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聚磺胺基聚醇钻井液在渤南低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劲松 亢德峰 蓝强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51-54,共4页
渤南油田储层地质特点及钻井技术难点,要求钻井液具有强抑制性、高润滑性、高抗温性和优良的储层保护性能,因此优选了双聚磺胺基聚醇钻井液。其中的胺基聚醇属聚胺改性聚醚多元醇类防塌剂,是将聚胺和聚醚多元醇2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的... 渤南油田储层地质特点及钻井技术难点,要求钻井液具有强抑制性、高润滑性、高抗温性和优良的储层保护性能,因此优选了双聚磺胺基聚醇钻井液。其中的胺基聚醇属聚胺改性聚醚多元醇类防塌剂,是将聚胺和聚醚多元醇2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防塌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钻井液具有抑制性强,抗盐、抗钙和抗岩屑侵的能力强,储层保护性能好等特点。该体系在渤南地区的6口井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建立了一套较适合快速钻井的钻井液性能参数:塑性黏度保持在15~30 mPa·s之间,动切力保持在10~18 Pa之间,动塑比保持在0.3~0.5 Pa/mPa·s之间,漏斗黏度控制为50~65 s。该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钻速,而且还成功地解决了PDC钻头泥包与地层起下钻遇阻、遇卡和井径扩大率增大的问题,为深井钻井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抑制性钻井液 深井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聚醇钻井液在柯21-平1井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平平 熊开俊 +2 位作者 陈芳 蒙有朋 刘禧元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8,96,共4页
吐哈油田巴喀区块因煤层发育,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严重,井下复杂与事故频发,导致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低。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井下复杂发生的原因,优选了强抑制剂和封堵防塌剂,形成了胺基聚醇钻井液并在柯21-平1井2 000~3 527 m井段进... 吐哈油田巴喀区块因煤层发育,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严重,井下复杂与事故频发,导致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低。针对以上问题,分析了井下复杂发生的原因,优选了强抑制剂和封堵防塌剂,形成了胺基聚醇钻井液并在柯21-平1井2 000~3 527 m井段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井段无复杂,顺利钻穿煤层64套共136 m和碳质泥岩30套共49 m,并在煤下地层定向钻进420 m,钻至中途完钻井深3 947.5 m,矿场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井眼稳定 钻井液 抑制性 封堵防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301井钾基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高金云 郭明贤 +2 位作者 庄义江 胡晓津 夏文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56,共2页
文301井为评价井,位于东濮凹陷文西断层下降盘文301断块,完钻井深为4000 m,穿过S1段盐层、S2段上部盐层、S32段盐层、S33段盐层等多套盐膏层,累计厚度达998 m,且盐间物性差别很大,泥膏盐较多,断层多,易盐溶、坍塌、缩径,地层条件相当复... 文301井为评价井,位于东濮凹陷文西断层下降盘文301断块,完钻井深为4000 m,穿过S1段盐层、S2段上部盐层、S32段盐层、S33段盐层等多套盐膏层,累计厚度达998 m,且盐间物性差别很大,泥膏盐较多,断层多,易盐溶、坍塌、缩径,地层条件相当复杂。针对纯度低、盐层簿的S1段盐层,采用淡水复合胶液钻井液。针对埋藏深、厚度大的S32段、S33段破碎泥膏盐混杂结合体,配制钾基聚磺饱和盐水钻井液,从而抑制了盐膏泥层水化膨胀,防止了因层间膨胀性不一致而引起的地层掉块、坍塌,保证了井壁稳定,井径规则,满足了含长盐层段深井优质、安全、快速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3O1井 饱和盐水 钻井液 盐溶 井眼稳定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絮凝剂对废弃油基钻井液的絮凝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金刚 刘庆旺 +2 位作者 范振忠 王洋洋 周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38-4747,共10页
