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掠射椭偏术对K_4〔Fe(CN)_6〕/K_3〔Fe(CN)_6〕电极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胜涛 陶长元 +2 位作者 李念兵 黄宗卿 徐楚绍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8-262,共5页
提出掠射椭圆偏振测试技术的实验方案,应用该掠射式技术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镀有In2O3玻璃片上进行的K4〔Fe(CN)6〕/K3〔Fe(CN)6〕电极反应.结果证明:掠射椭圆偏振术可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现场测定椭圆偏... 提出掠射椭圆偏振测试技术的实验方案,应用该掠射式技术结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镀有In2O3玻璃片上进行的K4〔Fe(CN)6〕/K3〔Fe(CN)6〕电极反应.结果证明:掠射椭圆偏振术可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现场测定椭圆偏振参数及其变化规律,这些规律与所发生的表面电化学反应规律相对应,由此可以对电极体系进行研究;现场掠射椭圆偏振术还能用于分析表面扩散层的性质,弥补其它界面研究方法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偏术 掠射椭偏术 电极反应 界面 扩散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e^(2+)与K_3[Fe(CN)_6]反应测定还原性物质Vc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世忠 张连义 巴哈尔古丽.卡哈尔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85-586,共2页
在pH 2~3的溶液中,低浓度Fe2+与K3[Fe(CN)6]反应产生的蓝色沉淀为近似真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710 nm。形成的近似真溶液吸光度随静置时间变化而逐渐变大,30 min后吸光度变化缓慢。K3[Fe(CN)6]过量时,Fe2+浓度与吸光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F... 在pH 2~3的溶液中,低浓度Fe2+与K3[Fe(CN)6]反应产生的蓝色沉淀为近似真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710 nm。形成的近似真溶液吸光度随静置时间变化而逐渐变大,30 min后吸光度变化缓慢。K3[Fe(CN)6]过量时,Fe2+浓度与吸光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Fe2+浓度较大时,易形成絮状沉淀。在pH 2~3的Fe3+-K3[Fe(CN)6]体系中,加入Vc能将Fe3+还原成Fe2+,进而与K3[Fe(CN)6]反应,30 min后测定蓝色拟真溶液的吸光度,Vc的量与溶液的吸光度同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94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k3[fe(cn)6] fe3+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电解液中K_(3)[Fe(CN)_(6)]在锌阳极上的自发还原和吸附延长锌镍电池的循环寿命
3
作者 沈沅灏 王擎宇 +2 位作者 刘杰 钟澄 胡文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1-182,共12页
采用K_(3)[Fe(CN)_(6)]作为锌镍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克服了锌阳极的变形。此外,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和表征,探索了电解液中金属锌与K_(3)[Fe(CN)_(6)]的反应机理。通过XRD(X-ray diffraction)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测... 采用K_(3)[Fe(CN)_(6)]作为锌镍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克服了锌阳极的变形。此外,通过一系列实验设计和表征,探索了电解液中金属锌与K_(3)[Fe(CN)_(6)]的反应机理。通过XRD(X-ray diffraction)和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测试,我们发现金属锌在KOH水溶液中能够与K_(3)[Fe(CN)_(6)]反应,将[Fe(CN)_(6)]^(3-)还原为[Fe(CN)_(6)]^(4−)。添加K_(3)[Fe(CN)_(6)]的锌镍电池实现了更长的循环寿命,比不添加K_(3)[Fe(CN)_(6)]的锌镍电池长3倍以上。在相同循环次数下,改性电解质中锌阳极循环不仅形状变化较小,而且没有出现“死”锌现象,电极添加剂和粘结剂也没有发生偏析。此外,不同于一般的有机添加剂,K_(3)[Fe(CN)_(6)]的加入不仅不会增大电极的极化,还能够提高锌镍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因此,考虑到这一改性策略有着较高的可行性和较低的成本,K_(3)[Fe(CN)_(6)]添加剂在锌镍电池的实际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镍电池 k_(3)[fe(cn)_(6)] 电解液添加剂 k_(4)[fe(cn)_(6)]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3)Fe(CN)_(6)增强钴镍基硒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文哲 钱苗苗 +2 位作者 罗刚 吴春 秦伟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4期546-552,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然而,超级电容器普遍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陷,限制了其在高能量密度领域的应用。寻找具有高比电容的赝电容电极材料是目前研究重点。此外,在常规电解液中添加...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然而,超级电容器普遍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陷,限制了其在高能量密度领域的应用。寻找具有高比电容的赝电容电极材料是目前研究重点。此外,在常规电解液中添加氧化还原添加剂,亦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提升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手段。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多孔钴镍基过渡金属硒化物(NCSe)立方体,同时在碱性电解液中添加了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K_(3)Fe(CN)_(6)的添加剂。研究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K_(3)Fe(CN)_(6),可使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得到提升。在2 A∙g^(−1)电流密度下,在1 mol∙L^(−1)的KOH电解液中,NCSe比电容仅仅为48.1 F∙g^(−1);而当电解液中添加0.02 mol∙L^(−1)的K_(3)Fe(CN)_(6)后,在同样的电流密度下,NCSe比电容高达1070.1 F∙g^(−1)。