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抗KPC-2型碳青霉烯酶纳米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1
作者 张鑫 王辉 许剑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抗KPC-2纳米抗体文库中筛选与KPC-2特异性结合的纳米抗体,为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检测和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 目的: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抗KPC-2纳米抗体文库中筛选与KPC-2特异性结合的纳米抗体,为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检测和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重组KPC-2免疫双峰骆驼,从骆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通过两轮嵌套式PCR扩增出纳米抗体片段,构建抗体文库,并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纳米抗体。通过HPLC和OCTET分别进行表位分析和亲和力测定。结果:构建了一个库容为5.47×10^(8)cfu/ml且插入有效片段不低于81.25%的纳米抗体文库;并建立抗KPC-2纳米抗体的免疫淘选方法;获得了2个不同CDR3区的纳米抗体K2和K5,亲和力分别为6.0 nmol/L和4.8 nmol/L。且在KPC-2上具有2个非竞争性结合表位。结论:成功淘选出2个不同表位的特异性纳米抗体,有望替代传统抗体用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 kpc-2型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中KPC-2型碳青霉烯酶对细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祝俊英 魏清 +2 位作者 沈震 袁挺 李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目的了解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获得KPC-2型碳青霉烯酶后对细菌毒力的影响。方法收集3株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野生株(hvKP)作为实验菌株并调查其临床信息,采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分型及ST分型等。采用过表达实... 目的了解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获得KPC-2型碳青霉烯酶后对细菌毒力的影响。方法收集3株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野生株(hvKP)作为实验菌株并调查其临床信息,采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荚膜血清分型及ST分型等。采用过表达实验将blaKPC-2克隆至pHSG396质粒并转化至hvKP野生株构建blaKPC-2转化株,采用血清抵抗试验和生物膜实验比较hvKP野生株和blaKPC-2转化株对血清中杀菌物质的抵抗能力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低速度离心沉降实验及糖醛酸测定比较二者黏液性及荚膜多糖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荚膜多糖结构基因及调控基因转录水平表达情况。结果3株hvKP野生株中1株为ST23 K1型,所检测的10种毒力基因均为阳性。另外2株均为ST65 K2型,毒力基因rmpA、rmpA2、iroB、iutA、ybtS、entB、mrkD均为阳性,magA、allS及kfu均为阴性。与hvKP野生株相比,blaKPC-2转化株对血清中杀菌物质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细菌黏液性下降,荚膜多糖含量下降,荚膜多糖结构基因及调控基因转录水平下降。结论hvKP野生株获得KPC-2型碳青霉烯酶后可导致细菌荚膜多糖产生减少,可能导致细菌毒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毒力 kpc-2型碳青霉烯酶 荚膜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地区发现1株泛耐药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丽 张小兵 +6 位作者 杨维青 黄娟 张丽华 张菊芬 朱学海 朱凯欣 周静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5-468,共4页
目的研究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法,通过产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KPC-2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同时调查感染患者... 目的研究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机制和治疗对策。方法细菌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法,通过产碳青霉烯酶确证试验(改良Hodge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KPC-2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同时调查感染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常规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Hodge试验阳性,PCR检测到KPC-2基因,序列测定与GenBank 11844849序列一致。患者经拔除气管插管,入住隔离病房,加强支持治疗后,1个月内未检测到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加强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监测,提高对泛耐药菌的认识有助于感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 kpc-2青霉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质粒编码的bla_(KPC-2)基因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白栓成 杨澜 +5 位作者 罗湘 黄丽雅 王雨欣 王熔 廖凤婷 廖晓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目的】明确碳青霉烯酶编码质粒p21QH43K-KPC从肺炎克雷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转移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后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构建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基因敲除、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 【目的】明确碳青霉烯酶编码质粒p21QH43K-KPC从肺炎克雷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转移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后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构建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基因敲除、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WGS)等手段,探究bla_(KPC-2)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对美罗培南产生低水平耐药的分子机制。【结果】通过构建接合子EC600/p21QH43K-KPC的EZ-Tn5转座子突变文库,获得1株对美罗培南耐药水平增强的转座子突变株EC600/p21QH43K-KPC-130(MIC=8.000 mg/L)。WGS结果和Mauve分析显示,该转座子插入到染色体ompR基因,同时发现了2个点突变基因ltrA和iron。基因敲除发现,只有ompR缺失突变体对碳青霉烯的敏感性降低,并且可以通过基因回补恢复这一表型。