油基钻井液受地层土等劣质固相的不断侵入,流变性能严重恶化,采用溶剂萃取、热蒸馏等技术难以有效处理,会造成资源浪费。为实现对废弃油基钻井液的再生利用,本文选取超支化聚合物作为絮凝主剂,进行季铵化和疏水改性,制得具备良好选择性... 油基钻井液受地层土等劣质固相的不断侵入,流变性能严重恶化,采用溶剂萃取、热蒸馏等技术难以有效处理,会造成资源浪费。为实现对废弃油基钻井液的再生利用,本文选取超支化聚合物作为絮凝主剂,进行季铵化和疏水改性,制得具备良好选择性的油溶性絮凝剂;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测定了絮凝剂分子的结构与热稳定性,探究了絮凝剂加量对钻井液密度、固相含量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和矿物组分分析,进行了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絮凝剂加量1.0‰时,可有效絮凝、沉淀钻井液体系中的劣质固相,对两种油基钻井液废液处理后固相清除率可达到80.6%和63.8%,处理后钻井液密度分别为0.733g/cm^(3)和0.745g/cm^(3),其配伍性和流变性能满足钻井要求,可实现钻井液的再生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钻屑 絮凝剂 超支化 再生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树永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25,共3页
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是近年来国内外钻井液新技术的热点。通过三次回收率和岩心浸泡实验,评价了胺基聚醇(有机胺类)AP-1和铝聚合物DLP-1的防塌能力,并优选出了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配方。营72-平2井三开后因严重井塌无法施工,被迫填井... 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是近年来国内外钻井液新技术的热点。通过三次回收率和岩心浸泡实验,评价了胺基聚醇(有机胺类)AP-1和铝聚合物DLP-1的防塌能力,并优选出了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配方。营72-平2井三开后因严重井塌无法施工,被迫填井侧钻,侧钻至井深2 920 m时,井塌现象已非常严重,转换为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后顺利完钻。辛176-斜12井三开后钻遇大段泥页岩,地层微裂缝发育,同时泥岩中蒙皂石含量高、水敏性强,钻进中发生较严重的井壁垮塌掉块,换用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后顺利完钻。以上2口井的现场试验应用证明,铝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对解决因水化不均匀或微裂缝发育导致的井壁不稳定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水钻井液 井眼稳定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最深直井——蓬深6特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6
作者 徐毅 何涛 +4 位作者 王君 欧猛 严福寿 周华安 黄旭耀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6,共7页
蓬深6井是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部署的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9026 m,目的层位主探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该井六开完钻,其钻井液技术难点主要包括:①上部井段存在大段泥岩,地层水敏性强;②同一裸眼段多压力系统共存;③上部超大尺寸井眼,钻... 蓬深6井是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部署的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9026 m,目的层位主探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该井六开完钻,其钻井液技术难点主要包括:①上部井段存在大段泥岩,地层水敏性强;②同一裸眼段多压力系统共存;③上部超大尺寸井眼,钻井液上返速度低,井眼清洁困难;④大段盐膏层污染钻井液;⑤多压力系统并存导致的井漏复杂;⑥二叠系以下井段酸性气体污染严重、超高密度下钻井液流变性控制困难;⑦超深井段,超高温超高压(216℃、150 MPa)下,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沉降稳定性控制难;⑧震旦系灯影组地层破碎等难题。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大量室内实验,优选出3套钻井液体系:上部地层采用有机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优化钻井液的包被抑制性、中部地层采用有机盐聚磺钻井液体系优化钻井液的抗高温、抗污染特性、目的层采用抗超高温油基钻井液体系优化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流变性以及携砂特性。在该井现场应用时,表现出上部地层钻井液流变性受控,井壁稳定;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好、抑制封堵能力强、抗盐/钙/CO_(2)酸气污染能力强;超高温超高压下低密度油基钻井液流变性受控、沉降稳定性好、防塌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深6井 多压力系统共存 CO_(2)酸气污染 特深井 有机盐合物 有机盐 抗超高温油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端基聚磺基甜菜碱的表面改性及其表面抗蛋白吸附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龚伟 牛亚鹏 +1 位作者 韩霞 刘洪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6-322,共7页