因此,在碱性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K_(3)Fe(CN)_(6)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氧化还原添加剂 k_(3)fe(cn)_(6) 电化学性能 钴镍基硒化物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H和K3[Fe(CN)6]混合液中颗粒孔径对NiO电极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雯 侯孟炎 +1 位作者 周丹丹 夏永姚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合成5种孔径大小分布的NiO样品,测定各NiO电极在3 mol/L KOH或其添加K3[Fe(CN)6]的电解液中的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NiO电极孔径分布在15 nm左右,可有效减慢铁氰酸根离子向液相的扩散,从而提高N4(NiO)电极的充放电效率.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NIO 多孔材料 k3[fe(cn)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异丙肾上腺素检定[Fe(CN)_6]^(3-)
6
作者 乔善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9-400,403,共3页
将医用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引入分析化学作新显色剂 ,报道了异丙肾上腺素与[Fe(CN) 6 ]3- 进行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灵敏度、选择性和允许共存比。建立了微量的 [Fe(CN) 6 ]3-简便检定新方法 ,检出限为 0 .0 5 5 μg ,稀释限为 1∶4 .5... 将医用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引入分析化学作新显色剂 ,报道了异丙肾上腺素与[Fe(CN) 6 ]3- 进行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灵敏度、选择性和允许共存比。建立了微量的 [Fe(CN) 6 ]3-简便检定新方法 ,检出限为 0 .0 5 5 μg ,稀释限为 1∶4 .5× 1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显色剂 检定 [fe(cn)6]^3- 铁氰化物 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ing Co_(3)[Co(CN)_(6)]_(2) nanocubes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or high-rate and long-cycle-life potassium storage 被引量:2
7
作者 Yifan Xu Yichen Du +4 位作者 Zuyue Yi Zhuangzhuang Zhang Chenling Lai Jiaying Liao Xiaosi Zho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593-601,共9页
As one of prussian blue analogues,Co_(3)[Co(CN)_(6)]_(2) has been explored a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PIBs) owing to its high potassium storage capacity.Unfortunately,Co_(3)[Co(CN)_(6)]_... As one of prussian blue analogues,Co_(3)[Co(CN)_(6)]_(2) has been explored a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PIBs) owing to its high potassium storage capacity.Unfortunately,Co_(3)[Co(CN)_(6)]_(2) possesses low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its structure collapses easily during potassiation and depotassiation,resulting in poor rate performance and cyclic stability.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develop a facile multi-step method to successfully combine uniformCo_(3)[Co(CN)_(6)]_(2) nanocubes with rGO by C-O-Co bonds.As expected,these chemcial bonds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Co_(3)[Co(CN)_(6)]_(2) and rGO to the angstrom meter level,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ofCo_(3)[Co(CN)_(6)]_(2).Besides,the complete encapsulation ofCo_(3)[Co(CN)_(6)]_(2) nanocubes by rGO endows the structure ofCo_(3)[Co(CN)_(6)]_(2) with high stability,thus withstanding repeated insertion/extraction of potassium-ions without visible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Benefiting from the abovementioned structural advantages,the CO3 [Co(CN)6]2/rGO nanocomposite exhibits a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of 400.8 mAh g^(-1)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1 A g^(-1),an exceptional rate capability of 115.5 mAh g^(-1) at 5 A g^(-1), and an ultralong cycle life of 231.9 mAh g^(-1) at 0.1 A g^(-1) after 1000 cycles.Additionall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rGO and different sizes ofCo_(3)[Co(CN)_(6)]_(2) nanocubes on the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 are also studied.This work offers an ideal route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prussian blue analog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3)[Co(cn)_(6)]_(2) Reduced graphene oxide Anode Potassium-ion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三氟甲基-4-卤苯腈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宙兴 李光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22-1725,共4页