【结论】质粒编码的bla_(KPC-2)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介导碳青霉烯类药物低水平耐药与ompR对bla_(KPC-2)基因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OmpR基因 肺炎克雷伯菌青霉-2 青霉类药物 耐药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某综合医院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珊珊 施博文 +4 位作者 魏丹丹 霍炳慧 洪涵旭 江昕竹 刘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究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菌株的临床特征、耐药现状、毒力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2021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通过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目的探究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菌株的临床特征、耐药现状、毒力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2018—2021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通过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以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筛选出ST11型CR-hvKP,分析其基本临床信息、耐药基因、毒力基因;随机选取其中23株ST11型CR-hvKP菌株进行毒力表型分析;随机选取其中45株CR-hvKP,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其同源性。结果2018—2021年临床分离ST11型CR-hvKP菌株共124株,主要来自神经外科(33.87%),标本以痰为主(56.45%),感染患者平均年龄为(55.2±16.4)岁,男性为主(77.4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菌株毒力存在差异,但多为高毒力毒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菌株以A1亚型为主(63.4%)。结论ST11型CR-hvKP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和高毒力特征,部分菌株在该院存在克隆性传播现象,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及防控带来巨大挑战,需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类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ST11CR-hvKP CRKP hvKP 青霉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NDM-1和产KPC-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6
作者 殷丽军 卢露 +2 位作者 何磊燕 武娜娜 王传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62,共7页
目的比较产NDM-1和产KPC-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某儿童医院非重复儿童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CRKP,查阅菌株来源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对CRKP进行药敏试... 目的比较产NDM-1和产KPC-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某儿童医院非重复儿童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CRKP,查阅菌株来源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对CRKP进行药敏试验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比较产NDM-1和产KPC-2的CRKP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7—2020年共收集164株CRKP菌株,其中96株携带bla NDM-1,68株携带bla KPC-2,产NDM-1的CRKP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室,产KPC-2的CRKP以非新生儿科室居多,两组在标本来源、患者年龄、科室分布和预后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NDM-1的CRKP菌株以ST 17型和ST 278型为主,分别为40.63%、18.75%;而产KPC-2的CRKP菌株以ST 11为主,达73.53%。产KPC-2的CRKP分离株对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产NDM-1的CRKP分离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NDM-1和产KPC-2的CRKP菌株在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方面均存在差异,产KPC-2的CRKP菌株表现出更严重的耐药性,感染KPC-2 CRKP的患者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和感控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类肺炎克雷伯菌 kpc-2 NDM-1 ST 11 ST 17 CRKP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携带碳青霉烯酶KPC-2基因环境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沈平华 仉英 蒋晓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广泛播散初期携帯bla_(KPC-2)的完整基因结构,获得其播散的基因背景。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连续不重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42株,进行质粒抽提、bla_(KPC-2)筛选... 目的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广泛播散初期携帯bla_(KPC-2)的完整基因结构,获得其播散的基因背景。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09年12月连续不重复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42株,进行质粒抽提、bla_(KPC-2)筛选、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随后设计一系列PCR引物,基因结构进行完整测序。结果MLST分型显示:34株属于ST11型,5株属于ST423,2株属于ST65,1株属于ST977。主要发现两种携带bla_(KPC-2)基因结构,A型(8/42):Tn1721-bla_(KPC-2)-Tn3;B型(34/42):Tn1721-bla_(KPC-2)-Tn3,且B型结构的两端序列存在差异。结论该组中肺炎克雷伯菌携带bla_(KPC-2)的基因结构存在多态性,Tn1721-bla_(KPC-2)-△Tn3-IS26样结构占优势。研究获得的携带bla_(KPC-2)基因结构及侧翼的完整序列,为进一歩正确认识和理解bla_(KPC-2)的播散模式和机制提供了完整的基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青霉类耐药 kpc-2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东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耐药表型、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郭主声 吕飞 +7 位作者 谢树金 黄亚 林偲思 徐宝华 冯剑波 冯森 何芬 周谋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805,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东莞地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亲缘性、耐药机制和bla_(KPC... 