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制品中同时检测维生素K_(1)和K_(2)的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慧娟 《中国乳业》 2024年第9期68-72,7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乳制品中维生素K_(1)和K_(2)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脂肪酶酶解,皂化后用正己烷萃取,锌粉还原柱柱后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K_(1)和K_... [目的]建立一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乳制品中维生素K_(1)和K_(2)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脂肪酶酶解,皂化后用正己烷萃取,锌粉还原柱柱后衍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K_(1)和K_(2)在15 min内分离出峰。在0.01~1.60μg/mL浓度内线性范围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称取样品量5.0 g、定容体积5.0 mL时,维生素K_(1)和K_(2)检出限为2.0μg/100 g、定量限为6.0μg/100 g。添加量5~50μg/100 g时,维生素K_(1)回收率61.0%~108.5%、精密度(RSD)1.1%~9.3%,维生素K_(2)回收率75.6%~104.0%、RSD 2.0%~6.6%,RSD与回收率符合要求。[结论]试验建立方法回收率好、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检测乳制品中维生素K_(1)和K_(2)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维生素k_(1) 维生素k_(2)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K_(1)和维生素K_(2)的含量 被引量:9
2
作者 孔凡华 郭倩 +5 位作者 白沙沙 徐佳佳 李东 王竹 张雪松 崔亚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6-231,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食品中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配方奶粉、酸奶、纳豆冻干粉和鸡胗冻干粉经酶解、异丙醇分散、正己烷萃取、旋转蒸发复溶后,使用Thermo Acclaim^(TM)120C18色谱柱(150 mm...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食品中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配方奶粉、酸奶、纳豆冻干粉和鸡胗冻干粉经酶解、异丙醇分散、正己烷萃取、旋转蒸发复溶后,使用Thermo Acclaim^(TM)120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分离,锌粉还原柱(50 mm×4.6 mm)衍生,以900 mL甲醇:100 mL四氢呋喃(含冰醋酸0.3 mL,氯化锌1.5 g,无水乙酸钠0.5 g)为流动相,激发波长为243 nm,发射波长为430 nm,分离维生素K 1(Vitamin K 1,VK 1)、四烯甲萘醌(menaquinone-4,MK-4)、七烯甲萘醌(menaquinone-7,MK-7)和九烯甲萘醌(menaquinone-9,MK-9)。结果:VK 1、MK-4、MK-7和MK-9在20~10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配方奶粉、酸奶、纳豆冻干粉和鸡胗冻干粉中VK1、MK-4、MK-7、MK-9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表明精密度好。配方奶粉、酸奶和纳豆冻干粉不同水平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0%~107.8%、85.8%~109.6%、85.1%~102.7%,回收率的RSD均小于5%,表明回收率高,相对标准偏差小。结论:实验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以精准定量食品中维生素K_(1)和维生素K_(2)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 维生素k_(1)(Vk_(1)) 维生素k_(2)(Vk_(2)) 四烯甲萘醌(Mk-4) 七烯甲萘醌(Mk-7) 九烯甲萘醌(Mk-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泉一、二段泥岩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付晓飞 付广 +2 位作者 王有文 王晓靖 王国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为了准确评价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 ,综合考虑盖层本身封闭性和宏观发育特征及天然气本身性质对封闭能力的影响 ,给出了假定外力作用下天然气通过泥岩盖层渗滤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方法 ,并根据泥岩盖层渗滤速度的大小 ,提出了泥岩盖... 为了准确评价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 ,综合考虑盖层本身封闭性和宏观发育特征及天然气本身性质对封闭能力的影响 ,给出了假定外力作用下天然气通过泥岩盖层渗滤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方法 ,并根据泥岩盖层渗滤速度的大小 ,提出了泥岩盖层封气能力等级划分标准 .采用该方法综合评价了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泉一、二段泥岩盖层封气能力 ,结果表明 :泉一、二段泥岩盖层在安达 -肇洲背斜带具有好的封气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大庆长垣 泥岩盖层 封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陷盆地低渗透油藏形成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中次凹南二段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婷婷 邓海 邹伟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37,共6页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典型陆相断陷盆地,其中贝中次凹南二段富含大面积低渗透油藏。为了搞清低渗透油藏形成机制,明确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分析,从沉积相带、烃源岩评价、储层结构、成藏模式等方面对南二段低渗透油藏...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典型陆相断陷盆地,其中贝中次凹南二段富含大面积低渗透油藏。为了搞清低渗透油藏形成机制,明确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分析,从沉积相带、烃源岩评价、储层结构、成藏模式等方面对南二段低渗透油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贝中次凹南二段暗色泥岩累计厚度大于150 m,Ro一般大于0.7%,干酪根类型以Ⅰ型为主,排烃强度普遍超过2×10^(6)t/km^(2),是最主要的生油岩;南二段砂体横向连片,纵向多层叠加,孔隙度平均为8.4%,渗透率平均为0.4×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型储层,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溶蚀孔隙及微裂缝为主,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贝中次凹南二段油藏“源—储”一体共同控制低渗透油藏分布,油气多为近距离成藏,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的优质储层区,反向断层与扇体、油源有效组合下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贝中次凹 南二段 低渗透油藏 形成条件 富集规律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大二段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文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大磨拐河组煤层主要发育褐煤,是中国低阶煤层气资源重点勘探目标区。由于该区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煤层发育条件比较复杂,煤层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机理认识不清,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部署增加了难度。为了研究呼和湖凹陷...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大磨拐河组煤层主要发育褐煤,是中国低阶煤层气资源重点勘探目标区。由于该区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煤层发育条件比较复杂,煤层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机理认识不清,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部署增加了难度。为了研究呼和湖凹陷大二段煤层气分布规律并指导勘探部署,在煤层发育及含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HM2井大二段已发现煤层气成藏条件解剖,对呼和湖凹陷大二段煤层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湖凹陷煤层大二段最为发育,最大累计厚度100 m以上,全区分布;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及水文地质是大二段煤层气成藏的主要条件;大二段发育有局部高点和凹陷边缘斜坡带富集2种煤层气成藏模式。预测出大二段Ⅰ类煤层气成藏有利区面积251.97 km^(2)和Ⅱ类煤层气成藏有利区面积199.06 km^(2)。研究结果为指导呼和湖凹陷大二段煤层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实现海拉尔盆地煤层气资源的规模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湖凹陷大二段 低煤阶煤层气 成藏条件 有利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