将具有黏附性的多巴胺基团和具有亲水抗污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磺基甜菜碱(PSBMA)结合,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多巴胺(DOPA)端基修饰的两性离子聚合物DOPA-PSBMA,并且通过简便的聚合物溶液浸涂方式对硅片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发现,D... 将具有黏附性的多巴胺基团和具有亲水抗污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磺基甜菜碱(PSBMA)结合,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多巴胺(DOPA)端基修饰的两性离子聚合物DOPA-PSBMA,并且通过简便的聚合物溶液浸涂方式对硅片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发现,DOPA-PSBMA具有温度响应性,其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为22~35℃;该聚合物可通过溶液自组装有效黏附于硅片表面,且在37℃和4℃时,改性硅片均具有良好的抗蛋白吸附性能,说明温度对DOPA-PSBMA改性表面的抗蛋白吸附性能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多巴 表面改性 抗蛋白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聚醇AP-1和有机硅抑制剂GWJ及其复合剂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永霞 梁德青 周雪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1-1056,共6页
利用自制装置,模拟深水钻井中的温度和压力,考察不同含量的胺基聚醇AP-1、有机硅抑制剂GWJ和胺基聚醇AP-1与有机硅抑制剂GWJ的复合剂对钻井液中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胺基聚醇AP-1含量为0.5%(w)时促进水合物的生成;当胺基聚... 利用自制装置,模拟深水钻井中的温度和压力,考察不同含量的胺基聚醇AP-1、有机硅抑制剂GWJ和胺基聚醇AP-1与有机硅抑制剂GWJ的复合剂对钻井液中水合物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胺基聚醇AP-1含量为0.5%(w)时促进水合物的生成;当胺基聚醇AP-1含量为1.0%(w)或2.0%(w)时则抑制水合物的生成,且随胺基聚醇AP-1含量的增加,其对水合物生成的抑制作用增强;当有机硅抑制剂GWJ含量为2.0%(w)时促进水合物的生成,水合物生成速率随有机硅抑制剂GWJ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初始压力7 MPa、初始温度4℃时,当添加胺基聚醇AP-1含量为2.0%(w)和有机硅抑制剂GWJ含量为2.0%(w)的复合剂时,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为580 min,有效抑制了水合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抑制剂 钻井液 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深1超深井四开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樊相生 马洪会 冉兴秀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3,共7页
马深1井是中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马路背构造高部位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为8 418 m,目的层主探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该井四开作业井段为6 225.4~7 699 m,钻遇龙马溪组时存在大段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问题比较... 马深1井是中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马路背构造高部位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为8 418 m,目的层主探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该井四开作业井段为6 225.4~7 699 m,钻遇龙马溪组时存在大段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问题比较突出,且地层压力系数高,超深井段井温高,钻井液易受酸根污染,施工风险较大。