目的通过研究东莞地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亲缘性、耐药机制和bla_(KPC-2)基因环境,为临床寻找控制和治疗该致病菌的更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东华医院、康华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等十三所医院的住院患者的CRE菌株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纸片法(K-B法)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对肠杆菌目细菌进行初筛;采用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和CIM试验检测CRE产酶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鉴定CRE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DHA)、bla_(CTX-M)和bla_(CMY)),以及CRKP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孔蛋白(OmpK35、OmpK36和OmpK37);通过Junction PCR、Mapping PCR和Crossing PCR检测bla_(KPC-2)基因环境;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CRE临床分离株在标本和科室中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以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在科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从37217株肠杆菌目细菌中共检出131株CRE(占0.3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79株(占60.31%)、大肠埃希菌21株(占16.03%)和阴沟肠杆菌12株(占9.16%);检出CRE的临床科室主要为ICU(66株,占50.38%);在检出CRE的标本中,位于前3位分别是痰液标本(56株,占42.75%)、尿液标本(21株,占16.03%)、伤口分泌物标本(12株,占9.16%);CRE对目前临床中常使用的抗菌药物表现出高耐药性,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为21.38%。检测104株CRE(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发现的碳青霉烯酶有KPC-2型(57,54.81%)、NDM-1型(7株,6.73%)和NDM-5型(2株,1.92%);其中,CRKP主要为ST11型(49株,占62.03%),其次为ST1型(25株,占31.65%);ompK35(75株,占94.94%)、ompK36(77株,占97.47%)和ompK37(79株,占100%)发生突变的占比高;bla_(KPC-2)的基因环境主要为B1型突变型(38株,占48.10%),其次为A型突变型(14株,占17.72%)。结论2016—2018年东莞地区临床CRE检出率为0.35%,耐药性强,其中,CRKP主要为ST11型,主要流行的是KPC-2型,其基因环境为B1型突变型,而且孔蛋白突变占比极高,这提示东莞地区bla_(KPC-2)基因主要通过质粒进行传播,并且孔蛋白突变在CRE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感染医务工作者应根据该菌科室分布、耐药情况和耐药机制等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类肠杆菌目细菌 青霉类肺炎克雷伯菌 多位点序列分 孔蛋白 bla_(kpc-2) 基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征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耐药相关酶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江培涛 方敏 +3 位作者 刘棵文 马超 王晶晶 严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研究江苏省仪征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相关酶表型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该地区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根据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分为广泛耐药组和普通组,分... 目的:研究江苏省仪征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相关酶表型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探讨该地区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方法:根据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将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分为广泛耐药组和普通组,分别选取25株和23株用改良EDTA纸片增效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用碳青霉烯失活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和三维试验法分别检测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用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blaOXA-23、blaOXA-24、blaTEM、blaAmpC、blaVIM、blaNDM-1,对部分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比对。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组和普通组分别占62.5%和37.5%。广泛耐药组中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1株、碳青霉烯酶阳性4株、染色体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阳性分别为1株和23株;普通组中均未检出上述酶表型。广泛耐药组全部检出耐药基因blaOXA-23、blaTEM、blaAmpC,均未检出blaOXA-24、blaVIM、blaNDM-1;普通组中blaOXA-23、blaOXA-24、blaTEM、blaAmpC分别检出4、5、22、12株,未检出blaVIM、blaNDM-1。两组比较,质粒介导的AmpC酶和blaOXA-23、blaAmpC基因携带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0.627、34.183、15.511,P <0.001)。基因测序结果发现部分菌株的序列存在碱基插入或置换的改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严重,产质粒介导的AmpC酶和blaOXA-23、blaAmpC基因介导的耐药机制是仪征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广泛耐药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晏群 邓爽 +1 位作者 李虹玲 邹明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3-1170,共8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演变、同源性、产碳青霉烯酶类型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VITEK-II药敏分析系统对7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演变、同源性、产碳青霉烯酶类型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72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VITEK-II药敏分析系统对72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技术(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比对。