮物杂波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机载双模式干涉SAR系统设计及测量精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世超 王辉 +1 位作者 孙志强 孔令振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为解决传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只能顺轨干涉或交轨干涉,无法兼顾高精度高程测量和速度测量的问题,开展了Ka波段机载双模式干涉SAR系统设计与干涉测量精度分析。基于Ka波段电磁波波长短、干涉相位敏感度好的特点,利用较短的干涉... 为解决传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只能顺轨干涉或交轨干涉,无法兼顾高精度高程测量和速度测量的问题,开展了Ka波段机载双模式干涉SAR系统设计与干涉测量精度分析。基于Ka波段电磁波波长短、干涉相位敏感度好的特点,利用较短的干涉基线在同一干涉SAR系统中实现高精度干涉测高与测速,并介绍了所设计的Ka波段机载双模式干涉SAR验证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高效率、高精度干涉测量能力,可获得亚米级的绝对测高精度和0.1 m/s的测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ka波段 顺轨干涉 交轨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小型化低功耗多普勒探头关键技术研究
13
作者 蔡宗棋 刘勇 唐小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30-132,共3页
利用混合单片集成的方法,在Rogers 5880基片上设计了一款基于零中频架构的Ka波段小型化、低功耗多普勒雷达探头前端。该前端包括PHEMT振荡器、Ka波段单片放大器有源部件,以及混频检波二极管、wilkinson功分器、微带同轴过渡、矩形微带... 利用混合单片集成的方法,在Rogers 5880基片上设计了一款基于零中频架构的Ka波段小型化、低功耗多普勒雷达探头前端。该前端包括PHEMT振荡器、Ka波段单片放大器有源部件,以及混频检波二极管、wilkinson功分器、微带同轴过渡、矩形微带贴片天线无源部件。探头前端的电路和天线部分分别设计在金属圆盘正面和反面。测试得到输出频率34.64GHz、输出功率12.56d Bm,整个多普勒探头前端的功耗为250m W。对雷达散射面积为10cm2的金属物体,在10cm远处的检波输出电压峰峰值达到100m V,整个雷达探头集成于直径20mm,高度为6mm的圆柱腔体内。该设计实现了小型化低功耗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小型化 低功耗 多普勒雷达 混合单片集成电路 微带同轴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Ka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结构设计
14
作者 吴良 龚伟 +2 位作者 刘永宁 王家明 胡城镇 《火控雷达技术》 202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随着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雷达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雷达轻量化、易架设、高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中介绍了某型Ka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结构设计过程,具体阐述了铝合金型材天线骨架设计,卡赛格伦天线设计,天线罩设计等设计方法和设计思... 随着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雷达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雷达轻量化、易架设、高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中介绍了某型Ka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结构设计过程,具体阐述了铝合金型材天线骨架设计,卡赛格伦天线设计,天线罩设计等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天线骨架的力学性能和雷达设备散热性能。文中在雷达轻量化设计、高精度天线的设计、检测及天线罩疏水设计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其方法和思路可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连续波雷达 卡赛格伦天线 天线罩设计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波段与Ka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之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志诚 高烽 《制导与引信》 2011年第2期11-13,34,共4页
介绍了Ku波段和Ka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技术特点。着重对两者的快速性、探测能力、反隐身能力、精确估值能力、成像与精确定点能力、多目标能力进行比较。阐明了毫米波导引头是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KU波段 ka波段 毫米波 雷达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辉 赵凤军 邓云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2-459,共8页
分析了毫米波SAR高分辨成像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毫米波SAR的优点,并结合目前国际上典型的毫米波SAR系统,综述了毫米波SAR技术与系统的发展状况,讨论了毫米波SAR的应用前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毫米波 合成孔径雷达(SAR) 成像 ka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红外隐身的八毫米雷达波吸收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智永 刘俊能 熊克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1-13,共3页
对两类兼具红外隐身功能的八毫米雷达波吸收材料(RAM)进行了研究。一类为贴片型材料,另一类是涂层型材料。对涂层型材料进行合理的一体化多层结构设计,使其八毫米波段材料电性能和工艺性能得以提高,从而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多功... 对两类兼具红外隐身功能的八毫米雷达波吸收材料(RAM)进行了研究。一类为贴片型材料,另一类是涂层型材料。对涂层型材料进行合理的一体化多层结构设计,使其八毫米波段材料电性能和工艺性能得以提高,从而成为一种很有希望的多功能隐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毫米 雷达波吸收材料 红外隐身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雷达信号旋转干涉仪测向解模糊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明 李昀豪 唐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旋转干涉仪测向解模糊算法。首先分析了旋转干涉仪测向时的相位差变化规律,然后针对Ka频段雷达信号在使用旋转干涉仪测向时相位差变化大的问题,建立了进行两次修正的解模糊算法。该方法硬件实现结构简单,易应用于被动导... 研究了一种新的旋转干涉仪测向解模糊算法。首先分析了旋转干涉仪测向时的相位差变化规律,然后针对Ka频段雷达信号在使用旋转干涉仪测向时相位差变化大的问题,建立了进行两次修正的解模糊算法。该方法硬件实现结构简单,易应用于被动导引头中。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算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8 dB时,解模糊成功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频段雷达信号 旋转式干涉仪 测向 解模糊 被动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毫米波探测器实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厚军 于伟华 +2 位作者 张伟 邓洪 梁保志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中讨论了小口径制导武器的毫米波探测器的实用化问题,针对小口径制导武器所受的约束,从优化探测器头的工作体制、信号波形以及毫米波探测器的小型化技术进展几个方面说明了实现小口径毫米波探测器实用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外场试验的... 文中讨论了小口径制导武器的毫米波探测器的实用化问题,针对小口径制导武器所受的约束,从优化探测器头的工作体制、信号波形以及毫米波探测器的小型化技术进展几个方面说明了实现小口径毫米波探测器实用化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外场试验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探测器 小口径 实用化技术 制导武器 工作体制 技术进展 信号波形 外场试验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间调制的弹性化SAR卫星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岸杰 王辉 +1 位作者 刘庆波 成飞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6期51-56,共6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能全天时、全天候观测,在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双基、多基SAR卫星更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安全价值。然而,目前在轨的大型星载SAR卫星造价昂贵,且双基SAR卫星需数颗同等规模的卫...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能全天时、全天候观测,在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双基、多基SAR卫星更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安全价值。然而,目前在轨的大型星载SAR卫星造价昂贵,且双基SAR卫星需数颗同等规模的卫星。双基SAR卫星系统存在星间同步链路,因此卫星可扩展性不强。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调制的低成本弹性化Ka波段调频连续波(FMCW)SAR小卫星星座系统。该系统基于一组独立、模块化的发射卫星和接收卫星。采用Ka FMCW SAR体制和时间调制天线(TMA)技术,可减轻接收星2/3以上的质量。该系统采用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具备多样化的工作模式,为单发多收、多发多收等应用需求提供了一种弹性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调频连续波 合成孔径雷达 时间调制天线 自主任务规划 弹性化小卫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