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内核纳米乳液用于塔西南地区钻井液的优化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盛勇
叶艳
朱金智
宋瀚轩
张震
周广旭
王涛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孔介质中纳米颗粒与发泡剂协同构建Pickering泡沫机制及其运移规律”(ZX20200280)
塔里木油田项目“英沙、玉龙区块地层特性与钻井液技术对策研究”(201019121044)。
-
文摘
塔西南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钻探过程中普遍发生井漏、卡钻、划眼、坍塌、遇阻、溢流等复杂情况,其中井漏发生高达30余次,卡钻发生10余次,钻井周期最长达719 d,严重制约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为了改善塔西南地区复杂频发的情况,分析了该区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筛选,最终采用自主研制的钻井液用内核纳米乳液,其是以纳米SiO2为内核的纳米乳液,粒径D50分布在100 nm左右。其油相可以抑制黏土矿物的膨胀,并且在孔隙以及裂缝中形成"软+硬"封堵体系。室内实验表明,当添加5%的纳米内核乳液进行优化时,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为3.8 mL;压力传导法显示优化后较优化前平衡时间缩短了125 min,压力减小0.337 MPa;回收率实验得到优化后钻井液回收率达到85%。证实内核纳米乳液是可以作为水基钻井液的添加剂,实现对钻井液的优化。
-
关键词
井壁失稳
内核纳米乳液
kcl-聚磺钻井液
抑制剂
封堵剂
塔西南地区
-
Keywords
Borehole wall destabilization
Core nanoemulsion
kcl-polymer sulfonate drilling fluid
Inhibitor
Blocking agent
Southwest Tarim basin
-
分类号
TE25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马深1超深井四开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樊相生
马洪会
冉兴秀
-
机构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西南钻井分公司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3,共7页
-
文摘
马深1井是中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马路背构造高部位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为8 418 m,目的层主探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层。该井四开作业井段为6 225.4~7 699 m,钻遇龙马溪组时存在大段泥页岩地层,井壁稳定问题比较突出,且地层压力系数高,超深井段井温高,钻井液易受酸根污染,施工风险较大。该井四开钻井液技术难点主要是高温下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控制、井壁稳定及酸根污染问题等。针对以上难点,通过大量室内实验,优选出以下几种主要处理剂:抗温强的聚胺抑制剂BCG-7,加量控制在0.4%;抗温主剂采用高温下降滤失效果好且不提黏的SMP-3,加量控制在5%~6%;抗温降滤失效果好且不提黏的聚合物类降滤失剂PFL-L及HPL-3,加量分别控制在2%及1.5%;抗温降黏剂选用HR-300、SMS-19,加量视情况而定;同时引入抗氧化剂,以提高体系的抗温性。最终确定钻井液基本配方为3%NV-1+0.3%KOH+5%KCl+1.5%HPL-3+1%AOP-1+3%SCL+3%FT+5%SMP-3+3%LF-1+0.4%BCG-7+3%QS-2。在马深1井现场应用时,根据实钻情况及时调整处理剂加量,对钻井液配方进行微调,在该井四开井段使用过程中,表现出高温高密度下流变性好、抑制能力强、封堵效果好及抗酸根能力强的特点。KCl-胺基聚磺钻井液技术为顺利完成马深1井四开井段的钻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超深井钻井液技术。
-
关键词
超深井
井眼稳定
抗高温
酸根污染
封堵性
kcl-胺基聚磺钻井液
-
Keywords
Ultradeep well
Borehole stabilization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Carbonate/bicarbonate ions contamination
Plugging capacity
Amine based polymer sulfonate
-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