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杆菌的产碳青霉烯酶表型,对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blaOXA-40和blaOXA-58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7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8.33%,其次是阿米卡星,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70%以上。ERIC-PCR技术将其分为7个基因型,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中4个基因型在医院内流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有56株,blaOXA-23扩增阳性的有61株,blaOXA-58扩增阳性的有1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且存在院内感染传播的现象;产碳青霉烯酶的菌株较多,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blaOXA-23;湖南省存在blaOXA-58阳性鲍曼不动杆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基因同源性 青霉 青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中bla_(NDM)基因型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峰 孙景勇 +1 位作者 张芳芳 袁轶群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临床分离的18株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19 mm的大肠埃希菌... 目的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NDM型碳青霉烯酶的情况,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该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月临床分离的18株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19 mm的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la_(ND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型别;通过质粒转移接合试验了解耐药基因是否可以通过质粒进行水平传播;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8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中6株扩增到bla_(NDM)基因,其中4株为bla_(NDM-1),2株为bla_(NDM-5)。6株产NDM酶的大肠埃希菌中3株成功进行转移接合试验,MLST发现6株产酶菌株共分为5个ST型(ST5018,ST354,ST405,ST2967,ST156),与PFGE结果中5种不同的DNA谱型(A^E)相对应,其中2株菌株同为ST5018型且为PFGE-DNA谱型中A型的不同亚型(A1,A2)。结论本研究检出产NDM酶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bla_(NDM)阳性病例多为散发,但由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在bla_(NDM)的播散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上海地区首次检出NDM-5型碳青霉烯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M青霉 大肠埃希菌 转移接合实验 多位点序列分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菌株的检测和治疗:新出现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问题
12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5-75,共1页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菌株的传播扩散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此酶除可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尚可水解其他广谱的抗菌药,由此类菌株引起的感染对临床医师而言是一巨大的挑战。全球范围内不断有报道产KPC型酶菌株引起的暴发流行...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菌株的传播扩散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此酶除可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尚可水解其他广谱的抗菌药,由此类菌株引起的感染对临床医师而言是一巨大的挑战。全球范围内不断有报道产KPC型酶菌株引起的暴发流行。本文主要介绍KPC型碳青霉烯酶的特性及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 多重耐药菌 菌株 C 感染 检测 青霉类抗生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分型及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杜芳玲 梅艳芳 +4 位作者 万腊根 魏丹丹 张伟 向天新 刘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8-285,共8页
目的调查分析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MKP)的荚膜血清分型及分子特征,探究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获得的可能机制。方法筛选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6年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HMKP(CR-HMKP)菌株,采用PCR检测其荚膜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及... 目的调查分析高黏液型肺炎克雷伯菌(HMKP)的荚膜血清分型及分子特征,探究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获得的可能机制。方法筛选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6年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HMKP(CR-HMKP)菌株,采用PCR检测其荚膜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相关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细菌的同源性分析,并采用接合试验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传播性。结果 2012-2016年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675株,其中筛选出CR-HMKP菌株18株(2.7%),除1株wzi128-K1型、1株wzi206-K57型和2株wzi2-K2型菌株外,其余荚膜分型均为wzi64-K14.64型。PCR及测序结果显示,blaNDM-1 2株,blaKPC-2 17株,qnr S1 18株,blaCTX-M-3 3株,blaCTX-M-14 18株,blaTEM-1 16株,blaSHV-12 17株,rmt B 5株。CR-HMKP菌株均携带有毒力相关基因,其中rmpA(88.9%,16/18)、mag A(5.6%,1/18)、iro N(83.3%,15/18)、aerobactin(27.8%,5/18)、rmpA2(66.7%,12/18)及mrk D(100%,18/18)。CR-HMKP菌株共有3个ST分型,分别为ST11型15株、ST86型2株、ST412型1株。PFGE显示CR-HMKP分为A、B、C 3群,其中B群和C群分别为ST86型和ST412型,而A群均为ST11型。所有携带KPC-2基因的菌株均为ST11型,接合试验显示5株CR-HMKP接合成功,接合率27.8%。结论本研究表明CR-HMKP菌株以wzi64-K14.64荚膜血清分型为主,部分可通过接合获取KPC-2基因而产生并流行。