该井四开钻井液技术难点主要是高温下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控制、井壁稳定及酸根污染问题等。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大量室内实验,优选出以下几种主要处理剂:抗温强的聚胺抑制剂BCG-7,加量控制在0.4%;抗温主剂采用高温下降滤失效果好且不提黏的SMP-3,加量控制在5%~6%;抗温降滤失效果好且不提黏的聚合物类降滤失剂PFL-L及HPL-3,加量分别控制在2%及1.5%;抗温降黏剂选用HR-300、SMS-19,加量视情况而定;同时引入抗氧化剂,以提高体系的抗温性。最终确定钻井液基本配方为3%NV-1+0.3%KOH+5%KCl+1.5%HPL-3+1%AOP-1+3%SCL+3%FT+5%SMP-3+3%LF-1+0.4%BCG-7+3%QS-2。在马深1井现场应用时,根据实钻情况及时调整处理剂加量,对钻井液配方进行微调,在该井四开井段使用过程中,表现出高温高密度下流变性好、抑制能力强、封堵效果好及抗酸根能力强的特点。KCl-胺基聚磺钻井液技术为顺利完成马深1井四开井段的钻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井眼稳定 抗高温 酸根污染 封堵性 kcl-胺基聚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核纳米乳液用于塔西南地区钻井液的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盛勇 叶艳 +4 位作者 朱金智 宋瀚轩 张震 周广旭 王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塔西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钻探过程中普遍发生井漏、卡钻、划眼、坍塌、遇阻、溢流等复杂情况,其中井漏发生高达30余次,卡钻发生10余次,钻井周期最长达719 d,严重制约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 塔西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钻探过程中普遍发生井漏、卡钻、划眼、坍塌、遇阻、溢流等复杂情况,其中井漏发生高达30余次,卡钻发生10余次,钻井周期最长达719 d,严重制约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为了改善塔西南地区复杂频发的情况,分析了该区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筛选,最终采用自主研制的钻井液用内核纳米乳液,其是以纳米SiO2为内核的纳米乳液,粒径D50分布在100 nm左右。其油相可以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并且在孔隙以及裂缝中形成"软+硬"封堵体系。室内实验表明,当添加5%的纳米内核乳液进行优化时,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为3.8 mL;压力传导法显示优化后较优化前平衡时间缩短了125 min,压力减小0.337 MPa;回收率实验得到优化后钻井液回收率达到85%。证实内核纳米乳液是可以作为水基钻井液的添加剂,实现对钻井液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失稳 内核纳米乳液 kcl-钻井液 抑制剂 封堵剂 塔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屯1井三开钻井液工艺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斌 刘宝锋 +1 位作者 刘江勇 李海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6,88,共4页
介绍了屯1井三开安集海河组地层钻遇复杂情况的处理及钻井液工艺技术。安集海河组地层富含伊/蒙间层,岩性以灰绿色、棕红色泥岩为主,地层水化能力强,存在强水平挤压应力和高压地层流体,导致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缩径、垮塌、阻卡等严重... 介绍了屯1井三开安集海河组地层钻遇复杂情况的处理及钻井液工艺技术。安集海河组地层富含伊/蒙间层,岩性以灰绿色、棕红色泥岩为主,地层水化能力强,存在强水平挤压应力和高压地层流体,导致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缩径、垮塌、阻卡等严重复杂情况。采用钾钙基聚磺钻井液配合高分子聚合物抑制剂及护壁剂白沥青等,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0mL,通过封堵抑制协同作用保持井眼稳定,明显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现场应用表明,钾钙基聚磺钻井液具有防塌性、强抑制性、抗温、抗污染能力,满足了安集海河组地层的钻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钙钻井液 井眼稳定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北油田莫109井区不下技术套管的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岐安 徐先国 +1 位作者 汤红琳 刘永康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42,共3页