以3-三氟甲基4-卤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和催化氰化反应合成了3-三氟甲基-4-卤苯腈。重点探讨了3-三氟甲基4-卤苯胺的重氮化、中和剂碱的选取、氰化过程中催化体系组成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反应... 以3-三氟甲基4-卤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和催化氰化反应合成了3-三氟甲基-4-卤苯腈。重点探讨了3-三氟甲基4-卤苯胺的重氮化、中和剂碱的选取、氰化过程中催化体系组成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合成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组成n(乙二胺):n(醋酸铜)=3:1,催化剂用量为底物的15%,0—5℃下反应2h,产率为70%-82%。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r—In)、核磁共振氢谱(。H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表征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三氟甲基-4-卤苯胺 k3[fe(cn)6] 3-三氟甲基4-卤苯腈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伟 尚智美 +2 位作者 胡轩 焦奎 崔爱龙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酸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初步研究了该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巯基乙酸在金电极表面具有特性吸附,形成具有一定致密性的吸附层,使电极的双电...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酸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初步研究了该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巯基乙酸在金电极表面具有特性吸附,形成具有一定致密性的吸附层,使电极的双电层电容降低。以[Fe(CN)6]3-/4-氧化还原电对为探针考察了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巯基乙酸自组装膜的存在对[Fe(CN)6]3-/4-的电子转移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乙酸 自组装膜 金电极 电化学 [fe(cn)6]^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烧结碳化硅陶瓷腐蚀行为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涌 吴澜尔 +1 位作者 陈宇红 陆有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1,共6页
研究了AlN-R2O3(稀土氧化物)液相烧结碳化硅陶瓷在HF、HCl、NaOH、KOH、K3Fe(CN)6等单独或混合液中的腐蚀行为。检测了试样腐蚀前后的失重,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腐蚀前后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室温或煮沸条件下试样在HF、HCl、NaOH、KO... 研究了AlN-R2O3(稀土氧化物)液相烧结碳化硅陶瓷在HF、HCl、NaOH、KOH、K3Fe(CN)6等单独或混合液中的腐蚀行为。检测了试样腐蚀前后的失重,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腐蚀前后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室温或煮沸条件下试样在HF、HCl、NaOH、KOH强酸、强碱中主要表现为晶隙液相腐蚀,晶隙间的玻璃相被腐蚀掉后留下形似岛屿的SiC晶粒,晶粒紧密相接的晶界未受侵蚀。试样在酸中比在碱中的腐蚀程度重。室温下腐蚀进程缓慢,煮沸后腐蚀迅速;在K3Fe(CN)6液中基本不受腐蚀;而在K3Fe(CN)6与KOH的混合水溶液中主要以晶界腐蚀为主,该混合液能很好地将晶体边缘轮廓腐蚀出来。在强酸中试样失重先快后慢;在强碱中试样不失重或失重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强酸碱 k3fe(cn)6+kOH腐蚀液 抗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zyme在金电极上自组装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琼 袁亚莉 +2 位作者 胡建邦 马丹丹 高阳阳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利用巯基与金表面Au-S键的自组装技术,可以将巯基修饰的DNAzyme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以含有[Fe(CN)6]3-/4-的磷酸缓冲液(PBS)作为电化学检测底液,利用循环伏安法初步研究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修饰过程的电化学表... 利用巯基与金表面Au-S键的自组装技术,可以将巯基修饰的DNAzyme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以含有[Fe(CN)6]3-/4-的磷酸缓冲液(PBS)作为电化学检测底液,利用循环伏安法初步研究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修饰过程的电化学表征.DNAzymes自组装膜的存在明显抑制了二茂铁与[Fe(CN)6]3-/4-之间的电子转移.结果表明,基于巯基修饰的DNAzyme在金电极表面能够发生自组装作用,在金电极表面形成较为稳固的自组装DNAzyme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ZYME 自组装 二茂铁(Fc) 循环伏安法 [fe(cn)6]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氰化钾电子媒介体及醛基吡啶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霞 申有名 沈广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将铁氰化钾电子媒介体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免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醛基吡啶盐不仅作为基底物质直接固定抗体,还可以很好地增强电极表面的导电性能.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检测,其... 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将铁氰化钾电子媒介体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免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醛基吡啶盐不仅作为基底物质直接固定抗体,还可以很好地增强电极表面的导电性能.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01~20 ng·mL^(-1),检测下限为0.004 ng·mL^(-1)(3S/N).此传感器的构建简单方便、无标记、特异性好,为甲胎蛋白及其他肿瘤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k3[fe(cn)6] 醛基吡啶盐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