此外,CR-HMKP菌株既可存在于高流行的ST11型,也可携带K1/K2等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高黏液性 青霉类耐药 kpc-2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0年某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辰蕊 陈东科 +4 位作者 戎建荣 李亚楠 周永年 栗子洋 董怡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2,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本院近3年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探讨其临床分布及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分离的33株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美国Bruker,MicroflexLT/... 目的通过研究本院近3年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探讨其临床分布及相关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分离的33株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快速生物质谱检测系统(美国Bruker,MicroflexLT/SH)进行细菌鉴定,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进行耐药表型筛选。采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IMP)、bla_(KPC)、bla_(NDM)、bla_(VIM)和bla_(OXA-48))。对所有菌株进行MLST分型和同源性分析。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研究耐药质粒的传播。结果22株阴沟肠杆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11株仅对厄他培南耐药。其中16株阴沟肠杆菌产_(NDM)-1,4株产_(NDM)-5,2株产IPM-1,1株菌同时产_(NDM)-1和_(KPC)-2。11株仅对厄他培南耐药阴沟肠杆菌中有两株检出bla_(NDM)-1、两株检出bla_(KPC)-2基因。MLST分型主要流行株为ST418型。质粒接合转移实验有14株转移成功。结论本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从2017年逐年增加,2020年出现暴发流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_(NDM)为主,ST418型菌株占多数。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水平传播,所以加强临床耐药菌株筛检及控制对临床抗感染治疗作用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青霉 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青霉烯酶失活法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翠 杨靖 时东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估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CIM)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的能力。方法收集121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CIM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所含碳青霉烯酶... 目的评估碳青霉烯酶失活法(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CIM)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的能力。方法收集121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CIM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所含碳青霉烯酶,应用PCR方法检测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12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68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其中65株菌PCR显示携带OXA-23基因,66株菌CIM试验为阳性。5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其中49株菌OXA-23阴性,52株菌CIM试验全为阴性。1株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对美罗培南敏感,CIM试验阴性,OXA-23阳性。CIM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2%和98.1%。结论与PCR方法相比较CIM试验操作简便,成本小,结果易读,易于在实验室开展。应用CIM试验可以检测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失活法 OXA-23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017-2019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及流行克隆特征 被引量:23
16
作者 龙华婧 邱芳华 +3 位作者 刘道利 周意 吴嘉怡 何仰芬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8-1015,共8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我国流行的克隆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追踪、实时监控CRKP医院感染及防控提供实际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17-2019年全国CRKP菌株相关文献,纳入可提供菌株采集地,采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我国流行的克隆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追踪、实时监控CRKP医院感染及防控提供实际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2017-2019年全国CRKP菌株相关文献,纳入可提供菌株采集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得出ST型别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并使用BioNumerics创建最小生成树。结果最终纳入40篇文献,共2094株CRKP菌株,分布在全国6个地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共15个省市,其中1631株(77.89%)CRKP携带产KPC酶耐药基因,检出亚型主要为KPC-2型(1014株,62.17%)。2094株CRKP共检出12种耐药基因,其中KPC耐药基因在6个地区的检出占比均超过50%。859株CRKP经MLST,主要优势序列型别为ST11型(659/859,76.72%),且在全国6个地区均有分布。产KPC-2酶的ST11型菌株(581/659,88.16%)为我国流行的最主要类型。结论携带耐药基因的CRKP菌株在全国散播流行迅速,目前已遍布全国6个地区,应建立应对CRKP的综合防控措施,避免CRKP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类肺炎克雷伯菌 kpc-2 ST11 流行 克隆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王辉 刘颖梅 +3 位作者 陈民钧 孙宏莉 谢秀丽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1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并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脉冲场凝胶...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变迁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WHONET-5软件分析1999~2001年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等电聚焦电泳测定酶的等电点;接合试验证实酶基因有无可转移性,并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确定耐药株的亲缘关系;对整合酶基因及碳青霉烯酶基因OXA-、IMP-、VIM-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及序列分析。