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牛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金兰 华准 +3 位作者 赵宝影 唐万侠 赵明 张树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9-491,共3页
目的:研究牵牛全草Pharbitis nil(L.)Choisy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无水乙醇浸泡后浓缩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使用柱层析、HPLC制备、重结晶等方法对牵牛全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 目的:研究牵牛全草Pharbitis nil(L.)Choisy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无水乙醇浸泡后浓缩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使用柱层析、HPLC制备、重结晶等方法对牵牛全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牵牛全草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甲氧基对苯二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红景天苷(2),(6S,9R)-roseoside(3),ampelopsisionoside(4),尿嘧啶(5),尿嘧啶核苷(6),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7),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 红景天苷 紫罗兰醇 尿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法同时测定牵牛子脂肪油中5种脂肪酸 被引量:6
2
作者 范鑫歆 毕开顺 +2 位作者 马超 鲁雪峰 陈晓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测定牵牛子脂肪油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被测成分甲酯化后测定。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检测器为FID;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70℃,以10℃/min升至230℃后... 目的测定牵牛子脂肪油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被测成分甲酯化后测定。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检测器为FID;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70℃,以10℃/min升至230℃后,保持5 min;分流比15∶1。结果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04~0.57 mg/mL(r=0.999 6)0,.01~0.18 mg/mL(r=0.999 6),0.02~0.35 mg/mL(r=0.999 8),0.05~0.82 mg/mL(r=0.999 7)0,.004~0.06 mg/mL(r=0.999 4)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5%,96.4%,97.2%9,8.2%9,5.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牵牛子脂肪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子 脂肪酸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胁迫对牵牛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邵世光 张雷 +1 位作者 倪美华 郑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749,共3页
利用不同浓度的海水处理牵牛种子,观察、分析海水胁迫对牵牛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浓度(体积分数,下同)以下的海水对牵牛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当海水浓度达到50%时牵牛种子的发芽率仍有85%;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三项指标... 利用不同浓度的海水处理牵牛种子,观察、分析海水胁迫对牵牛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浓度(体积分数,下同)以下的海水对牵牛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当海水浓度达到50%时牵牛种子的发芽率仍有85%;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三项指标在10%的海水浓度时基本达到最大,而活力指数在海水浓度为20%时仍超过对照,并且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牵牛种子发芽对20%浓度以下的海水具有较强的抗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 种子萌发 海水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娜 杨胜杰 +3 位作者 赵洪菊 刘敏洁 薛伟 杨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研究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裂叶牵牛地上部分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研究挥发油对肿瘤细胞MGC-803和A549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及其抗氧化... 目的研究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裂叶牵牛地上部分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研究挥发油对肿瘤细胞MGC-803和A549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43%,主要成分有1-碘十八烷(29.71%)、二十九烷(17.02%)、亚麻酸(9.91%)等;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质量浓度在200μg/mL时,自由基清除率为29.3%,对肿瘤细胞MGC-803和A549体外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55.6%和57.4%。结论裂叶牵牛地上部分挥发油没有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但对肿瘤细胞MGC-803和A549的体外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叶牵牛 超临界CO2萃取 挥发油 GC-MS 抗肿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花牵牛变异植株快速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兵 勾娇娇 +2 位作者 杨殿敏 宁淑香 姜长阳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以花期长的野生大花牵牛生长点为试材,进行了生长点的生长和分化、试管苗的生根和生根继代培养、试管苗的移植的研究,建立起野生大花牵牛生长点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证明:1/2MS+0.1 mg/L 6-BA+0.1 mg/L NAA是生长点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 以花期长的野生大花牵牛生长点为试材,进行了生长点的生长和分化、试管苗的生根和生根继代培养、试管苗的移植的研究,建立起野生大花牵牛生长点的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证明:1/2MS+0.1 mg/L 6-BA+0.1 mg/L NAA是生长点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0.5 mg/L 6-BA+0.1 mg/L NAA是生长芽分化培养和分化继代的理想培养基;1/2MS+0.1 mg/L IBA是试管苗生根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在温室营养钵的河沙中易移栽成活,移植成活的试管苗长势旺盛,并保持了花期长的有利变异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牵牛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