莫109井区位于莫北油气田的南部,地层造浆、缩径严重,煤层极易坍塌、漏失。此外,为降低钻井综合成本,该区块采用二开井身结构,二开裸眼段长达3700-3800m。该区块钻井的主要难点是严重缩径引起的提下钻阻卡、划眼、开泵发生憋漏以... 莫109井区位于莫北油气田的南部,地层造浆、缩径严重,煤层极易坍塌、漏失。此外,为降低钻井综合成本,该区块采用二开井身结构,二开裸眼段长达3700-3800m。该区块钻井的主要难点是严重缩径引起的提下钻阻卡、划眼、开泵发生憋漏以及西山窑组煤层的垮塌等现象。为实现不下技术套管井的安全钻井,从钻井液技术方面制定出了解决方案,通过采用钾钙基聚磺钻井液,并在维护处理过程中保证该钻井液具有强抑制性、低滤失量、良好的携砂能力和流变性,达到了缩短钻井周期、提高钻井时效、节约钻井成本的目的。建议采用防泥包钻头,同时应在钻井液中加入防泥包处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钙钻井液 井眼稳定 缩径 长裸眼钻井 莫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B1-6H井长裸眼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23
13
作者 牛晓 潘丽娟 +1 位作者 甄玉辉 于培志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4,共5页
SHB1-6H井是中石化西北分公司部署在顺北区块的一口超深开发井,该井因采用四级井身结构,二开裸眼段长4 460 m,其中泥岩段长1 463 m,地质构造复杂,三叠系、石炭系和志留系硬脆性泥岩发育,易发生坍塌掉块,中间的二叠系由于地层破碎易发生... SHB1-6H井是中石化西北分公司部署在顺北区块的一口超深开发井,该井因采用四级井身结构,二开裸眼段长4 460 m,其中泥岩段长1 463 m,地质构造复杂,三叠系、石炭系和志留系硬脆性泥岩发育,易发生坍塌掉块,中间的二叠系由于地层破碎易发生漏失。针对以上问题,选用了钾胺基聚磺钻井液体系,以满足地层特性对钻井液抑制性的要求,但体系中原用的磺化材料是以牺牲钻井液抑制性来达到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的目的,因此引入了抗温抗盐聚合物降滤失剂RHPT-1和抗盐成膜剂CMJ-1,以进一步提高抑制性和封堵性,降低高温高压滤失量。经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钾胺基聚磺成膜钻井液流型易于控制,通过保持胺基页岩抑制剂HPA加量在5~7 kg/m^3,KCl加量在30~50 kg/m^3,保障了钻井液有强的抑制性;通过使用高软化点复合沥青增强钻井液封堵能力,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0 mL,解决了三叠系以深地层易发生井壁失稳的难题;在易漏地层二叠系使用了竹纤维、超细碳酸钙和聚合物凝胶堵漏剂PSD等随钻堵漏材料,避免了井漏的发生,顺利完成了SHB1-6H井的施工,二开井段扩大率仅为12%,比邻井顺北1井降低了63.74%。该套钻井液技术保障了顺北区块井身结构优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裸眼 硬脆性泥岩 井壁稳定 钻井液 抗温抗盐合物降滤失剂 成膜剂 顺北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国Syl气田Syl25井钻井液技术
14
作者 刘海鹏 王本利 +4 位作者 赵黎明 李希君 洪航海 王伟 吴万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8,共5页
B国Syl气田地质结构复杂,在已布的21口井中,钻井过程中卡钻9口井,报废7口井,出现各种复杂23次。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发Syl气田,B国国家天然气田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合作,在Syl气田布井4口,Syl25井是合作的第一口井。Syl25井设计井深3 200 m,... B国Syl气田地质结构复杂,在已布的21口井中,钻井过程中卡钻9口井,报废7口井,出现各种复杂23次。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发Syl气田,B国国家天然气田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合作,在Syl气田布井4口,Syl25井是合作的第一口井。Syl25井设计井深3 200 m,实际完钻井深3 560 m。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优选不同体系以应对不同开次地层。施工过程中,通过适当提高膨润土含量和抑制能力,避免粉砂岩钻进振动筛大量跑浆问题;保持良好的流型冲刷井壁,并辅以工程划眼,克服了Syl区块砂岩段的瞬间小井眼问题;选用胺基聚醇钻井液体系应对Syl区块四开井段井壁稳定问题。在设计基础上,配合钻井、地质加深钻进至3 560 m,钻探开发了3 200~3 560 m井段,该井段是B国钻井史上从未钻探地层,获得了该井段地质岩性资料,并在该井段额外发现7套高产气层,完钻测试收获日产量为6.4×105 m3/d的工业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岩 页岩垮塌 醇-KCl钻井液体系 砂岩瞬间小井眼 Syl25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硬胶极压型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在定向井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耘 刘勇 +2 位作者 张昆 李家龙 黄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153-155,170,共4页