结果1999~2001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分别为8.5%,1.8%及3.9%。存活的亚胺培南耐药株共9株,这9株菌同时对其他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其中4株同时对环丙沙星耐药。接合试验证实亚胺培南的耐药基因不能转移,9株菌均不含质粒。9株菌均产多种β内酰胺酶:TEM-1酶,AmpC酶及pI为6.7、6.0的2个酶,后2个酶不被邻氯西林、克拉维酸抑制。所有9株菌均含I类整合酶基因。9株菌IMP-、VIM-型PCR均阴性;但用OXA-23特异引物扩增均阳性,经序列分析证明,100%与OXA-23同源。PFGE发现3个耐药克隆(A型5株,B型3株,C型1株),其中A克隆株与对照克隆株(同时耐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但亚胺培南敏感)同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 OXA-23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储雯雯 刘周 +1 位作者 杨凯 管世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并鉴定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44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进行常规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并鉴定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44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进行常规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型碳青霉烯酶,EDTA协同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细菌携带的耐药基因。肠杆菌基因间重复性共有序列ERIC-PCR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4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等抗菌药物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改良Hodge试验阳性41株,金属酶检测试验结果均为阴性。PCR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以KPC-2型为主,共42株。ERIC-PCR将44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4型,以Ⅰ型为主,共18株,集中于重症监护室(ICU)和神经外科。结论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高水平耐药;其耐药机制主要是该类细菌产KPC-2碳青霉烯酶,ICU与其它科室的患者频繁转诊治疗可能是导致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全院范围播散流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青霉 ERIC-PCR kp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雪云 褚云卓 +1 位作者 欧阳金鸣 陈佰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株,用E试验行药敏测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行同源性分析;通过等电点聚热电泳(IEF)、三维试验及抑制试验、PCR、克隆测序、十...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株,用E试验行药敏测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行同源性分析;通过等电点聚热电泳(IEF)、三维试验及抑制试验、PCR、克隆测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方法分析碳青霉烯酶型及外膜蛋白(OMP)。结果20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仍保持良好的敏感性(90%),莫西沙星对约40%菌株的MIC在0.125mg/L以下;根据PFGE图谱将其分为5型,A1型是主要流行株(9株),主要集中在我校附属二院ICU和附属一院呼吸科;所有菌株均产等电点6.7的碳青霉烯酶,PCR方法及测序证实为OXA-23型碳青霉烯酶,未发现金属酶,且都含有Ⅰ类整合子,但未发现质粒;OMP分析发现部分克隆有31ku的条带丢失。结论亚胺培南耐药不动杆菌存在医院间克隆传播,值得关注;我校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产生OXA-23型碳青霉烯酶;OMP31ku的条带丢失是耐药机制之一;我校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可能是产酶和OMP丢失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OXA-23青霉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携带blaIMP-4基因耐碳青霉烯香坊肠杆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晋波 姚贝 +2 位作者 韩彤妍 童笑梅 李在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香坊肠杆菌(Enterobacter xiangfangensis,E.xiangfangensis)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6株E.xiangfangensis,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采用illum...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香坊肠杆菌(Enterobacter xiangfangensis,E.xiangfangensis)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6株E.xiangfangensis,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采用illuminanovaseq 6000150 bp多长双末端测序测略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其耐药基因,同时收集耐药菌株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株E.xiangfangensis来自5例早产儿,其中1例为痰培养阳性,考虑为定植,其余4例均为败血症,4例败血症患儿均具有感染的高危因素,1例早产儿住院期间出现2次E.xiangfangensis败血症。药敏试验6株E.xiangfangensis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均敏感,1株对环丙沙星敏感,5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4株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敏感,2株对米诺环素敏感,所有菌株均对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或中介。耐药基因检测6株均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IMP-4、laACT-55、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 1,5株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b4,5株同时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S 1和磺胺类耐药基因sul 1,5株同时携带喹诺酮类耐药基因oqxA 9和oqxB 9。多位点序列分型提示6株E.xiangfangensis序列型均为148型。结论E.xiangfangensis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不一定是耐碳青霉烯药物基因表达引起,需根据细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而不是优先选择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坊肠杆菌 青霉 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