四川盆地莲花山潜伏构造存在"断层多、地层倾角大、裂缝发育"的特点,钻进时井眼易打斜,水敏及应力坍塌严重。在钻直井时,一般使用水基聚磺钻井液基本能够满足井下要求。但是,在该构造的大斜度定向井莲花000-X2的钻进中,先后... 四川盆地莲花山潜伏构造存在"断层多、地层倾角大、裂缝发育"的特点,钻进时井眼易打斜,水敏及应力坍塌严重。在钻直井时,一般使用水基聚磺钻井液基本能够满足井下要求。但是,在该构造的大斜度定向井莲花000-X2的钻进中,先后使用聚磺钻井液和水包油钻井液均告失败。在此情况上,考虑采用油基钻井液。经过室内大量的配方试验,优选了高密度硬胶极压型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在莲花000-X2大斜度定向井中使用。该体系中引入了特殊的硬胶乳化润湿剂JY-1、极压型降滤失剂RLC-101(油用)和阻燃剂ZRJ-1,使该体系具有快速密封地层裂缝、大幅度降低扭矩和起下钻摩阻、改变岩石表面润湿特性、安全性高、风险小、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单井钻井液成本的优点。在莲花000-X2使用高密度硬胶极压型油包水乳化钻井液,顺利在复杂地层中完成大斜度定向钻进,取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适合在类似的复杂地层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构造 定向井 钻井液 水包油钻井液 坍塌卡钻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003井钻井完井液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书琪 何涛 +5 位作者 贺文廷 王伟 王泽华 于松法 王宏 李海霞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8,共3页
霍003井位于准葛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背斜10井区,井下具有粘弹塑性、易造浆的软泥岩和破碎微裂缝发育的硬脆泥岩交替出现,极易造成缩径阻卡和井壁垮塌。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几乎不存在,使钻井液密度选择和使用极为困难。霍003井一开使用... 霍003井位于准葛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背斜10井区,井下具有粘弹塑性、易造浆的软泥岩和破碎微裂缝发育的硬脆泥岩交替出现,极易造成缩径阻卡和井壁垮塌。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几乎不存在,使钻井液密度选择和使用极为困难。霍003井一开使用聚合物正电胶钻井液,二开使用钾基聚磺钻井液,三开和四开使用氯化钾有机酸钾多功能封堵磺化钻井液,采用强抑制性和多功能多元封堵的措施,经过现场合理调配维护,形成了一套较好的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和封堵能力强,使用合适的密度、粘度和切力,对抑制软泥岩分散造浆、膨胀、缩径和裂缝发育硬脆泥岩的垮塌起了重要作用;井下复杂事故出现次数减少,钻井速度较快,钻井周期较短,钻井总成本较低,整体经济效益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钻井液 强抑制 多元封堵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中间层调控的纳滤膜制备及其脱盐性能
17
作者 王晓磊 余姜涛 +2 位作者 王齐 孔志云 魏俊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了打破纳滤膜的渗透性-选择性上限,制备兼具高渗透通量和高截留性能的薄层复合纳滤膜,首先在水解聚丙烯腈(HPAN)基膜表面沉积聚多巴胺/聚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PDA/PSBMA)中间层,然后利用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进行界面聚... 为了打破纳滤膜的渗透性-选择性上限,制备兼具高渗透通量和高截留性能的薄层复合纳滤膜,首先在水解聚丙烯腈(HPAN)基膜表面沉积聚多巴胺/聚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PDA/PSBMA)中间层,然后利用哌嗪(PIP)和均苯三甲酰氯(TMC)进行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PA)层;对膜的化学结构、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研究纳滤膜的性能。结果表明:中间层亲水且带负电,对膜孔未造成严重堵塞,优化了界面聚合反应界面;聚酰胺层的厚度仅为65 nm左右,聚酰胺层内部及其与支撑层之间存在大量通道,使纳滤膜纯水渗透性高达21.82 L/(m^(2)·h·bar)(1 bar=100 kPa);纳滤膜对盐的截留顺序为Na_(2)SO_(4)(98.87%)>MgSO_(4)(96.92%)>MgCl_(2)(50.14%)>NaCl(30.60%),Na_(2)SO_(4)截留率基本不受操作压力和盐浓度的影响,NaCl和Na_(2)SO_(4)的分离因子为61.42;此外,纳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和长期稳定性,在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PDA) 丙烯酰乙甜菜碱(PSBMA) 两性离子中间层 纳滤膜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